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六 (4)
卷六 (4)
1. 五味論(四十五)
黃帝曰:甘走肉,多食之,令人悗心何也?少俞曰: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谷留於胃中,令人柔潤者也,胃柔則緩,緩則蟲動,蟲動則令人悗心。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
甘入於胃,其氣弱小,以得土氣之沖和,其性不烈也。弱小,故不能上至於上焦,而與穀氣留於胃中,氣滯津凝,令人柔潤。胃柔則緩,緩則蟲動(蟲生於木,土鬱木遏,蟲不舒暢,是以動也),蟲動氣阻,故令人悗心。其氣外通於肉,故甘走肉也。
白話文:
五味論(四十五)
黃帝問:「甘味傾向於作用在肌肉,但過量食用卻讓人感到心胸煩悶,這是為什麼?」
少俞回答:「甘味進入胃後,其性質溫和而力道較弱,無法上行至胸膈上焦,反而與食物停滯於胃中,使胃部變得柔潤。胃部過於柔軟會導致功能鬆弛,鬆弛則易使寄生蟲躁動(蟲屬木性,若脾胃土氣鬱滯會壓抑木氣,蟲因此不安而騷動);蟲動又會阻礙氣機運行,所以令人感到煩悶。此外,甘味的特性向外通達肌肉,因此說『甘味作用於肌肉』。」
(註解補充:甘味入胃時因性質溫和不猛烈,承襲了土氣的平和特性。正因其力弱,難以上行,便與飲食滯留胃中,導致氣機不暢、津液停聚,使人體組織柔潤。胃功能過於鬆緩會引發蟲動與氣滯,進而產生心悶感,而甘味向外影響肌肉的特質,即為其歸屬肌肉的緣由。)
2. 骨度(四十六)
黃帝問於伯高曰:「脈度」言經脈之長短,何以立之?伯高曰:先度其骨節之大小廣狹長短,而脈度定矣。黃帝曰:願聞眾人之度,人長七尺五寸者,其骨節之大小長短各幾何?
何以立之,何以立其度數也。
伯高曰: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胸圍四尺五寸。腰圍四尺二寸。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發以下至頤長一尺。君子中折。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以下至𩩲𩨗長九寸,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𩩲𩨗以下至天樞長八寸,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
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故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
頭之大骨圍二尺六寸,髑髏骨也(男子頭骨共八片,舊注蔡州人多一片,共九片,腦後有二縫,一橫一直。女子頭骨共六片,腦後有橫縫,無直縫)。胸圍四尺五寸,兩乳之周圍也(胸前橫骨三條,左右脅骨共十二條。女子多擎夫骨二條,左右共十四條)。腰圍四尺二寸,七節之周圍也(《素問·刺禁論》:七節之旁,中有小心)。
此取頭胸腰骨之圍數,即其橫廣,以推其縱長也。發所覆者,顱至項尺二寸,前髮際以下曰顱,後髮際以下曰項,此前後髮際之度也。發以下至頤長一尺。此以下言其縱長之度,人有短長,其度不一,君子中而折之,取其中數,以定準則。結喉以下至缺盆中長四寸,缺盆,項下橫骨中陷中也。
缺盆以下至𩩲𩨗長九寸,𩩲𩨗,蔽心骨也(即鳩尾骨)。此當肺之所居,故過則肺大,不滿則肺小。𩩲𩨗以下至天樞長八寸,天樞,足陽明穴,在臍旁二寸(《素問·至真要論》:身半以上,天氣主之,身半以下,地氣主之,半者,所謂天樞是也)。此當胃之所居,故過則胃大,不及則胃小。
天樞以下至橫骨長六寸半,橫骨,陰毛中曲骨也。此當迴腸所居,故過則迴腸廣長,不滿則狹短。橫骨長六寸半。橫骨上廉以下至內輔之上廉長一尺八寸,內輔,膝內輔骨也。內輔之上廉以下至下廉長三寸半。內輔下廉下至內踝長一尺三寸。內踝以下至地長三寸。膝膕以下至跗屬長一尺六寸。
膕,膝後曲處也;跗,足背;跗屬,足跗所屬之部也。跗屬以下至地長三寸。此人身前面縱長之度也。其長短之度,視其頭胸腰骨之圍數,骨圍大則太過,小則不及,折中數以推之,則得其大凡矣。
角以下至柱骨長一尺。行腋中不見者長四寸。腋以下至季脅長一尺二寸。季脅以下至髀樞長六寸。髀樞以下至膝中長一尺九寸。膝以外至外踝長一尺六寸。外踝以下至京骨長三寸。京骨以下至地長一寸。
白話文:
[骨度(四十六)]
黃帝詢問伯高:「《脈度》中提到經脈的長短,是如何確定的?」伯高回答:「先測量骨骼關節的大小、寬窄、長短,經脈的長度就能確定了。」黃帝問:「想聽聽一般人的測量標準。若一個人身高七尺五寸,他的骨骼大小長短各是多少?」
伯高回答:
- 頭骨的周長是二尺六寸。
- 胸圍四尺五寸。
- 腰圍四尺二寸。
- 髮際到後頸(項部)長一尺二寸。
- 下巴到髮際長一尺(君子取平均值)。
- 喉結到缺盆(鎖骨上窩)長四寸。
- 缺盆到蔽心骨(胸骨下端)長九寸,太長則肺大,不足則肺小。
- 蔽心骨到天樞(肚臍旁二寸)長八寸,太長則胃大,不足則胃小。
- 天樞到橫骨(恥骨)長六寸半,太長則大腸寬長,不足則狹短。
下半身測量:
- 橫骨長六寸半。
- 恥骨上緣到膝內側上緣長一尺八寸。
- 膝內側上緣到下緣長三寸半。
- 膝內側下緣到內踝長一尺三寸。
- 內踝到地面長三寸。
- 膝後彎曲處到足背長一尺六寸。
- 足背到地面長三寸。
骨骼的測量原則:
骨骼周長大就表示過度發育,小則表示發育不足。
補充說明:
- 頭骨(髑髏骨):男性八片(蔡州人通常多一片,共九片),女性六片,腦後有橫縫無直縫。
- 胸圍指兩乳周圍,男性胸骨三條、肋骨十二條,女性多兩條「擎夫骨」(共十四條)。
- 腰圍指第七節腰椎(《素問》:「七節之旁,中有小心」)。
側面與背面測量:
- **耳後(角)**到鎖骨(柱骨)長一尺。
- 腋窩隱藏部分長四寸。
- 腋下到季脅(側腹部)長一尺二寸。
- 季脅到髀樞(胯骨)長六寸。
- 髀樞到膝蓋中段長一尺九寸。
- 膝蓋到外踝長一尺六寸。
- 外踝到京骨(足外側凸骨)長三寸。
- 京骨到地面長一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