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五 (3)

回本書目錄

卷五 (3)

1. 衛氣失常(三十六)

黃帝曰:余聞刺有三變,何謂三變?伯高曰:有刺營者,有刺衛者,有刺寒痹之留經者。黃帝曰:刺三變者奈何?伯高曰:刺營者出血,刺衛者出氣,刺寒痹者內熱。黃帝曰:營衛寒痹之為病奈何?伯高答曰:營之生病也,寒熱少氣,血上下行,衛之生病也,氣痛時來時去,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寒痹之為病也,留而不去,時痛而皮不仁。此段舊誤在「壽夭剛柔」。

怫愾,氣鬱而不暢也。賁響,奔沖而鳴轉也。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針灸有三個變化,這三個變化是什麼?」伯高回答:「有刺營氣的,有刺衛氣的,還有刺寒痹留滯經絡的。」黃帝問:「這三種針灸方法有什麼不同?」伯高回答:「刺營氣會出血,刺衛氣會出氣,刺寒痹則會使體內熱氣散發。」黃帝又問:「營氣、衛氣和寒痹的病症是什麼?」伯高回答:「營氣病則會寒熱交替、氣短乏力,血氣循環不暢。衛氣病則會氣痛、疼痛時有時無,胸悶氣短,呼吸急促,發出奔沖的聲音。風寒侵入腸胃,就會造成寒痹,寒邪會停留在經絡中,時常疼痛,皮膚失去知覺。」

黃帝曰:衛氣之留於腹中,蓄積不行,菀蘊不得常所,使人支脅,胃中滿,喘呼逆息者,何以去之?伯高曰:其氣積於胸中者,上取之,積於腹中者,下取之,上下皆滿者,旁取之。黃帝曰:取之奈何?伯高答曰:積於上者,瀉人迎、天突、喉中,積於下者,瀉三里與氣街,上下皆滿者,上下取之,與季脅之下一寸,重者,雞足取之。診視其脈大而弦急,及絕不至者,及腹皮急甚者,不可刺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衛氣停滯在腹中,積聚不散,壅塞不通,讓人感到肋下疼痛,胃部脹滿,呼吸困難。該如何治療?

伯高回答:氣積在胸膛的,從上面治療;氣積在腹中的,從下面治療;上下都積滿的,從側面治療。

黃帝問:怎麼治療?

伯高回答:積在上面的,針刺人迎穴、天突穴、喉嚨處;積在下面的,針刺三里穴和氣街穴;上下都積滿的,上下同時針刺,另外還要針刺季肋穴下 1 寸處。病情嚴重的,可以針刺雞足穴。

但是,如果診斷時發現脈象又大又緊,或是脈象斷斷續續,或者腹部肌肉極度緊張,這些情況下都不可以針刺。

衛氣之留於腹者,蓄積不行,菀蘊不得常所,支脅胃滿,喘呼逆息,即衛之生病,氣痛時來時去,怫愾賁響,風寒客於腸胃之中也,帝復述其義,而辭不同耳。人迎,足陽明穴。天突、喉中,任脈穴(喉中,即廉泉也)。三里、氣街,足陽明穴。季脅之下一寸,足厥陰之章門也。雞足取之,攢刺其處,參布如雞足也。

白話文:

保衛身體的氣滯留在腹部,無法正常運作,積聚成塊,導致胸腹飽脹,呼吸困難,這是保衛氣生病的表現。氣痛時發時止,伴有憤怒、胸悶、響聲,這是風寒侵犯腸胃所致。

皇帝重複闡述了這個道理,但用詞不同。人迎穴,位於足陽明經。天突穴、喉中穴,位於任脈(喉中穴也叫廉泉穴)。三里穴、氣街穴,位於足陽明經。季脅穴下 1 寸,是足厥陰經的章門穴。

用雞足取穴,像雞腳一樣扎滿穴位。

黃帝曰:刺寒痹內熱奈何?伯高答曰:刺布衣者,以藥熨、火焠之,刺大人者,以藥熨之。黃帝曰:藥熨奈何?伯高答曰:用淳酒二十斤,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凡四種,皆㕮咀,漬酒中,用綿絮一斤,細白布四丈,併入酒內,置酒馬矢熅中,蓋封塗,勿使泄。五日五夜,出布綿絮,曝乾之,干復漬,以盡其汁。

白話文:

黃帝問:針刺治療寒性痺病而內有發熱的症狀,該如何處理?

