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八 (5)
卷八 (5)
1. 順氣一日分為四時(六十九)
黃帝曰:夫百病之所始生也,必起於燥濕寒暑風雨陰陽喜怒飲食居處,氣合而有形,得臟而有名,余知其然也。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晝安,夕加夜甚何也?岐伯曰:四時之氣使然。黃帝曰:願聞四時之氣。岐伯曰: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是氣之常也,人亦應之,以一日分為四時,朝則為春,日中為夏,日入為秋,夜半為冬。
白話文:
黃帝說:生病的原因,必定是由於乾濕寒暑風雨陰陽的影響,還有喜怒飲食和居住環境。氣候變化而導致身體形態異常,侵入臟腑而產生疾病。我知道這是這樣。為什麼許多疾病早上輕微,中午平穩,傍晚加重,晚上最嚴重呢?
岐伯說:這是四季氣候導致的。
黃帝說:我想知道四季氣候是如何影響的。
岐伯說:春天生髮,夏天生長,秋天收穫,冬天收藏,這是氣候的規律。人體也應對應四季,一天也可以分為四季:早晨是春天,中午是夏天,下午是秋天,半夜是冬天。
朝則人氣始生,病氣衰,故旦慧,日中人氣長,長則勝邪,故安,夕則人氣始衰,邪氣始生,故加,夜半人氣入臟,邪氣獨加於身,故甚也。黃帝曰:其時有反者何也?岐伯曰:是不應四時之氣,臟獨主其病者。是必以臟氣之所不勝時者甚,以其所勝時者起也。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順天之時,而病可與期。
順者為工,逆者為粗。黃帝曰:善。
人氣,陽氣也(即衛氣也)。
白話文:
清晨時,陽氣開始生長,病氣減弱,所以精神好,中午時,陽氣旺盛,可以戰勝邪氣,所以身體輕鬆,傍晚時,陽氣開始衰退,邪氣開始生長,所以身體感到不適,半夜時,陽氣回到臟腑內,邪氣獨自侵犯身體,所以病況加重。黃帝問:其中有相反的情況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這是因為臟腑不順應四季變化,只有臟腑獨自承受病邪的緣故。一定是臟氣虛弱的時候,病況加重;而臟氣旺盛的時候,病況就會好轉。黃帝問:該如何治療?岐伯回答:遵循天地運行之時,就可以預測疾病的變化。
2. 雜病(七十)
厥挾脊而痛者至頂,頭沉沉然,目䀮䀮然,腰脊強,取足太陽膕中血絡。厥胸滿面腫,唇漯漯然,暴言難,甚則不能言,取足陽明。厥氣走喉而不能言,手足清,大便不利,取足少陰。厥而腹響響然,多寒氣,腹中⿲禾呈糸⿲禾呈糸,便溲難,取足太陰。䀮,音荒。⿲禾呈糸,音斛。
白話文:
-
**疼痛從脊椎兩側延伸到頭頂,頭重眼花,腰背僵硬:**治療取足太陽經膕中穴位。
-
**胸悶、面部腫脹、嘴脣發紫、說話困難,嚴重時無法說話:**治療取足陽明經穴位。
-
**氣息阻滯在喉嚨,無法言語,手腳冰冷,大便不通:**治療取足少陰經穴位。
-
**腹中發出咕嚕聲響,寒氣較重,腹中有線狀血絲,大便小便困難:**治療取足太陰經穴位。
足太陽膕中血絡,委中穴也。唇漯漯然,縱緩不收也。腹響響然,多寒氣。腹中⿲禾呈糸⿲禾呈糸,中寒土濕,水穀不消,滯氣鬱勃也。
白話文:
小腿後面的血脈,就是委中穴。嘴脣發白鬆弛,不能完全收緊。肚子裡響,說明有寒氣。肚子裡像有稻草一樣,這是因為中寒導致濕氣和水穀不消,氣滯不通。
