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四 (4)

回本書目錄

卷四 (4)

1. 背腧(二十九)

黃帝問於岐伯曰:願聞五臟之腧出於背者。岐伯曰:胸中大俞在杼骨之端,肺俞在三椎之間,心俞在五椎之間,膈俞在七椎之間,肝俞在九椎之間,脾俞在十一椎之間,腎俞在十四椎之間,皆挾脊相去三寸所。則欲得而驗之,按其處,應在中而痛解,乃其俞也。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請告訴我五臟的俞穴在背部的位置。」

岐伯回答道:

  • 胸臟的俞穴「大俞穴」在左右兩根肩胛骨的頂端。
  • 肺的俞穴「肺俞穴」在第三、第四胸椎之間。
  • 心的俞穴「心俞穴」在第五、第六胸椎之間。
  • 橫隔膜的俞穴「膈俞穴」在第七胸椎之間。
  • 肝的俞穴「肝俞穴」在第九胸椎之間。
  • 脾的俞穴「脾俞穴」在第十一胸椎之間。
  • 腎的俞穴「腎俞穴」在第十四胸椎之間。

這些俞穴都距離脊椎兩側三寸左右。

如果你想驗證這些俞穴的位置,可以按壓這些部位。如果按壓時在背部中間感到疼痛並且疼痛減輕,那就表示按壓到了正確的俞穴。

背者,胸之府也(《素問·脈要精微論》語),故胸中大俞在背上杼骨之端,足太陽之大杼穴也。自大杼而下,肺俞在三椎之間(脊骨一節為一椎,俗本皆作焦,非),心俞在五椎之間,膈俞在七椎之間,肝俞在九椎之間,脾俞在十一椎之間,腎俞在十四椎之間。皆挾脊骨兩旁相去三寸所,在足太陽經之裡行。

則欲得而驗之,試按其處,應在於中而痛解(解,鬆懈也),乃其腧也。

白話文:

背部是胸腔的後方屏障(《素問·脈要精微論》)。因此,胸中的大俞穴位於背部的杼骨末端,也就是足太陽經的大杼穴。從大杼穴往下,肺俞穴位於三根脊椎骨之間(每一段脊椎骨稱作一椎,錯誤的版本將「椎」寫成「焦」);心俞穴位於五根脊椎骨之間;膈俞穴位於七根脊椎骨之間;肝俞穴位於九根脊椎骨之間;脾俞穴位於十一根脊椎骨之間;腎俞穴位於十四根脊椎骨之間。這些穴位都位於脊椎骨兩側,間隔三寸,屬於足太陽經的循行範圍內。

灸之則可,刺之則不可,氣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傳其艾,須其火滅也。

白話文:

用艾灸治療可以,用針灸治療不行。氣盛就要瀉,虛弱就要補。用艾灸補的,不要吹滅它的火,讓它自然熄滅即可。用艾灸瀉的,要快速吹它的火,把艾草燒完,等它的火熄滅即可。

背腧可灸不可刺,氣盛則以火瀉之,虛則以火補之。以火補者,毋吹其火,須自滅也,以火瀉者,疾吹其火,乃傳其艾,須其火之自滅,而後易艾也。

白話文:

背部可以施灸,但不能針刺。能量過盛時用火氣發散,能量不足時用火氣補充。用火氣補充時,不要吹熄火,等它自然熄滅;用火氣發散時,快速吹火,讓艾條傳遞熱力,等火自然熄滅後,再換新的艾條。

2. 四時氣(三十)

黃帝問於岐伯曰:夫四時之氣,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為定?岐伯答曰:四時之氣,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氣穴而定。故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夏取盛經孫絡,取分間,絕皮膚,秋取經俞;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

白話文:

黃帝問岐伯:「四個季節的氣候都各有不同,百病的產生也都有不同的原因,灸針治療的方法,應該如何確定?」

岐伯回答:「四個季節的氣候,各有其特定的部位,灸針治療的方法,必須根據不同的穴位來確定。所以,春天取穴時,應刺於經絡血脈與肌肉之間,如果病情嚴重,就深刺,病情較輕,就淺刺。夏天取穴時,應刺於大經絡的支絡,挑選間隔處,刺透皮膚。秋天取穴時,應刺於經絡的腧穴;邪氣在臟腑內,應取穴於五臟和六腑相合的部位。冬天取穴時,應刺於井穴和滎穴,並且刺得深一些,以留住針灸的效果。」

