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三 (1)
卷三 (1)
1. 經脈(二十)
雷公問於黃帝曰:「禁服」之言,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臟,外別六腑,願盡聞其道。黃帝曰:經脈者,所以能決死生,處百病,調虛實,不可不通。
白話文:
雷公問黃帝:「禁服」是怎麼回事?針灸的基本原則是根據經脈的原理,控制針刺的部位和深度,內部連接五臟,外部區分六腑,希望詳細瞭解這方面的知識。黃帝說:經脈可以決定生死,治療各種疾病,調節虛實,非常重要,不能不瞭解。
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營其所行之道路),制其度量(制其度量之長短),內次五臟(內次五臟之部),外別六腑(外別六腑之分)。六語,「禁服」之言。
白話文:
針灸的原理,首先要了解經脈的走向,掌握其行經的路線,並確定其深度和長度。針灸的部位,內部要針對五臟,外部要針對六腑。這六個字「禁服」,是針灸禁忌的意思。
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下循臑內,行少陰心主之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入寸口,上魚,循魚際,出大指之端。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甚則交兩手而瞀,此為臂厥。
白話文:
肺經(手太陰經)的經脈,開始於中焦,向下連接大腸,然後循著胃口,上隔膜,到達肺,從肺部延伸橫過腋下,向下循著手臂內側,行經心主經之前方,下到肘關節的中間,沿著手臂內側上骨的下緣,進入寸口穴,向上到達魚際穴,從大拇指的末端出來。它的支脈,從手腕後方直接出來,循行在食指內側,從指尖出來。如果這條經脈不通暢,會引起肺部脹滿、氣喘、咳嗽,缺盆穴(在手掌心)疼痛,嚴重時會兩手交疊而暈眩,這稱為「臂厥」。
是主肺所生病者,咳,上氣喘喝,煩心,胸滿,,臑臂內前廉痛厥,掌中熱。氣有餘則肩背痛,風寒汗出中風,小便數而欠,氣虛則肩背痛寒,少氣不足以息,溺色變。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則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這是肺部疾病的症狀:咳嗽、氣喘喉鳴、煩躁、胸悶、上臂內側疼痛、手掌發熱。氣血過盛則肩背疼痛,風邪寒邪侵入可導致中風,小便頻率高且容易疲倦。氣血虛弱則肩背疼痛怕冷,氣息不足導致呼吸困難,小便顏色改變。針對這些疾病,氣血旺盛則瀉去,氣血虛弱則補益,身體發熱則散熱,身體發冷則保暖,內臟下垂則灸治。氣血不旺盛也不虛弱,可以用經脈的理論來治療。氣血旺盛的人,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三倍。氣血虛弱的人,寸口脈比人迎脈小。
手之三陰,自胸走手。肺手太陰之脈,起於中焦,下絡大腸,太陰陽明為表裡也。還循胃口,上膈,屬肺,從肺系橫出腋下,中府之分也。下循臑內(臂內嫩肉曰臑),行少陰厥陰二經之前(手三陰行於臂內,太陰在前),下肘中,循臂內上骨下廉(掌後高骨),入寸口而成尺寸,上魚(大指根肥肉日魚),循魚際(穴名,即寸口脈)。出大指之端,手太陰之少商也。
其支者,從腕後直出次指內廉,出其端,而交於手陽明經。人迎,足陽明之動脈,在喉旁。
白話文:
手上的三條陰經,從胸部走向手臂。肺手太陰經的脈絡,起源於中焦,向下連接大腸,太陰經和陽明經表裡相配。再沿著胃口、橫膈向上,屬於肺,從肺系橫向連接至腋下,也就是中府穴的分支。接著順著手臂內側(手臂內側柔軟的肉稱為臑)向下,行於手少陰經和厥陰經的前面(手三陰經行於手臂內側,太陰經在前),到達肘部中間,沿著手臂內側上骨的下緣(手掌後面的凸起骨頭),進入寸口穴,形成寸關尺脈,向上至魚際穴(拇指根部的圓形肉塊),沿著魚際穴(穴位名稱,即寸口脈)。最後從拇指尖端出來,這是手太陰經的少商穴。
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循指上廉,出合谷兩骨之間,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入肘外廉,上臑外前廉,上肩,出髃骨之前廉,上出於柱骨之會上,下入缺盆,絡肺,下膈,屬大腸。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上挾鼻孔。
白話文:
大腸經屬於手陽明,起於大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沿著手指的外側向上,在虎口兩骨之間相會,進入兩條肌肉之間,沿著手臂外側向上,進入肘關節的外側,向上沿著肩膀的外前側,到達肩胛骨,從肩胛骨前緣的外側出來,向上到達頸椎的後方,向下進入缺盆,通過肺部,下穿橫膈膜,與大腸相連。
它的支脈從缺盆向上經過頸部,穿過面頰,進入下頜骨內,再從嘴角出來,交於人中穴,對於左邊來說是從右邊來,對於右邊來說是從左邊來,向上沿著鼻孔。
