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八 (4)

回本書目錄

卷八 (4)

1. 病本(六十六)

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大小便利,治其本。

大小便不利,治其標。先大小便不利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人有客氣,有同氣,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

此與《素問·標本病傳論》同。

白話文:

如果疾病是先發生,之後才出現逆證(如氣血逆亂),就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先出現逆證,之後才發生疾病,也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先感到寒冷,之後才生病,就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先有疾病,之後才出現寒冷症狀,也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

如果是先有疾病,之後才出現腹瀉,就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先腹瀉,之後才引發其他疾病,也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必須先調理好腹瀉的問題,才能治療其他疾病。

如果是先感到燥熱,之後才生病,就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如果是先有疾病,之後才出現腹部脹滿,就治療腹部脹滿這個表象。如果是先腹部脹滿,之後才出現心煩,就治療腹部脹滿這個根本原因。

大小便正常的情況下,就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大小便不通暢的情況下,就治療大小便不通暢這個表象。如果是先大小便不通暢,之後才引發其他疾病,就治療大小便不通暢這個根本原因。

人體有外來的邪氣,也有自身產生的正氣。疾病發生後,如果體內正氣有餘,屬於正氣勝過邪氣的類型,就要先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再治療表面的症狀。如果疾病發生後,體內正氣不足,屬於邪氣勝過正氣的類型,就要先治療表面的症狀,再治療疾病的根本原因。

要仔細觀察疾病時好時壞的狀況,並根據自己的判斷來調理。病情時好時壞的,可以同時治療根本原因和表象;病情嚴重的,則專注治療其中一個方面。

這段論述與《黃帝內經·素問·標本病傳論》的觀點一致。

2. 病傳(六十七)

黃帝曰:余受《九針》於夫子,而私覽於諸方,或有導引行氣、喬摩、灸、熨、刺、焫、飲藥,之一者,可獨守耶?將盡行之乎?岐伯曰:諸方者,眾人之方也,非一人之所盡行也。黃帝曰:此乃所謂守一勿失,萬物畢者也。今余已聞陰陽之要,虛實之理,傾移之過,可治之屬,願聞病之變化,淫傳絕敗,而不可治者,可得聞乎?喬、蹺同。焫,音銳。

眾人之方,非一人之所盡行,言眾人各有所長,非一人之所能盡用也。守一勿失,則殊途同歸,故萬物畢。

岐伯曰:要乎哉問!道,昭乎其如日醒,窘乎其如夜瞑,能被而服之,神與俱成,畢將服之,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於竹帛,不可傳於子孫。黃帝曰:何謂日醒?岐伯曰: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黃帝曰:何謂夜瞑?岐伯曰:喑乎其無聲,漠乎其無形,折毛髮理,正氣橫傾,淫邪泮衍,血脈傳溜,大氣入臟,腹痛下淫,可以致死,不可以致生。

道之光明,昭乎其如日醒,道之幽微,窘乎其如夜瞑。畢,終也,服,習也,服習之久,故神自得之。生神之理,可著於竹帛,不可傳於子孫,言淫傳絕敗之義,至顯而至晦也。日醒者,哲人明於陰陽,如惑之解,如醉之醒也。夜瞑者,不知陰陽,失於保護,邪之中人,喑而無聲,漠而無形,折毫毛而發腠理,正氣橫傾(傾,敗也)。淫邪泮渙遊衍,血脈傳溜不停,大氣入臟,腹痛下淫(淫泆),可以致死,不可致生也。

黃帝曰:大氣入臟奈何?岐伯曰:病先發於心,一日而之肺,三日而之肝,五日而之脾,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冬夜半,水旺火敗也。夏日中,火勝無制也。

病先發於肺,三日而之肝,一日而之脾,五日而之胃,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冬日入,金旺水生也。夏日出,木旺生火也。

病先發於肝,三日而之脾,五日而至胃,三日而至腎,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冬日入,金旺木刑也。夏早食,火旺木虛也。

病先發於脾,一日而之胃,二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夾脊之肉曰膂,膀胱之經所行也。冬人定,水旺侮土也。夏晏食,金旺土虛也。

病先發於胃,五日而之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五日而上之心,二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昳。昳,音迭。

冬夜半,水旺侮土也。夏日昳,土旺濕生也(日昃曰昳)。

病先發於腎,三日而之膂膀胱,三日而上之心,三日而之小腸,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冬大晨,火生水死也。夏晏晡,土旺水刑也(申時曰晡)。

病先發於膀胱,五日而之腎,一日而之小腸,一日而之心,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冬雞鳴,水旺無制也。夏下晡,土旺水刑也(下晡,申後)。

