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九 (1)
卷九 (1)
1. 脹論(七十一)
黃帝曰:脈之應於寸口,如何而脹?岐伯曰:其脈大堅以澀者,脹也。黃帝曰:何以知臟腑之脹也?岐伯曰:陰為臟,陽為腑。黃帝曰:夫氣之令人脹也,在於血脈之中耶?臟腑之內乎?岐伯曰:三者皆在焉,然非脹之舍也。黃帝曰:原聞脹之舍。岐伯曰:夫脹者,皆在於臟腑之外,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故命曰脹。
白話文:
黃帝問:脈象應於寸口時,什麼情況下會感到脹?
岐伯回答:脈象寬大、堅硬且澀滯,表示有脹氣。
黃帝問:如何分辨臟腑脹氣?
岐伯回答:陰為臟,陽為腑。
黃帝問:氣體使人脹氣,是存在於血脈之中,還是臟腑之內?
岐伯回答:三者皆有,但這些地方都不是脹氣的根源。
黃帝問:請詳細解釋脹氣的根源。
岐伯回答:脹氣皆發生在臟腑之外,它會推擠臟腑,擴散到胸脅部,並膨脹皮膚,所以稱為脹氣。
陰為臟,脹在內也。陽為腑,脹在外也。郭,充滿也(同廓),排臟腑而郭胸脅,脹皮膚,言氣在臟腑之外,胸脅之間,皮膚之內也。
白話文:
陰指內臟,脹滿感在體內。陽指體表器官,脹滿感在體外。廓就是擴張,氣脹把內臟和體表器官撐開,擴散到胸腔、肋骨之間以及皮膚之下。這說明氣體在內臟和體表器官之間,胸腔和肋骨之間,皮膚表面之下。
黃帝曰:臟腑之在胸脅腹裡之內也,若匣匱之藏禁器也,各有次舍,異名而同處,一域之中,其氣各異,願聞其故。岐伯曰:夫胸腹者,臟腑之郭也。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胃者,太倉也。咽喉,小腸者,傳送也。胃之五竅者,閭里門戶也。廉泉、玉英者,津液之道也。故五臟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
營氣循脈,衛氣逆為脈脹,衛氣並脈循分為膚脹。三里而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無問虛實,工在疾瀉。
白話文:
黃帝說:臟腑位於胸腔、腹部和體內,就像箱盒裡珍藏的器具一樣,各有各的位置,不同的名稱但同在一個區域,同一個區域裡,它們的氣息卻各不相同,我想知道原因。岐伯回答:胸腹是臟腑的城郭。膻中是心臟君主的宮殿。胃是儲藏食物的大倉庫。咽喉、小腸是食物輸送的通道。胃的五個孔竅是城鎮的門戶。廉泉、玉英是津液流動的途徑。所以五臟六腑各有自己的邊界,它們的病症也各有不同的表現。
一域之中,其氣各異,言五臟六腑同處一域,而其病各異也。胃之五竅,咽門、賁門、幽門、闌門、魄門也,是皆水穀出入之道,故曰胃之五竅。閭里門戶,閭里之門戶也。廉泉、玉英(即玉堂),任脈二穴,適當咽喉之外,是津液之道路也。故五臟六腑,各有畔界,其病各有形狀,不相同也。
白話文:
在同一個區域內,各個臟腑的氣息不同,這說明五臟六腑雖然同處一體,但它們的病症卻各不相同。胃的五個孔竅,分別是咽門、賁門、幽門、闌門和魄門,它們都是食物和水進入和排出的通道,所以稱為胃的五個孔竅。閭裏門戶是指閭裏(村莊)的門戶。廉泉和玉英(也就是玉堂),是任脈上的兩個穴位,正好位於咽喉外側,是津液流淌的道路。所以,五臟六腑各有自己的邊界,它們的病症也各有不同,不盡相同。