春取經血脈分肉之間,甚者深刺之,間者淺刺之(「本輸」:春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甚者深取之,間者淺取之),《素問·刺志》:春取絡脈分肉間,春者經脈長深,其氣少,不能深入,故取絡脈分肉間。夏取盛經孫絡,取分肉間,絕皮膚(「本輸」:夏取諸腧、孫絡、肌肉皮膚之上),「刺志」:夏取盛經、分腠,所謂盛經者,陽脈也,絕膚而病去者,邪居淺也。

白話文:

春天刺取經絡和肌肉之間的部位,嚴重的可以刺得深一些,輕微的可以刺得淺一些。(「本輸」:春天刺取絡脈、諸滎、大經分肉之間,嚴重的刺得深,輕微的刺得淺。)

《素問·刺志》中說:春天刺取絡脈分肉之間,因為春天經脈變長變深,但氣血較少,不能深入,所以要刺取絡脈分肉間。

夏天刺取經脈較盛和其孫絡,刺取分肉和皮膚之間(「本輸」:夏天刺取諸腧、孫絡、肌肉皮膚之上)。《素問·刺志》中說:夏天刺取盛經分腠,這裡的盛經是指陽脈,刺穿皮膚而疾病消失,是因為邪氣在淺層。

秋取經俞,邪在腑,取之合(「本輸」:秋取諸合),「刺志」:秋取經俞,陽氣在合,陰氣初盛,故取俞以瀉陰邪,取合以虛陽邪。冬取井滎,必深以留之(「本輸」:冬取諸井、諸腧之分,欲深而留之),「刺志」:冬取井滎,陽氣衰少,陰氣盛堅,故取井以下陰逆,取滎以實陽氣。

白話文:

秋天:

  • 取經絡俞穴,邪氣在腑,取合穴(「本輸」:秋天取諸合穴)。
  • 「刺志」:秋天取經絡俞穴,陽氣在合穴,陰氣開始旺盛,所以取俞穴瀉陰邪,取合穴虛陽邪。

冬天:

  • 取井滎穴,必須深針留針(「本輸」:冬天取諸井穴、諸腧穴之分,要深針久留)。
  • 「刺志」:冬天取井滎穴,陽氣衰弱,陰氣旺盛而堅實,所以取井穴瀉陰邪,取滎穴補陽氣。

黃帝曰:余聞刺有五變,以主五腧,願聞其故。岐伯曰:人有五臟,五臟有五變,五變有五腧,故五五二十五腧,以應五時。黃帝曰:願聞五變。岐伯曰:肝為牡臟,其色青,其時春,其日甲乙,其音角,其味酸,心為牡臟,其色亦,其時夏,其日丙丁,其音徵,其味苦,脾為牝臟,其色黃,其時長夏,其日戊己,其音宮,其味甘,肺為牝臟,其色白,其時秋,其日庚辛,其音商,其味辛,腎為牝臟,其色黑,其時冬,其日壬癸,其音羽,其味鹹,是為五變。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針灸有五種變化,對應五臟,想請教箇中道理。

岐伯說:人體有五臟,五臟各有五個變化,五個變化對應五個穴位,所以一共有五乘五,也就是二十五個穴位,用來配合一年中的五個季節。

黃帝說:請告訴我這五種變化。

岐伯說:肝臟是屬陽的臟器,顏色青色,對應春季,日子是甲乙,聲音是角,味道是酸;

心臟也是屬陽的臟器,顏色紅色,對應夏季,日子是丙丁,聲音是徵,味道是苦;

脾臟是屬陰的臟器,顏色黃色,對應長夏(夏季的中間),日子是戊己,聲音是宮,味道是甘;

肺臟是屬陰的臟器,顏色白色,對應秋季,日子是庚辛,聲音是商,味道是辛;

腎臟是屬陰的臟器,顏色黑色,對應冬季,日子是壬癸,聲音是羽,味道是鹹。

這五種變化就是五臟的特性。

黃帝曰:以主五腧奈何?岐伯曰:臟主冬,冬刺井,色主春,春刺滎,時主夏,夏刺俞,音主長夏,長夏刺經,味主秋,秋刺合,是謂五變以主五腧。黃帝曰:諸原安合?以致六腧?岐伯曰: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以應其數,故六六三十六腧。黃帝曰:何謂臟主冬,時主夏,音主長夏,味主秋,色主春?願聞其故。

