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七 (2)
卷七 (2)
1. 論疾診尺(五十三)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欲無視色持脈,獨調其尺,以言其病,從外知內,為之奈何?岐伯曰:審其尺之緩急小大滑澀,肉之堅脆,而病形定矣。視人之目窠上微壅,如新臥起狀,其頸脈動,時咳,按其手足上,窅而不起者,風水,膚脹也。尺膚滑而淖澤者,風也。尺肉弱者,解㑊。
安臥脫肉者,寒熱,不治。尺膚滑而澤脂者,風也。尺膚澀者,風痹也。尺膚粗如枯魚之鱗者,水泆,飲也。尺膚熱甚,脈盛躁者,病溫也。其脈盛而滑者,病且出也。尺膚寒,其脈小者,泄,少氣。尺膚炬然,先熱後寒者,寒熱也。尺膚先寒,久大之而熱者,亦寒熱也。㑊,與跡同。
目窠上微壅,如新臥起狀,頸脈動,時咳段,與「水脹」篇同義,詳彼篇。解㑊,形跡懈怠也。病且出者,病將外退也。炬然,熱蒸之象。
肘所獨熱者,腰以上熱,手所獨熱者,腰以下熱。肘前獨熱者,膺前熱,肘後獨熱者,肩背熱。臂中獨熱者,腰腹熱,肘後粗以下三四寸熱者,腸中有蟲。掌中熱者,腹中熱,掌中寒者,腹中寒。魚上白肉有青血脈者,胃中有寒。尺炬然熱,人迎大者,當奪血。尺堅大,脈小甚,少氣,悗有加,立死。
掌後手大指根白肉豐起者為魚。炬然,熱盛之象。人迎,足陽明動脈,在喉旁。
診血脈者,多赤多熱,多青多痛,多黑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見者,寒熱。診寒熱者,赤脈上下至瞳子,見一脈,一歲死,見一脈半,一歲半死,見二脈,二歲死,見二脈半,二歲半死,見三脈,三歲死。診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
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黃在脾,黑在腎,黃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診齲齒痛,按其陽之來,有過者獨熱,在左左熱,在右右熱,在上上熱,在下下熱。身痛而色微黃,齒垢黃,爪甲上黃,黃疸也,安臥,小便黃赤,脈小而澀者,不嗜食。女子手少陰脈動甚者,妊子。
嬰兒病,其頭毛皆逆上者,必死。耳間青脈起者,掣痛。大便赤瓣飧泄,脈小者,手足寒,難已。飧泄,脈小,手足溫,易已。人病,其寸口之脈與人迎之脈小大等及其浮沉等者,病難已也。
診寒熱,赤脈上下至瞳子,與「寒熱篇」同。太陽為目上網,陽明為目下網,少陽行於目銳眥,故目痛,赤脈從上下者,太陽病,從下上者,陽明病,從外走內者,少陽病。手陽明脈入下齒,足陽明脈入上齒,按其陽之來,手足陽明之來也。手少陰脈,手少陰之神門也,動在掌後銳骨之端,胎結中宮,阻其君火降蟄之路,故神門動甚。頭毛逆上者,皮毛焦也,故必死。
耳間青脈起者,足少陽循耳下行,膽木上逆,故掣痛。大便赤瓣,紅紫成塊也。手足寒,脾陽敗也。寸口候陰,人迎候陽,秋冬寸口微大,春夏人迎微大,是其常也,小大浮沉相等,其在秋冬則陽盛而陰衰,春夏則陰盛而陽衰,偏而不平,故病難已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想不看臉色,只憑把脈,單獨診察手腕的尺部,就能說出病人的病情,從外在了解內在,這要怎麼做呢?」岐伯說:「仔細審視尺部的脈搏是緩慢還是急促,是細小還是粗大,是光滑還是澀滯,皮膚肌肉是堅硬還是鬆軟,這樣就能確定病情的形態了。如果看到病人的眼眶上方稍微腫脹,像剛睡醒的樣子,脖子上的血管跳動,時常咳嗽,按壓他的手腳上方,凹陷下去卻無法馬上彈起來,這是風水病,也就是皮膚腫脹。尺部的皮膚光滑而濕潤的,是風邪。尺部肌肉軟弱無力的,是身體疲勞鬆懈。