嗌乾,口中熱如膠,取足少陰。喉痹,不能言,取足陽明,能言,取手陽明。齒痛,不惡清飲,取足陽明,惡清飲,取手陽明。聾而不痛,取足少陽,聾而痛者,取手少陽。衄而不止,衃血流,取足太陽,衃血,取手太陽,不已,刺宛骨下,不已,刺膕中出血。
清飲,冷飲也。衃血,血塊也。宛骨,耳後高骨也。
白話文:
口乾舌燥,嘴裡像黏膠一樣熱,就取足少陰經;喉嚨發炎,不能說話,就取足陽明經,能說話了,就取手陽明經。牙齒疼痛,不喜歡喝冷飲,就取足陽明經,喜歡喝冷飲,就取手陽明經。耳聾不痛,就取足少陽經,耳聾且疼痛,就取手少陽經。流鼻血不止,血塊流出,就取足太陽經,流血塊,就取手太陽經,如果還止不住,就刺耳後高骨下方,還是止不住,就刺膝蓋窩出血。
瘧不渴,間日而作,取足陽明,渴而日作,取手陽明。中熱而喘,取足少陰膕中血絡。氣逆上,刺膺中陷者與胸下動脈。噦,以草刺鼻,嚏,嚏而已,無息而疾迎引之,立已,大驚之,亦可已。喜怒而不欲食,言益少,刺足太陰,怒而多言,刺足少陽。
白話文:
瘧疾發作不口渴,隔天發作一次,取足陽明經穴;口渴且每天發作,取手陽明經穴。胸部發熱且喘不過氣,取足少陰經膕中血絡穴。氣逆上衝,刺胸部凹陷處與胸下動脈處。呃逆不止,用草刺鼻,打噴嚏,噴嚏一打就停,沒有呼吸,迅速引導氣息,馬上就好,大驚嚇也可以止住呃逆。喜怒不欲飲食,說話越來越少,刺足太陰經穴;發怒而話多,刺足少陽經穴。
足少陰膕中血絡,陰谷穴也。胸下動脈,手太陰之中府也。無息而疾迎引之,閉口無息,而疾迎引之於鼻竅,使之嚏出也。
白話文:
小腿內側的「陰谷穴」,是足少陰經的經絡。胸腔下的動脈,「中府穴」是手太陰經的穴道。
用無息的呼吸輕輕地吸氣,同時引導氣息輕柔地進入鼻腔,讓氣息經由鼻孔打出噴嚏。
顑痛,刺手陽明與顑之盛脈出血。顑痛,刺足陽明曲周動脈,見血立已,不已,按人迎於經,立已。項痛,不可以俯仰,刺足太陽,不可以顧,刺手太陽。
足陽明曲周動脈,即頰車也(以其周繞曲頰而名)。人迎,足陽明動脈。
白話文:
頭頂疼痛
- 針刺手陽明經和頭部的盛脈,放血。
- 針刺足陽明經的曲周穴,看見血後疼痛立即停止。如果還沒有停止,按壓人迎穴,疼痛立即停止。
頸項疼痛
- 不能低下或抬頭,針刺足太陽經。
- 不能轉動頭,針刺手太陽經。
心痛,引腰脊,欲嘔,取足少陰。心痛,引背,不得息,刺足少陰,不已,取手少陽。心痛,當九節刺之,已刺按之,立已,不已,上下求之,得之立已。心痛,但短氣不足以息,刺手太陰。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取足太陰。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刺足厥陰。
白話文:
心痛
- 痛感延伸至腰脊,欲嘔吐,治療足少陰經絡。
- 痛感延伸至背部,無法休息,先刺足少陰經絡,若無效,再取手少陽經絡。
- 痛感刺痛如針刺九節,刺後加壓,立刻見效,若無效,上下尋找,找到痛點立刻見效。
- 心痛,只有氣短,無法呼吸,刺手太陰經絡。
- 心痛,腹部脹氣,大便不順暢,治療足太陰經絡。
- 心痛,痛感延伸至小腹,忽上忽下,大小便困難,刺足厥陰經絡。
足少陰脈貫腰脊,心痛引腰脊背者,水剋火也,刺足少陰以瀉水,取手少陽以益火。當九節刺之,督脈之懸樞也。上下求之,上求之脊中,下求之命門也。心痛,腹脹嗇嗇然,大便不利,脾土濕陷也。心痛,引小腹滿,上下無常處,便溲難,肝脈遏陷也。
白話文:
腎經從腰背穿過,如果心痛牽引到腰背部,這是水氣剋制火氣引起的。針刺腎經來瀉去水氣,針取手少陽經來補益火氣。應該在九節穴刺針,這是督脈上的一個重要穴位。上部在脊椎骨中間,下部在命門穴。
