《靈樞懸解》~ 卷六 (12)

回本書目錄

卷六 (12)

1. 五色(四+九)

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者,青黑赤白黃,皆端滿有別鄉。別鄉赤者,其色赤,大於榆莢,在面王,為不月。其色上銳,首空上向,下銳下向,在左右如法。以五色命臟,青為肝,赤為心,黃為脾,白為肺,黑為腎。肝合筋,心合脈,脾合肉,肺合皮,腎合骨。

腎乘心,心先病,腎為應,色皆如是。

駒駒,散貌(如馬駒散亂)。方圓左右,各如其色形,其聚之之方圓,左右各如其色之形也。其隨而下,至骶為淫,色隨面王而下,當應至尾骶,而為淫泆帶濁之證也。有潤如膏狀,為暴食不潔,暴食不消,泄利不潔也。左為左,右為右,其色有邪,聚散而不端,面色所指者也,色之左右所在,即病之左右所在,其色有邪,或聚或散,而不端正,皆隨其面色所指之方,左右求之也。端滿有別鄉,本部端滿,而必有別走之鄉。

假如別鄉赤者,其色赤,大如榆莢,若在面王,則女子為不月。其色上銳,則首空而上向(首空者,乘虛而至也),下銳則首空而下向,在左在右,皆如此法,此即其別走之鄉也。

白話文:

[五色(四十九)]
左側對應身體的左側,右側對應身體的右側。若面色有不正常的變化,呈現或聚或散且不均勻的狀態,則可依據面色所指的位置來判斷疾病。五色指的是青、黑、赤、白、黃,每種顏色在面部都有其對應的部位(“別鄉”)。

例如,若“別鄉”出現紅色(赤色),顏色如榆莢大小,並在“面王”(鼻頭附近)顯現,女性可能會有月經不調(“不月”)。若紅色向上尖銳延伸,表示病氣上衝;若向下尖銳延伸,則表示病氣下行。無論出現在左或右,皆可依此類推。

五色對應五臟:青色屬肝,赤色屬心,黃色屬脾,白色屬肺,黑色屬腎。五臟與五體相合:肝主筋,心主脈,脾主肉,肺主皮,腎主骨。

若腎氣侵犯心(“腎乘心”),心先病,腎隨之反應,面色變化亦遵循此規律。

“駒駒”形容顏色散亂不整(如馬駒奔跑時的散亂狀態)。顏色的分布或方或圓,位置或左或右,皆與其形態相對應。若病色向下延伸至尾骶部,可能引發下焦濕濁之症(如帶下渾濁)。若面色潤澤如油膏,可能是因暴食不潔或消化不良而腹瀉。

總之,面色異常的位置可反映病位所在,顏色或聚或散而不均勻,皆可依據面部所指方向判斷。五臟的本色在其對應部位應飽滿分明,但也會反映到其他部位(“別鄉”)。例如“別鄉”見紅色,且範圍較大時,在面王處可能預示女性閉經;顏色上下尖銳延伸的方向,亦暗示病勢走向,左右同理。此即“別鄉”之義的體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