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七 (5)

回本書目錄

卷七 (5)

1. 大惑論(五十九)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嘗上於清冷之臺,中階而顧,匍匐而前,則惑。余私異之,竊內怪之。獨瞑獨視,安心定氣,久而不解。獨博獨眩,披髮長跪,俯而視之,復久之不已也。卒然自上,何氣使然?岐伯對曰:五臟六腑之精氣,皆上注於目而為之精,精之窠為眼,骨之精為瞳子,筋之精為黑眼,血之精為絡,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肌肉之精為約束,裹擷筋骨血氣之精而與脈併為系,上屬於腦,後出於項中。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曾經登上高臺,走到一半回頭,彎腰向前看,就感到眼睛迷惑。我私下覺得奇怪,內心感到不安。閉著一隻眼睛看,定下心神穩住氣息,過了好久也不明白。我閉上眼睛再睜開,只覺得暈眩,頭髮披散,長跪在地,俯下身看,過了好久還是這樣。突然從高臺下來,是什麼氣體導致的?」

岐伯回答:「五臟六腑的精氣都上注於眼睛,形成眼精。眼精的窩稱為眼,骨骼的精氣稱為瞳孔,筋膜的精氣稱為黑眼,血液的精氣稱為血絡。包裹眼精的精氣稱為白眼,肌肉的精氣用以約束包裹筋骨血氣的精氣,與脈絡連接為紐帶。這些精氣向上通達於大腦,從後腦處出來。」

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入於腦則腦轉,腦轉則引目系急,目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不相比也則精散,精散則視歧,視歧故見兩物。

白話文:

當邪氣侵襲脖子時,由於身體虛弱,邪氣就會深入體內,沿著眼睛的筋絡進入大腦。大腦受到邪氣影響就會旋轉,大腦旋轉就會牽拉眼睛的筋絡,眼睛的筋絡受牽拉就會導致頭暈目眩,眼睛不停地轉動。邪氣侵入精氣時,精氣受損,精氣會分散,精氣分散就會導致視力模糊,視力模糊就會看到兩個物體。

精之窠為眼,精之窠穴,開兩竅,而為眼也。骨之精為瞳子,腎主骨而藏精,瞳子者,陽中之陰根也。筋之精為黑眼,肝主筋,黑眼者,瞳子外之黑睛也。血之精為絡,心主脈而藏血,絡者,白精之紅絲也。其窠氣之精為白眼,肺主氣而色白,黑精外之白睛也。肌肉之精為約束,脾主肌肉,目之上下網也,約束目外。

白話文:

眼球是精華匯聚的地方,它有一個洞穴,開了兩個孔洞,就形成了眼睛。

眼珠是骨精所化,腎臟掌管骨骼,並儲藏精華。眼珠是陽中之陰的根基所在。

黑眼珠是筋精所化,肝臟掌管筋,黑眼珠是眼珠外圍的黑色部分。

血管是血精所化,心臟掌管脈搏,並儲藏血液。血管是白色精華中的紅色絲線。

眼白是氣精所化,肺臟掌管呼吸,色澤為白。眼白是黑眼珠外圍的白色部分。

肌肉是肌肉精所化,脾臟掌管肌肉。眼球上下週圍的肌肉,負責約束眼睛的外形。

裹擷筋骨氣血之精而與宗脈併為目系,上屬腦,後出於項中。故邪中於項,因逢其身之虛,而其入深,則隨眼系以入於腦,腦轉系急,則目眩以轉矣。邪中其精,其精所中之處不相比合,精散視歧,故見兩物。

白話文:

眼睛包覆著肌肉、骨骼、氣血的精華,這些精華與主脈相連,上通大腦,後從後頸而出。因此,邪氣進入後頸,由於這個部位的身體虛弱,而邪氣進入較深,就會隨著眼睛的脈絡進入大腦。大腦的脈絡運行較快,所以會導致眼睛眩暈並轉動。邪氣進入精華之中,精華被邪氣入侵的地方無法相互配合,精華散亂視覺出現偏差,所以會看到兩個物體。

瞳子黑眼法於陰,白眼赤脈法於陽,故陰陽合傳而精明也。目者,五臟六腑之精也,營衛魂魄之所常營也,神氣之所生也,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神勞則魂魄散,志意亂,神精亂而不轉,卒然見非常處,精神魂魄,散不相得,故曰惑也。

目者,心使也,心者,神之舍也,心藏神,神明則見,故目之視物,心所使也。

白話文:

瞳孔黑色的部分表示陰,眼白的紅色脈絡表示陽,因此陰陽相互作用,眼睛才能明亮清澈。眼睛是五臟六腑精華的匯聚,是營衛魂魄經常運作的地方,也是神氣產生的地方。眼睛受心的支配,而心是神靈的居所。如果神靈疲勞了,魂魄就會散亂,意志混亂,神志不清無法轉動,突然看到異常的地方,精神魂魄就會分散而不相容,這就是所謂的迷惑。

黃帝曰:余疑其然。余每之東苑,未嘗不惑,去之則復,余唯獨為東苑勞神乎?何其異也?岐伯曰:不然也。心有所喜,神有所惡,卒然相感,則精氣亂,視誤故惑,神移乃復。是故間者為迷,甚者為惑。