心痛伴隨腹脹、小便不利,這是脾臟濕氣太重所致。
心痛伴隨小腹脹滿,疼痛位置不定,大便小便都不通暢,這是肝經氣血受阻所致。
腹滿,食不化,腹響響然,不能大便,取足太陰。腹滿,大便不利,腹大,亦上走胸嗌,喘息喝喝然,取足少陰。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取足厥陰。
白話文:
腹部脹滿,食物不能消化,腹部發出響聲,無法大便,影響足太陰脾經。
腹部脹滿,大便不暢,腹部腫脹,甚至向上蔓延到胸部和喉嚨,呼吸困難,喘鳴聲不斷,影響足少陰腎經。
小腹腫脹變大,向上蔓延到胃部,直至心部,身體時冷時熱,小便不暢,影響足厥陰肝經。
腹滿,食不化,腹響響然(響響,氣不調也),不能大便,土濕脾郁也。腹滿,大便不利,上走胸嗌,喘息喝喝者,水泛土濕,邪沖肺部也。小腹滿大,上走胃,至心,淅淅身時寒熱,小便不利,肝氣鬱陷,膽氣鬱升,乙木不能疏泄水道也。
白話文:
腹部脹滿,食物無法消化,腹部有咕嚕聲(咕嚕響表明氣候不調),大便不通暢,這是因為脾胃濕氣過重所致。腹部脹滿,大便不通,影響到胸部和喉嚨,導致呼吸急促且伴有喘鳴音,這是因為水濕之邪侵犯肺部所致。小腹脹滿,影響到胃,進而影響到心,時而寒冷時而發熱,小便不通暢,這是因為肝氣鬱結下陷,膽氣鬱結上升,肝木氣無法疏通水道所致。
腹痛,刺臍左右動脈,已刺按之,立已,不已,刺氣街,已刺按之,立已。腰痛,痛上寒,取足太陽陽明,痛上熱,取足厥陰,不可以俯仰,取足少陽。
白話文:
腹痛:
- 用針刺肚臍兩側的動脈,刺後按壓,疼痛立止。若未止,再刺氣街穴,刺後按壓,疼痛立止。
腰痛:
- 疼痛伴有寒症,針刺足太陽膀胱經和足陽明胃經。
- 疼痛伴有熱症,針刺足厥陰肝經。
- 無法彎腰或仰頭,針刺足少陽膽經。
臍左右動脈,足少陰之盲俞、足陽明之天樞也。氣街,足陽明穴,毛際兩旁動脈也。腰痛,痛上寒至末,與《素問·刺腰痛》同義,詳彼篇。
白話文:
肚臍左右兩側的動脈,是足少陰經的盲俞穴,也是足陽明經的天樞穴。氣街穴,是足陽明經的穴位,位於毛髮邊緣兩旁的動脈處。腰痛,疼痛從下往上至末梢,與《素問》中的《刺腰痛》篇的解釋相同,詳見該篇。
膝中痛,取犢鼻,以員利針,發而間之。針大如犛,刺膝無疑。痿厥,為四末束,悗乃疾解之,日二,不仁者,十日而知,無休,病已止。
白話文:
膝蓋疼痛,取用犀牛角。用鋒利的細針刺入膝蓋的間隙。針孔大如犛牛鼻子那麼大,刺入膝蓋肯定有效。癱瘓、冰冷,可以用四肢束縛的方式治療,病痛就能快速解除。每天治療兩次,如果膝蓋已經失去知覺,十天就能見效,一直治療到病痛停止為止。
犢鼻,足陽明穴。發而間之,髮針而少停也。痿厥,為四末束,束其四末,令其經氣蓄積而盛大也。悗乃疾解之,氣鬱生悗,疾解其縛,則積氣衝決,隧路皆通。一日二次,不仁者,十日而知,為之無休,病已而止也。
白話文:
犢鼻穴:位於足陽明經上。
發而間之 :用針刺入穴位並間隔刺入,針刺後稍微停頓。
痿厥 :手腳虛弱冰冷。
束其四末 :用布條或繃帶包裹手腳。
令其經氣蓄積而盛大 :讓陽明經的氣血蓄積和充盛。
悗乃疾解之 :氣鬱會產生堵塞,通過針刺解開堵塞,積聚的氣血就能衝破阻礙,經絡就會通暢。
一日二次,不仁者 :每天針刺兩次,如果手腳感覺麻木,
十日而知 :十天就能見效。
為之無休,病已而止 :持續針刺,直到病情好轉,才停止治療。
