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七 (2)

回本書目錄

卷七 (2)

1. 論疾診尺(五十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岐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視人之目窠上微壅,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尺膚滑而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㑊。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想不用看病人,只把脈,特別注意尺脈,就能說出他的病情,透過外在瞭解內部,該怎麼辦呢?」岐伯說:「仔細檢查尺脈的緩急、大小、滑澀,以及肌肉的堅硬程度,就可以確定病狀。觀察病人的眼睛窩上方,如果微腫,像是剛睡醒的樣子,頸動脈會跳動,偶爾咳嗽,按壓手腳時,凹陷的地方不會彈起來,這是風水,身體水腫。尺脈的皮膚滑而鬆軟,這是風邪。尺脈的肌肉無力,這是解㑊病。」

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㑊,與跡同。

白話文:

  • **安臥脫肉:**無力動彈,皮膚脫落,寒熱交替,無法治療。
  • **寸關尺部皮膚光滑滋潤:**風邪所致。
  • **寸關尺部皮膚粗糙:**風濕痹阻。
  • **寸關尺部皮膚粗如枯魚鱗片:**水腫,飲水過多。
  • **寸關尺部皮膚發熱嚴重,脈搏強而快:**溫熱病。
  • **脈搏強而滑:**病情將要發作。
  • **寸關尺部皮膚寒冷,脈搏細微:**泄瀉,氣虛。
  • **寸關尺部皮膚灼熱,先熱後寒:**寒熱病。
  • **寸關尺部皮膚先寒,後逐漸變大發熱:**也是寒熱病。
  • **㑊:**同「跡」,指皮膚上有印痕。

目窠上微壅,如新臥起狀,頸脈動,時咳段,與「水脹」篇同義,詳彼篇。解㑊,形跡懈怠也。病且出者,病將外退也。炬然,熱蒸之象。

白話文:

眼睛上方有點腫脹,就像剛睡醒的樣子,頸部脈搏跳動,偶爾咳嗽幾聲,與「水脹」篇的症狀相同,詳見該篇。精神萎靡、形體懶散。疾病將要消失,即將好轉。熱氣上蒸的樣子。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

掌後手大指根白肉豐起者為魚。炬然,熱盛之象。人迎,足陽明動脈,在喉旁。

白話文:

  • 只有肘部發熱的,腰部以上有熱;只有手部發熱的,腰部以下有熱。
  • 只有肘部前面的皮膚發熱的,心胸前面有熱;只有肘部後面的皮膚發熱的,肩背部有熱。
  • 只有前臂中間發熱的,腰腹部有熱;肘部後面的皮膚粗糙,往下三四寸處發熱的,腸內有寄生蟲。
  • 手掌心發熱的,腹中有熱;手掌心發冷的,腹中有寒。
  • 舌頭上的白苔中有青色血脈的,胃中有寒。
  • 寸口脈象滑利而發熱,人迎穴腫大的,需要放血治療。
  • 寸口脈象堅硬而脈搏微弱,氣息短促,煩悶加重,會立即死亡。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診寒熱者,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白話文:

觀察脈象,脈色偏紅多半是熱症,偏青多半是疼痛,偏黑多半是久病痹症,紅黑青三色皆見的,則是寒熱交雜。判斷寒熱病症,如果紅色脈絡從上往下延伸到瞳孔,只有一條脈絡,表示一年內會死亡,有一條半脈絡,表示一年半內會死亡,有兩條脈絡,表示兩年內會死亡,有兩條半脈絡,表示兩年半內會死亡,有三條脈絡,表示三年內會死亡。觀察眼痛,紅色脈絡從上往下走的,是太陽病,從下往上走的,是陽明病,從外往內走的,是少陽病。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診齲齒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

白話文:

眼睛發紅代表心臟有病,發白代表肺部有病,發青代表肝臟有病,發黃代表脾臟有病,發黑代表腎臟有病。黃色不明確的,是胸部有病。

診斷齲齒疼痛,按壓陽經上來的部位,如果有過量則疼痛。在左側則左邊痛,在右側則右側痛,在上部則上部痛,在下部則下部痛。

身體疼痛且面色微黃,牙垢黃,指甲上黃,是黃疸病。安靜臥牀,小便黃紅,脈搏細小且澀的,不愛吃飯。

女性手少陰脈搏動很強的,表示懷孕了。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間青脈起者,掣痛。大便赤瓣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易已。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白話文:

嬰兒生病,如果頭髮都倒豎起來,一定會死。耳朵旁邊出現青色的血管,會感到抽痛。大便帶血且稀薄,脉搏微弱的,手腳冰冷,很難治癒。大便稀薄,脉搏微弱,手腳溫暖的,則容易治癒。人體生病,如果寸口脈和人迎脉的大小、浮沉都相同,病情就很難治癒。

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與「寒熱篇」同。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少陽行於目銳眥,故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手陽明脈入下齒,足陽明脈入上齒,按其陽之來,手足陽明之來也。手少陰脈,手少陰之神門也,動在掌後銳骨之端,胎結中宮,阻其君火降蟄之路,故神門動甚。頭毛逆上者,皮毛焦也,故必死。

白話文:

診斷寒熱時,紅脈從上下延伸至瞳孔,與「寒熱篇」所述相同。太陽經脈在眼睛上方,陽明經脈在眼睛下方,少陽經脈行走於眼睛外眥。因此,眼睛疼痛,紅脈從上下延伸的是太陽病;從下往上延伸的是陽明病;從外往上延伸的是少陽病。

手陽明經脈進入下齒,足陽明經脈進入上齒。按壓這些經脈的陽脈,可以得知手足陽明經脈的來路。

手少陰經脈,是手少陰經的「神門穴」。神門穴位於手掌後方銳利的骨端,胎氣聚結於中宮,阻礙君火下降蟄伏的通道,因此神門穴觸動非常明顯。

頭發逆向上豎的是皮毛焦枯,預示著死亡。

耳間青脈起者,足少陽循耳下行,膽木上逆,故掣痛。大便赤瓣,紅紫成塊也。手足寒,脾陽敗也。寸口候陰,人迎候陽,秋冬寸口微大,春夏人迎微大,是其常也,小大浮沉相等,其在秋冬則陽盛而陰衰,春夏則陰盛而陽衰,偏而不平,故病難已也。

白話文:

如果耳朵周圍脈絡凸起,說明膽經循行於耳朵下方,膽氣上逆,所以會引發抽搐疼痛。

大便呈紅色且成塊,代表腸熱。手腳發冷,說明脾陽虛弱。

寸口脈反映陰氣,人迎脈反映陽氣。在秋冬季節,寸口脈通常略微偏大,人迎脈較小;在春夏季節,人迎脈略微偏大,寸口脈較小。這是一種正常現象。

但如果脈象出現大小、浮沉不一的變化,在秋冬季節,陽氣偏盛而陰氣偏衰;在春夏季節,陰氣偏盛而陽氣偏衰。這種偏頗不平衡的狀態會導致疾病難以痊癒。

2. 陰陽系日月(五十四)

黃帝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其合之於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天為陽,地為陰。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生於火,故在上者為陽。黃帝曰:合之於脈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天屬陽,地屬陰;太陽屬陽,月亮屬陰。那這些如何與人體相應呢?」

岐伯答道:「腰部以上屬於天,腰部以下屬於地,所以天屬陽,地屬陰。腳上的十二條經脈對應十二個月,月亮生於水,所以在下方的屬於陰。手上的十根手指對應十個太陽,太陽生於火,所以在上方的屬於陽。」

黃帝又問:「這些如何與脈絡相應?」

岐伯答道:「寅月是正月的開始,主導左腳的少陽經脈;未月是六月,主導右腳的少陽經脈。卯月是二月,主導左腳的太陽經脈;午月是五月,主導右腳的太陽經脈。」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右足之少陰,醜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陰。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

白話文:

三月稱為「辰」,主管左足的陽明經脈。四月稱為「巳」,主管右足的陽明經脈。這兩個陽經脈都位於前面,所以稱為「陽明」。

七月稱為「申」,是陰氣開始生的時候,主管右足的少陰經脈。十二月稱為「醜」,主管左足的少陰經脈。

八月稱為「酉」,主管右足的太陰經脈。十一月稱為「子」,主管左足的太陰經脈。

九月稱為「戌」,主管右足的厥陰經脈。十月稱為「亥」,主管左足的厥陰經脈。這兩個陰經脈相互交會,所以稱為「厥陰」。

甲主左手之少陽,己主右手之少陽。乙主左手之太陽,戊主右手之太陽。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此兩火併合,故為陽明。庚主右手之少陰,癸主左手之少陰。辛主右手之太陰,壬主左手之太陰。故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