是動則病齒痛,頸腫。是主津液所生病者,目黃,口乾,鼽衄,喉痹,肩前臑痛,大指次指痛不用。氣有餘則當脈所過者熱腫,虛則寒慄不復。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當身體活動時就會牙齒痛、脖子腫。這是主要由體液過多導致的疾病,症狀包括:眼睛發黃、口乾、鼻子出血、喉嚨痛、肩膀前部和胸部疼痛、大拇指和食指疼痛且無法使用。
如果氣過剩,則脈絡經過的地方會發熱腫脹;如果氣虛,則會發冷顫抖,無法恢復。對於這些疾病,如果氣血旺盛就瀉除,如果氣血虛弱就補益,如果發熱就用清熱藥,如果寒冷就用溫補藥,如果氣血虛陷就用艾灸。如果不旺盛也不虛弱,就根據經絡來治療。
氣血旺盛的人,人迎脈會比寸口脈大三倍;氣血虛弱的人,人迎脈會比寸口脈小。
手之三陽,自手走頭。大腸手陽明之脈,起於大指次指之端,(大指之次指),手陽明之商陽也。循指上廉,出合谷(穴名,在大指次指兩岐,手陽明動脈),兩骨之間,(大指次指兩岐骨問),上入兩筋之中.循臂上廉(手三陽行於臂外,陽明在前),入肘外廉(髃骨,肩上巨骨),上出於柱骨之會上(柱骨,項後大柱骨,即督脈之大椎,六陽所會),下入缺盆,絡肺,陽明太陰為表裡也。下膈,屬大腸。
白話文:
手上的三大陽經,從手指經脈往上走頭部。大腸經(手陽明經),它的起點在拇指和食指的指尖(拇指的旁邊手指),這是手陽明經的商陽穴。經脈沿著手指的外側向上,經過合谷穴(位於拇指和食指的交會處,手陽明經的動脈),兩塊骨頭之間(拇指和食指的交會處),然後深入兩條肌腱之間。經脈沿著手臂的外側向上(手三陽經行於手臂外側,陽明經在前),進入肘部外側(髃骨,肩上大骨),向上通到後頸骨相交的地方(後頸骨,即督脈的大椎穴,六陽經相交之處),向下進入鎖骨上方的凹陷處,連接肺部,陽明經和大腸經是表裡關係。經脈向下經過橫膈,到達大腸。
其支者,從缺盆上頸,貫頰,入下齒中,還出挾口,交人中,左之右,右之左(之,至也),上挾鼻孔,手陽明之迎香也,自迎香而交於足陽明經。熱則疾之,疾出其針也。寒則留之,久留其針也。
白話文:
所謂的支脈,從缺盆上行到頸部,貫穿臉頰,進入下排牙齒中,再次穿出並緊貼嘴角,交叉於人中,左邊走到右邊,右邊走到左邊(這裡的「至」字表示到達),往上穿過鼻孔,也就是手陽明經的迎香穴,從迎香穴交叉於足陽明經。碰到熱症就快速將針刺進去,產生痠麻感後將針拔出。碰到寒症則將針留置,長時間留針。
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旁納太陽之脈,下循鼻外,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循頰車,上耳前,過客主人,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循喉嚨,入缺盆,下膈,屬胃,絡脾。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
白話文:
胃經(足陽明胃經)的循行路線:
起點:鼻樑的根部(交頞)
旁行:接受太陽經的脈氣
下行:沿著鼻翼外側
進入:上牙齒內側
再出:環繞嘴巴包住嘴脣
向下:與承漿穴交會(下巴點)
返回:沿下嘴脣後方的下廉穴下行
出:大迎穴(嘴角外側)
沿著:頰車穴
上行:耳前
經過:客主人穴
沿著:髮際
到達:額頭和頭顱
支脈:從大迎穴前側向下到人迎穴
沿著:喉嚨
進入:缺盆穴(胸骨上窩)
下行:橫膈膜
歸屬:胃
連接:脾臟
直行脈:從缺盆穴向下到乳房的內側
向下:並行於肚臍
進入:氣街穴(肚臍中心)
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抵伏兔,下膝臏中,下循脛外廉,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是動則病洒洒振寒,善呻數欠,顏黑,病至則惡人與火,聞木音則惕然而驚,獨閉戶塞牖而處,甚則欲上高而歌,棄衣而走,賁響腹脹,是謂骭厥。
白話文:
它的分支從胃部開始,沿著腹部往下,在氣街中會合,經過髀關,抵達伏兔,再經過膝蓋,沿著小腿外側往下,走到腳踝,進入中指內側。它的另一條分支,往下偏離三寸,進入中指外側。再有一條分支,從腳踝上分出,進入大拇指之間,從大拇指頂端出來。這些分支活動時,會導致身體發抖、發冷,經常呻吟、打呵欠,臉色發黑;病情發作時,會厭惡人羣和火,聽到木頭的聲音會驚恐不安,獨自關門閉窗待著;嚴重時,會想要爬到高處唱歌,脫掉衣服亂走,腹脹、大吼大叫,這就是所謂的「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狂瘧溫淫汗出,鼽衄,口喎唇胗,頸腫喉痹,大腹水腫,膝臏腫痛,循膺乳氣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中指不用。氣盛則身以前皆熱,其有餘於胃則消穀善飢,溺色黃,氣不足則身以前皆寒慄,胃中寒則脹滿。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三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主要是由血引起的疾病,包括:
- 發狂、瘧疾、溫病、盜汗、鼻衄、口眼歪斜、嘴脣腫大、頸部腫脹、喉嚨痛、腹水、膝蓋疼痛、胸部和乳房疼痛、腹股溝疼痛、腳踝外側疼痛、腳背疼痛、中指麻木。
- 氣盛時,身體前面發熱;氣虛時,身體前面發冷發抖。