伯高回答:針刺治療平民百姓,可以用藥物熨燙或用火烤。針刺治療貴族,可以用藥物熨燙。

黃帝問:藥物熨燙如何操作?

伯高回答:採用純正的酒二十斤、蜀椒一升、乾薑一斤、桂心一斤。這四種藥材全部舂碎咀嚼,浸泡在酒中。再加入一斤棉絮、四丈細白布,一起放入酒中。把酒放在馬糞堆裡,密封好,不要漏氣。五天五夜後,取出布和棉絮,晾乾後再泡入酒中,直到藥液用盡為止。

每漬必晬其日,乃出干。干,並用滓與綿絮,復布為復中,長六七尺,為六七巾。用生桑炭炙巾,以熨寒痹所刺之處,令熱入至於病所。寒復炙巾以熨之,三十遍而止。汗出以中拭身,亦三十遍止。起步內中,無見風。每刺必熨,如此病已矣。此所謂內熱也。此段舊誤在「壽夭剛柔」。

白話文:

每次針灸後,一定要等到天黑再拔針。拔針後,同時使用藥渣和棉絮,再用布包裹起來,做成六到七尺長的六到七條毛巾。用生桑炭加熱毛巾,用來熨燙寒症痹痛的部位,讓熱氣深入到病痛處。寒氣減緩後,再次加熱毛巾來熨燙,連續熨燙三十遍。身體出汗後,用毛巾擦拭身體,也擦拭三十遍後停止。起身時要待在屋內,避免吹風。每次針灸後都要熨燙,這樣病就能治癒。這段所說的,就是內熱的治療方法。過去,這段內容錯誤地被歸類為「壽夭剛柔」。

馬矢熅中,馬糞火中煨之也。晬日,周日也。生桑炭炙巾者,桑炭能去風寒濕痹也。令熱入至於病所,汗出寒消,則痹通矣。內熱,內寒化而為內熱也。

白話文:

馬矢熅中:指馬糞在火中燃燒。

晬日:指太陽。

生桑炭炙巾者:用生桑炭炙烤布巾。桑炭具有去風寒濕痹的作用。

令熱入至於病所,汗出寒消,則痹通矣:讓熱力傳導到病患處,出汗後寒氣消散,痹症就會痊癒。

內熱:指內在的寒氣轉化而成的熱氣。

2. 營衛生會(三十七)

黃帝問於岐伯曰:人焉受氣?陰陽焉會?何氣為營?何氣為衛?營安從生?衛於焉會?老壯不同氣,陰陽異位,願聞其會。岐伯答曰:人氣受於谷,谷入於胃,以傳於肺,五臟六腑皆以受氣,其清者為營,濁者為衛,營在脈中,衛在脈外,營周不休,五十而復大會,陰陽相貫,如環無端。衛氣行於陰二十五度,行於陽二十五度,分為晝夜,氣至陽而起,至陰而止。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人從哪裡獲得生氣?陰陽在哪裡會合?什麼樣的氣是營氣?什麼樣的氣是衛氣?營氣是從哪裡產生的?衛氣在哪裡會合?老人和壯年的氣不同,陰陽的位置也不同,我想知道它們之間的聯繫。