營氣循脈而行,不得逆也,衛行脈外,旁無界限,逆而妄行,阻其脈道,營氣壅遏,則為脈脹,衛氣並脈而行,循其所行之分,而生壅滿,則為膚脹,膚脹者,不及於脈也。胃為五臟六腑之海,針其三里而瀉之,病近者一下(一次)病遠者三下,無論虛實,工在瀉之於旱也。
白話文:
營氣在經脈中運行,不能逆行。衛氣在經脈外周運行,沒有界限。如果衛氣逆行,阻擋脈道,導致營氣瘀滯,就會形成脈脹。如果衛氣沿著經脈運行,在特定部位聚集,就會形成膚脹。膚脹是由於衛氣沒有進入脈道所致。
胃是五臟六腑之海,針灸足三里可以瀉胃氣。疾病近的就針一次,遠的就針三次。無論虛證實證,關鍵在於在早上針刺瀉氣。
黃帝曰:願聞脹形。岐伯曰:夫心脹者,煩心短氣,臥不安。肺脹者,虛滿而喘咳。肝脹者,脅下滿而痛引小腹。脾脹者,善噦,四肢煩悗,體重不能勝衣,臥不安。腎脹者,腹滿引背央央然,腰髀痛。六腑脹,胃脹者,腹滿,胃脘痛,鼻聞焦臭,妨於食,大便難。大腸脹者,腸鳴而痛濯濯,冬日重感於寒,則飧泄不化。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脹滿的症狀。
岐伯回答:心臟脹滿的人,會煩躁不安,呼吸急促,躺著也無法安眠。
肺部脹滿的人,會感覺空洞脹滿,還伴有咳嗽和氣喘。
肝臟脹滿的人,會感覺肋骨下方脹滿疼痛,疼痛會蔓延到小腹。
脾臟脹滿的人,容易噁心想吐,四肢疲倦乏力,身體覺得沉重得連衣服都穿不住,躺著也不舒服。
腎臟脹滿的人,會感覺腹部脹滿疼痛,蔓延到後背,腰部和大腿也疼痛。
內臟脹滿,包括:
胃脹滿:腹部脹滿,胃部疼痛,鼻子能聞到燒焦的味道,影響進食,大便困難。
大腸脹滿:腸鳴如雷,伴有腹痛,在冬天更容易受寒加重,導致消化不良並產生稀便。
小腸脹者,少腹䐜脹,引腰而痛。膀胱脹者,小腹滿而氣癃。三焦脹者,氣滿於皮膚中,輕輕然而不堅。膽脹者,脅下痛脹,口中苦,善太息。凡此諸脹者,其道在一,明知逆順,針數不失。瀉虛補實,神去其室,致邪失正,真不可定,粗之所敗,謂之夭命。補虛瀉實,神歸其室,久塞其空,謂之良工。
白話文:
- **小腸腫脹:**小腹膨脹,疼痛延伸至腰部。
- **膀胱腫脹:**小腹脹滿,小便困難。
- **三焦腫脹:**氣滿於皮下,觸摸柔軟而不堅硬。
- **膽囊腫脹:**肋骨下疼痛腫脹,口中發苦,常歎息。
凡是這些腫脹,治療原則是一致的,只要明白逆順之理,針灸次數不差就行。
- **瀉虛補實:**致使正氣離開身體,導致邪氣盛行,真氣不穩,治療便會失敗,稱之為天命。
- **補虛瀉實:**正氣回到體內,長期阻塞邪氣的空間,稱為良醫。
央央,不快之意。心主五臭,自入為焦臭(《難經》語),鼻聞焦臭,胃土不降,心火上炎也。輕輕,虛浮之意。凡此諸脹,其道在一,總因衛氣之逆也。真不可定,定,住也。
白話文:
央央:不暢快的感覺。
心主五臭 :心的功能與五種氣味有關。
自入為焦臭 :心的氣味自己內轉,變成焦糊味。
鼻聞焦臭 :鼻子聞到焦糊味,表示胃氣不能下行,心火上升。
輕輕 :虛浮的感覺。
衛氣之逆 :衛氣運行逆亂,導致各種脹滿症狀。
真不可定 :真正的病因不能確定。
定 :停留、固定的意思。
黃帝曰:脹者焉生?何因而有?岐伯曰:衛氣之在身也,常然並脈,循分肉,行有逆順,陰陽相隨,乃得天和,五臟更始,四時循序,五穀乃化。厥氣在下,營衛留止,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乃合為脹也。黃帝曰:善。何以解惑?岐伯曰:合之於真,三合而得。黃帝曰:善。
白話文:
黃帝問:腹脹是如何產生的?原因是什麼?