- 胃氣過盛,消化不良、容易飢餓、小便黃色;胃氣不足,胃脹氣。
對於這些疾病,治療原則是:
- 盛則瀉之:病情嚴重時,需要瀉火。
- 虛則補之:虛弱時,需要補氣血。
- 熱則疾之:熱證時,需要清熱解毒。
- 寒則留之:寒證時,需要溫補。
- 陷下則灸之:臟腑脫垂時,需要灸療。
- 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病情不嚴重,根據經絡辨證論治。
盛證: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三倍。虛證:人迎脈比寸口脈小。
足之三陽,自頭走足。胃足陽明之脈,起於鼻之交頞中(頞,鼻莖,即山根),旁納太陽之脈(足太陽脈起目內眥,足陽明脈由此下行),下循鼻外,足陽明之承泣也(穴在目下)。入上齒中,還出挾口環唇,下交承漿(任脈穴名),卻循頤後下廉,出大迎(陽明穴名),循挾車(陽明穴名),上耳前,過客主人(足少陽穴名),循髮際,至額顱。其支者,從大迎前下人迎(陽明穴名,喉旁動脈),循喉嚨,入缺盆(陽明穴名)。
白話文:
足部的三條陽經,從頭部一直延伸到腳。
胃足陽明經,從鼻根旁開始,接著通過太陽經(從眼角開始),沿著鼻翼下方延伸,就是陽明的「承泣穴」(位於眼睛下方)。進入上牙齦,再出來後環繞嘴脣,向下連接任脈的「承漿穴」,接著沿著下顎後緣向下,到達「大迎穴」,再沿著臉頰兩側,上行至耳前,經過「客主人穴」,沿著髮際線,到達額頭和頭頂。
陽明經的一條支脈,從「大迎穴」向前下方延伸,連接「人迎穴」(位於喉嚨兩側的動脈),再沿著喉嚨,進入「缺盆穴」。
下膈,屬胃,絡脾,陽明與太陰為表裡也。其直者,從缺盆下乳內廉,下挾臍,入氣街中(陽明穴名,毛際兩旁動脈)。其支者,起於胃口,下循腹裡,下至氣街中而合,以下髀關(穴名),抵伏兔(穴名),下膝臏中(膝蓋曰臏),下循脛外廉(䯒骨曰脛。足三陽行於骽外,陽明在前),下足跗(足背),入中指內間(大指之次指),足陽明之厲兌也。其支者,下廉三寸而別,下入中指外間。
白話文:
下腹部,屬於胃,聯繫脾,陽明經和太陰經是表裡關係。陽明經的正脈,從缺盆經乳房內側,向下經過肚臍,進入氣街穴(陽明經穴,位於毛髮際兩側的動脈)。
陽明經的支脈,從胃口開始,向下經過腹部,到達氣街穴與正脈會合,繼續向下經過髀關穴(穴道名),抵達伏兔穴(穴道名),向下經過膝蓋骨(膝蓋稱作臏),向下沿著小腿外側(脛骨稱為脛。足三陽經行於小腿外側,陽明經在前),向下經過腳背,進入中指內側(大拇指旁邊的手指),這是足陽明經的厲兌穴。
陽明經的另一條支脈,向下偏離正脈三寸,進入中指外側。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間,出其端,而交於足太陰經。惡人與火,聞木音惕然而驚,獨閉戶塞牖而處,上高而歌,棄衣而走,義詳《素問》「脈解」、「陽明脈解」。骭,脛骨也,足陽明自膝臏而下脛外,故病骭厥。中指不用,即大指之次指也。
白話文:
這一支脈,從小腿外側分出,進入大腳趾間,從大腳趾端出來,然後交會於足太陰經脈。厭惡別人接近,害怕火,聽到木頭的聲音就警惕地驚醒,獨自關上門窗,跑到高處吟唱,把衣服丟掉就跑,具體意思詳見《素問》中的「脈解」、「陽明脈解」。骭,就是小腿骨,足陽明經脈從膝蓋骨以下沿小腿外側行走,所以患骭厥病。中指不用,就是大腳趾旁邊的那個手指。
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上內踝前廉,上踹內,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是動則病舌本強,食則嘔,胃脘痛,腹脹善噫,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身體皆重。
白話文:
脾經是足太陰經,從大拇指尖端開始,沿著腳趾內側白肉邊緣,經過腳踝骨後緣,向上到腳踝內前側,再向上沿小腿骨後方,與足厥陰經交叉後,向上到膝蓋股骨內前側,進入腹部,屬於脾臟,連接胃,上升到橫膈,夾住咽喉,連接到舌根,分佈在舌頭下方。它的分支從胃經的分支向上到橫膈,輸注到心臟中。脾經活動異常,就會導致舌根僵硬,進食後嘔吐,胃脘疼痛,腹脹愛打嗝,遇到寒氣或受寒後,會感到輕鬆舒暢但同時身體感到沉重。
是主脾所生病者,舌本痛,體不能動搖,食不下,煩心,心下急痛,溏,瘕泄,水閉,黃疸,不能臥,強立,股膝內腫厥,足大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三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踹,音篆。
白話文:
這些病症主要與脾臟相關:
- 舌根疼痛
- 身體無法移動
- 進食困難
- 心煩意亂
- 心口劇痛
- 腹瀉
- 腫塊堵塞
- 水腫
- 黃疸
- 無法平躺,只能強撐著站立
- 大腿內側和小腿腫脹
- 大拇指無法使用
對於這些病症,需要根據不同的情況採取措施:
- 實證(病勢較重):瀉下通便
- 虛證(體質虛弱):滋補強身
- 熱證(身體發熱):清熱祛火
- 寒證(身體發冷):溫陽補氣
- 脫肛:灸治療法
- 無明顯實虛虛實之分:根據經絡取穴治療
實證:寸口脈博比人迎脈博大三倍。
虛證:寸口脈博比人迎脈博小。
