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四 (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5)

1. 逆順肥瘦(三十一)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聞針道於夫子,眾多畢悉矣。夫子之道,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也。夫子之問學熟乎?將審察於物而心生之乎?岐伯曰:聖人之為道者,上合於天,下合於地,中合於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數,法式檢押,乃後可傳焉。故匠人不能釋尺寸而意短長,廢繩墨而起平水也,工人不能置規而為圓,去矩而為方。

知用此者,固自然之物,易用之教,逆順之常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說:「我聽聞您傳授的針灸之術,內容廣博且詳細。但您的學說總讓人覺得好像有些什麼缺失,卻又說不上是哪裡不對。請問您求學的方式是怎樣的?是親身體驗各種事物而從中悟出道理,還是有明確的規則和標準可以遵循?」

岐伯回答說:「聖人所領悟的道理,上與天象相應,下與大地相通,中與人事相合。必須要有明確的準則,才能建立標準和度量,用來檢驗和控制。就好比工匠不能放棄尺度而憑意願確定長短,也不能丟棄墨線而畫出水平線;木匠不能不用圓規畫圓,也不能不用角尺畫方。」

眾多畢悉,諸法皆盡也。應若失,而據未有堅然者,言應手而病若失,雖痼疾盤據,未有堅然不消者也。法式檢押,有法式以為之檢押也。

白話文:

世上所有的疾病都可以通過各種方法治癒。醫生應當像失去了一樣出神,但治療時的手法卻堅定有力,表示病人在應對治療後會像失去了疾病一般,儘管是盤踞已久的痼疾,也沒有堅硬到無法消除的。法式是一種檢驗和約束的官員。

黃帝曰:願聞自然奈何?岐伯曰: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循掘決沖,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行之逆順也。黃帝曰:臨深決水奈何?岐伯曰:血清氣濁,疾瀉之,則氣竭焉。黃帝曰:循掘決沖奈何?岐伯曰:血濁氣澀,疾瀉之,則經可通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希望知道什麼是「自然」?

岐伯說: 就像臨深水決堤,不用費力,水就會流乾;沿著地勢挖掘或疏通,就能打通道路一樣。這說明瞭氣血的順暢與阻滯,以及它們的流動方向。

黃帝說: 那麼,臨深水決堤應該怎麼做呢?

岐伯說: 如果血清而氣濁,大量瀉血,就會使氣枯竭。

黃帝說: 循掘決沖又該怎麼做呢?

岐伯說: 如果血濁而氣澀,大量瀉血,就能打通經絡。

自然者,如臨深決水,不用功力,而水可竭也,如循掘決沖,開其瘀塞,而經可通也,此言氣之滑澀,血之清濁,氣之逆順,因其自然而不違也。循掘決沖,循其開掘之道,決其衝要,使之流通也。

白話文:

自然的意思就像臨淵深水,不用費力,水自然會流盡;就像疏通挖渠道,清除淤塞,經絡自然就會暢通。這句話說明氣血的運行,或是順利或受阻,只要順應自然,就不會違背。所謂「循掘決沖」,就是依照開掘的規則,清除阻塞的地方,讓氣血流通。

黃帝曰:願聞人之黑白肥瘦小長。各有數乎?岐伯曰:年質壯大,血氣充盈,膚革堅固,此肥人也,廣肩,腋項肉薄,皮厚而黑色,唇臨臨然,其血黑以濁,其氣澀以遲。其為人也,貪於取與,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也。黃帝曰:刺瘦人奈何?岐伯曰: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輕言,其血清氣滑,易脫於氣,易損於血,刺此者,淺而疾之。

逆順五體,謂肥人、瘦人、常人、壯士、嬰兒五等也。

白話文:

黃帝說:順著或逆著身體五官的,也就是說人骨節的大小,肌肉的堅韌或脆弱,皮膚的厚薄,血液的清澈或混濁,氣血的運行是否順暢,脈搏的長短,血液的多寡,經絡的數量,這些我都知道了。這些都是平民百姓身上具備的。至於王公貴人,他們養尊處優,身體嬌嫩脆弱,肌肉軟弱無力,氣血旺盛而順暢,對他們扎針的深淺、快慢、數量是否可以和平民百姓一樣呢?岐伯回答說:油脂、穀物和蔬菜的味道不同,氣血的運行順暢則出針快,氣血運行不順則出針慢,氣血旺盛則針小且扎得淺,氣血運行不順則針大且扎得深,扎得深則想要留針,扎得淺則想要出針快。從這些方面來看,扎平民百姓的針要深一些以留針,扎王公貴人的針要淺一些以留針緩慢,這些都是根據不同的氣血旺盛、順暢而定的。

