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四 (13)
卷四 (13)
1. 逆順肥瘦(三十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針道於夫子,眾多畢悉矣。夫子之道,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也。夫子之問學熟乎?將審察於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矩而為方。
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常也。
眾多畢悉,諸法皆盡也。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言應手而病若失,雖痼疾盤據,未有堅然不消者也。法式檢押,有法式以為之檢押也。
黃帝曰:願聞自然奈何?岐伯曰: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決沖,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也。黃帝曰:臨深決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氣濁,疾瀉之,則氣竭焉。黃帝曰:循掘決沖奈何?岐伯曰:血濁氣澀,疾瀉之,則經可通也。
自然者,如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如循掘決沖,開其瘀塞,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氣之逆順,因其自然而不違也。循掘決沖,循其開掘之道,決其衝要,使之流通也。
黃帝曰:願聞人之黑白肥瘦小長。各有數乎?岐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皮厚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其為人也,貪於取與,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黃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肉廉廉然,減削之意。
黃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視其黑白,各為調之。其端正敦厚者,其氣血和調,刺此者,毋失常數也。黃帝曰:刺壯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輕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之。黃帝曰:刺嬰兒奈何?岐伯曰: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多弱,刺此者,以毫針,淺刺而疾髮針,日再可也。
壯士真骨,其骨堅實也。監監,堅固之意。人重者,體重也。輕者,身輕也。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上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剽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岐伯答曰: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則出疾,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之剽悍滑利也。
白話文:
黃帝向岐伯請教說:「我聽您講述針灸的道理,已經了解很多了。但您所說的針法,好像有效卻又好像沒什麼把握,沒辦法很肯定地說一定有效。請問老師您對於學問是從哪裡來的?是學習熟練後才懂得應用,還是透過觀察事物後在心中自然領悟的?」
岐伯回答說:「聖人探究道理的方法,要上合乎天道,下合乎地道,中間合乎人事,一定有明確的方法,來制定度量和數值。要有一定的法則來檢驗和約束,這樣才能夠傳承下去。所以工匠不能離開尺寸的測量就隨意決定長短,不能廢棄繩墨就畫出平直的線,工人不能沒有圓規就畫出圓形,不能沒有矩尺就畫出方形。
懂得運用這些法則的人,知道這些都是自然之物,容易學習的道理,是遵循自然規律的道理。」
「眾多畢悉」的意思是指各種針法都已經掌握。「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的意思是說,針灸應手有效,但病好像消失了,雖然頑固的疾病盤據,但沒有不能被消除的。 「法式檢押」的意思是有法則來約束。
黃帝說:「我想了解所謂的『自然』是什麼?」
岐伯說:「就像在深淵旁決堤放水,不用費力,水就能夠流盡;就像順著溝渠挖掘開通,經脈就能暢通,這是說氣的流暢或阻塞,血的清澈或混濁,以及運行的順逆。」
黃帝問:「什麼叫做『臨深決水』?」
岐伯回答:「血清澈而氣混濁,快速地將其瀉出,氣就會消散。」
黃帝問:「什麼叫做『循掘決沖』?」
岐伯回答:「血混濁而氣阻塞,快速地將其瀉出,經脈就會暢通。」
所謂的「自然」,就像在深淵旁決堤放水,不用費力,水就能流盡;就像順著溝渠挖掘開通,讓淤塞的經脈暢通,這是說氣的流暢或阻塞,血的清澈或混濁,以及氣的運行順逆,要順應自然的規律而不違背。 「循掘決沖」的意思是順著開挖疏通的道路,打開阻塞的關鍵,使之暢通。
黃帝問:「我想知道人的皮膚黑白、肥胖、瘦小、高矮,這些都有一定的規律嗎?」
岐伯說:「年輕力壯,血氣充足,皮膚堅實的人,是屬於肥胖的人,他們肩膀寬闊,腋下和頸部肉薄,皮膚厚而黑,嘴唇厚實,他們的血液濃稠而渾濁,氣運行緩慢而澀滯。這樣的人貪圖享受,如果又受到邪氣侵擾,針刺的時候要刺得深一點並且留針久一點,可以多增加針刺的次數。」
黃帝問:「那針刺瘦人呢?」
岐伯回答:「瘦人,皮膚薄而顏色淺淡,肌肉鬆弛,嘴唇薄且說話輕柔,他們的血液清澈,氣運行滑順,容易氣脫,也容易損傷到血,針刺這種人要刺得淺一點並且要快速出針。」
「肉廉廉然」的意思是指肌肉消減的樣子。
黃帝問:「那針刺一般人呢?」
岐伯回答:「觀察他們的皮膚顏色是黑還是白,然後根據情況來調整。如果身體端正敦厚的人,他們的氣血平和順暢,針刺這種人不要改變一般的針刺次數。」
黃帝問:「那針刺體格強壯、骨骼堅實的人呢?」
岐伯回答:「針刺體格強壯、骨骼堅實,肌肉結實但關節不靈活,這種人如果體重較重,則氣運行阻塞,血液濃稠,針刺這種人要刺得深一點並且留針久一點,可以多增加針刺的次數;如果體重較輕,則氣運行滑順,血液清澈,針刺這種人要刺得淺一點並且要快速出針。」
黃帝問:「那針刺嬰兒呢?」
岐伯回答:「嬰兒的肌肉嬌嫩,血液少,氣也比較虛弱,針刺這種人要用細針,淺刺並且快速出針,一天可以針刺兩次。」
「壯士真骨」的意思是指骨骼堅實的人。「監監」的意思是堅固。「人重」是指體重較重的人,「輕」是指身輕的人。
黃帝說:「我已經了解五體經絡運行的道理,像是人骨骼的大小、肌肉的結實或鬆軟、皮膚的厚薄、血液的清濁、氣的流暢或阻塞、脈搏的長短、血量的多少、經絡的數量等,這些都是一般老百姓身上的情況。那些王公貴族,擁有豐富資源的君主,他們身體柔弱,肌肉軟弱無力,血氣卻強盛滑利,針刺他們時,速度的快慢、深淺、針刺次數,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嗎?」
岐伯回答說:「他們吃的是精緻的食物,怎麼可以和一般人一樣呢!氣滑順就要快速出針,氣阻塞就要緩慢出針,氣強盛就要用細針且淺刺,氣阻塞就要用粗針且深刺。針刺得深就要留針久一點,針刺得淺就要快速出針。由此可見,針刺一般老百姓,要深刺並留針久一點,針刺王公貴族,要輕淺緩慢,這都是因為他們氣的強盛滑利所造成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