岐伯回答:人的生氣來自食物,食物進入胃,然後傳送到肺,五臟六腑都能得到生氣。清澈的氣體稱為營氣,渾濁的氣體稱為衛氣。營氣在脈道中運行,衛氣在脈道之外運行。營氣循環不息,每隔五十年會重新會合,陰陽互相貫通,就像一個沒有起點和終點的環。衛氣在陰陽之間運行,在陰氣時運行25度,在陽氣時運行25度,以此分出晝夜。氣體運行到陽氣時升起,運行到陰氣時停止。

故曰日中為陽隴,為重陽,夜半為陰隴,為重陰。太陰主內,太陽主外,各行二十五度,分為晝夜。夜半為陰隴,夜半後而陰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矣,日中為陽隴,日西而陽衰,日入陽盡而陰受氣矣。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命曰合陰,平旦陰盡而陽受氣,如是無已,與天地同紀。

白話文:

因此說,正午是陽氣旺盛的時候,稱為「重陽」;半夜是陰氣旺盛的時候,稱為「重陰」。太陰主導身體內部,太陽主導身體外部,兩者各運行二十五度,分成白天和黑夜。

半夜為「重陰」,半夜之後陰氣開始衰退,黎明時分陰氣消失而陽氣開始接收能量。正午為「重陽」,下午時分陽氣開始衰退,傍晚時分陽氣消失而陰氣開始接收能量。

半夜時分,一切都是陰氣大盛,眾人都已入睡,稱為「合陰」。黎明時分,陰氣消失而陽氣開始接收能量,如此循環不息,與天地運行規律相一致。

隴,盛也,與隆同。太陰,三陰之長,故主內。太陽,三陽之長,故主外。夜半而大會,萬民皆臥,衛氣大會於五臟,陽入之陰則靜,故萬民皆臥。純陰主事,故命曰合陰。

白話文:

「隴」字的意思是興盛,與「隆」字相同。「太陰」是三陰經中的主要經絡,因此主掌內部機能。「太陽」是三陽經中的主要經絡,因此主掌外部機能。

午夜時分,五臟器官會舉行盛大的會議。這時所有人都已入睡,護衛人體的衛氣會聚集到五臟。陽氣進入陰氣中,就變得靜止,所以萬民都睡覺了。純陰氣主導一切事務,所以這段時間稱為「合陰」。

黃帝曰:營衛之行也,上下相貫,如環之無端,今有其卒然遇邪氣及逢大寒,手足懈情,其脈陰陽之道,相輸之會,行相失也,氣何由還?岐伯曰:夫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四街者,氣之徑路也,故絡絕則徑通,四末解則氣從合,相輸如環。黃帝白:善。此所謂如環無端,莫知其紀,終而復始,此之謂也。

白話文:

黃帝說:營血和衛氣運行,上下貫通,就像一個環沒有起點和終點。現在假如有突發的邪氣或遇到嚴寒,手腳就麻痺脫力,經脈中陰陽相和輸送氣血的關節通路,運行失常了,氣血怎麼能夠迴流呢?岐伯說:四肢末端陰陽相遇的地方,是氣血運行的主要通道。四肢末端是氣血經過的道路。所以,如果主要通道阻塞就導致道路不通,四肢末端麻痺,氣血就會從匯合的地方散開,互相輸送像環一樣。黃帝說:對。這就是所謂的「如環無端」,不知道從哪裏開始,周而復始,就是這個意思。

四末陰陽之會者,此氣之大絡也,大絡十五,皆自本經而走其所合(表裡相合),是陰陽之所會也(義詳「經別」)。街,衢也,四街者,氣之徑路,是四肢經氣之所通達也。四末解則氣從合,合者,諸經之所合,如十二經之合穴也。(此段舊誤在「動腧」)

白話文:

人體四肢末梢的經脈,是陰陽氣血交會的地方,這些大絡共有十五條,它們都從本經分出,運行到陰陽相合的部位,即經絡的會穴。會穴是陰陽經氣交會的地方(詳細解釋請參閱「經別」一章)。街衢是指道路,四街是指氣血運行的大道,是四肢經脈氣血相通的途徑。四肢暢通無阻,氣血就能暢行無阻。會穴是各經絡交會的穴位,就像十二經脈的合穴一樣。