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痏。風㽷,膚脹,為五十七痏,取皮膚之血者,盡取之。徒悗,先取環谷下三寸,以鈹針針之,已刺而筒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㽷,必堅,來緩則煩㽷,來急則安靜,間日一刺之,㽷盡乃止,飲閉藥,方刺之時徒飲之,方飲無食,方食無飲,百三十五日。
白話文:
溫瘧
- 症狀:發熱,不出汗。
- 病名:五十九痏。
風濕
- 症狀:皮膚風濕腫脹。
- 病名:五十七痏。
- 治療:針刺皮膚,將風濕血全部排出。
徒悗
- 症狀:心煩氣短。
- 治療:
- 針刺環谷穴下三寸,用鈹針刺入。
- 刺入後,拔出針管,再插入,如此反覆作業。
- 必須刺得堅硬,如果進針速度慢,則會加重心煩氣短,如果進針速度快,則能緩解心煩氣短。
- 每隔一天刺一次,直到風濕血完全排出為止。
- 服藥:
- 在針刺同時,服用閉藥。
- 針刺後不要進食,進食後不要喝水。
- 持續服藥和治療一百三十五天。
癘風者,素刺其腫上,已刺,以銳針針其處,按出其惡血,腫盡乃止,常食方食,無食他食。著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為幹,轉筋於陽治其陽,轉筋於陰治其陰,皆焠刺之。㽷,音水。
白話文:
得了癘風,只要在腫脹處刺針,刺完後,用尖針刺入該處,按壓出惡血,腫脹消失就停止。平時只吃規定的藥膳,不要吃其他食物。
風痺不去,長期寒冷不愈,突然出現,則治療其三里穴。
骨骼作為乾燥的,肌肉轉移到陽氣旺盛的地方就治療陽氣旺盛的地方,肌肉轉移到陰氣旺盛的地方就治療陰氣旺盛的地方,都用灼針刺。㽷,發音同「水」。
溫瘧,汗不出,為五十九痏,風㽷,膚脹,為五十七痏,即《素問·水熱穴論》熱腧五十九穴,水腧五十七穴也。㽷,水病也。環谷,意即足少陽之環跳也。已刺而筒之,而內之,入而復之,以盡其㽷,刺後以細筒內入,頻復吸取,以盡其水也。飲閉藥,收斂封閉之藥,恐瀉其氣也。
三里,足陽明穴。轉筋於陽,骽外也,治其陽,陽經也。轉筋於陰,骽里也,治其陰,陰經也。淬刺,燒針也。
白話文:
溫瘧,不出汗,稱為五十九痏:風氣盛,皮膚浮腫,稱為五十七痏。這與《素問·水熱穴論》中熱腧五十九穴,水腧五十七穴的說法相符。「㽷」是指水病。
環谷,就是足少陽經的環跳穴 :已經刺入針後,將細筒插入環跳穴,來回抽取,以排出積水。
飲閉藥,就是收斂封閉的藥物 :服用這種藥物,避免氣機瀉散。
飧泄,補三陰之上,補陰陵泉,皆久留之,熱行乃止。腸中不便,取三里,盛瀉之,虛補之。腹中常鳴,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腸,刺肓之原、巨虛上廉、三里。小腹控睪,引腰脊,上衝心,邪在小腸者,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氣盛則厥逆,上衝腸胃,熏肝,散於肓,結於臍,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陰以予之,取厥陰以下之,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
白話文:
腹瀉:
對上腹部穴位施補,如三陰交穴和陰陵泉穴,並長時間留針,就能緩解熱性腹瀉。
便祕:
取足三里穴,用力瀉針或虛補針,可以緩解便祕。
腹中鳴叫、氣往上衝胸、喘氣不能久站:
這些症狀是邪氣在於大腸,可用針刺肓俞穴、巨虛穴上緣和足三里穴。