唯,思也。間,差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懷疑真是這樣。我每次去東苑,總會感到困惑,離開後又恢復,難道只有我去東苑才會勞神嗎?為什麼會這麼奇怪?岐伯說:不是這樣的。心裡喜愛某事,神志卻厭惡它,突然之間相互影響,導致精氣混亂,看東西才會產生錯覺,神志變動後才恢復。所以,暫時迷失了方向就是疑惑,長久徘徊不前就叫做困惑。

黃帝曰:人之善忘者,何氣使然?岐伯曰:上氣不足,下氣有餘,腸胃實而心肺虛,虛則營衛留於下,久之不以時上,故善忘也。

白話文:

黃帝問:人為什麼容易健忘?

岐伯答:上焦(頭部)之氣不足,下焦(腹部)之氣有餘,腸胃內實而心肺空虛,虛空之處導致營氣和衛氣停留在下焦,久而久之不能按時上升到上焦,所以容易健忘。

上氣不足,失根於下,下氣有餘,孤陰獨旺,陽泄不藏,腸胃下實而心肺上虛,虛則營衛俱陷,留於下焦,久之不以時上,精不藏神,故善忘也。

白話文:

肺氣虛弱,根基不穩,下焦氣血過盛,陰氣太旺,陽氣外泄而不能收斂,腸胃積滯,心肺虛弱。虛弱時,營氣和衛氣都沉降,滯留在下半身,長久以來不能及時上升,精氣不能收斂神魂,所以容易健忘。

黃帝曰:人之善飢而不嗜食者,何氣使然?岐伯曰:精氣並於脾,熱氣留於胃,胃熱則消穀,消穀故善飢,胃氣逆上,則胃脘塞,故不嗜食也。

胃氣逆上,上脘填塞,故不嗜食也。

白話文:

黃帝問:為什麼有的人容易餓卻不愛吃東西?

岐伯答:人體的精氣聚於脾臟,熱氣停滯於胃中。胃中熱氣會消耗食物,消耗食物所以容易餓;胃氣上逆,胃脘便會塞住,所以不愛吃東西。

黃帝曰:病而不得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不得入於陰,常留於陽,留於陽則陽氣滿,陽氣滿則陽蹻盛,不得入於陰則陰氣虛,故目不瞑矣。

衛氣夜不入陰,故不得臥。

白話文:

黃帝問:人得了病睡不著,是什麼原因造成的?岐伯回答:衛氣不能進入陰分,經常停留在陽分,停留在陽分則陽氣過盛,陽氣過盛則陽亢,不能進入陰分則陰氣虛弱,所以眼睛無法閉合。

黃帝曰:病目而不得視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則氣虛,故目閉也。

衛氣出於目,則目開而能視,衛不入陽,故目閉也。

白話文:

黃帝說:眼睛生病而看不見東西,是什麼因素造成的?岐伯回答:衛氣滯留在陰部,無法運行到陽部,滯留在陰部就會導致陰氣旺盛,陰氣旺盛就會導致陰經氣血充盈,無法進入陽部就會導致氣虛,所以眼睛就會閉合。

黃帝曰:人之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腸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濕而分肉不解,則其行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臥矣。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瞑焉。

分肉不解,不解利也。

白話文:

黃帝說:「人為什麼喜歡睡懶覺?」岐伯回答:「這種人腸胃比較大,皮膚潮濕,而且肌肉組織緊密。腸胃大會導致防衛之氣滯留較久,皮膚潮濕、肌肉組織緊密則會讓這股氣運行緩慢。防衛之氣白天在陽氣中運行,晚上在陰氣中運行。陽氣耗盡了就會入睡,陰氣耗盡了就會醒來。因此,腸胃大會導致防衛之氣滯留較久,皮膚潮濕、肌肉組織緊密則會讓這股氣運行緩慢。防衛之氣在陰氣中停留太久,它的精氣就會不足,於是就想要閉眼睡覺,所以才會睡懶覺。而腸胃小、皮膚光滑柔軟、肌肉組織鬆散的人,防衛之氣在陽氣中停留較久,所以比較少睡覺。」

黃帝曰: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氣留於上焦,上焦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衛氣久留於陰而不行,故卒然多臥焉。

非常經者,平常不然也。邪留上焦,上焦閉塞,益以食飲,中氣愈阻,故衛氣久留陰分而不上行,故卒然多臥。

白話文:

黃帝詢問道:這不是尋常的病情,突然之間嗜睡,是哪股邪氣作祟?

岐伯回答道:邪氣阻塞在胸腔以上的上焦,上焦的氣血不通暢,吃進去的食物就像喝了熱湯一樣,衛氣長時間滯留在陰分而不運行,所以才會突然嗜睡。

黃帝曰:善。治此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臟腑,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

定者,已經審定也。

白話文:

黃帝說:好。治療這些邪氣的方法是什麼?岐伯回答:先調理臟腑,糾正輕微的過失,然後調節氣血,過盛的瀉掉,虛弱的補充。必須先清楚瞭解患者的情緒、喜好和厭惡,才能確定治療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