白話文:

黃帝問:「怎麼根據五行理論來選擇穴位?」

岐伯答:「肝臟對應冬季,冬季刺井穴;心臟對應春季,春季刺滎穴;脾臟對應夏季,夏季刺俞穴;肺臟對應長夏(指夏季末),長夏刺經穴;腎臟對應秋季,秋季刺合穴。這就是根據五行生剋變化來選擇穴位的原則。」

黃帝再問:「各個腧穴在哪裡集中?」

岐伯答:「腧穴並非只在五臟六腑上,而要根據經絡的走向來尋找。經絡與五臟六腑相通,所以根據經絡的數目,共有六六三十六個腧穴。」

黃帝又問:「為什麼說肝臟對應冬季,脾臟對應夏季,肺臟對應長夏,腎臟對應秋季,心臟對應春季呢?請解釋一下其中的原因。」

岐伯曰:病在臟者,取之井,病變於色者,取之滎,病時間時甚者,取之俞,病變於陰者,取之經,經滿而血者,病在胃及以飲食不節得病者,取之於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

白話文:

岐伯說:疾病在於臟器,就取血絡的井穴;疾病反映在臉色上,就取血絡的榮穴;疾病時常加重,就取血絡的輸穴;疾病轉變為陰證,就取經脈穴位;經脈氣血旺盛導致出血,疾病位於胃部或因飲食失節而得病,就取血絡的合穴。因此取名為「味主合」,這是人體五臟六腑氣血轉化的五種管道。

五臟五腧,井、滎、俞、經、合,故命曰味主合,是謂五變也。原獨不應五時,以經合之,並主長夏,以應其數,故六腑之六六三十六腧合於五臟之五五二十五腧也。長夏為至陰,故病變於陰者,取之經。(此段舊誤在「順氣一日分為四時」)

白話文:

五臟各有對應的五個腧穴,分別稱為井穴、滎穴、俞穴、經穴、合穴。因此稱為「味主合」,也就是五種變化。原本應該不會有五種時令,但將經穴和合穴並列,共同支配長夏。以符合五臟和六腑的數目,因為六腑的六六三十六個腧穴對應五臟的五五二十五個腧穴。長夏時節代表陰氣最盛,所以如果疾病變化偏於陰,就要選取經穴治療。(原先錯誤的說法:順氣一天分成四時)

黃帝曰:余聞五臟六腑之氣,滎俞所入為合,令何道從入?入安連過?願聞其故。岐伯答曰:此陽脈之別入於內,屬於腑者也。黃帝曰:滎俞與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滎俞治外經,合治內腑。黃帝曰:治內腑奈何?岐伯答曰:取之於合。黃帝曰:合各有名乎?岐伯答曰:胃合入於三里,大腸合入於巨虛上廉,小腸合入於巨虛下廉,三焦合入於委陽,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膽合入於陽陵泉。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五臟六腑之氣,通過滎俞穴位進入穴道,請問它們是如何進入的?又如何連接、通過的?希望能聽到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這些陽脈的支脈進入體內,屬於腑臟。」

黃帝問道:「滎俞和合穴,分別有什麼作用嗎?」

岐伯回答:「滎俞穴治療外經,合穴治療內腑。」

黃帝問道:「如何治療內腑?」

岐伯回答:「從合穴著手。」

黃帝問道:「合穴各有哪些名稱?」

岐伯回答:

  • 胃合穴,位於三里穴。
  • 大腸合穴,位於巨虛穴的上邊緣。
  • 小腸合穴,位於巨虛穴的下邊緣。
  • 三焦合穴,位於委陽穴。
  • 膀胱合穴,位於委中穴的中央。
  • 膽合穴,位於陽陵泉穴。

黃帝曰:取之奈何?岐伯答曰:取之三里者,低跗取之,巨虛者,舉足取之,委陽者,屈伸而取之,委中者,屈兩取之,陽陵泉者,正豎膝,予之齊,下至委中之陽取之。取諸外經者,揄伸而從之。

白話文:

黃帝問:「要如何取穴呢?」

岐伯答:「取三里穴,宜抬腳取穴;取巨虛穴,宜抬足取穴;取委陽穴,宜屈伸取穴;取委中穴,宜屈兩膝取穴;取陽陵泉穴,宜正立膝蓋,使其與肩同高,然後稍往下,至委中穴的陽側取穴。取外經穴,宜沿經絡走向,伸展或屈曲身體。」