黃帝曰:老人之不夜瞑者,何氣使然?少壯之不晝瞑者,何氣使然?岐伯答曰:壯者之氣血盛,其肌肉滑,氣道通,營衛之行,不失其常,故晝精而夜瞑。老者之氣血衰,其肌肉枯,氣道澀,五臟之氣相搏,其營氣衰少而衛氣內伐,故晝不精,夜不瞑。

白話文:

**黃帝問:**老人整夜睡不著,是什麼原因?年輕人白天也睡不著,又是什麼原因?

岐伯答: 年輕人的氣血旺盛,肌肉光滑,氣道暢通,氣血運行正常,所以白天精神好,晚上能睡著。老年人的氣血衰弱,肌肉枯萎,氣道不暢,五臟之氣互相衝擊,陽氣不足,陰氣入侵,所以白天昏沉,晚上失眠。

五臟之氣相搏,臟氣失常,彼此相爭,鼓搏不寧也。衛氣內伐,陽根伐削,衛氣夜失收藏而晝不生長,是以寤寐反常也。

白話文:

五臟的氣血交相作用,導致臟腑功能失調,互相爭奪,引起悸動不安。衛氣侵入內臟,陽氣根本遭受削弱,衛氣夜間失去收藏,白天不能生長,所以導致睡眠異常,時睡時醒。

黃帝曰:願聞營衛之所行,皆何道從來?岐伯曰:營出於中焦,衛出於下焦。黃帝曰:願聞三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上焦出於胃上口,並咽,以上貫膈而布胸中,走腋,循太陰之分而行,還至陽明,上至舌,下足陽明,常與營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一周也,故五十度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

白話文:

黃帝說:我想知道營衛的運作路徑,它們分別從何處出發?

岐伯回答:營液從中焦出發,衛氣從下焦出發。

黃帝說:請告訴我三焦的來源。

岐伯回答:上焦起源於胃的上口,靠近咽喉,向上貫穿橫膈,分佈於胸中,沿著腋下,順著太陰經的範圍運行,回到陽明經,進而到達舌頭和腳上的陽明經。營液通常與衛氣一起運行,在陽經運行二十五度,在陰經也運行二十五度,形成一個循環。因此,經過五十度後,營衛會在手太陰經再次會合。

營出於中焦,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也(「決氣」語)。衛出於下焦,陽根於下也。衛出下焦,而中焦受谷,泌糟粕。蒸津液,出其精微,上注於肺,化而為血,以奉生身,則營亦出於上焦也。其實營衛皆出於中焦,無非水穀之所化也。上焦出於胃之上口,並咽喉,以上貫胸膈而布胸中,此上焦之部,宗氣之所在也。

白話文:

營血產生於中焦,中焦吸收氣血津液,然後轉化成紅色,這就是血液(根據「決氣」理論)。衛氣產生於下焦,陽氣的根源也在下焦。衛氣從下焦出來,而中焦則負責消化食物,將糟粕排出。中焦蒸化津液,提取精華,送往肺部,再轉化為血液,滋養身體。所以,營血也來源於上焦。營衛之氣其實都來源於中焦,都是水穀轉化的結果。上焦位於胃的上方,與咽喉相連,向上貫通胸腔膈膜,分佈在胸中,這裡就是上焦的範圍,也是宗氣所在的地方。

其旁行者,外走兩腋,循手太陰肺經之分而行,還至手陽明經,上至於舌,下交足陽明經,常與營氣俱行於陽二十五度,行於陰亦二十五度,此晝夜之一周也。故五十度畢,明旦寅時而復大會於手太陰矣。以營氣者,宗氣之行於經脈者也,宗氣位居上焦,故與營氣俱行也。

白話文:

旁邊的經絡,從兩腋外側運行,沿肺經的分支,再回到大腸經,上達舌頭,下交胃經,它總跟營氣一起,在陽經運行25度,在陰經也運行25度,這就是晝夜一圈。所以50度運行完畢,到了第二天早上寅時,又會重新在肺經交會。所謂的營氣,就是宗氣在經脈中運行的,而宗氣位於上焦,所以跟營氣一起運行。

黃帝曰:願聞中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中焦亦並胃中,出上焦之後,此所受氣者,泌糟粕,蒸津液,化其精微,上注於肺脈,乃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乎此,故獨得行於經隧,命曰營氣。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知道中焦是從哪兒出來的。岐伯回答:中焦也並在胃裡面,在上焦之後。中焦所收納的食物精氣,通過過濾沉澱,蒸化津液,將食物精華轉化出來,輸送給肺部脈絡,在肺部轉化為血液,用於維持生命活動。中焦的作用非常重要,所以它的氣血可以單獨運行在經脈中,被稱為營氣。

中焦亦並胃中,出於上焦之後,後,下也。此中焦之部,中脘之分也。此所受於中宮之氣者,泌其糟粕(泌,分也,泌糟粕者,猶酒既釀熟,與糟粕分別之也),蒸為津液,出其精微,上注於肺脈,化而為血,以奉生身,莫貴乎此,所謂中焦受氣取汁,變化而赤,是謂血也,故獨得行於經隧之中,命曰營氣。

白話文:

中焦也包括胃部,位於上焦之後,上焦在上,中焦在中,下焦在下。中焦這一部位,就是中脘所分管的。中焦接收到中宮(脾)之氣,將糟粕分離出來(就好比釀好的酒要將酒糟分離出來一樣),化為津液,再將精華的部分向上輸送到肺部,轉化為血液,用以滋養身體,沒有比這更重要的了。這就是所謂的中焦受氣取汁,經過轉化而變紅,這就是血液。所以血液能獨自運行於經絡之中,叫做營氣。

黃帝曰:夫血之與氣,異名同類,何謂也?岐伯答曰:營衛者,精氣也,血者,神氣也,血之與氣,異名同類焉。故奪血者無汗,奪汗者無血,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

白話文:

黃帝說:「血液和氣,名子不同,但性質相同,這是怎麼回事呢?」岐伯回答說:「營氣和衛氣是精氣,血液是神氣。雖然血液和氣名子不同,但它們的性質是相同的。因此,失血的人沒有汗液,失汗的人沒有血液。人只有一死,沒有兩次機會。」

營化於穀精,衛化於穀氣,營衛者,人之精氣也。血藏魂,魂生神,神者,血中溫氣所化也。溫氣西行,肺金收之,溫變為涼,化成肺氣。氣盛於肺,而究其根本,實原於血,是血者,人之神氣所由來也。故血溫而升則化氣,氣清而降則化血,血之與氣,其名雖異,其類本同。

白話文:

食物中的精華轉化為血液,食物中氣體轉化為抵抗力。血液和抵抗力是人體精氣的來源。血液儲藏著靈魂,靈魂生出精神,精神是由血液中的溫暖氣息所化。溫暖的氣息向西運行,被肺中屬金的氣質所收納,溫暖轉化為涼爽,形成肺氣。肺氣充盛,究其根本,實際上源於血液,血液是人體神氣的來源。所以血液溫暖上升就轉化為氣,氣清涼下降就轉化為血,血和氣,雖然名稱不同,但本質上是相同的。

汗者,衛氣之蒸泄,而亦營氣所醞釀,是以奪血者無發其汗,奪汗者無出其血。汗脫亦死,血脫亦死,人生有兩死而無兩生也。

白話文:

汗液是人體衛氣蒸發散發出來的,同時也是營氣醞釀生成的。因此,氣血不足的人不能發汗,發汗過度的人不能出血。汗液脫失過多會死,氣血脫失過多也會死。人生只有這兩種死亡,沒有兩種生命。