岐伯答:流淌在身體內的氣血,通常緊隨著經脈,依循骨肉分佈,循行有順逆之分,陰陽相互配合,才能得到天地的和諧,五臟正常運作,四時順序遞替,五穀才能消化吸收。
但是,如果陽氣下陷,營衛之氣停留不暢,寒氣逆行上升,正邪之氣互相攻伐,兩氣相爭,就會形成脹氣。
黃帝說:說得好。如何化解這個問題?
岐伯答:將真氣融入其中,三者結合,就能得以解決。
黃帝說:說得好。
衛氣之在身也,雖行脈外,常然並脈而行,循其分肉,行有逆順(有順營氣者,有逆營氣者,以營氣原有逆順也),陽陰相隨(營陰衛陽,相隨而行),乃得天和,營衛不亂,則五臟更始(更迭司令,周而復始),四時循序(四時代更,循序不亂),而後五穀乃化,此衛氣之順者。
白話文:
衛氣在人體內運行,雖然會在經絡之外運行,但通常會與經絡並行。它隨著身體的不同部位而走行,有順時針運行和逆時針運行的情況(順時針運行的是營氣,逆時針運行的是衛氣,因為營氣原本就有順時針和逆時針運行之分)。陽氣和陰氣互相伴隨(營氣屬陰,衛氣屬陽,兩者相伴而行),這樣才能達到天人合一,營氣和衛氣保持協調,五臟六腑就能正常運作(輪流主事,周而復始),四季節氣也能如常運行(四季交替,井然有序)。這樣,五穀才能化生養育,這是衛氣正常運行的表現。
若厥氣在下,逆而上行,阻格氣道,以致營衛留止,此皆中氣之敗也,土敗水侮,寒氣逆上,真邪相攻,兩氣相搏,結而不散,乃合為脹,此衛氣之逆者也。解惑,解其病之所在,而不惑也。合之於真,合諸病證於其本氣也。三合而得,合之血脈、臟、腑三者,而得其所在也。
白話文:
如果厥氣跑到下面,又逆行到上面,堵塞氣道,導致營氣和衛氣滯留,這些都是中氣衰弱所造成的。土氣衰弱,水氣就會乘虛而入,寒氣逆流向上,正氣和邪氣相互攻伐,兩股氣息交戰不休,結聚成塊而不散開,那就是脹氣,這是衛氣逆行的表現。解惑,解開病人的困惑,讓他明白自己得的是什麼病。合於真,把各種病證綜合起來,歸納到人的本氣上。三合而得,把血脈、臟器、腑臟這三者結合起來,就可以找出病因所在。
2. 水脹(七十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水與膚脹、鼓脹、腸罩、石瘕、石水,何以別之?岐伯答曰:水始起也,目窠上微腫,如新臥蠶起之狀,其頸脈動,時咳,陰股間寒,足脛腫,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隨手而起,如裹水之狀,此其候也。窠,音科。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水氣導致的腹脹、腹鼓,以及腸脹、石瘕、石水,該如何區分?」
岐伯回答:「水氣一開始發作時,會出現眼窩上方微微腫脹,就像剛睡醒時臥蠶浮起的樣子。同時頸部脈搏搏動,偶爾咳嗽,陰股(大腿內側)發涼,小腿浮腫,肚子逐漸變大,表示水氣已經形成。用手按壓腹部時,水氣會隨著手勢而起伏,就像肚子裡包裹著水一樣,這就是它的徵兆。」
目窠,目下也,頸脈,足陽明之人迎,寒水侮土,胃氣上逆,故頸脈動甚,望而知之也。肺氣莫降,故時咳。足三陰行於股內,陰盛於下,故陰股間寒(股內為陰)。胃氣不能下行,故足脛腫。水泛土濕,中氣不運,故腹乃大也。