肉廉廉然,減削之意。

黃帝曰:刺常人奈何?岐伯曰:視其黑白,各為調之。其端正敦厚者,其氣血和調,刺此者,毋失常數也。黃帝曰:刺壯士真骨者奈何?岐伯曰:刺壯士真骨,堅肉緩節,監監然,此人重則氣澀血濁,刺此者,深而留之,多益其數,輕則氣滑血清,刺此者,淺而疾之。黃帝曰:刺嬰兒奈何?岐伯曰:嬰兒者,其肉脆,血少,氣多弱,刺此者,以毫針,淺刺而疾髮針,日再可也。

壯士真骨,其骨堅實也。監監,堅固之意。人重者,體重也。輕者,身輕也。

黃帝曰:逆順五體者,言人骨節之小大,肉之堅脆,皮之厚薄,血之清濁,氣之滑澀,脈之長短,血之多少,經絡之數,余已知之矣,此皆布衣匹夫之上也。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身體柔脆,肌肉軟弱,血氣剽悍滑利,其刺之徐疾淺深多少可得同之乎?岐伯答曰:膏粱菽藿之味,何可同也!氣滑則出疾,氣澀則出遲,氣悍則針小而入淺,氣澀則針大而入深,深則欲留,淺則欲疾。以此觀之,刺布衣者,深以留之,刺大人者,微以徐之,此皆因氣之剽悍滑利也。

黃帝曰:形氣之逆順奈何?岐伯曰:形氣不足,病氣有餘,是邪勝也,急瀉之。形氣有餘,病氣不足,急補之。形氣不足,病氣不足,此陰陽氣俱不足也,不可刺之,刺之則重不足,重不足則陰陽俱竭,氣血皆盡,五臟空虛,筋骨髓枯,老者絕滅,壯者不復矣。形氣有餘,病氣有餘,此謂陰陽俱有餘也,急瀉其邪,調其虛實。

白話文:

黃帝問道:「形氣的逆順是怎樣的?」

岐伯回答:「形氣不足,病氣較多,這是邪氣盛大的緣故,需要立即瀉去邪氣。形氣較多,病氣不足,需要立即補充形氣。形氣不足,病氣不足,這是陰陽氣都不足的緣故,不可刺穴,刺穴會加重不足,加重不足則陰陽都耗盡,氣血耗盡,五臟虛空,筋骨髓液枯竭,老人會死去,壯者也無法康復。形氣較多,病氣較多,這是陰陽都較多的緣故,需要立即瀉去邪氣,調節虛實。」

故曰有餘者瀉之,不足者補之,此之謂也。刺不知逆順,真邪真搏,滿而補之,則陰四溢,腸胃充郭,肝肺內䐜,陰陽相錯,虛而瀉之,則經脈空虛,血氣枯竭,腸胃㒤闢,皮膚薄著,毛腠夭焦,予之死期。故曰用針之要,在於知調陰與陽,調陰與陽,精氣乃光,合形與氣,使神內藏。

白話文:

因此說,過剩的要瀉去,不足的要補益,這就是這個道理。如果針灸不瞭解相反相成的道理,不分辨真氣和邪氣的相爭,在體內過多時還去補益,就會導致陰氣四處溢散,腸胃脹滿,肝肺內部阻塞,陰陽錯亂。如果在虛弱時還去瀉,就會導致經脈空虛,氣血枯竭,腸胃空虛,皮膚薄弱,毛孔枯萎,帶來死亡。所以說,針灸的要義,在於瞭解陰陽的調和,調和陰陽,精氣才能充盛,形體和氣血相互結合,讓神氣藏於體內。

故曰上工平氣,中工亂脈,下工絕氣危生,下工不可不慎也。必審五臟變化之病,五脈之應,經絡之實虛,皮之柔粗,而後取之也。㒤,,音聶。闢,同僻。腸胃㒤闢,㒤,,畏怯也,闢,邪僻也。(二段舊誤在「根結」)

白話文:

所以說,上乘的醫生會讓氣血脈絡調和,中等水平的醫生會讓脈象混亂,下乘的醫生會導致氣血不通,危及生命。下乘的醫生不能不謹慎啊。必須仔細診斷五臟的病變、五脈的應對、經絡的虛實、皮肉的軟硬粗糙,然後才能進行治療。“㒤”讀作“聶”,“闢”讀作“僻”。腸胃虛弱,害怕寒邪,導致氣血運行不暢,而出現偏差。(舊文本第二段中的“根結”有誤)