足之三陰,自足走胸。脾足太陰之脈,起於大指之端,足太陰之隱白也。循指內側白肉際,過核骨後(大指後圓骨),上內踝前廉(足三陰行於骽內,太陰在前),上踹內(骽肚),循脛骨後,交出厥陰之前(足太陰厥陰同起大指,其於踹下,厥陰在太陰之前,厥陰自中都上行,方出太陰之後,太陰自漏谷上行,方出厥陰之前),上膝股內前廉,入腹,屬脾,絡胃,太陰與陽明為表裡也。上膈,挾咽,連舌本,散舌下。
其支者,復從胃別上膈,注心中,而交於手少陰經。得後與氣則快然如衰,義見《素問·脈解》。
白話文:
足的三條陰經,從足部走向胸部。
脾經(足太陰):
- 起源於大腳趾尖端(隱白穴)。
- 沿大腳趾內側白色肉緣向上。
- 經過大腳趾後方的圓骨(核骨)。
- 上達內踝前緣(三條陰經在小腿內側行走,脾經在前)。
- 進入小腿肚內側。
- 沿小腿後方的脛骨向上。
- 交叉於腎經(足少陰)之前(脾經和腎經同源於大腳趾,在小腿肚下方,腎經在前,腎經從中都穴向上行進,正好在脾經之後出現,而脾經從漏谷穴向上行進,正好在腎經之前出現)。
- 上行至膝蓋和小腿內側前緣。
- 進入腹腔,連接脾臟,連繫於胃(脾經與胃經為表裡關係)。
- 向上經過膈肌,挾持咽喉,連接舌根,散佈於舌頭下方。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下循臑內後廉,行太陰心主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是動則病嗌乾心痛,渴而欲飲,是為臂厥。
白話文:
心經和手少陰腎經,都起源於心臟。本經的脈絡從心臟連接心臟的管道,下穿橫膈膜,聯繫小腸。本經的分支從心臟的管道旁沿著咽喉上行,連接眼睛和舌頭。本經的正脈再從心臟的管道往回上行到肺部,然後向下從腋窩出來,沿著上臂內側後緣向下,運行在心包經的後面,向下到肘部內側,沿著前臂內側後緣,到達手掌後部銳利的骨頭末端,進入手掌內側後緣,沿著小指內側,從小指末端出來。本經受傷,會出現咽喉乾燥、心痛、口渴想喝水等症狀,稱為「臂厥」。
是主心所生病者,目黃脅痛,臑臂內後廉痛厥,掌中熱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如果病症屬於心臟方面,會出現眼睛發黃、肋骨疼痛、小腿內側和後側疼痛、手心發熱疼痛等症狀。針對這些病症,如果是過盛的,就瀉火;如果是虛弱的,就補養;如果是發熱的,就驅寒;如果是寒涼的,就保暖;如果是陷下的,就灸療。如果既不過盛也不虛弱,就按照經絡取穴。過盛時,寸口脈搏跳動比人迎脈搏快一倍以上;虛弱時,寸口脈搏比人迎脈搏跳動緩慢。
心手少陰之脈,起於心中,出屬心系,下膈,絡小腸,少陰與太陽為表裡也。其支者,從心系上挾咽,系目系。其直者,復從心系卻上肺,下出腋下,手少陰之極泉也。下循臑內後廉(少陰在後),行太陰心主二脈之後,下肘內,循臂內後廉,抵掌後銳骨之端(少陰神門,手外踝上動脈),入掌內後廉,循小指之內,出其端,手少陰之少衝也。
白話文:
心經和手少陰經脈,起源於心臟,從心包膜延伸出來,往下穿過橫隔膜,聯繫小腸。手少陰經和太陽經是互相表裡的關係。其分支分佈於:從心包膜向上經過咽喉,分佈在眼睛和舌頭。其正脈則從心包膜向上穿過肺部,再向下延伸至腋下,這就是手少陰經的「極泉」穴。然後再沿著前臂內側後緣(手少陰在後),行走在心包經和心主經的後方,向下經過手肘內側,沿著上臂內側後緣,到達手掌後方手外踝上動脈的銳骨之端(手少陰的「神門」穴),再進入手掌內側後緣,沿著小指內側,從指尖出來,這就是手少陰經的「少衝」穴。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繞肩胛,交肩上,入缺盆,絡心,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目內眥,斜絡於顴。
白話文:
小腸經,即手太陽經,起始於小指末端,沿著手臂外側向上,經過手腕,出來於肘窩中央,接著沿著手臂骨下緣向上,出來於肘內側兩條肌腱之間,再向上經過上臂外側後緣,出來於肩關節,繞過肩胛骨,交會於肩部上方,進入缺盆,與心相連,沿著咽喉向下,通過膈肌,抵達胃部,屬於小腸。
其分支:從缺盆沿著脖子向上,經過臉頰,到達眼睛的外眼角,再往裡進入耳朵中。另有分支:從臉頰分出,向上經過額頭,抵達鼻子,到達眼睛的內眼角,斜行連接顴骨。
是動則病嗌痛頷腫,不可以顧,肩似拔,臑似折。是主液所生病者,耳聾目黃頰腫,頸頷肩臑肘臂外後廉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如果活動就出現咽喉痛、頷骨腫脹的症狀,不能轉頭看,肩膀像被拔開,大腿像要折斷。這是由於體內過多體液而導致的疾病,會出現耳聾、眼睛發黃、面頰腫脹、頸部、頷骨、肩膀、大腿、肘部、手臂外側後緣疼痛。對於這些疾病,體質強壯就瀉下治療,虛弱就補益治療,體質熱就用瀉熱藥治療,體質寒就用溫補藥治療,脫肛就灸治療,如果體質不強壯也不虛弱,就根據經絡取穴治療。體質強壯的人,人迎穴脈搏跳動比寸口穴大一倍以上;體質虛弱的人,人迎穴脈搏反而比寸口穴小。
小腸手太陽之脈,起於小指之端,手太陽之少澤也。循手外側,上腕,出踝中,直上循臂骨下廉(太陽在後),出肘內側兩筋之間,上循臑外後廉,出肩解,(肩後骨縫),繞肩胛(肩膊),交肩上,會於督脈之大椎。入缺盆,絡心,太陽與少陰為表裡也。循咽,下膈,抵胃,屬小腸。
白話文:
小腸經(手太陽經)的經脈,起始於小指的末端,稱為手太陽少澤穴。沿着手臂的外側向上,經過手腕,從手背中心出來,一直往上沿着上臂骨的下緣(太陽經在後方),從肘內側兩條筋之間出來,向上沿着上臂的外後緣,到達肩胛骨的凹陷處(肩後骨縫),繞過肩胛骨(肩膊),交會於肩上,與督脈的大椎穴相連。進入頸後的缺盆(風池穴),與心相絡。太陽經與少陰經是表裡關係。沿着咽喉,向下經過橫膈,到達胃,屬於小腸。
其支者,從缺盆循頸,上頰,至目銳眥,卻入耳中,手太陽之聽宮也。其支者,別頰,上䪼,抵鼻,至日內眥,而交於足太陽經,斜絡於顴。
白話文:
支脈(部分經絡)從太陽穴附近繞過頸部,向上經過臉頰,到達眼角處,再轉向進入耳中,這是手太陽小腸經的聽宮穴。支脈的一部分分出,從臉頰向上經過額頭,抵達鼻部,到達兩眼內側的目內眥,與足太陽膀胱經相交,並斜著絡於顴骨。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入膕中。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腫,挾脊內,過髀樞,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至小指外側。
白話文:
膀胱經(足太陽經)從眼睛內眼角開始,沿額頭往上,交會於頭頂。分出的分支從頭頂延伸到耳朵上方。主要循行部位從頭頂進入大腦,再出來沿著脖子後方,經過肩膀內側,夾著脊椎,到達腰部,沿著脊骨進入,連接腎臟,歸屬於膀胱。分支從腰部往下,夾著脊椎,經過臀部,進入膝窩處。另一分支從肩膀內側左右分出,往下經過腫骨,夾著脊椎內側,經過大腿轉動樞紐,沿著大腿外側,從後側邊緣往下,與膝窩處匯合,再往下貫穿小腿內側,從外腳踝後方出來,沿著腳跟骨,到達小腳趾外側。
是動則病沖頭痛,目似脫,項似拔,脊痛,腰似折,髀不可以曲,膕如結,踹如裂,是為踝厥。是主筋所生病者,痔瘧狂癲疾,頭囟項痛,目黃,淚出,鼽衄,項背腰尻膕踹腳皆痛,小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再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囟,音信。
白話文:
當身體活動時,會出現衝擊性的頭疼,視力模糊,脖子僵硬,脊椎疼痛,腰部彎曲困難,小腿後側僵硬,臀部肌肉撕裂的感覺,這就是「踝厥」。這是由筋脈疾病引起的。
其症狀包括:痔瘡、瘧疾、狂犬病、癲癇、頭頂和頸部疼痛、眼睛發黃、流淚、鼻出血,頸部、背部、腰部、臀部、小腿後側、腳部疼痛,小指麻木。
治療這些疾病,需要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不同的方法:症狀嚴重時瀉火,身體虛弱時補虛,熱症時發汗,寒症時溫補,下陷的疾病用艾灸,症狀不嚴重不虛弱時,按經絡治療。
症狀嚴重時,人迎脈搏明顯比寸口脈搏大;身體虛弱時,人迎脈搏比寸口脈搏小。
膀胱足太陽之脈,起於目內眥,足太陽之睛明也。上額,交巔。其支者,從巔至耳上角。其直者,從巔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挾脊,抵腰中,入循膂(脊兩旁肉),絡腎,太陽與少陰為表裡也。屬膀胱。其支者,從腰中下挾脊,貫臀(尻旁大肉),入膕中(膝後曲處)。
白話文:
膀胱足太陽經絡:
起點在眼睛內側的眼角,為足太陽經的睛明穴。
沿額頭上升,交叉頂點。
支脈:從頂點延伸到耳朵上方的角落。
正脈:從頂點進入腦部與其連接,再從頸部下方出來,沿著肩膀內側,夾住脊椎,到達腰部,進入脊椎兩側肌肉,連接腎臟,足太陽經與少陰經互為表裡。
屬於膀胱。
支脈:從腰部往下沿脊椎兩側,穿過臀部(腰部兩側的大塊肌肉),進入膝蓋後面的彎曲處。
其支者,從膊內左右別,下貫胛(此太陽經挾脊之外行),挾脊內,過髀樞(髀骨樞機),循髀外,從後廉下合膕中(太陽在後)。以下貫踹內,出外踝之後,循京骨(穴名)。至小指外側,足太陽之至陰也。
白話文:
其分出來的那一支,從腋窩內左右分開,往下貫穿肩胛骨(這是太陽經在脊椎外側的走向),緊貼著脊椎內側,經過大腿根部的樞紐,沿著大腿外側,從後面的肌肉下方連接到小腿後側中央(太陽經在後面)。然後向下貫穿腳後跟內側,從外踝後方出來,沿著京骨(穴位名稱)行走。到達小腳趾的外側,這是足太陽經的極陰之處。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出於然谷之下,循內踝之後,別入跟中,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絡膀胱。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是動則病飢不欲食,面如漆柴,咳唾則有血,喝喝而喘,坐而欲起,目䀮䀮,如無所見,心如懸,若飢狀,氣不足則善恐,心惕惕如人將捕之,是為骨厥。
白話文:
腎經(足少陰經)開始於小腳趾下面,病邪循行足底,從然谷下方出來,沿著腳踝後側向上,分出一支進入腳後跟,向上通過小腿內後側,沿著大腿內後側,貫穿脊椎,屬於腎,連通膀胱。
腎經的正經部分,從腎臟向上貫穿肝臟和橫膈,進入肺部,沿著喉嚨,經過舌根。
腎經的分支,從肺部分出,連通心臟,進入胸中。
如果腎經氣血運行不暢,就會出現以下症狀:
- 感覺飢餓卻不想進食
- 臉色蠟黃,像柴火一樣
- 咳嗽時帶血
- 氣喘吁吁,氣促得只能坐著
- 坐著想起身時,眼前發黑,看不清東西
- 心慌意亂,像懸著似的