白話文:
眼眶下方稱作「目窠」。頸部的動脈稱作「頸脈」,它屬於足陽明經。寒水屬性剋制土屬性,導致胃氣上升。所以頸脈會明顯跳動,這在外觀上就能察覺。肺氣沒有下降,所以會時常咳嗽。足三陰經循行於大腿內側,陰氣在下方過盛,所以大腿內側會感到寒冷。胃氣不能下降,所以小腿會腫脹。水液過多,滋潤了脾土,中氣運轉不暢,所以腹部會脹大。
黃帝曰:膚脹何以候之?岐伯曰:膚脹者,寒水客於皮膚之間,𪔣𪔣然不堅,腹大,身盡腫,皮厚,按其腹,窅而不起,腹色不變,此其候也。𪔣,音空。窅,音夭。
白話文:
黃帝問:皮膚腫脹該怎麼診斷?
岐伯回答:皮膚腫脹,是因為寒水停滯在皮膚之間,所以摸起來軟綿綿的不結實。患者的肚子很大,全身都腫,皮膚很厚。按壓肚子,會凹陷下去而且不會彈起來。腹部的顏色沒有改變,這就是皮膚腫脹的症狀。
𪔣𪔣,空洞如鼓聲也。窅,深也。
鼓脹何如?岐伯曰:腹脹,身皆大,大與膚脹等也,色蒼黃,腹筋起,此其候也。
色蒼黃,腹筋起(青筋),肝木克脾土也。(木主五色,入土為黃,自入為青,蒼,青也)
白話文:
咚咚的聲音,就像是空洞的鼓聲一樣。窅,就是深的意思。
鼓脹這種病怎麼樣呢?岐伯說:腹部腫脹,身體全都浮腫,這種大跟皮膚浮腫的情況是一樣的,皮膚呈現蒼黃色,腹部的靜脈會突起,這些都是它的症狀。
皮膚呈現蒼黃色,腹部靜脈突起,這是肝臟克制脾臟的表現。(肝對應五色中的青色,進入脾則轉為黃色,肝本身的顏色屬性是青色,蒼色也是青色)
腸覃何如?岐伯曰:寒氣客於腸外,與衛氣相搏,氣不得營,因有所繫,癖而內著,惡氣乃起,瘜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雞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懷子之狀,久者離歲,按之則堅,推之則移,月事以時行,此其候也。
白話文:
腸覃是什麼樣的疾病?岐伯說:寒氣停留在腸外,與人體的衛氣相爭,導致氣血運行受阻,瘀滯難通,形成結塊,惡氣由此產生,進而長出瘜肉。瘜肉一開始生長時像雞蛋那麼大,逐漸增大,最終變成懷孕的樣子,時間久了超過一年。按壓瘜肉時感覺堅硬,推動瘜肉時會移動。患者月經正常,這些都是腸覃的症狀。
氣不得營,營,行也。因有所繫,系,戀不消也。癖而內著,痞結而留著也。惡氣乃起,滯氣因阻而成積也。瘜肉,瘀肉也。離歲,逾歲也。
白話文:
氣無法運行,運行指氣的流動。由於受阻礙,阻礙指留戀不散的東西。癖好而內藏,則形成痞結而滯留。邪惡之氣於是產生,滯氣因此阻塞而積聚。瘜肉,即瘀血凝結的肉塊。離歲,指超過一年。
石瘕何如?岐伯曰:石瘕生於胞中,寒氣客於子門,子門閉塞,氣不得通,惡血當瀉不瀉,衃以留止,日以益大,狀如懷子,月事不以時下,皆生於女子,可導而下。
白話文:
什麼是石瘕?岐伯說:石瘕是生在子宮裡的,是由於寒氣侵入子宮口,導致子宮口閉塞,氣血不通暢,應該排出體外的惡血沒有排出,積聚在裡面而逐漸變大,就像懷了孩子一樣,月經也會不按時來潮。石瘕只會發生在女性身上,可以用導引的方法將其排出體外。