臟腑之腧,所出為井,所溜為滎,所注為俞,所行為經,所入為合。五臟六腑之氣,滎、俞所入為合,是令何道從入?入而安所連屬?安所過往?此陽脈之別入於內,屬於腑者,是從別道而入,連屬於腑,過往於其本腑之所合者也。故滎俞治外經,合治內腑,治內腑者,取之於合,以其入屬於腑也。

白話文:

人體的臟腑穴位,發出的氣血稱「井」,流動的氣血稱「滎」,聚集的氣血稱「俞」,運行的氣血稱「經」,匯入的氣血稱「合」。五臟六腑之氣聚集在「滎、俞」後,流入「合」之中,這使得陽脈氣血可以從不同的管道進入體內,連接臟腑。陽脈之氣連接的臟腑,是透過不同的管道進入,連接特定的臟腑,再流經該臟腑「合」穴匯集的位置。因此,「滎俞」穴位治療外在經絡,「合」穴治療內在臟腑。治療內在臟腑,應取「合」穴,因為陽脈氣血會匯入臟腑的「合」穴。

胃合入於三里,足陽明之穴也。大腸之合在曲池,巨虛上廉,足陽明穴(手三陽下合足三陽)。小腸之合在小海,巨虛下廉,足陽明穴。三焦之合在天井,委陽,足太陽穴。膀胱合入於委中央,足太陽穴。膽合入於陽陵泉,足少陽穴。正豎膝,予之齊,正豎兩膝,使與之齊也。

白話文:

胃的經絡與三里穴相連,三里穴是足陽明經的穴道。大腸的經絡與曲池穴相連,在巨虛穴的上方,是足陽明經的穴道(手三陽經與足三陽經相合)。小腸的經絡與小海穴相連,在巨虛穴的下方,是足陽明經的穴道。三焦的經絡與天井穴相連,在委陽穴,是足太陽經的穴道。膀胱的經絡與委中穴相連,是足太陽經的穴道。膽的經絡與陽陵泉穴相連,是足少陽經的穴道。讓患者伸直膝蓋,與你的位置平行。讓患者伸直兩側膝蓋,與你的位置平行。

下至委中之陽,謂委中之前,陽關之下,即陽陵泉之分也。取諸外經,謂取滎俞諸穴。揄申而取之,舒展申布而取之也。

白話文:

一直取到委中穴陽面的位置,也就是委中穴前、陽關穴下,也就是陽陵泉穴的分支處。從外經取穴,是指取滎穴和俞穴。舒展伸展地取穴,就是展開伸布來取穴。

黃帝曰:願聞六腑之病。岐伯答曰:胃病者,腹䐜脹,胃脘當心而痛,上支兩脅,膈咽不通,飲食不下,面熱,兩跗之上脈豎陷者,足陽明病,此胃脈也,取之三里。

陽明行身之前,下於面而行足跗,故面熱及跗上脈陷為足陽明病,此胃之脈也。

白話文:

黃帝說:希望聽聞六腑的疾病。岐伯回答說:胃病的患者,腹部膨脹漲滿,胃脘部位正對著心臟而疼痛,疼痛向上延伸到兩脅,橫膈和咽喉不通暢,飲食無法吞嚥,臉部發熱,兩腳背上方的脈絡呈現豎起而又陷落的現象,這是足陽明經絡的疾病,這是胃脈,可以在三里穴取穴治療。

大腸病者,腸中切痛而鳴濯濯,冬月重感於寒即泄,當臍而痛,不能久立,與胃同候,魚絡血者,手陽明病,取之巨虛上廉。

魚絡,魚際之絡,手陽明脈起大指,傍魚際也。

白話文:

患有大腸疾病的人,腸道會感到劇烈疼痛並發出咕嚕咕嚕的聲音。冬天受寒後容易腹瀉,腹瀉時會感到肚臍周圍疼痛,無法長時間站立。它的症狀與胃病相似。如果有血絡瘀於魚際穴,是手陽明經絡的病症,應取巨虛穴上方部位進行治療。

小腸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睪而痛,時窘之後,當耳前熱,若寒甚,若獨肩上熱甚,及手小指次指之間熱,若脈陷者,手太陽病,此其候也,取之巨虛下廉。