安靜躺臥時肌肉消瘦的,是寒熱病,難以治癒。尺部皮膚光滑而有油脂的,是風邪。尺部皮膚粗糙的,是風痹。尺部皮膚粗糙如乾魚鱗片的,是水液代謝失調,飲水過多。尺部皮膚發熱很嚴重,脈搏強盛而躁動的,是溫病。脈搏強盛而滑順的,病快要痊癒了。尺部皮膚寒冷,脈搏細小的,是腹瀉,氣虛。尺部皮膚突然發熱,先熱後冷的,是寒熱病。尺部皮膚先冷,過很久才發熱的,也是寒熱病。
眼眶上方稍微腫脹,像剛睡醒的樣子,頸部脈搏跳動,時常咳嗽這些症狀,和「水脹」篇的描述相同,詳細情形請參考那一篇。身體疲勞鬆懈,指的是形體顯得懈怠。病快要痊癒,指的是病邪即將向外消退。皮膚突然發熱,是熱氣蒸騰的現象。
手肘單獨發熱的,是腰部以上的部位發熱;手掌單獨發熱的,是腰部以下的部位發熱。手肘前方單獨發熱的,是胸部前面發熱;手肘後方單獨發熱的,是肩背發熱。手臂中間單獨發熱的,是腰腹部發熱;手肘後方下方三四寸的地方發熱的,是腸道有寄生蟲。手掌心發熱的,是腹中發熱;手掌心發冷的,是腹中寒冷。大拇指下方手掌邊緣的肌肉,如果有青色的血管,是胃中有寒。尺部突然發熱,人迎脈搏粗大的,應當是失血。尺部脈搏堅硬粗大,脈搏非常細小,氣虛,悶悶不樂,病情加重,很快就會死亡。
大拇指下方手掌邊緣隆起的白色肌肉稱為魚際。皮膚突然發熱,是熱邪盛的現象。人迎脈是足陽明經的動脈,在喉嚨旁邊。
診斷血脈的,脈色多紅色表示有熱,多青色表示疼痛,多黑色表示是長久的痹症,多紅色、黑色、青色都有的,是寒熱病。診斷寒熱病,紅色的血脈上下直達瞳孔,看到一條血脈,一年內會死亡;看到一條半血脈,一年半會死亡;看到兩條血脈,兩年內會死亡;看到兩條半血脈,兩年半會死亡;看到三條血脈,三年內會死亡。診斷眼睛痛,紅色的血脈從上下走的,是太陽病;從下向上走的,是陽明病;從外向內走的,是少陽病。
眼睛紅色,病在心臟;眼白部分紅色,病在肺臟;眼白部分青色,病在肝臟;眼白部分黃色,病在脾臟;眼白部分黑色,病在腎臟;眼白黃色又說不清是什麼樣的,病在胸中。診斷齲齒痛,按壓陽氣到來的地方,有過熱現象,左邊痛就左邊熱,右邊痛就右邊熱,上面痛就上面熱,下面痛就下面熱。身體疼痛而臉色微微發黃,牙齒有黃垢,指甲發黃,是黃疸病。安靜躺臥,小便黃赤,脈搏細小而澀,是不想吃東西。婦女手少陰脈搏跳動得很厲害的,是懷孕了。
嬰兒生病,頭髮都逆向上豎的,一定會死亡。耳朵間有青色血管隆起的,會有抽痛。大便中有紅色瓣狀的東西,腹瀉不止,脈搏細小的,是手腳冰冷,難以痊癒。腹瀉不止,脈搏細小,手腳溫熱的,容易痊癒。病人寸口的脈搏和人迎的脈搏大小相同、浮沉相同,這樣的病情難以痊癒。
診斷寒熱病,紅色的血脈上下直達瞳孔,和「寒熱篇」所說的相同。太陽經脈主管眼睛上部的網狀血管,陽明經脈主管眼睛下部的網狀血管,少陽經脈循行在眼角外側,所以眼睛痛,紅色的血脈從上下走的,是太陽病;從下向上走的,是陽明病;從外向內走的,是少陽病。手陽明經脈進入下齒,足陽明經脈進入上齒,按壓陽氣到來的地方,指的就是手足陽明經脈的循行。手少陰脈是手少陰經的神門穴,在手腕後部銳骨的末端,胎兒在子宮中,阻礙了君火下降潛藏的道路,所以神門穴脈動非常強烈。頭髮逆向上豎的,是皮膚毛髮焦枯的現象,所以一定會死亡。
耳朵間有青色血管隆起的,是足少陽經脈循著耳朵下方行走,膽氣上逆,所以會抽痛。大便中出現紅色瓣狀物,是指紅紫色成塊狀。手腳冰冷,是脾陽衰敗。寸口脈診察陰,人迎脈診察陽。秋冬時節寸口脈稍大,春夏時節人迎脈稍大,這是正常的現象。如果脈搏大小浮沉都相等,在秋冬季表示陽氣盛而陰氣衰弱,在春夏季表示陰氣盛而陽氣衰弱,陰陽偏盛而不平衡,所以病情難以痊癒。
