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四 (2)
卷四 (2)
1. 本輸(二十五)
此足少陰腎經之五腧。
膀胱出於至陰,至陰者,足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通谷,通谷,本節之前外側也,為滎,注於束骨,束骨,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於京骨,京骨,足外側大骨之下也,為原,行於崑崙,崑崙,外踝之後跟骨之上也,為經,入於委中,委中,膕中央也,為合,委而取之,足太陽經也。
此足太陽膀胱經之六腧。
膽出於竅陰,竅陰者,足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干俠谿,俠谿,足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於臨泣,臨泣,上行一寸半陷者中也,為俞,過於丘墟,丘墟,外踝之前下陷者中也,為原,行於陽輔,陽輔,外踝之上輔骨之前及絕骨之端也,為經,入於陽之陵泉,陽之陵泉,膝外陷者中也,為合,伸而得之,足少陽經也。
此足少陽膽經之六腧。
胃出於厲兌,厲兌者,足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內庭,內庭,次指外間也,為滎,注於陷谷,陷谷,上中指內間上行二寸陷者中也,為俞,過於衝陽,衝陽,足跗上五寸陷者中也,為原,搖足而得之,行於解谿,解谿,上衝陽一寸半陷者中也,為經,入於下陵,下陵,膝下三寸䯒骨外三里也,為合,復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復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大腸屬上,小腸屬下,足陽明胃脈也,大腸小腸皆屬於胃,足陽明經也。
此足陽明胃經之六腧。大腸屬上,巨虛上廉也,小腸屬下,巨虛下廉也,此總是足陽明胃脈,以胃為六腑之長,故大腸小腸皆屬於胃。
大腸者,上合手陽明,出於商陽,商陽,大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本節之前,二間,為滎,注於本節之後,三間,為俞,過於合谷,合谷,在大指歧骨之間,為原,行於陽谿,陽谿,在兩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曲池,曲池,在肘外輔骨陷者中也,為合,屈臂而得之,手陽明經也。
此手陽明大腸經之六腧。
小腸者,上合手太陽,出於少澤,少澤,小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前谷,前谷,在手外廉本節前陷者中也,為滎,注於後溪,後谿,在手外側本節之後也,為俞,過於腕骨,腕骨,在手外側腕骨之前也,為原,行於陽谷,陽谷,在銳骨之下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小海,小海,在肘內大骨之外去端半寸陷者中也,為合,伸臂而得之,手太陽經也。
此手太陽小腸經之六腧。
三焦者,上合於手少陽,出於關衝,關衝,手小指次指之端也,為井金,溜於腋門,腋門,小指次指之間也,為滎,注於中渚,中渚,本節之後陷者中也,為俞,過於陽池,陽池,在腕上陷者之中也,為原,行於支溝,支溝,上腕上三寸兩骨之間陷者中也,為經,入於天井,天井,在肘外大骨之上陷者中也,為合,屈肘乃得之,三焦下腧,在於足太陽之前,少陽之後,出於膕中外廉,名曰委陽,是太陽絡也,手少陽經也。
白話文:
本輸(二十五)
這是足少陰腎經的五個腧穴。
膀胱經的脈氣起始於至陰穴,至陰穴位於足小趾的末端,屬井穴,五行屬金;流注於通谷穴,通谷穴位於足小趾本節的前外側,屬滎穴;注入束骨穴,束骨穴位於足小趾本節後方的凹陷中,屬俞穴;經過京骨穴,京骨穴位於足外側大骨的下方,屬原穴;運行於崑崙穴,崑崙穴位於外踝後方、跟骨上方,屬經穴;匯入委中穴,委中穴位於膝關節後方的中央,屬合穴,取穴時需屈膝。這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六個腧穴。
膽經的脈氣起始於竅陰穴,竅陰穴位於足第四趾的末端,屬井穴,五行屬金;流注於俠谿穴,俠谿穴位於足第四趾與小趾之間,屬滎穴;注入臨泣穴,臨泣穴位於足背上方一寸半的凹陷中,屬俞穴;經過丘墟穴,丘墟穴位於外踝前下方的凹陷中,屬原穴;運行於陽輔穴,陽輔穴位於外踝上方、輔骨前方及絕骨的末端,屬經穴;匯入陽陵泉穴,陽陵泉穴位於膝關節外側的凹陷中,屬合穴,取穴時需伸直腿部。這是足少陽膽經的六個腧穴。
胃經的脈氣起始於厲兌穴,厲兌穴位於足第二趾的末端,屬井穴,五行屬金;流注於內庭穴,內庭穴位於足第二趾和第三趾之間的外側,屬滎穴;注入陷谷穴,陷谷穴位於足背中指上方二寸的凹陷中,屬俞穴;經過衝陽穴,衝陽穴位於足背上五寸的凹陷中,搖動足部可觸及,屬原穴;運行於解谿穴,解谿穴位於衝陽穴上方一寸半的凹陷中,屬經穴;匯入下陵穴,下陵穴即足三里穴,位於膝下三寸、脛骨外側,屬合穴。再向下三里三寸為巨虛上廉穴,再向下上廉三寸為巨虛下廉穴,大腸經屬於上廉,小腸經屬於下廉,這都是足陽明胃經的脈絡,因為胃為六腑之主,所以大腸和小腸都隸屬於胃。這是足陽明胃經的六個腧穴。大腸經所屬的上廉為巨虛上廉穴,小腸經所屬的下廉為巨虛下廉穴,這都是足陽明胃經的脈絡。
大腸經向上與手陽明經相合,起始於商陽穴,商陽穴位於食指的末端,屬井穴,五行屬金;流注於本節前的二間穴,屬滎穴;注入本節後的三間穴,屬俞穴;經過合谷穴,合谷穴位於拇指與食指之間的骨縫中,屬原穴;運行於陽谿穴,陽谿穴位於兩條肌腱之間的凹陷中,屬經穴;匯入曲池穴,曲池穴位於肘外側輔骨凹陷中,屬合穴,取穴時需彎曲手臂。這是手陽明大腸經的六個腧穴。
小腸經向上與手太陽經相合,起始於少澤穴,少澤穴位於小指的末端,屬井穴,五行屬金;流注於前谷穴,前谷穴位於手外側本節前的凹陷中,屬滎穴;注入後谿穴,後谿穴位於手外側本節後的凹陷中,屬俞穴;經過腕骨穴,腕骨穴位於手外側腕骨前方,屬原穴;運行於陽谷穴,陽谷穴位於銳骨下方的凹陷中,屬經穴;匯入小海穴,小海穴位於肘內側大骨外側、距離骨端半寸的凹陷中,屬合穴,取穴時需伸直手臂。這是手太陽小腸經的六個腧穴。
三焦經向上與手少陽經相合,起始於關衝穴,關衝穴位於無名指的末端,屬井穴,五行屬金;流注於液門穴,液門穴位於無名指與小指之間,屬滎穴;注入中渚穴,中渚穴位於本節後的凹陷中,屬俞穴;經過陽池穴,陽池穴位於腕部凹陷中,屬原穴;運行於支溝穴,支溝穴位於腕上三寸、兩骨之間的凹陷中,屬經穴;匯入天井穴,天井穴位於肘外側大骨上方的凹陷中,屬合穴,取穴時需彎曲肘部。三焦經的下腧穴位於足太陽經之前、足少陽經之後,出於膝膕外側,名為委陽穴,是太陽經的絡穴。這是手少陽三焦經的腧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