黃帝曰:願聞下焦之所出。岐伯答曰:下焦者,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成糟粕,而俱下於小腸,而成下焦。滲而俱下,濟泌別汁,循下焦而滲入於膀胱焉。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想知道下焦的來處。」岐伯回答說:「下焦是指腸道的盡頭,它與膀胱相連並將水分滲入其中。因此,水和穀物通常同時儲存在胃中,形成渣滓,並一起進入小腸,形成下焦。這些渣滓和水分同時滲入,幫助其他液體的形成,沿着下焦流動並滲入膀胱。」

下焦者,州都之會,水別迴腸,注於膀胱,而滲入焉,此下焦之部,州都之會所也。故水穀者,常並居於胃中,既成糟粕,俱下於小腸,而成下焦。水穀齊下,谷滓傳於大腸,水滓別於大腸,滲而俱下,濟泌別汁(濟,齊,泌,分也,言水穀自此齊分而別汁也),循下焦而滲入膀胱焉。

白話文:

下焦,就像一個匯集的地方,水分從腸子分出來,注入膀胱,然後滲入。這裡就是下焦,是水液匯集的地方。所以食物和水分,總是待在胃裡,經過消化後變成糟粕,一起進入小腸,形成下焦。食物和水分一起往下走,食物殘渣進入大腸,水分殘渣在大腸分出來,滲透到一起向下流,滋養並區分不同的液體,沿著下焦滲入膀胱。

黃帝曰:人飲酒,酒亦入胃,谷未熟而小便獨先下何也?岐伯答曰:酒者,熟谷之液也,其氣悍以清,故後谷而入,先谷而液出也。

酒者,熟谷之津液也,其氣悍以清,較之谷尤為易化,故後谷而入,先谷而出也。

白話文:

黃帝問:人在飲酒後,酒進入胃中,但是穀物中的營養還沒有完全被吸收,為什麼小便會先排出呢?

岐伯回答:酒是由釀熟的穀物液體所製成,它的氣味清烈而亢奮,所以進入胃中後會比穀物晚一些,但是卻會比穀物先に排出。

黃帝曰:人有熱,飲食下胃,其氣未定,汗則出,或出於面,或出於背,或出於身半,其不循衛氣之道而出何也?岐伯曰:此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走之。此氣剽悍滑疾,見開而出,故不得從其道,命曰漏泄。

白話文:

黃帝說:人體有熱時,食物進入胃中,因為氣血運行還沒穩定,汗液就冒出來了,有時候汗從臉上冒出,有時候從背後冒出,有時候從身體的一半冒出,為什麼汗液不依照衛氣運行的規律排出呢?

岐伯回答:這是因為外受風邪侵襲,導致皮毛腠理打開,體內熱氣蒸騰,汗孔張開,衛氣就會運行到這些部位。由於這股熱氣性情猛烈、滑溜迅疾,遇上腠理打開就冒出來了,所以不能遵循固定的運行規律,稱之為「漏泄」。

風性疏泄,外傷於風,內開腠理,毛蒸理泄,衛氣因而走之。此氣剽悍滑疾,見其竅開,順流而出,故不得從其隧道,命曰漏泄。

黃帝曰:善。余聞上焦如霧,中焦如漚,下焦如瀆,此之謂也。

白話文:

風的性質是向外發散,外受風邪襲擊,就會導致體表腠理疏鬆,毛孔開張,腠理疏泄,衛氣因此而流走。這種風邪氣勢剽悍、流動迅速,遇到皮膚腠理開鬆的地方,就會順著氣流出來,所以不能從正常的經絡排出,因此稱為漏泄。

上焦如霧,氣盛於上也。下焦如瀆,水盛於下也。中焦如漚,氣水之交,水欲化氣,氣欲化水,泡波起滅,象如水漚也。

白話文:

上半身像霧,表示氣血旺盛在上面。下半身像大河,表示水液積聚在下面。中間的身體像泡沫,是氣血和水液交會的地方,水想要變成氣,氣想要變成水,像泡沫一樣不斷產生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