2. 陰陽系日月(五十四)
黃帝曰:余聞天為陽,地為陰,日為陽,月為陰,其合之於人奈何?岐伯曰:腰以上為天,腰以下為地,故天為陽,地為陰。足之十二經脈,以應十二月,月生於水,故在下者為陰,手之十指,以應十日,日生於火,故在上者為陽。黃帝曰:合之於脈奈何?岐伯曰:寅者,正月之生陽也,主左足之少陽,未者,六月,主右足之少陽。卯者,二月,主左足之太陽,午者,五月,主右足之太陽。
辰者,三月,主左足之陽明,巳者,四月,主右足之陽明,此兩陽合於前,故曰陽明。申者,七月之生陰也,主右足之少陰,醜者,十二月,主左足之少陰。酉者,八月,主右足之太陰,子者,十一月,主左足之太陰。戌者,九月,主右足之厥陰,亥者,十月,主左足之厥陰,此兩陰交盡,故曰厥陰。
甲主左手之少陽,己主右手之少陽。乙主左手之太陽,戊主右手之太陽。丙主左手之陽明,丁主右手之陽明,此兩火併合,故為陽明。庚主右手之少陰,癸主左手之少陰。辛主右手之太陰,壬主左手之太陰。故足之陽者,陰中之少陽也,足之陰者,陰中之太陰也。手之陽者,陽中之太陽也,手之陰者,陽中之少陰也。
腰以上者為陽,腰以下者為陰。其於五臟也,心為陽中之太陽,肺為陽中之少陰,肝為陰中之少陽,脾為陰中之至陰,腎為陰中之太陰。
黃帝曰:以治奈何?岐伯曰:正月、二月、三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陽。四月、五月、六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陽。七月、八月、九月,人氣在右,無刺右足之陰。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氣在左,無刺左足之陰。
黃帝曰:五行以東方為甲乙木,王春,春色蒼,主肝,肝者,足厥陰也,今乃以甲為左手之少陽,不合於數何也?岐伯曰:此天地之陰陽也,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且夫陰陽者,有名而無形,故數之可十,離之可百,散之可千,推之可萬,此之謂也。
天地之陰陽,無定者,四時五行之陰陽,以次運行,有定者也,故曰此天地之陰陽,非四時五行之以次行也。離之可十,離,拆也。散之可千,散,分也。
黃帝曰:願聞身形應九野奈何?岐伯曰:請言身形之應九野也。左足應立春,其日戊寅己丑。左脅應春分,其日乙卯。左於應立夏,其日戊辰己巳。膺喉首頭應夏至,其日丙午。右手應立秋,其日戊申己未。右脅應秋分,其日辛酉。右足應立冬,其日戊戌己亥。腰尻下竅應冬至,其日壬子。
六腑膈下三臟應中州,其大禁,大禁太乙所在之日及諸戊己。凡此九者,善候八正所在之處,所主上下左右身體癰腫者,欲治之,無以其所值之日潰治之,是謂天忌日也。此段舊誤在「九針論」。
膈下三臟,脾肝腎也。太乙隨八節,而居八方,詳見「九宮八風」,八正所在,即太乙所在。太乙八節移居,主人上下左右八處,其所值之日,是謂天忌日,勿以其日破癰腫而取膿血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天為陽,地為陰,太陽為陽,月亮為陰,那它們與人體是如何對應的呢?
岐伯回答:腰部以上對應天,腰部以下對應地,所以天為陽,地為陰。腳上的十二經脈,對應十二個月;月亮從水中產生,所以下半身屬於陰。手上的十個手指,對應十天;太陽從火中產生,所以上半身屬於陽。
黃帝問:那它們與脈搏是如何對應的呢?