諸病以次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也。間一臟及二三四臟者,乃可刺也。

此與《素問·標本病傳論》大略相同。

手太陰氣絕則皮毛焦,太陰者,行氣溫於皮毛者也,故氣不榮則皮毛焦,皮毛焦則津液去皮節,津液去皮節者則爪枯毛折,毛折者則毛先死,丙篤丁死,火勝金也。

肺主皮毛,肺氣絕則毛先死。皮節,《難經》作皮節傷,肺藏氣,氣化津,津枯皮槁,故焦卷如竹節也。

足厥陰氣絕則筋絕,厥陰者,肝脈也,肝者,筋之合也,筋者,聚於陰器而脈絡於舌本,故脈弗榮則筋急,筋急則引舌與卵,故唇青舌卷卵縮則筋先死,庚篤辛死,金勝木也。

肝主筋,肝氣絕則筋先死。

足太陰氣絕則脈不榮其唇舌,唇舌者,肌肉之本也,脈不榮則肌肉軟,肌肉軟則舌萎人中滿,人中滿則唇反,唇反者肉先死,甲篤乙死,木勝土也。

脾主肉,脾氣絕則肉先死。

足少陰氣絕則骨枯,少陰者,冬脈也,伏行而濡骨髓者也,故骨不濡則肉不能著也,骨肉不相親則肉軟卻,肉軟卻故齒長而垢發無澤,發無澤者骨先死,戊篤己死,土勝水也。

腎主骨,腎氣絕則骨先死。

手少陰氣絕則脈不通,脈不通則血不流,血不流則髦色不澤,故其面黑如漆柴者血先死,壬篤癸死,水勝火也。

心主脈,心氣絕則血先死。

五陰氣俱絕則目系轉,轉則目運,目運者為志先死,志死者則遠一日半死矣。

五陰,五臟也。

六陽氣俱絕則陰與陽相離,離則腠理發泄,絕汗乃出,故旦占夕死,夕占旦死。以上七段,舊誤在「經脈」。

六陽,六腑也。絕汗,《難經》:大如貫珠,轉出不流是也。

3. 淫邪發夢(六十八)

黃帝曰,願聞淫邪伴衍奈何?岐伯曰:正邪從外襲內,而未有定舍,反淫於臟,不得定處,與營衛俱行,而魂魄飛揚,使人臥不得安而善夢。氣淫於腑,則有餘於外,不足於內,氣淫於臟,則有餘於內,不足於外。黃帝曰:有餘不足,有形乎?岐伯曰:陰氣盛則夢涉大水而恐懼,陽氣盛則夢大火而燔焫,陰陽俱盛則夢相殺。上盛則夢飛,下盛則夢墮。

甚飢則夢取,甚飽則夢予。肝氣盛則夢怒,肺氣盛則夢恐懼哭泣飛揚,心氣盛則夢善笑恐畏,脾氣盛則夢歌樂,身體重不舉,腎氣盛則夢腰脊兩解不屬。凡此十二盛者,至而瀉之,立已。

厥氣客於心則夢見丘山煙火,客於肺則夢飛揚,見金鐵之奇物,客於肝則夢山林樹木,客於脾則夢丘陵大澤,壞屋風雨,客於腎則夢臨淵,沒居水中,客於膀胱則夢遊行,客於胃則夢飲食,客於大腸則夢田野,客於小腸則夢聚邑沖衢,客於膽則夢鬥訟自刳,客於陰器則夢接內,客於項則夢斬首,客於脛則夢行走而不能前及居深地窌苑中,客於股肱則夢禮節拜起,客於胞䐈則夢溲便。凡此十五不足者,至而補之,立已也。

本氣盛,則自能為夢,本氣虛,則厥氣客之,而後為夢,總由外邪之內襲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了解淫邪之氣侵入人體後,會如何影響人做夢? 岐伯回答說:當外來的邪氣侵入體內,還沒有固定的停留之處時,會反過來侵擾臟腑,使其無法安頓下來,跟著營氣和衛氣一起運行,導致魂魄不安,使人睡不安穩而且容易做夢。邪氣如果侵擾到腑,就會造成體表氣多而臟腑氣不足;邪氣如果侵擾到臟,就會造成臟腑氣多而體表氣不足。

黃帝問道:這種氣的盈餘或不足,會有具體的表現嗎?岐伯說:陰氣過盛就會夢見在深水中行走而感到恐懼,陽氣過盛就會夢見大火燃燒,陰陽之氣都過盛就會夢見互相廝殺。上焦氣過盛會夢見飛翔,下焦氣過盛會夢見墜落。

過度飢餓會夢見拿取食物,過度飽食會夢見給予食物。肝氣過盛會夢見發怒,肺氣過盛會夢見恐懼哭泣和飛揚的場景,心氣過盛會夢見嬉笑、恐懼和害怕,脾氣過盛會夢見歌唱和奏樂,感到身體沉重難以舉起,腎氣過盛會夢見腰部和脊椎分離脫落。以上這十二種過盛的狀況,只要針對過盛之處進行疏洩,病況就能立即改善。

當邪氣侵入心臟時,會夢見丘陵、山火;侵入肺臟時,會夢見飛揚和看到奇怪的金屬器物;侵入肝臟時,會夢見山林樹木;侵入脾臟時,會夢見丘陵沼澤、房屋倒塌和狂風暴雨;侵入腎臟時,會夢見身處深淵或沉入水中;侵入膀胱時,會夢見遊走;侵入胃部時,會夢見飲食;侵入大腸時,會夢見田野;侵入小腸時,會夢見城市或四通八達的道路;侵入膽時,會夢見與人爭鬥或自己剖腹;侵入生殖器時,會夢見性交;侵入頸部時,會夢見被斬首;侵入小腿時,會夢見行走但無法前進,或身處地窖和庭院深處;侵入大腿和手臂時,會夢見行禮作揖;侵入胞䐈時,會夢見排泄大小便。以上這十五種不足的情況,只要針對不足之處進行補益,病況就能立即改善。

本身的臟腑之氣旺盛時,就能自己產生夢境;本身的臟腑之氣虛弱時,就會被邪氣侵入而產生夢境,總之這一切都是由於外邪侵入體內所導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