黃帝曰:脈行之逆順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陰,從臟走手,手之三陽,從手走頭,足之三陽,自頭走足,足之三陰,自足走腹。黃帝曰:少陰之脈獨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衝脈者,五臟六腑之海也,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者,出於頏顙,滲諸陽,灌諸經。其下者,注少陰之大絡,出於氣街,循陰股內廉,入膕中,伏行骭骨內,下至內踝之後,屬而別。其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三陰。

白話文:

黃帝問:脈絡的運行順序是怎樣的?

岐伯答:手部的三條陰脈,從臟腑運行到手部;手部的三條陽脈,從手部運行到頭部;足部的三條陽脈,從頭部運行到足部;足部的三條陰脈,從足部運行到腹部。

黃帝又問:少陰脈獨自向下運行,這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並非如此。衝脈是五臟六腑之海,五臟六腑都從它獲得滋養。衝脈的上部,從額頭發出,灌注於諸陽經脈。它的下部,注入少陰經的大絡脈,從氣街(小腹下部)發出,沿大腿內側內緣運行,進入膝膕中,貼著小腿骨內側行走,下行至內踝後方,然後分出不同的支脈。在下方,衝脈與少陰經相連,灌注於三條陰經。

其前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黃帝曰:何以明之?岐伯曰:以言導之,切而驗之,其非必動,後乃可明逆順之行也。黃帝曰:窘乎哉!聖人之為道也,明於日月,微於毫釐,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白話文:

前者的經脈,在腳背上行走,沿著腳背向下,進入大拇指之間,滲入各個經絡中溫暖肌肉,所以當經絡結滯不通時,腳背上的經脈就會無法活動,無法活動就會導致氣血阻塞,氣血阻塞就會導致腳背發冷。黃帝說:怎麼證明你的說法?岐伯說:可以用言語引導,再用針灸治療檢驗,如果沒有改善,那就證明經脈的運行不是這樣的,這樣才能明白經絡的循行規律。黃帝說:真是高妙啊!聖人的學說,像日月一樣明亮,像毫釐一樣細微,如果不是您,誰能講解得這麼透徹啊!

手之三陰,從臟走手,順也,手之三陽,從手走頭,逆也,足之三陽,自頭走足,順也,足之三陰,自足走腹,逆也,義詳「經脈」。足三陰皆上行,少陰之脈獨下行者,是衝脈也。衝脈者,五臟六腑十二經脈之海,故五臟六腑皆稟焉。其上行者,腧在於足太陽之大杼,出於頏顙,滲諸陽絡而灌諸陰經。

白話文:

手的三條陰經,從臟腑通向手部,這是順序的;手的三條陽經,從手部通向頭部,這是逆序的;足的三條陽經,從頭部通向足部,這是順序的;足的三條陰經,從足部通向腹部,這是逆序的,詳見「經脈」篇。足部的三條陰經都向上走,只有少陰經脈獨自向下走,這就是衝脈。衝脈是五臟六腑十二經脈的匯聚之所,因此五臟六腑都由它提供能量。衝脈向上走的部分,穴位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大杼穴,從頸後面出來,流經諸陽經絡,滋養諸陰經。

其下行者,注足少陰之大絡,出於陽明之氣街,循陰股內廉而入,膕中,伏行骭骨之內(骭骨,脛骨),下至內踝之後,屬於少陰而別行。其再下者,並於少陰之經,滲於三陰。其前行者,伏行出跗屬,下循足跗,入大指間,滲諸絡而溫肌肉,故別絡結澀則跗上不動,不動則厥,厥則寒矣(跗上不動,陽明之衝陽不動也)。

白話文:

它向下行的經絡,連接著足少陰經的大絡,從陽明經的氣街處出來,沿著陰股內側進入,到達膕中,然後隱藏著行於脛骨內,一直向下到內踝後面,屬於少陰經,但又單獨運行。它再向下的分支,與少陰經相並行,滲入三陰經中。它向前的分支,隱藏著從跗屬處出來,向下沿著足跗,進入大拇指間,滲入諸絡,溫暖肌肉。因此,如果這個分支經絡發生阻塞,那麼跗上就會不能動,不能動就會發生厥症,厥症就會發冷(跗上不能動,是指陽明經上的衝陽穴不能動)。

