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賊風(六十二)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有八虛,各何以候?岐伯答曰:以候五臟。黃帝曰:候之奈何?岐伯曰:肺心有邪,其氣留於兩肘,肝有邪,其氣留於兩腋,脾有邪,其氣留於兩髀,腎有邪,其氣留於兩膕。凡此八虛者,皆機關之室,真氣之所過,血絡之所遊,邪氣惡血,固不得住留,住留則傷筋絡骨節,機關不得屈伸,故病攣也。

八虛皆身之大關節,邪氣伏留之所也。(此段舊誤在「邪客」)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人體有八處容易虛弱,請問如何辨別?」

岐伯回答:「觀察五臟即可辨別。」

黃帝問:「怎麼觀察?」

岐伯解釋:「肺或心臟有邪氣,氣就會滯留在兩肘;肝臟有邪氣,氣就會滯留在兩腋;脾臟有邪氣,氣就會滯留在兩腿;腎臟有邪氣,氣就會滯留在兩膝窩。這些容易虛弱的部位都是氣血運行的重要通道,邪氣或惡血不能停留在此,否則會傷及筋骨節,導致氣血不通暢,出現筋骨攣縮的症狀。」

黃帝曰:夫子言賊風邪氣之傷人也,令人病焉,今有其不離屏蔽,不出室穴之中,卒然病者,非不離賊風邪氣,其故何也?岐伯曰:此皆嘗有所傷於濕氣,藏於血脈之中,分肉之間,久留而不去,若有所墮墜,惡血在內而不去,卒然喜怒不節,飲食不適,寒溫不時,腠理閉而不通,其開而遇風寒,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則為寒痹,其有熱則汗出,汗出則受風,雖不遇賊風邪氣,必有因加而發焉。

白話文:

黃帝說:您說邪惡的風邪侵襲人體,會致病。現在有些人從不離開屏風遮擋,不出門房,卻突然發病,這不是沒有接觸到邪惡的風邪,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說:這都是曾經被濕氣所傷,濕氣藏在血脈之中和肌肉之間,長久停留在體內無法散去。就像有東西從高處墜落,惡血在體內不去。如果突然暴怒失控、飲食不當、冷暖不適,導致腠理閉塞不通,在這種狀態下遇上風寒,血氣就會凝結,與舊有的邪氣相互作用,就會形成寒痺。如果人體有熱,就會發汗,發汗後又受風,即使沒有接觸到邪惡的風邪,也會因其他原因而發病。

黃帝曰:今夫子所言者,皆病人之所自知也,其毋所遇邪氣,又毋怵惕之所志,卒然而病者,其故何也?唯有因鬼神之事乎?岐伯曰:此亦有故邪留而未發,因而志有所惡,及有所慕,血氣內亂,兩氣相摶,其所從來者微,視之不見,聽而不聞,故似鬼神。黃帝曰:其祝而已者,其故何也?岐伯曰:先巫者,因知百病之勝,先知其病之所從生者,可祝而已也。

白話文:

黃帝說:先生剛剛說的,都是病人自己才知道的,如果沒有接觸邪氣,也沒有受到驚嚇,突然發病,這是什麼原因?莫非只有鬼神作祟嗎?

岐伯說:這也是有原因的,邪氣殘留而還未發作,剛好心生厭惡或嚮往某物,導致血氣內部混亂,兩股氣息相互沖撞,發病的根源微小難見,仔細看也看不見,認真聽也聽不到,所以纔像鬼神作祟。

黃帝說:只用施術唸咒祈禱就能治好的,這又是什麼原因?

岐伯說:古代的巫醫,由於瞭解各種疾病的特質,提前知道疾病的病因,所以可以用咒語祈禱來治病。

舊有濕氣,或有惡血,阻其經脈,梗而不流,偶因喜怒飲食乖常失度,傷其臟腑,邇時適逢寒溫不時,感其皮毛,寒則腠理閉而不通,溫則孔竅開而遇風寒,風寒閉束,血氣凝結,與故邪相襲(濕氣、惡血),則為寒痹。其開而遇風寒,以其有熱則汗出,汗出則受風也。此雖不遇賊風邪氣,亦必有所因加而發焉,所以病也。

白話文:

過去有濕氣,或是有瘀血,阻住了經絡,氣血運行不暢,偶爾因為喜怒無常、飲食過度失調,損傷了臟腑,最近剛好遇到忽冷忽熱的天氣,寒氣侵入皮毛,寒冷時毛孔閉合不通,溫暖時毛孔打開卻遇到風寒,風寒閉塞,血氣凝結,加上之前的濕氣、瘀血,就形成了寒痹。而那些毛孔打開遇到風寒的,因為有熱所以會出汗,出汗後就容易受風。這種情況雖然沒有遇到外來的邪風寒氣,也必定有誘發因素導致病情發作,這就是生病的原因。

黃帝問於岐伯曰:經言夏日傷暑,秋病瘧,瘧之發以時,其故何也?岐伯對曰:邪客於風府,病循膂而下,衛氣一日一夜大會於風府,其明日日下一節,故其日作晏。此其先客於脊背也,故每至於風府則腠理開,腠理開則邪氣入,邪氣入則病作,此所以日作益晏也。衛氣之行於風府,日下一節,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注於伏沖之脈,其行九日,出於缺盆之中,其氣上行,故其作稍益早。其內薄於五臟,橫連募原,其道遠,其氣深,其行遲,不能日作,故次日乃蓄積而作焉。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道:《內經》上說,夏季容易中暑,秋季容易發瘧疾,瘧疾為什麼會按時發作呢?

岐伯回答說: 邪氣侵入「風府」(頸後大椎穴處),沿着背脊向下侵犯。人體的衛氣每隔一日一夜,就會在大椎穴處聚集一次。第二天,衛氣下降一段距離,所以瘧疾發作時間會比前一天晚一些。

這是因為邪氣最初侵入背脊,導致「腠理」(皮膚和肌肉之間的空隙)張開,邪氣乘虛而入,引發瘧疾。因此,瘧疾發作的時間會逐漸晚一點。

衛氣在風府運行,每隔一天下降一段距離,二十一天後到達尾骶骨,第二十二天進入脊椎,並注入「伏沖」之脈。伏沖之脈運行九天後,從「缺盆」(會陰部)處出來,其氣向上運行,所以瘧疾發作的時間會逐漸早一點。

邪氣攻入五臟,橫穿募穴(臟腑外輸的經絡穴位),其運行距離長,氣息深沉,運行較慢,不能夠每天發作,所以每隔一天就會積累起來,再次發作。

黃帝曰:衛氣每至於風府,腠理乃發,發則邪入焉,其衛氣日下一節,則不當風府,奈何?岐伯曰:風府無常,衛氣之所應,必開其腠理,氣之所舍,則其府也。黃帝曰:善。夫風之與瘧也,相與同類,而風常在,而瘧特以時休,何也?岐伯曰:風氣留其處,瘧氣隨經絡,沉以內薄,故衛氣應乃作也。黃帝曰:善。

此與《素問·瘧論》同。(此段舊誤在「歲露論」)

白話文:

黃帝說:衛氣每次到達風府穴位,皮膚的毛細孔就會打開,一旦打開,邪氣就會入侵。衛氣每天下降一節,到時候就對應不到風府穴,這該怎麼辦呢?

岐伯說:風府穴並沒有固定的位置,衛氣所到達的地方,一定會打開毛細孔。氣所停留的地方,就是它的府穴。

黃帝說:很好。風和瘧疾都是同類,但風時常出現,瘧疾卻只有特定時間發作,這是為什麼呢?

岐伯說:風氣會滯留在所在的地方,瘧氣會沿著經絡,向內深處侵襲,所以衛氣相應才會發作。

黃帝說:很好。

2. 邪客(六十三)

黃帝問於伯高曰:夫邪氣之客人也,或令人目不瞑,不臥出者,何氣使然?伯高曰:五穀入於胃也,其糟粕津液宗氣,分為三隧。故宗氣積於胸中,出於喉嚨,以貫心肺,而行呼吸焉。營氣者,泌其津液,注之於脈,以化為血,以營四末,內注五臟六腑,以應刻數焉。衛氣者,出其悍氣之剽疾,而先行於四末分肉皮膚之間,而不休者也,晝日行於陽,夜行於陰,常從足少陰之分間行於五臟六腑。

白話文:

黃帝問伯高:「邪氣侵入人體,有時會讓人眼睛睜不開,睡不著覺而四處走動,這是什麼氣引起的?」

伯高回答:「五穀進入胃中,其中的糟粕、津液和宗氣會分成三條管道。宗氣積聚在胸中,從喉嚨排出,貫通心肺,用於呼吸。營氣產生於津液,注入脈中,轉化為血液,輸送至四肢末梢和內臟六腑,按時運行。衛氣則是由悍厲之氣轉化而成,先運行於四肢末梢、皮肉之間,不停歇地運行。白天在陽經中運行,晚上在陰經中運行,經常從足少陰的分界線運行於五臟六腑。」

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則衛氣獨衛其外,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滿,不得入於陰則陰虛,故目不瞑。

白話文:

如今病邪入侵五臟六腑,而衛氣只守衛在體表,運行於陽經,不能進入陰經。運行於陽經就會導致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就會使陽經氣血充盛,而不能進入陰經就會導致陰虛,所以眼睛不能閉合。

衛氣晝行於陽,夜行於陰(詳見「衛氣行篇」)。其行於陰也,常從足少陰之分間(經脈分部之間)。行於五臟六腑,衛氣入陰,陽藏不泄,故靜而能寐。今厥氣客於五臟六腑(下焦陰氣,厥逆上行),陰凝寒旺,陽根虛敗,則衛氣獨衛其外,但行於陽,不得入於陰,行於陽則陽氣盛,陽氣盛則陽蹺之脈滿,不得入於陰則陰中之陽虛,陽氣失藏,故目不瞑也。

白話文:

衛氣白天在陽經運行,晚上在陰經運行(詳見「衛氣行篇」)。衛氣在陰經運行時,通常從足少陰經的分支之間經過。當衛氣運行到五臟六腑時,就能進入陰經,讓陽氣內藏而不洩漏,所以人體才能安靜地入睡。

現在厥氣(下焦的陰氣)侵入五臟六腑,導致陰氣凝聚、寒氣旺盛,陽氣的根基虛弱敗壞。於是,衛氣只能單獨守衛體外,只在陽經運行,無法進入陰經。陽經運行暢通,陽氣就會旺盛。陽氣旺盛,陽蹺脈就會充盈。陰經無法運行,陰經中的陽氣就會虛弱,陽氣無法內藏,所以人就會失眠。

黃帝曰:善。治之奈何?伯高曰: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虛實,以通其道,而去其邪,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已通,其臥立致。黃帝曰:善。此所謂決瀆壅塞,經絡大通,陰陽和得者也,願聞其方。

白話文:

黃帝說:「好。怎麼治療呢?」伯高說:「補充不足的,瀉掉過多的,調節陰虛陽實的平衡,使寒熱經絡暢通,祛除邪氣。服用一劑半夏湯,陰陽就能貫通,就能站立如常。」黃帝說:「好。這就是疏通阻塞的經絡,使經絡暢通,陰陽協調的方法。請告訴我具體的方子。」

伯高曰:其湯方以流水千里以外者八升,揚之萬遍,取其清五升煮之,炊以葦薪,火沸,置秫米一升,製半夏五合,徐炊,令竭為一升半,去其滓,飲汁一小杯,日三稍益,以知為度。其病新發者,覆杯則臥,汗出則已矣。久者,三飲而已也。

白話文:

伯高說:這個湯劑的配方使用遠處千里之外的流水八升,上下搖晃萬次,取其清澈的上層五升來煮,用蘆葦作燃料,煮沸後放入一升黍米,再加入五合半夏,慢慢燉煮,待湯汁濃縮成一升半,去掉渣滓,取汁一小杯飲用,每天三次逐漸增加飲用量,以身體的反應為準。病情剛發作的人,喝完湯後蓋著杯子就寢,出汗後就能好轉。病情較久的人,喝三次湯劑即可。

治法,先以針補其不足,瀉其有餘,調其陰陽虛實,以通其道路,而去其里邪,乃飲以半夏湯一劑,陰陽巳通,其臥立致。蓋不臥之原,因於里陰內凝,胃氣不降,衛泄而陽不蟄也,流水秫米利水泄濕,半夏降胃逆以蟄陽氣,胃土降蟄,陽氣下根,則臥寐立致矣。決瀆壅塞,決通其壅塞也。秫米,高粱米,赤色大粒(大如綠豆),秸高丈餘,北方皆有之。

白話文:

治療的方法,首先用針灸來補益不足,瀉除有餘,調和陰陽虛實,疏通經絡,驅除內邪,然後服用一劑半夏湯。陰陽已經通暢,就能立即躺下睡覺。

失眠的根源是體內陰氣凝結,胃氣不降,衛氣耗散,陽氣無法收斂。流水秫米具有利水祛濕的作用,半夏可以降胃逆,讓陽氣收斂。胃氣降下,陽氣紮根,就能馬上入睡。

「決瀆壅塞」的意思是疏通阻塞的渠道。秫米是一種高粱米,呈紅色,顆粒較大(像綠豆那麼大),秸稈高達一丈多,北方各地都有種植。

3. 百病始生(六十四)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百病之始生也,皆生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不節則傷臟,風雨則傷上,清濕則傷下,三部之氣,所傷異類,願聞其會。岐伯曰:三部之氣各不同,或起於陰,或起於陽,請言其方。喜怒不節則傷臟,臟傷則病起於陰也,清濕襲虛則病起於下,風雨襲虛則病起於上,是謂三部。至於其淫泆,不可勝數。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各種疾病的最初發生,都是由於風雨寒暑、清濕喜怒。喜怒過度就會損傷臟腑,風雨就會損傷上焦,清濕就會損傷下焦。這三個部位的氣,受傷的種類不同,希望聽你講解它們之間的關係。」

岐伯說:「三個部位的氣各不相同,有的起於陰,有的起於陽,我來講解它們的方位。喜怒過度就會損傷臟腑,臟腑受傷則疾病源於陰;清濕侵襲虛弱處則疾病源於下;風雨侵襲虛弱處則疾病源於上,這就是所謂的三個部位。至於它們的寒熱虛實變化,是數不勝數的。」

黃帝曰:余固不能數,故問先師,願卒聞其道。岐伯曰:風雨寒熱不得虛,邪不能獨傷人,卒然逢疾風暴雨而不病者蓋無虛,故邪不能獨傷人,此必因虛邪之風與其身形兩虛相得,乃客其形。兩實相逢,眾人肉堅,不中於虛邪也。因於天時與其身形,參以虛實,大病乃成。氣有定舍,因處為名,上下中外,分為三員。

三員,即三部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一向沒能弄清楚,所以詢問先師,希望最終能知道這個道理。岐伯說:風雨寒熱不能虛假,邪惡不能單獨傷人。忽然遇上疾風暴雨而不生病的人,必定沒有虛症,所以邪惡不能單獨傷人。這必定是因為虛弱邪惡之風與其身體兩方面都虛弱,互相匹配,才侵入其身體。兩個強健的人相遇,全身肌肉堅硬,不會被虛弱邪惡之氣侵襲。根據天氣和其身體狀況,加上虛實兩方面,才會形成重大的疾病。氣有固定的住所,根據所處的位置而命名,分為上、中、下、外三部分。

是故虛邪之中人也,始於皮膚,皮膚緩則腠理開,開則邪從毛髮入,入則抵深,深則毛髮立,毛髮立則淅然,故皮膚痛。留而不去,則傳舍於絡脈,在絡之時,痛於肌肉,其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留而不去,傳舍於經,在經之時,灑淅喜驚。留而不去,傳舍於腧,在腧之時,六經不通,四肢則肢節痛,腰脊乃強。

白話文:

所以,虛邪之氣進入人體,一開始會作用在皮膚上。如果皮膚鬆弛,毛孔就會張開,一旦張開,邪氣就會從毛髮進入。深入之後,就會抵達深層組織,導致毛髮豎立,豎立的毛髮會引起寒冷的感覺,所以皮膚就會疼痛。如果邪氣停留不散,就會沿著經絡傳播。在經絡上時,會引起肌肉疼痛,疼痛時會停息,然後由主經絡代替。如果邪氣繼續停留不散,就會傳播到腧穴。在腧穴上時,六條經絡不通暢,就會導致四肢關節疼痛,腰部和脊椎也會變得僵硬。

留而不去,傳舍於伏沖之脈,在伏沖之時,體重身痛。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在腸胃之時,賁響腹脹,多寒則腸鳴飧泄食不化,多熱則溏出麋。留而不去,傳舍於腸胃之外,募原之間,留著於脈,稽留而不去,息而成積。或著孫脈,或著絡脈,或著經脈,或著腧脈,或著於伏沖之脈,或著於膂筋,或著於腸胃之募原,上連於緩筋,邪氣淫泆,不可勝論。

白話文:

邪氣停留在體內不散,傳播到伏沖脈,在伏沖脈的時間裡,身體沉重疼痛。邪氣停留在體內不散,傳播到腸胃,在腸胃的時間裡,胸膈發響、腹脹,寒氣多則腸鳴、腹瀉、食物消化不良,熱氣多則大便溏薄。邪氣停留在體內不散,傳播到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停留在經脈上,停留而不散,停息後形成積聚。或停留於孫脈,或停留於絡脈,或停留於經脈,或停留於腧脈,或停留於伏沖脈,或停留於膂筋,或停留於腸胃的募原,向上連接到緩筋,邪氣大量浸淫,不可勝數。

痛之時息,大經乃代,痛止則內傳大經,代絡脈而受病也。腧,十二經之腧穴,地在四肢關節之間,邪客腧穴,格阻經脈,故六經不通,肢節痛而腰脊強。伏沖之脈,即衝脈之在脊者,督之伏行者,曰伏沖,亦曰伏膂,前行即為衝脈,實一脈也。溏出麋,便溏而膠黏也。募,腸胃之募穴,原,肓之原也(《素問·病能論》:盲之原,在臍下。

盲,足少陰之肓俞是也)。腸胃之外,募原之間,其地空虛,邪氣稽留,故止而成積。

白話文:

疼痛的時候,大經會休止運作,疼痛停止的時候,內部便會傳遞到大經,代替絡脈受病。腧穴是十二經脈的腧穴,位於四肢關節之間。邪氣侵入腧穴,阻礙經脈,導致六經不通,肢節疼痛,腰脊僵硬。伏沖脈就是衝脈在脊柱中的部分,督脈的伏行部分,稱為伏沖,也稱為伏膂,前行就是衝脈,實際上是一脈。溏出麋,指大便溏瀉且黏稠。募是腸胃的募穴,原是肓的原穴(《素問·病能論》中說:肓的原穴在臍下)。

黃帝曰:願盡聞其所由然。岐伯曰:其著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臂手,孫絡之居也,浮而緩,不能句積而止之,故往來移行腸胃之間,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有寒則䐜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則挾臍而居,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其著於緩筋也,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能詳細聽聽它發生的原因。

岐伯說:那些沉積在孫絡之脈上,不斷積累形成的病竈,它們會在手臂、手部之間上下往返,因為孫絡脈在此停留。它們浮游不固定,不能聚集並停止,所以會在腸胃之間流動轉移。水液聚集並滲透,注入並沖洗,發出咕嚕的聲音。遇到寒冷就會脹滿、雷鳴般作痛,因此會時常劇烈疼痛。

那些沉積在陽明經上的病竈,則聚集在肚臍周圍。吃飽後會增大,飢餓時會縮小。那些沉積在緩筋上的病竈,類似陽明的積聚,吃飽後會疼痛,飢餓時會緩解。

其著於腸胃之募原也,病而外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其著於伏沖之脈者,揣之應手而動,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湯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其著於腧之脈者,閉塞不通,津液不下,孔竅乾壅。此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下也。

句,音鉤。

白話文:

這種病症會在腸胃的募原部位發作,然後向外蔓延到緩筋。飽餐之後會感覺舒服,飢餓時就會疼痛。如果病症影響到伏沖脈,可以用手按壓時,就能感覺到脈搏跳動,用力伸出手掌,就會有熱氣往下流到兩條大腿,就像用熱水澆灌一樣。如果病症影響到膂筋,也就是腸子後方的筋脈,飢餓時就會感到腹部脹滿,飽餐之後腹部脹滿的情況就會消失,用手按壓時也感覺不到脹滿。如果病症影響到腧脈,就會造成經絡阻塞不通,津液無法向下流動,孔竅乾燥阻塞。這是邪氣從外部侵入身體,然後從上往下蔓延造成的。

此言感外邪而成內積者。其著於孫絡之脈而成積者,其積往來上下於臂手,是孫絡之所居也。絡脈浮緩,不能句積而留止之,故往來移行於腸胃之間,周身之水,湊滲注灌,濯濯有音。若再有寒氣凝郁,則腹滿雷引,故時切痛。其著於陽明之經而成積者,則挾臍而居(陽明經挾臍下行),飽食則益大,飢則益小。

白話文:

這是說受到外來邪氣導致體內積聚的問題。邪氣停留在孫絡脈絡中形成積聚,這個積聚在手臂移動,因為孫絡位於手臂部位。孫絡脈絡鬆弛無力,無法使積聚固定不動,因此在腸胃之間來回移動,體內的體液聚集滲透灌入,會發出汩汩的聲音。如果再受寒氣凝結,就會腹脹伴有雷鳴般的聲音,因此時常會出現劇烈疼痛。邪氣停留在陽明經絡中形成積聚,就會在肚臍附近(陽明經絡從肚臍下行),吃飽後積聚會增大,飢餓時積聚會變小。

其著於緩筋而成積者(緩筋,大筋之支者),亦似陽明之積,飽食則痛,飢則安。其著於腸胃之募原而成積者,病連於緩筋,飽食則安,飢則痛(飽食胃氣壯,故安,飢則胃虛,故痛也)。

白話文:

沉積在緩筋經絡(緩筋是較大經絡的分支)而形成的積滯,類似陽明經的積滯,吃飽後就會疼痛,餓了就會好轉。沉積在腸胃募穴(與內臟相連接的穴位)而形成的積滯,則與緩筋的病症相連,吃飽後會好轉,餓了就會疼痛(因為吃飽後胃氣壯盛,所以好轉,餓了後胃氣虛弱,所以疼痛)。

其著於伏沖之脈而成積者,衝脈之下行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衝,循陰股內廉,而入膕中,揣之則氣衝應手而動(氣衝,足陽明經,亦名曰氣街,毛際兩旁之動脈也),發手則熱氣下於兩股,如熱湯澆沃之狀。其著於膂筋,在腸後脊前者,飢則積見,飽則積不見,按之不得。

白話文:

如果積聚物附著在中醫的伏沖脈上,那麼中醫的衝脈下行,會灌注到少陰大絡脈,從氣衝穴(位於足陽明經,又稱氣街,在毛髮兩側的動脈)出來,沿著大腿內側靠陰的部位而進入大腿後窩,按摸氣衝穴時,積聚物隨即就會動起來(氣衝穴位於足陽明經,又稱氣街,在毛髮兩側的動脈),當手發熱時,一股熱氣會傳到兩腿,就像用熱湯澆灌一樣。如果積聚物附著在脊椎後的腸後,飢餓時積聚物會顯現,飽食後積聚物會消失,按摸也摸不到。

其著於腧脈者,經脈閉塞不通,津液格而不下,孔竅於澀壅阻。此皆邪氣之從外入內,從上而下也(此上下二部之病起於陽者)。

白話文:

陽經上的穴位發生不通暢,體液受阻而無法下行,毛孔閉塞不通,這些都是外邪由外侵入,由上向下導致的疾病(這裡指的是陽經上的疾病)。

黃帝曰:積之始生,至其已成奈,何?岐伯曰:積之始生,得寒乃生,厥乃成積也。黃帝曰:其成積奈何?岐伯曰:厥氣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入於腸胃則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得散,日以成積。

白話文:

黃帝問:腫塊最初生成,到最後形成,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岐伯答:腫塊最初生成,是受到寒氣侵襲後才產生的,之後才逐漸形成腫塊。

黃帝問:腫塊是如何形成的?

岐伯答:寒氣 ابتدا在腳底聚集,聚集後導致小腿發冷,小腿發冷就會使血脈凝滯不通暢,血脈凝滯不通暢,寒氣就會上升進入腸胃,進入腸胃後就會產生脹氣,脹氣後腸胃外圍的津液無法散開,日積月累就形成了腫塊。

卒然多食飲則腸滿,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則絡脈傷,陽絡傷則血外溢,血外溢則衄血,陰絡傷則血內溢,血內溢則後血,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腸外有寒汁沫與血相摶,則併合凝聚不得散,而成積矣。卒然外中於寒,若內傷於憂怒,則氣上逆,氣上逆則六腧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而不散,津液澀滲,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

白話文:

突然暴飲暴食,會導致腸胃脹滿。不注意作息規律,過度勞累,會損傷經絡。陽經受損,血液會滲出血管外,導致鼻血;陰經受損,血液會滲出血管內,導致便血。腸胃經絡受損,血液會滲出腸道外,腸道外有寒濕濁液與血液相混合,就會凝結成塊,形成積塊。突然受寒或內心憂慮憤怒,會導致氣血逆行。氣血逆行,會導致六合不通,溫熱之氣無法運行,凝滯的血液無法散開,津液粘稠阻滯,瘀著不去,這些都會形成積塊。