- 感覺飢餓的症狀
- 氣血不足時,容易恐懼
- 心悸不安,好像有人要抓自己一樣
- 上述情況稱為骨厥。
是主腎所生病者,口熱舌乾,咽腫上氣,嗌乾及痛,煩心心痛,黃疸腸澼,脊股內後廉痛,痿厥,嗜臥,足下熱而痛。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灸則強食生肉,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盛者,寸口大再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這是因腎臟疾病所引起的症狀:
症狀:
- 口乾舌燥
- 咽喉腫痛,氣息上逆
- 咽喉乾痛
- 心煩心痛
- 黃疸,腸道不通暢
- 腰背和大腿後側疼痛
- 手腳無力,嗜睡
- 足底發熱疼痛
治療原則:
- 病情嚴重時,採用瀉法治療。
- 病情虛弱時,採用補法治療。
- 病情發熱時,採用清熱法治療。
- 病情寒涼時,採用溫熱法治療。
- 病情下陷時,採用灸法治療。
- 病情不嚴重不虛弱時,根據經絡辨證取穴治療。
艾灸治療時注意事項:
- 多吃有營養的食物,例如生肉。
- 放鬆腰帶,披散頭髮。
- 使用手杖或穿著厚重的鞋子行走。
辨證要點:
- 病情嚴重時,寸口脈會明顯比人迎脈強勁。
- 病情虛弱時,寸口脈會明顯比人迎脈虛弱。
腎足少陰之脈,起於小指之下,邪走足心,足少陰之湧泉也。出於然谷之下(穴名),循內踝之後(太谿,少陰動脈),別入跟中(腳跟),以上踹內,出膕內廉,上股內後廉(少陰在後),貫脊,屬腎,絡膀胱,少陰與太陽為表裡也。其直者,從腎上貫肝膈,入肺中,循喉嚨,挾舌本。
白話文:
腎臟的少陰經脈,從小腳趾下方開始,向外側運行到腳底,也就是少陰經的湧泉穴。從湧泉穴出來,經過然谷穴,沿著內腳踝後方(太谿穴,這是少陰動脈的位置),再分出支脈進入腳後跟,沿著小腿內側後方向上運行,經過大腿內側後緣(少陰經位於後方),穿過脊椎,與腎臟相連,並與膀胱相絡。少陰經與太陽經為表裡關係。
這條經脈的主幹,從腎臟向上穿過肝臟和橫膈膜,進入肺部,沿著喉嚨,夾著舌根。
其支者,從肺出絡心,注胸中,足少陰之俞府也。陷下,腎氣虛也,虛故灸之。灸則強食生肉,令其難消,緩帶被髮,大杖重履而步,令其用力,所以使脾土困乏,不至刑傷腎水也。
白話文:
其支脈,從肺臟出來後連接了心臟,灌注到胸腔中,是足少陰腎經的腧穴匯聚之地。陷下,是腎氣虛弱的緣故,因為虛弱所以要灸刺。灸刺治療後,強迫病人進食生肉,讓它難以消化;放鬆束縛、披散頭髮、手持大柺杖、腳穿重鞋子行走,讓病人多勞作,這樣才能使脾胃疲倦不堪,不致於克傷腎水。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中指,出其端。其支者,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是動則病手心熱,臂肘攣急,腋腫,甚則胸脅支滿,心中憺憺,大動,面赤目黃,喜笑不休。是主脈所生病者,煩心心痛,掌中熱。
白話文:
心經(手厥陰心包絡經)主掌手部。這條經脈起源於胸腔,分支到心包,再穿過橫膈膜,貫穿三焦。其支脈沿著胸部,穿出肋骨間隙,在腋下三寸處向上抵達腋下,然後沿著上臂內側,在手太陰肺經和手少陰心經之間行經。接著進入肘部,沿著手臂向下行,在兩條肌腱之間進入手掌。在掌中沿著中指行徑,最後到達中指尖。另一條支脈從掌中分出,沿著小指和無名指行徑,最後到達指尖。
當這條經脈發生異常時,會出現手心發熱、手臂肘部僵緊、腋下腫脹等症狀。嚴重時,還會伴有胸脇發脹、心神不寧、劇烈心動、面紅目黃,以及喜笑不休等情況。
如果這些症狀是由心包絡經主脈引起的,還會伴有煩躁不安、心痛、掌中發熱等。
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對於這些疾病,病情旺盛時瀉之,虛弱時補之,發熱時行針灸治療,寒冷時保暖,下陷萎縮時灸之。若病情不旺盛也不虛弱,則根據經絡的循行規律選擇治療方法。旺盛時,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虛弱時,寸口脈比人迎脈小。
心主手厥陰心包絡之脈,起於胸中,出屬心包絡,下膈,歷絡三焦(三焦有上中下三部,故曰歷絡),厥陰與少陽為表裡也。其支者,循胸,出脅,下腋三寸,手厥陰之天池也。上抵腋下,循臑內,行太陰少陰之間(厥陰在中),入肘中,下臂,行兩筋之間,入掌中,循小指次指,出其端,小指之次指。而交於手少陽經。
白話文:
心經主導手厥陰心包絡經脈。此經脈起源於胸腔內,連通心包絡,穿過橫膈膜,貫穿三焦(三焦分為上、中、下三部)。厥陰經與少陽經是表裡關係。
經脈的支脈:沿著胸腔,從肋下穿過,在腋下三寸處有「天池」穴。向上到達腋下,沿著手臂內側,在太陰經和少陰經之間運行,進入肘窩,向下延伸到前臂,沿著兩條肌腱之間,進入手掌,沿著小指和無名指走行,從指尖而出,交匯於手少陽經。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上出兩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時,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入缺盆,布膻中,散絡心包,下膈,循屬三焦。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頰,至䪼。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前,交頰,至目銳眥。