岐伯回答:寅月,也就是正月,是陽氣開始產生的時候,對應左腳的少陽經;未月,也就是六月,對應右腳的少陽經。卯月,也就是二月,對應左腳的太陽經;午月,也就是五月,對應右腳的太陽經。辰月,也就是三月,對應左腳的陽明經;巳月,也就是四月,對應右腳的陽明經。這兩個陽經合併在前,所以稱為陽明。申月,也就是七月,是陰氣開始產生的時候,對應右腳的少陰經;丑月,也就是十二月,對應左腳的少陰經。酉月,也就是八月,對應右腳的太陰經;子月,也就是十一月,對應左腳的太陰經。戌月,也就是九月,對應右腳的厥陰經;亥月,也就是十月,對應左腳的厥陰經。這兩個陰經交錯相合,所以稱為厥陰。
甲日對應左手的少陽經,己日對應右手的少陽經。乙日對應左手的太陽經,戊日對應右手的太陽經。丙日對應左手的陽明經,丁日對應右手的陽明經。這兩個火經合併在一起,所以稱為陽明。庚日對應右手的少陰經,癸日對應左手的少陰經。辛日對應右手的太陰經,壬日對應左手的太陰經。所以,腳的陽經,是陰中的少陽;腳的陰經,是陰中的太陰。手的陽經,是陽中的太陽;手的陰經,是陽中的少陰。
腰部以上屬於陽,腰部以下屬於陰。在五臟中,心臟屬於陽中的太陽,肺臟屬於陽中的少陰,肝臟屬於陰中的少陽,脾臟屬於陰中的至陰,腎臟屬於陰中的太陰。
黃帝問:那麼,在治療上應該如何應用呢?
岐伯回答:正月、二月、三月,人體的氣血在左邊,不要針刺左腳的陽經;四月、五月、六月,人體的氣血在右邊,不要針刺右腳的陽經。七月、八月、九月,人體的氣血在右邊,不要針刺右腳的陰經;十月、十一月、十二月,人體的氣血在左邊,不要針刺左腳的陰經。
黃帝問:五行學說中,東方屬於甲乙木,主宰春天,春天的顏色是青色,對應肝臟,而肝臟屬於足厥陰經,但現在你卻說甲日對應左手的少陽經,這與五行的順序不符合,是什麼原因呢?
岐伯回答:這是天地陰陽的對應關係,不是按照四季五行的順序來運行的。陰陽是有名稱而沒有固定形狀的,所以其數可以分為十份,可以分為一百份,可以分為一千份,可以推廣到一萬份,就是這個道理。
天地的陰陽,沒有固定的運行規律;四季五行的陰陽,按照一定的順序運行,是有規律的。所以我說這是天地陰陽的對應關係,不是按照四季五行的順序來運行的。把陰陽分開可以分成十份,分開就是拆分的意思;把陰陽散開可以分成一千份,散開就是分開的意思。
黃帝問:我想知道身體各個部位如何對應九野呢?
岐伯回答:請讓我說說身體各部位與九野的對應關係。左腳對應立春,這一天是戊寅日和己丑日;左脅對應春分,這一天是乙卯日;左於(肩)對應立夏,這一天是戊辰日和己巳日;胸部、喉嚨、頸部、頭部對應夏至,這一天是丙午日;右手對應立秋,這一天是戊申日和己未日;右脅對應秋分,這一天是辛酉日;右腳對應立冬,這一天是戊戌日和己亥日;腰部、臀部、下竅對應冬至,這一天是壬子日。
六腑以及膈膜下方的脾、肝、腎三臟,對應中央的區域。需要特別注意的是,在太乙神所在的日子,以及所有戊日和己日,都是需要忌諱的日子。以上這九個對應關係,要仔細觀察八正方位所在的位置,如果身體上下左右出現癰腫,要治療它,不要在太乙神所值日的日子去切開它,這就是所謂的天忌日。這段文字原本錯誤地放在「九針論」中。
膈膜下方的三臟,指的是脾臟、肝臟和腎臟。太乙神隨著八個節氣移動,居住在八個方位,詳細情況可以參考「九宮八風」。八正方位所在的日期,就是太乙神所在的日子。太乙神在八個節氣移動,主管人體上下左右八個部位,在太乙神所值的日子,是所謂的天忌日,不要在那一天切開癰腫,取出膿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