何以明其為衝脈之厥逆也?先以言導之,後切而驗之,其原非必動之脈,此不為逆,若必動,而或不動(跗上動脈,若太陰太衝,陽明衝陽),因知其逆,如此,然後可明逆順之行也。

白話文:

怎麼證實它就是衝脈的厥逆反流呢?先用語言說明,再通過切脈來驗證。其本質上並非一個運行的脈象,這樣就不是厥逆。如果它必定運行,有時候卻不運行(跗上動脈,就像足太陰太衝脈、足陽明衝陽脈),以此得知其厥逆。這樣,才能辨明順逆的運行。

黃帝問於岐伯曰:余願聞持針之數,內針之理,縱舍之意,擀皮開腠理奈何?脈之曲折,出入之處,焉至而出?焉至而止?焉至而徐?焉至而疾?焉至而入?六腑之腧於身者,余願盡聞少序別離之處,離而入陰,別而入陽,此何道而從行?願盡聞其方。岐伯曰:帝之所問,針道畢矣。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我想知道針灸的方法、針刺體內的原理、針刺與拔針的時機,以及如何用擀針法疏通皮膚腠理?」

「經脈的走向,針刺出入的部位,針刺多深才會到達,怎樣停止進針,怎樣緩慢進針,怎樣快速進針,怎樣才知道針刺已經進入體內?」

「六腑在人體上的腧穴位置,我希望能全面瞭解它們的區別和分佈。針刺時,有的腧穴通向陰經,有的通向陽經,這到底是根據什麼規律行針的?」

「我希望能夠詳細瞭解這方面的知識。」

岐伯說:「陛下所問的,已經包括針灸的全部內容了。」

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手太陰之脈,出於大指之端,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留以憺,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壅骨之下,外屈,出於寸口而行,上至於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內屈,上行臑陰,入腋下,內屈,走肺,此順行逆數之曲折也。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全部聽完。岐伯回答:手太陰肺經的經脈,從大拇指尖端發出,向內彎曲,沿著手指內側指節白肉邊緣,經過腕骨關節後,到達「太淵」穴,停留在這裡稍作停留,隨後向外彎曲,向上經過腕關節下緣,再向內彎曲,與肺經絡脈在「魚際」穴會合,多條絡脈併流注入,經氣滑利流暢,貼著骨頭下緣隱藏著運行,向外彎曲,從寸口穴外行而上,到達肘關節內側,進入大筋之下,向內彎曲,向上沿著手臂內側陰維穴走行,進入腋窩,再次向內彎曲,通向肺臟。這就是手太陰肺經循行的曲折,順著經脈運行從下往上、逆著從上往下。

心主之脈,出於中指之端,內屈,循中指內廉以上,留於掌中,伏行兩骨之間,外屈,出兩筋之間,骨肉之際,其氣滑利,上二寸,外屈,出兩筋之間,至肘內廉,入於小筋之下,留兩骨之會,上入於胸中,內絡於心脈。

白話文:

掌管心的經脈,從中指指尖開始,向內彎曲,沿著中指內側向上,在手掌內停止,伏在兩塊骨頭之間,向外彎曲,從兩條肌腱之間,肌肉和骨骼的交界處穿出,脈氣通暢流利,向上兩寸,再次向外彎曲,從兩條肌腱之間穿過,到達肘部內側,進入小肌腱下方,停留在兩塊骨頭的交會處,再向上進入胸中,與心部的經脈相連。

焉至而出,脈之所出也。所出為井。焉至而止,脈之所結也(詳見「根結」)。焉至而徐,脈之所行也(所行為經)。焉至而疾,脈之所溜也(所溜為滎)。焉至而入,脈之所入也(所入為合)。大指之端,少商,井也。內屈,循白肉際,至本節之後太淵,俞也。留以瘑,氣停留而瘑蕩,如水波之動搖也。

白話文:

(脈氣)從何處開始,就是脈氣發出的地方。(發出的地方)就是「井穴」。(脈氣)到哪裡停止,就是脈氣聚集的地方。(到達的地方)就是「根結」。(脈氣)到哪裡慢慢流動,就是脈氣行經的地方。(行經的地方)就是「經脈」。(脈氣)到哪裡快速流動,就是脈氣溜過的地方。(溜過的地方)就是「滎穴」。(脈氣)到哪裡進入,就是脈氣進入的地方。(進入的地方)就是「合穴」。大拇指的端點,少商穴,就是「井穴」。(脈氣)向內彎曲,沿著白肉邊緣,到達本節後面,太淵穴,就是「俞穴」。(脈氣)停留在那裡,氣血停留而產生波動,就像水波晃動一樣。