小腹墜脹、牽引腰脊、氣往上衝心:
這些症狀是邪氣在於小腸,小腸與睪丸相連,並與脊椎、肝肺和心臟相貫通。邪氣盛則會引起厥逆(暈厥),氣往上衝達腸胃,燻蒸肝臟,散佈於肓膜,結聚於肚臍。因此,應針刺肓俞穴以疏散邪氣,刺太陰經以補益,刺厥陰經以下瀉邪氣,刺巨虛穴下緣以消除邪氣,並按壓經過邪氣部位的經絡以調和氣血。
善嘔,嘔有苦,長太息.心中憺憺,恐人將捕之,邪在膽,逆在胃,膽液泄則口苦,胃氣逆則善嘔,故曰嘔膽,取三里以下胃氣逆,刺少陽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飲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太陽大絡,視其絡脈與厥陰小絡結而血者,腫上及胃脘,取三里。(以上二段,舊誤在「四時氣」)
白話文:
經常嘔吐,嘔吐物帶苦味,而且經常嘆氣。心裡總是忐忑不安,好像有人要抓捕自己一樣。病邪在膽,逆氣在胃,膽液外泄就會口苦,胃氣上逆就會容易嘔吐,所以叫做「嘔膽」。針刺足三里以下,疏通胃氣逆上,並刺少陽經脈絡以封閉膽氣逆上,然後調節身體虛實,去除病邪。飲食不進,胸膈阻塞不通,病邪在胃脘,如果在胃脘上部,就往下壓制它;如果在胃脘下部,就散開它。小腹疼痛腫脹,不能排尿,病邪在三焦,按壓疼痛處,針刺太陽經脈大絡,觀察脈絡與厥陰經小絡交匯而有血瘀的地方,腫脹上達胃脘,針刺足三里。
三陰之上,意即足太陰之三陰交也,陰陵泉亦足太陰穴,皆久留之,陽回則熱行而泄止矣。腸中不便,氣不舒也。大腸與肺為表裡,腹中常鳴,大腸陷而肝氣鬱也。腸陷則肺逆,故氣上衝胸,喘不能久立,其根緣邪在大腸也。「九針十二原」:,肓之原,出於脖胦,即任脈之下氣海也。
白話文:
三陰之上,指的是足太陰脾經的三陰交穴。陰陵泉穴也是足太陰脾經上的穴位,長久地刺激這兩個穴位,可以讓陽氣回歸,熱量通暢,從而止瀉。
腸道不通暢,是氣不舒暢導致的。大腸和肺是表裡關係,肚子經常咕嚕叫,是因大腸下陷,導致肝氣鬱結。大腸下陷,會導致肺氣逆,所以氣會衝上胸膛,短時間站立就會喘,這一切的根源都在大腸。
「九針十二原」中記載:肓脈的原穴,位於脖頸的凹陷處,也就是任脈下方的氣海。
巨虛上廉,足陽明穴,「本輸」:大腸屬上,謂上廉也。若小腹前控睪丸,後引腰脊,上衝於心,是邪在小腸者。其脈連睪系,屬於脊,貫肝肺,絡心系,其氣盛則厥逆而升,上衝腸胃,熏肝肺,下散於肓而結於臍(小腸病則下陷,其散於肓,結於臍者,小腸之邪。
白話文:
巨虛穴的上部,屬於足陽明經的穴位,被稱為「本輸」,這是因為大腸屬上,所以叫做上廉。如果小腹前面牽引睪丸,後面連接腰脊,向上衝擊到心臟,就說明邪氣在小腸中。巨虛穴的脈絡與睪丸相連,並屬於脊椎,貫穿肝肺,絡屬於心臟的脈絡。如果巨虛穴的氣血旺盛,就會導致厥逆而上行,衝擊腸胃,燻灼肝肺,並向下散發到肓中,在臍中凝聚(小腸有病會下陷,散發到肓中,凝聚在臍中,這是小腸有邪氣的表現)。
其厥逆而上者,是心肺之邪,以其脈貫肺而絡心也),故取之肓原以散之(與大腸同法),刺太陰以予之(其脈貫肺,故補手太陰),取厥陰以下之(其脈貫肝,故取足厥陰,以下膽逆)。取巨虛下廉以去之(「本輸」:小腸屬下,謂下廉也)。按其所過之經以調之(謂睪、脊、肝、肺、心系諸處也),善嘔而有苦味,長太息,心中憺憺虛怯,恐人將捕之,是邪在膽而逆在胃也。膽木化氣於相火,膽液泄則口苦(炎上作苦)。
白話文:
當病邪向上逆行的時候,是心肺受到了侵襲,因為心肺的經絡相通。所以治療時要取肓原穴來祛散邪氣(與大腸的治療方法類似),同時針刺手太陰肺經來補益它(肺經與心經相通,所以補肺)。再取足厥陰肝經來引導邪氣下降(肝經與膽經相通,所以引膽氣下降)。最後取巨虛穴下廉穴來去除邪氣(下廉穴是下焦的「本輸穴」,與小腸相通)。根據邪氣經過的經絡來進行調節(包括睪丸、脊柱、肝臟、肺臟、心臟等部位)。如果出現嘔吐,嘔吐物中有苦味,長嘆息,心中空虛恐懼,害怕別人要抓自己,說明邪氣在膽經,逆行在胃經。膽屬木,化生相火,膽汁外泄就會導致口苦(熱氣上升產生苦味)。
胃以戊土而主降,胃氣逆則善嘔。嘔者,胃氣上逆,阻膽經下行之路,甲木鬱升,而賊戊土,受盛失職,則生嘔吐,故曰嘔膽,嘔膽者,嘔緣於膽木也。取三里以下胃氣,刺足少陽之血絡以閉膽逆,卻調其虛實,以去其邪也。若飲食不下,膈中閉塞不通,是陽明上逆,邪在胃脘也。
白話文:
胃屬戊土,主導下降。胃氣上逆就會嘔吐。嘔吐指胃氣向上逆行,阻擋膽經下行的通道,甲木(膽)氣勢旺盛上衝,侵害戊土(胃),胃的功能失常,就會產生嘔吐,所以稱之為嘔膽,嘔吐是因為膽木引起的。取足三里穴以下的胃經氣血,針刺足少陽膽經的血絡以抑制膽氣上逆,並且調整虛實,祛除邪氣。如果食物不能下嚥,膈中閉塞不通,這是陽明經氣上逆,邪氣在胃部。
其在上脘,則抑而下之,其在下脘,則散而去之(在下脘者,根原寒水濕土)。若小腹痛腫,不得小便,是邪在三焦,約而不開也(「本輸」:三焦者,入絡膀胱,約下焦,實則閉癃)。取之足太陽之大絡,飛揚穴也,與足厥陰之小絡結而血者亦取之,肝主疏泄也,若其腫上及胃脘,則取三里,兼泄陽明也。
白話文:
如果病情在上脘(胸腹交界處),就要把它往下壓;如果在下脘(腹部),就要把它散去(在下脘的病邪,根源於寒水濕土)。如果小腹疼痛腫脹,排不出小便,說明邪氣在三焦,導致三焦收縮而不通暢(「本輸」:三焦與膀胱相連,包圍著下焦,如果三焦有邪氣,就會導致排尿困難)。這時就要取足太陽經的大絡穴——飛揚穴,以及足厥陰經的小絡穴——結血穴,因為肝主疏泄。如果腫脹向上蔓延到胃脘,就要取三里穴,同時瀉陽明經。
氣滿胸中,喘息,取足太陰大指之端去爪甲如薤葉,寒則留之,熱則疾之,氣下乃止。心疝,暴痛,取足太陰厥陰,盡刺去其血絡。喉痹,舌卷,口中乾,煩心,心痛,臂內廉痛,不可及頭,取手小指次指爪甲下去端如韭葉。風痙,身反折,取太陽膕中血絡出血,中有寒,刺三里。
白話文:
胸中氣滿,喘息
用足太陰脾經大拇趾尖端拔去指甲片,像薤白葉一樣薄。如果感覺寒冷,就緩慢拔除;如果感覺發熱,就快速拔除。這樣可以緩解氣滿。
心疝,劇烈疼痛
用足太陰脾經和足厥陰肝經的部位,將其刺破,放出血液。
喉嚨腫痛,舌頭卷縮
口中乾燥,心煩意亂,心痛,手臂內側疼痛,無法抬頭。用右手小指和無名指的指甲片,像韭菜葉一樣拔去指甲前端。
風痙,身體抽搐
用太陽膀胱經小腿後側的部位的血絡放血。如果伴有寒氣,則刺足三里穴。
癃,取之陰蹺及三毛上血絡出血。男子如蠱,女子如怚,身體腰脊如解,不欲飲食,先取湧泉,出血,視跗上盛者,盡見血也。此段舊誤在「熱病」。
白話文:
尿道不通,針刺陰蹺穴和三毛穴附近的血管放血。男性患者症狀類似蠱毒,女性患者症狀類似中風,身體腰背痠痛,不想吃東西。先針刺湧泉穴放血,再看腳背上血脈飽滿的部位,直到血流出來為止。以前誤將這段文字歸類在「熱病」中。
足太陰大指之端,隱白也。手小指次指,手少陽之關衝也。太陽膕中,委中也。陰蹺,足少陰之照海也。三毛上,足厥陰之大敦也。蠱,惑也。怚,疑也。跗上盛者,足陽明之衝陽也。
白話文:
大拇指尖端: 隱白穴