白話文:
三焦經屬於手少陽經,起始於小指和無名指尖,向上經過兩指之間,沿著手背繞過手腕,在手臂兩骨之間走出,向上貫穿肘部,沿著上臂外側向上,到達肩膀,與足少陽經交叉後,進入缺盆穴,分佈在膻中穴,散佈於心包絡,向下經過膈肌,分佈於三焦。
它的支脈從膻中穴向上出缺盆穴,到達頸後,連接到耳後,繼續向上出耳上角,經過面頰下顎,到達䪼穴。
另一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出耳後,經過面部,經過客主人穴前,交叉過面頰,到達眼睛的外側銳眥穴。
是動則病耳聾渾渾焞焞,嗌腫喉痹。是主氣所生病者,汗出,目銳眥痛,頰痛,耳後肩臑肘臂外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如果在劇烈運動時感到耳朵失聰,頭昏眼花,並伴有喉嚨腫痛等症狀。這是由於主氣導致的疾病,會有出汗、眼睛銳利且有刺痛感、臉頰疼痛、耳後、肩膀、肘部和手臂的外側疼痛、小拇指和中指無法使用等表現。對於這些疾病,如果是發作頻繁的情況,就需要瀉火;如果是虛症,就需要補益;如果是熱症,就需要清熱;如果是寒症,就需要溫補;如果是下陷,就需要灸治。如果不是太過於嚴重,也不是很虛弱,就可以根據脈象來調理。發作頻繁者,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虛症者,人迎脈比寸口脈小。
三焦手少陽之脈,起於小指次指之端(小指之次指),手少陽之關衝也。上出兩指之間(小指次指之間),循手表腕,出臂外兩骨之間,上貫肘(少陽在中),循臑外,上肩,而交出足少陽之後(自天髎出足少陽後),入缺盆,布膻中(膻中者,心主之宮城也),散絡心包,少陽與厥陰為表裡也。下膈,循屬三焦(三焦部大,循其部而屬之)。
白話文:
三焦經就是手少陽經,從小指和小指旁的中指指尖開始(小指旁的中指),這是手少陽經的關衝穴。然後從小指和小指旁的中指指縫間向上走,沿著手背和手腕,從手背外側的兩根骨頭之間穿過,向上經過手肘(少陽經位於手肘的中間),再沿著手臂外側向上,到肩膀,在那裡與足少陽經交會(從天髎穴穿出足少陽經後面),進入缺盆穴,分佈在膻中穴(膻中穴是心經主宰的宮殿),散佈於心包經。少陽經與厥陰經是表裡關係。往下經過橫膈膜,沿著三焦的位置走行(三焦的範圍很大,三焦經就沿著它的範圍而走)。
其支者,從膻中上出缺盆,上項,系耳後,直上出耳上角,以屈下煩,至䪼。(目下)。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過客主人(足少陽穴)。前,交頰,至目銳眥,而交於足少陽經。
白話文:
其支脈從膻中穴向上,到達缺盆穴,經過頸部,連接耳後,直接向上到達耳廓上端,再彎曲向下,到達承泣穴(眼睛下方)。
其另一支脈從耳後進入耳中,從耳前出來,經過「客主人」穴(足少陽經穴位),向前,交會於面頰,到達眼睛外側銳利處的「臨泣」穴,並且與足少陽經交會。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合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屬膽,循脅裡,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
白話文:
膽經(足少陽經)的經脈從眼角開始,向上延伸到額角,向下經過耳後,沿著脖子,經過手少陽經之前,到達肩胛骨,再交會到手少陽經之後,進入缺盆穴。
經脈的分支從耳後進入耳朵,從耳前出來,到達眼角後方。另一條分支則從眼角分出,向下經過大迎穴,與手少陽經相合,經過䪼穴,向下經過頰車穴,再經過脖子,合於缺盆穴,再向下進入胸腔,貫穿橫膈,連接肝臟,屬膽,沿著肋骨內側,經過氣街穴,繞著乳頭,橫向進入大腿內側的髀厭穴。
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直下抵絕骨之端,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是動則病口苦,善太息,心脅痛,不能轉側,甚則面微有塵,體無膏澤,足外反熱,是為陽厥。
白話文:
它的正經,從腋窩下的缺盆開始,沿著胸部,經過肋骨,下合在大腿內側的髀厭,再沿著大腿外側,出膝蓋外側邊緣,下到外輔骨前面,一直向下到絕骨盡頭,下出外踝前面,沿著腳背,進入小指和中指之間。
它的分支,從腳背分出,進入大腳趾之間,沿著大腳趾岐骨內側,出其末端,再貫穿指甲,出三毛(大腳趾上的三根毛)。
這條經脈活動異常,就會導致口苦、愛嘆息、心脅疼痛、不能翻身,嚴重時面色微暗,身體沒有光澤,腳外側發熱,這就是陽厥證。
是主骨所生病者,頭痛頷痛,目銳眥痛,缺盆中腫痛,腋下腫,馬刀挾癭,汗出振寒,瘧,胸脅肋髀膝外至脛絕骨外踝前及諸節皆痛,小指次指不用。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人迎大一倍於寸口,虛者,人迎反小於寸口也。
白話文:
主要發生在骨頭上的疾病,會引起以下症狀:
- 頭痛、下巴痛、眼睛疼痛和充血
- 缺盆穴周圍腫痛、腋下腫脹