厥,逆也,厥乃成積,即下文氣上逆則六腧不通,溫氣不行,凝血蘊裹,津液澀滲,而積成也。氣厥則生足悗,悗生脛寒,脛寒則血脈凝澀,血脈凝澀則寒氣上入於腸胃而生䐜脹,䐜脹則腸外之汁沫迫聚不散,日以成積,此時但是汁沫凝結而已。

白話文:

厥:意思是「逆」。厥成為凝結,就是下文所說的氣往上逆,導致六條經脈不通,溫暖的氣無法運行,凝結的血液包裹著組織,體液滲出不暢,於是凝結成塊。氣厥就會產生足部抽筋,抽筋會導致小腿寒冷,小腿寒冷就會使血脈凝澀不通,血脈凝澀不通就會使寒氣進入腸胃而產生脹滿,脹滿就會使腸道外的津液凝聚而無法散開,日積月累就會凝結成塊,此時只是津液凝結成塊而已。

再當飲食過度,腸胃充滿之時,而起居不節,用力過度,傷其絡脈,陽絡傷則血外溢於鼻孔,陰絡傷則血內溢於大便,腸胃之絡傷則血溢於腸外,其衄泄所不盡者,與腸外之寒汁沫兩相摶結,則併合凝聚,而積成矣。

白話文:

如果飲食過量,腸胃飽脹,再加上生活作息不規律,活動過度,損傷了經絡。陽經受傷,血液就會從鼻孔外溢;陰經受傷,血液就會從大便內溢;腸胃的經絡受傷,血液就會從腸道外溢。那些鼻血和腹瀉排不盡的血液,會與腸道外的寒濕廢液混在一起,相互粘結,凝聚成塊,形成血結塊。

再當外中風寒,或因內傷憂怒,經臟壅迫,則氣必上逆,氣逆則六腧不通(六經腧穴,不能旁通),溫氣不行(血中溫氣,不得運行),凝血蘊裹而不散,腸外津液澀滲於此,著而不去,而積皆成矣,此以汁沫而得凝血,凝血而得津液,皆積聚所由成也。

白話文:

如果受到外來風邪寒氣,或因內心憂傷憤怒,導致經絡阻塞,氣就會上逆,氣逆就會導致六經腧穴不通暢。溫暖的氣血無法運行,凝固的血塊包裹在裡面無法散去,腸外的津液也無法排出,長期積聚就會形成腫瘤。這是因為腫瘤是由津液凝結而成,而津液又是由凝固的血塊形成的,這些都是腫瘤形成的來源。

黃帝曰:其生於陰者奈何?岐伯曰:憂思傷心,重寒傷肺,忿怒傷肝,醉以入房,汗出當風傷脾,用力過度,若入房汗出浴則傷腎,此內外三部之所生病者也。黃帝曰:善。治之奈何?岐伯曰:察其所痛,以知其應,有餘不足,當補則補,當瀉則瀉,毋逆天時,是謂至治。

內外三部,見上文。察其所痛,以知其應,察其何部之所苦,以知其何部之應也。毋逆天時,順時令之陰陽也。

白話文:

黃帝問:那些因陰寒之氣而生病的人,是怎麼發病的?岐伯答道:憂傷傷心,過度寒涼傷肺,憤怒傷肝,酒後行房,出汗後吹風傷脾,用力過度,房事後出汗洗澡傷腎,這些都是身體內外三部分生病的原因。黃帝說:好。這些病該怎麼治療呢?岐伯答道:觀察病人的疼痛部位,瞭解其病因,有餘則補,不足則瀉,不要違背自然時令,這就是最好的治療方法。

春氣在毛,夏氣在皮膚,秋氣在分肉,冬氣在筋骨。刺此病者,各以其時為齊,刺肥人者,以秋冬為之齊,刺瘦人者,以春夏為之齊。此段舊誤在「終始」。

齊,准也。

白話文:

春天的氣血運行在體毛上,夏天的氣血運行在皮膚上,秋天的氣血運行在肌肉上,冬天的氣血運行在筋骨上。針灸治療這些病症時,要根據不同的季節來選擇針刺的部位。如果患者肥胖,宜在秋冬時節針灸;如果患者瘦弱,宜在春夏時節針灸。以前有人將「終始」誤解為「從頭到尾」,這是錯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