白話文:

甲方統管左手少陽經,己方統管右手少陽經。乙方統管左手太陽經,戊方統管右手太陽經。丙方統管左手陽明經,丁方統管右手陽明經,這兩股陽氣會合,所以稱為陽明經。庚方統管右手少陰經,癸方統管左手少陰經。辛方統管右手太陰經,壬方統管左手太陰經。所以,腳上的陽經,是陰經中的少陽經,腳上的陰經,是陰經中的太陰經。手上的陽經,是陽經中的太陽經,手上的陰經,是陽經中的少陰經。

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其於五臟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

白話文:

腰部以上屬於陽,腰部以下屬於陰。在五臟之中,心屬於陽中的太陽,肺屬於陽中的少陰,肝屬於陰中的少陽,脾屬於陰中的至陰,腎屬於陰中的太陰。

黃帝曰:以治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白話文:

黃帝問:如何治療呢?岐伯回答:正月、二月、三月,人體氣血在左手,不要針刺左腳的陽經。四月、五月、六月,人體氣血在右手,不要針刺右腳的陽經。七月、八月、九月,人體氣血在右手,不要針刺右腳的陰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體氣血在左手,不要針刺左腳的陰經。

黃帝曰:五行以東方為甲乙木,王春,春色蒼,主肝,肝者,足厥陰也,今乃以甲為左手之少陽,不合於數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陰陽也,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此之謂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五行之中,東方屬甲乙木,主管春天。春天的顏色是青色,主宰肝臟,肝臟隸屬於足厥陰經。現在卻把甲歸類到左手的少陽經,這不合乎數字規律啊?」

岐伯回答道:「這是天地間的陰陽規律,不是四時五行按順序運行的結果。陰陽這個概念,有其名稱但沒有具體形體,所以它的數字可以是十、百、千、萬,這都是可以推測的。」

天地之陰陽,無定者,四時五行之陰陽,以次運行,有定者也,故曰此天地之陰陽,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離之可十,離,拆也。散之可千,散,分也。

白話文:

天地之間的陰陽變化沒有特定的規律,而四季五行的陰陽變化則有規律可循。因此,這裡所說的「天地之陰陽」,並不是指四季五行那有規律的變化。

「離」可以分解為十,「散」可以拆分成千。

黃帝曰:願聞身形應九野奈何?岐伯曰: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左於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

白話文:

黃帝說:想請教一下,人體的部位如何與九野相應?

岐伯答:現在來說明人體部位與九野的對應關係。

  • 左腳:對應立春,這一天是戊寅或己丑日。
  • 左肋:對應春分,這一天是乙卯日。
  • 左肩:對應立夏,這一天是戊辰或己巳日。
  • 胸腔、喉嚨、頭部:對應夏至,這一天是丙午日。
  • 右手:對應立秋,這一天是戊申或己未日。
  • 右肋:對應秋分,這一天是辛酉日。
  • 右腳:對應立冬,這一天是戊戌或己亥日。
  • 腰部、臀部、下陰:對應冬至,這一天是壬子日。

六腑膈下三臟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所主上下左右身體癰腫者,欲治之,無以其所值之日潰治之,是謂天忌日也。此段舊誤在「九針論」。

白話文:

六腑、胃下三臟應對在身體的中部。對應它們的大禁忌日子是太乙所在之日和所有戊己日。以上這九個日子,如果擅自用針治療八正部位對應的癰腫,即會招致天譴。這段記載以前錯誤地出現在「九針論」中。

膈下三臟,脾肝腎也。太乙隨八節,而居八方,詳見「九宮八風」,八正所在,即太乙所在。太乙八節移居,主人上下左右八處,其所值之日,是謂天忌日,勿以其日破癰腫而取膿血也。

白話文:

隔膜以下的三個臟腑,是脾、肝、腎。太乙神隨著八節氣而居於八方,詳見「九宮八風」,八正所在的地方,就是太乙所在的地方。太乙在八節氣中移動,會讓主人(病人)的上、下、左、右八個部位出現問題,在太乙神值班的那天,稱為天忌日,不要在當天切開腫瘡取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