衃,血塊也。
黃帝曰:膚脹、鼓脹可刺那?岐伯曰:先瀉其脹之血絡,刺去其血絡,後調其經也。
瀉其血絡,工在疾瀉也。後調其經,虛補而實瀉也。
白話文:
瘀血,就是血液凝結成的塊狀物。
黃帝問:膚脹和鼓脹這兩種病可以針刺治療嗎?岐伯回答:應當先針刺排出病處的瘀血,去掉瘀血的血絡,然後再調整患者的經絡。
在排出瘀血時,醫師應迅速地進行針刺放血。之後調整經絡時,則是對虛弱的經絡進行補益,對充實的經絡進行疏泄。
黃帝曰:「脹論」言無問虛實,工在疾瀉,近者一下,遠者三下,今有其三而不下者,其過焉在?岐伯對曰: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不中氣穴,則氣內閉,針不陷肓,則氣不行,上越中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其於脹也,當瀉不瀉,氣故不下,三而不下,必更其道,氣下乃止,不下復始,可以萬全,烏有殆者乎!其於脹也,必審其脈,當瀉則瀉,當補則補,如鼓應桴,惡有不下者乎!
白話文:
黃帝說:「脹論」中提到,不管虛實,只要腹脹,就要馬上瀉下。近處的腫脹,瀉一次就可以;遠處的腫脹,瀉三次就可以。現在有人連瀉三次都不見好轉,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呢?
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腫脹已經深入肌肉,而且阻塞了氣血運行的地方所致。如果沒有阻塞氣血運行的地方,氣血就會閉塞在裡面;如果針灸沒有刺到阻塞的地方,氣血就無法運行。氣血往上穿過肌肉,衛氣就會混亂,陰陽就會相互追逐。對於這種腫脹,應該瀉的卻沒有瀉,所以氣血就無法排出。連瀉三次都不見好轉,就必須改變治療方法,氣血排出後,問題才能解決。如果不見好轉,再重新治療,那就萬無一失了。怎麼會有人會危及性命呢?
對於腫脹,一定要仔細診脈,該瀉的就瀉,該補的就補。就像鼓應桴一樣,怎麼會有瀉不下去的情況呢?
一下、三下而病去者,此言陷於肉肓,而中氣穴者也(分肉空隙之處,謂之肉肓)。不中氣穴,則氣反內閉,不陷肉肓,則氣不得行,上越而中分肉,則衛氣相亂,陰陽相逐,反以益病。其於脹也,當瀉而不瀉,氣故不下。無論虛實,工在疾瀉者,瀉其血絡也。必審其脈,當瀉則瀉,當補則補,調其經也。(此段舊誤在「脹論」)
白話文:
如果一瀉、三瀉後病情就消失了,說明病情深入肉中,傷到了中氣的空隙(肉中空隙處稱為肉肓)。如果沒有傷到中氣的空隙,那麼氣就會反流到體內閉塞;如果沒有深入肉中,那麼氣就無法運行。如果氣向上沖,並穿過肉中的空隙,就會導致衛氣混亂,陰陽追逐,反而會加重病情。如果出現脹滿的情況,應該瀉而不瀉,氣才會下降。無論是虛證還是實證,治療的重點都在於快速瀉下,瀉的是血脈中的毒素。一定要仔細診斷脈象,適合瀉的就瀉,適合補的就補,這樣才能調理經絡。(這段文字原本誤放在「脹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