小指旁側的第二個手指: 手少陽經的關衝穴
膕中(膝窩中央): 委中穴
足後跟的凹陷處: 足少陰經的照海穴
腳背上毛髮長的地方: 足厥陰經的大敦穴
迷惑糊塗: 蠱惑
疑惑不解: 怚疑
腳背腫脹: 足陽明經的衝陽穴
偏枯,身偏不用而痛,言不變,志不亂,病在分腠之間,巨針取之,益其不足,損其有餘,乃可復也。痱之為病也,身無痛者,四肢不收,智亂不甚,其言微,知可治,甚則不能言,不可治也。此段舊誤在「熱病」。
痱者,四肢痿廢,不止偏枯也。
白話文:
偏癱: 身體一側不能動彈並且疼痛,說話沒有改變,神志也沒有混亂,病症位於皮肉之間,可用粗針灸之,補足不足之處,減少有餘之處,這樣才能恢復。
痱子: 身體上沒有疼痛,但四肢不能活動,神志混亂不是很嚴重,說話聲音微弱,還可以治療。如果嚴重到不能說話,則不可治療。這段文字過去錯誤地歸類在「熱病」中。
頸側之動脈,人迎,人迎,足陽明也,在嬰筋之前。嬰筋之後,手陽明也,名曰抉突。次脈,手少陽也,名曰天牖。次脈,足太陽也,名曰天柱。腋下動脈,臂太陰也,名曰天府。陽逆頭痛,胸滿不得息,取之人迎。暴喑氣梗,取扶突與舌本出血。暴聾氣蒙,耳目不明,取天牖。
白話文:
- 頸部兩側的動脈:
- 人迎穴:屬於足陽明經,位於嬰兒筋之前。
- 扶突穴:位於嬰兒筋之後,屬於手陽明經。
- 人迎穴後方的脈絡:
- 天牖穴:屬於手少陽經。
- 天牖穴後方的脈絡:
- 天柱穴:屬於足太陽經。
- 腋下的動脈:
- 天府穴:屬於臂太陰經。
治療方法:
- **陽氣逆行導致頭痛、胸悶:**針刺人迎穴。
- **突然發生的失聲、氣喘:**針刺扶突穴,並刺舌根引出血。
- **突然耳聾、頭重腦脹、耳目不清:**針刺天牖穴。
暴攣癇眩,足不任身,取天柱。暴癉內逆,肝肺相搏,血溢鼻口,取天府。此為天牖五部。此段舊誤在「寒熱病」。
嬰筋,頸筋也。
白話文:
突然發作抽搐、眩暈,身體虛弱無法站立: 取天柱穴。
突然發作心悸氣逆,肝肺相衝,導致鼻口出血: 取天府穴。
以上為天牖穴的五個部位。過去誤記載於「寒熱病」章節。
臂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大迎,下齒齲取之,臂惡寒補之,不惡寒瀉之。足陽明有入頄遍齒者,名曰角孫,在鼻與頄前,上齒齲取之,方病之時,其脈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刺虛者,刺其去也,刺實者,刺其來也,一曰取之出鼻外。足陽明有挾鼻入於面者,名曰懸顱,屬口,對入系目本,視有過者取之,損有餘,益不足,反者益甚。足太陽有通項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在項中兩筋間,入腦乃別,頭目苦痛取之。
此段舊誤在「寒熱病」。
白話文:
手臂陽明經 脈絡經過頭頂和遍佈牙齒,稱為「大迎」,下牙齲齒時取用此穴位,手臂惡寒時補此穴,不惡寒時瀉此穴。
足陽明經 脈絡經過頭頂和遍佈牙齒,稱為「角孫」,位於鼻子和頭頂之間,上牙齲齒時取用此穴位。當疾病發作時,脈絡強盛則瀉此穴,脈絡虛弱則補此穴。刺虛弱的穴位,刺其遠端;刺強盛的穴位,刺其近端。另外一種取穴方法是,從鼻子外面取穴。
足陽明經 脈絡經過鼻子進入面部,稱為「懸顱」,與口部有關,相對應的穴位是「系目」,眼睛有疾患時取用此穴位。取穴時根據需要,減少有餘的,補充不足的,反之則病情會加重。
足太陽經 脈絡通達後頸部並進入大腦,正對應眼睛的源頭穴位,稱為「眼系」,位於後頸兩條筋之間,進入大腦後分開,頭部和眼睛疼痛時取用此穴位。