外屈,上於本節下,內屈,與陰諸絡會於魚際,滎也。諸陰皆會於此,數脈並注,其氣滑利,伏行掌後高骨之下(壅骨即高骨也)。外屈。出於寸口,而行經渠,經也。上至肘內廉,入於大筋之下,尺澤,合也。由此上行臑陰(臂內嫩肉曰臑,)。入腋下而走肺。手之三陰,從胸走手為順,此則從手逆數而至於胸,此順行逆數之屈折也。

白話文:

外屈:從大拇指最高處延伸到手腕上。

內屈:與其他陰脈在手腕內側魚際穴會合,這裡是血流旺盛的地方。所有陰脈都匯聚於此,多條脈絡共同灌注,氣血運行順暢,潛行於手掌後方高骨下(壅骨即高骨)。

外屈:從寸口穴出發,沿著經渠穴向上走,這是經絡的正常走向。

上至肘部內側,進入大筋下,這裡是尺澤穴,是氣血匯合的地方。由此向上行至上臂內側(上臂內側柔嫩的肌肉稱為臑)。

進入腋窩後通往肺部。手的三條陰經,從胸部延伸至手臂是順向運行,而上述這條經絡卻從手臂逆向延伸至胸部,這就是順向運行與逆向運行交織而成的屈折。

中指之端,中衝,井也。掌中,勞宮,滎也。兩骨,兩筋骨肉之際,大陵,俞也。兩筋之間,間使,經也。肘內廉,小筋之下,兩骨之會,曲澤,合也。由此上入於胸內,絡於心脈。此亦手心主順行逆數之曲折也。

白話文:

中指尖:中衝穴,是井穴。

掌心 :勞宮穴,是滎穴。

兩塊骨頭之間 :大陵穴,是俞穴。

兩條肌腱之間 :間使穴,是經穴。

肘內側,小肌腱下方 :曲澤穴,是合穴。

經脈從曲澤穴進入胸腔,與心脈相連。這也是手指的經絡沿著手掌內側向上彎曲的路線。

黃帝曰:手少陰之脈獨無腧何也?岐伯曰:少陰,心脈也,心者,五臟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其臟堅固,邪弗能容也,容之則心傷,心傷則神去,神去則死矣,故諸邪之在於心者,皆在於心之包絡,包絡者,心主之脈也,故獨無腧焉。

白話文:

黃帝問:手少陰經脈為何沒有腧穴?

岐伯回答:少陰經脈是心經,心臟是五臟六腑的君主,是精神寄託之所。心臟堅固強健,邪氣不能侵犯。如果侵犯,會損傷心臟,心臟受損,精神就會消散,精神消散就會死亡。因此,侵犯心臟的邪氣,都在心臟的包絡膜上。包絡膜是心臟主管的經絡,所以手少陰經脈沒有腧穴。

黃帝曰:少陰獨無腧者不病乎?岐伯曰:其外經病而臟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其餘脈出入曲折,行之徐疾,皆如手厥陰心主之脈也,故「本輸」者,皆因其氣之虛實徐疾以取之。是為因沖而瀉,因衰而補,如是者,邪氣得去,真氣堅固,是謂因天之序。

白話文:

黃帝詢問:「少陰經獨特之處在於沒有特定的穴位,這樣不會產生疾病嗎?」

岐伯回答:「少陰經的外經脈絡可能會生病,但臟腑並不會生病。因此,我們只需要在掌後的銳骨頂端取其經脈即可。其餘的脈絡會彎曲出入,行氣速度快慢皆與手厥陰心主脈相同。所以,『本輸』穴位,都是根據氣的虛實狀態和行氣的速度來取穴施治的。

這是一種順應身體氣血運行的規律來治療疾病的方法,疏通阻塞之處,滋養衰弱之處。這樣一來,邪氣得以去除,正氣得以鞏固,符合自然法則。」

掌後銳骨之端,神門,俞也,少陰經病而藏不病,故獨取其經於掌後銳骨之端神門一俞,所以治經病也。其餘脈之出入曲折,行之徐疾,皆如手厥陰心主之脈行,故「本輸」一篇,心之五腧取於心主者,皆因其氣之虛實徐疾相同,是以取之也。沖,盛滿也。「本輸」所載少陰之腧,皆心主之腧,是少陰無腧也。