手太陽起小指,繞肩胛,交肩上,循頸,上頰,卻入耳中,故耳前肩上及手小指熱為手太陽病。

白話文:

小腸有病的人,會感到小腹部疼痛,腰脊部好像被牽拉一樣疼痛,大便後會出現耳前發熱的情況。如果寒氣很嚴重,可能會出現單側肩膀發熱厲害,或者手上的小指和無名指之間發熱。如果脈象深伏不顯,屬於手太陽經的病症。可以治療的穴位是巨虛穴和下廉穴。

三焦病者,腹氣滿,小腹尤堅,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亦見於脈,取委陽。

白話文:

三焦有病的人,肚子裡脹滿了氣,小腹尤其堅硬,小便困難,憋得非常急迫,尿液失禁就變成水,積聚起來就會變成脹滿。症狀在足太陽經的外側大絡穴,大絡穴位於太陽經和少陽經之間,也可以通過脈象得知,取穴委陽。

不得小便,窘急,溢則水,留即為脹,三焦者,決瀆之官,水道出焉,水道不通,故小便窘急,水留為脹也(小腸病,時窘急在後,三焦病則窘急在前)。其候在足太陽之外大絡,大絡在太陽少陽之間,是其位也,故亦見於大絡之脈,見於脈,手少陽經病也。

白話文:

小便不通,尿急,膀胱滿溢則小便外溢,而水液積滯則形成脹滿。三焦是主管排泄的臟腑,水液代謝的通道由此而出。水液通道不通暢,所以小便不通暢,水液積滯則形成脹滿(小腸有病變時,尿急尿頻發生在排尿之後,而三焦有病變時,尿急尿頻發生在排尿之前)。這種症狀的徵候出現在足太陽膀胱經的聯屬絡脈,絡脈位於太陽膀胱經和少陽膽經之間,這是絡脈的位置所在的緣故,所以絡脈的病變也能表現在脈象上。如果脈象上出現這種症狀,則屬於手少陽三焦經的病變。

膀胱病者,小腹遍腫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熱,若脈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脛踝後皆熱,取委中央。

足太陽脈循肩膊,貫腨內,出踝外,至小指外側,故肩上脛踝及小指外廉皆熱,此亦足太陽經病也。

白話文:

患有膀胱疾病的人,小腹部普遍腫脹疼痛,用手按壓後,想要小便但卻無法排出,肩部發熱;如果脈搏無力,同時腳的小指外側和腳踝後也發熱,治療時應取委陽穴。

膽病者,善太息,口苦,嘔宿汁,心下憺憺,恐人將捕之,嗌中吤吤然,數唾,候在足少陽之本末,亦視其脈之陷下者灸之,其寒熱者,取陽陵泉。

足少陽之本末,其本在頭,其末在足。其經之本末有陷下者,亦少陽經之病也。

白話文:

患有膽病的人,常常嘆息,口中有苦味,嘔吐陳舊的食物,心中感覺不安,擔心有人要逮捕他,喉嚨裡感覺沙沙作響,經常吐口水,症候在足少陽經的始末,也要觀察其脈的陷下者施以灸療,如果兼有寒熱的,取陽陵泉穴。

黃帝曰:刺之有道乎?岐伯答曰:刺此者,必中氣穴,毋中肉節。中氣穴則針遊於巷,中肉節即皮膚痛,補瀉反則病益篤,中筋則筋緩,邪氣不出,與其真氣相搏,亂而不去,反還內著。用針不審,以順為逆也。

白話文:

黃帝問:針灸療法有規律嗎?

岐伯答:進行針灸時,一定要扎中氣穴,不能紮在肉節上。扎中氣穴,針就會在經絡中遊走。而紮在肉節上,只會令皮膚疼痛。如果補瀉的方法不對,會加重病情。扎中筋絡,會使筋氣鬆弛,邪氣無法排出,跟正氣相搏,導致邪氣在體內亂竄不去,反而會迴流到內部。使用針灸時,如果判斷不準確,會把順應之法變成違逆之法。

必中氣穴,所謂得氣穴為定也。巷,隧道也。反還內著,反還於內,著而不去也。(以上八段,舊誤在「邪氣臟腑病形」)

白話文:

須找到中氣穴,所謂「得氣穴」就是確定的意思。「巷」指隧道。「反還內著」指反回臟腑內,一直存在而不離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