頄,顴也,手陽明脈有入頄遍齒者,出於足陽明之大迎,脈入下齒,故下齒齲取之。足陽明脈有入頄遍齒者,出於手少陽之角孫,在鼻與頄前,脈入上齒,故上齒齲取之。一曰取之出鼻外,手陽明之禾髎、迎香也。
白話文:
「頄」指顴骨部位。手陽明經脈有支脈進入顴骨,遍佈牙齒,然後從足陽明經脈的大迎穴出。脈絡進入下排牙齒,因此下排牙齒蛀牙疼痛時,取大迎穴治療。足陽明經脈也有支脈進入顴骨,遍佈牙齒,然後從手少陽經脈的角孫穴出。角孫穴位於鼻子和顴骨前。脈絡進入上排牙齒,因此上排牙齒蛀牙疼痛時,取角孫穴治療。另一種方法是,取手陽明經脈的禾髎穴、迎香穴,它們在鼻翼外側。
足陽明脈有挾鼻入於面者,出於足少陽之懸顱,屬口,對入而系目本,上下口目之間,視其有過者取之。足太陽有通於項而入於腦者,正屬目本,名曰眼系,其脈在項中兩筋之間,入於腦而乃別,頭目苦痛者取之。
白話文:
足陽明經脈有一支脈,從鼻子穿入面部,從足少陽經脈的懸顱穴出來,屬於嘴巴,與口目相連,從上到下觀察口目之間,如果發現有異常就能用針灸來治療。足太陽經脈有一支脈,能通到後頸而進入腦部,直接屬於眼睛,名叫眼系,這條經脈位於後頸兩條筋之間,進入腦部後才分開,如果頭部和眼睛疼痛,就可以用這條經脈來治療。
陰蹺、陽蹺,陰陽相交,陽入陰,陰出陽,交於目內眥,陽氣盛則䐜目,陰氣盛則瞑目。目中赤痛,從內眥始,取之陰蹺。目眥外決於面者,為銳眥,在內近鼻者,為內眥,上為外眥,下為內眥。
白話文:
陰蹺穴和陽蹺穴,是陰陽經絡交會的部位。陽經之氣進入陰經,陰經之氣流出陽經,它們在眼睛內角交會。陽氣旺盛時眉毛就會揚起,陰氣旺盛時眼睛就會閉上。眼睛發紅疼痛,從內眼角開始,可以取陰蹺穴來治療。眼睛外角到臉部的部位,稱為銳眥;靠近鼻子的內部,稱為內眥;上面是外眥,下面是內眥。
陽蹺起足太陽之申脈,陰蹺起足少陰之照海,皆交於目內眥而合於足太陽之睛明(「脈度」:陰蹺屬目內眥,合於太陽、陽蹺而上行)。陽蹺氣盛,則䐜目而不合,陰蹺氣盛,則瞑目而不開(「大惑論」:陽蹺盛則目不瞑,陰蹺盛則目閉)。目赤痛,從內眥始者,陽蹺盛也,取之陰蹺,瀉陽而補陰也。
白話文:
陽蹺脈起自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陰蹺脈起自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這兩條經脈都交會於眼睛內眼角處,與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相連(經脈循行:陰蹺脈屬於眼睛內眼角,與太陽、陽蹺脈相連並向上運行)。陽蹺脈氣血旺盛,則眼睛睜大不能閉合;陰蹺脈氣血旺盛,則眼睛閉合不能睜開(「大惑論」:陽蹺脈氣血旺盛則眼睛不能閉合,陰蹺脈氣血旺盛則眼睛閉合)。眼睛發紅疼痛,從內眼角開始的,是陽蹺脈氣血旺盛,取穴於陰蹺脈,以瀉陽氣而補陰氣。
外決於面者,眼外角也。上,目上網也。下,目下綱也。(舊本陰蹺、陽蹺七句,誤在「寒熱病」。目中赤痛二句,誤在「熱病」。目眥外決四句,誤在「癲狂」)
白話文:
「外決於面」:指眼外角。
「上」:指上眼瞼。
「下」:指下眼瞼。
(舊版本中關於「陰蹺」、「陽蹺」的七句話錯誤地放在「寒熱病」中,關於「目中赤痛」的兩句話錯誤地放在「熱病」中,關於「目眥外決」的四句話錯誤地放在「癲狂」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