白話文:

在手掌後面的尖骨盡頭,有一個穴位叫神門,這是少陰經的俞穴。少陰經病了,藏府不會生病,所以只取其經脈上在手掌後尖骨盡頭的神門一俞穴來治療經絡的疾病。其他脈絡的出入彎曲,經絡運行緩慢或迅速的狀況,都像手厥陰心主經脈的運行方式,所以「本輸」這一篇中,心臟的五俞穴都取自心主經,是因為它們氣的虛實和運行緩慢或迅速的狀況相同,所以就取自心主經。沖,指飽滿充盈。本輸篇所載的少陰經的俞穴,都是心主經的俞穴,說明少陰經本身沒有俞穴。

而此有掌後銳骨之一腧,以治經病,然則臟病無腧,經病則有腧也。《甲乙經》:少衝為井,少府為滎,神門為俞,靈道為經,少海為合,義本於此。

白話文:

在手少陰心經上有一個名為「掌後銳骨」的穴位,可以治療經絡上的疾病。由此可見,臟腑的疾病沒有固定的穴位,而經絡的疾病則有穴位。根據《甲乙經》的記載:少衝穴為井穴,少府穴為滎穴,神門穴為俞穴,靈道穴為經穴,少海穴為合穴。這種穴位分類的原則就是源自於這個說法。

黃帝曰:持針縱舍奈何?岐伯曰:必先明知十二經脈之本末,皮膚之寒熱,脈之盛衰滑澀。其脈滑而盛者,病日進,虛而細者,久以持,大以澀者,為痛痹,陰陽如一者,病難治。其本末尚熱者,病尚在,其熱以衰者,其病亦去矣。持其尺,察其肉之堅脆小大滑澀寒溫燥濕,因視目之五色,以知五臟,而決生死,視其血脈,察其色,以知其寒熱痛痹。黃帝曰:持針縱舍,余未得其意也。

白話文:

黃帝問:拿針扎穴時是留針還是放針啊?

岐伯答:一定要先搞清楚十二經脈的起點和終點,皮膚的寒熱,脈搏的盛衰、滑澀。如果脈搏滑而盛,表示病情在發展;虛而細,表示病情已經持續一段時間了;又大又澀,說明有疼痛和麻痹;陰陽平衡,表示病情難以治療。如果穴位周圍的皮膚還很熱,說明病情還在;如果熱氣消退了,說明病情也消失了。通過觸摸穴位所在的手尺骨,檢查肌肉的緊實度、大小、滑澀度、寒溫、乾燥度和濕潤度。然後觀察眼睛的五種顏色,以瞭解五臟的狀況,並判斷生死。最後,還要看脈搏的血色,以瞭解是否有寒熱痛痹。

黃帝說:拿針扎穴時是留針還是放針,我還是沒聽懂。

岐伯曰:持針之道,欲端以正,安以靜,先知虛實,而行疾徐,左手執骨,右手循之,無以肉果,瀉欲端以正,補必閉膚,輔針導氣,邪氣淫泆,真氣得居。

白話文:

岐伯說:使用針灸的方法,要端正持針,安穩而平靜,預先知道虛實情況,根據不同情況用針快速或緩慢,左手握住骨骼,右手沿著經絡循行,不要用肉捏針柄,瀉針時要端正持針,補針時要密合皮膚,輔助針導引氣血,驅邪氣外泄,讓正氣得以留住體內。

縱,縱針以取之也。舍,舍針而去之也。陰陽如一,即寸口人迎相等也。持其尺,察其肉,視目之五色,視血脈,察其色,義詳「論疾診尺」。

白話文:

「縱」就是垂直刺入針灸,「舍」就是拔針離開。陰陽平衡,就是寸口脈和人迎脈的跳動相等。握住病人的尺骨,觀察病人皮膚的顏色,看看眼睛的五種顏色,觀察血脈的顏色,這方面的意義請參閱「論疾診尺」。

黃帝曰:擀皮開腠理奈何?岐伯曰:因其分肉,左別其膚,微內而徐端之,適神不散,邪氣得去。

左別其膚,左手分別其皮部也。(以上四段,舊誤在「邪客」)

白話文:

黃帝問:該如何使皮膚的毛孔張開?岐伯回答:應當順著肌肉的紋理,用左手區分開皮膚,然後輕輕地插入並緩慢地調整位置,心神專注不分散,這樣邪氣就能被去除。

用左手區分開皮膚,意思就是用左手來分開皮膚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