- 肩頸出現富貴包(馬刀挾癭)
- 出汗發冷、瘧疾
- 胸部、肋骨、臀部、膝蓋、小腿、外踝和各關節處疼痛
- 小指和無名指活動受限
對於這些疾病的治療方法:
- 症狀嚴重時進行祛邪治療
- 症狀虛弱時進行補虛治療
- 熱性症狀時進行清熱治療
- 寒性症狀時進行溫煦治療
- 症狀陷於體內時進行灸療
如果症狀既不嚴重也不虛弱,則根據經絡取穴進行治療。
判斷症狀嚴重或虛弱的標準:
- 症狀嚴重時,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
- 症狀虛弱時,人迎脈比寸口脈小。
膽足少陽之脈,起於目銳眥,足少陽之童子髎也。上抵頭角,下耳後,循頸,行手少陽之前,至肩上,卻交出手少陽之後,入缺盆。其支者,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至目銳眥後。其支者,別銳眥,下大迎(足陽明穴),合於手少陽,抵於䪼,下加頰車(足陽明穴),下頸,合缺盆,以下胸中,貫膈,絡肝,少陽與厥陰為表裡也。
白話文:
膽經(足少陽經脈),起於眼睛外眼角(童子髎穴)。向上經過頭頂,向下沿著耳朵後方,繞過脖子,沿著手少陽經脈(三焦經)前面,到達肩膀,然後交叉到手少陽經脈後面,進入缺盆穴。還有一支從耳朵後進入耳朵內,然後從耳前出來,到達眼睛外眼角後面。另一支從外眼角分出,向下經過大迎穴(足陽明經穴),與手少陽經脈合流,到達䪼穴,再向下經過頰車穴(足陽明經穴),沿著脖子,與缺盆穴相合,進一步向下經過胸部,貫穿橫膈膜,與肝臟相連。少陽經脈(膽經)與厥陰經脈(肝經)兩者表裡相應,互相聯繫。
屬膽,循脅裡(足三陽自頭走足,陽明行身之前,太陽行身之後,少陽行身之側),出氣街(足陽明穴),繞毛際,橫入髀厭中(即髀樞)。其直者,從缺盆下腋,循胸,過季脅,下合髀厭中,以下循髀陽,出膝外廉,下外輔骨之前(少陽在中。外輔骨,膝外高骨),直下抵絕骨之端(外踝上骨際),下出外踝之前,循足跗上,入小指次指之間,足少陽之竅陰也。
白話文:
屬於膽經,循著肋骨內側(足三陽經絡從頭部到足部,陽明經行於身體前側,太陽經行於身體後側,少陽經行於身體兩側),從氣街穴(足陽明經穴)出來,繞過下頜緣,橫向進入大腿根部中央(即大腿樞紐)。其直行部分,從缺盆(腋下)開始,循著胸部,經過季脅(肋間),向下與大腿根部中央相連,再沿大腿外側向下,從膝蓋外側邊緣出來,向下位於外輔骨之前(少陽經在中線,外輔骨是膝蓋外側的凸起骨頭),一直向下抵達絕骨的末端(外踝上方的骨縫),再向下從外踝之前出來,沿著足背向上,進入小腳趾和次腳趾之間的縫隙,是足少陽膽經的陰穴。
其支者,別跗上,入大指之間,循大指岐骨內,出其端,還貫爪甲,出三毛,而交於足厥陰經。馬刀挾癭,瘰癧腫硬,如癭瘤歷絡累生,旁挾胸脅,彎如馬刀,少陽上逆之病也。經氣壅塞,故生此證。
白話文:
它的支脈分出於跗骨上,進入大腳趾之間,沿著大腳趾的股骨內側,出現在腳趾頂端,再貫穿爪甲,外出於三毛,並且與足厥陰經相交。
馬刀挾癭 :像馬刀一樣的腫塊夾著頸淋巴結,淋巴結腫大變硬,就像頸部腫瘤沿著經絡蔓延形成的一連串腫瘤,腫塊旁邊夾著胸脅,向外彎曲如馬刀,這是少陽經氣上逆的病症。經絡氣血壅塞,因此會產生這種症狀。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交出太陰之後,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上貫膈,布脅肋,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
白話文:
肝經(足厥陰經)從大腳趾頭邊緣的毛髮處開始,沿著腳背內側緣向上延伸,距離內腳踝一寸、外腳踝八寸的位置,在太陰經(脾經)後面相交,然後沿著大腿內側向上延伸,深入陰毛處,經過生殖器,到達下腹,緊貼胃,屬肝,連接膽,穿過橫膈膜,分佈在兩側肋骨處,沿著喉嚨後面向上延伸,進入下頜骨,與目系(眼肌系統)相連,再向上進入額頭,在頭頂與督脈相會。它的分支從目系下方到臉頰內側,繞過嘴脣內側。另一分支從肝臟分出,穿過橫膈膜,向上通向肺部。
是動則病腰痛不可以俯仰,丈夫㿉疝,婦人少腹腫,甚則嗌乾,面塵脫色。是主肝所生病者,胸滿,嘔逆,飧泄,狐疝,遺溺,閉癃。為此諸病,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熱則疾之,寒則留之,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盛者,寸口大一倍於人迎,虛者,寸口反小於人迎也。
白話文:
如果出現活動時腰部疼痛,彎腰抬物困難,男性可能會得疝氣,女性可能會有小腹腫脹的症狀,嚴重的話還會喉嚨乾燥,面色晦暗無光。這些都是與肝相關的疾病所引起的症狀,還包括胸悶、噁心嘔吐、食物消化不良導致的腹瀉、疝氣、尿床、尿瀦留或排尿困難等問題。對於這些病症,如果是實證就採用泄法,如果是虛證就採用補法;如果是熱證就要速刺放血,如果是寒證就要針後留針或溫針;如果是凹陷下陷的情況就要用艾灸治療;如果不是實證也不是虛證,那就根據經絡來調理。這裡提到的實證是指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虛證則是指寸口脈反而比人迎脈要小。」
這裡寸口和人迎是中醫診脈的兩個部位,前者位於手腕內側的徑骨動脈,後者位於頸部的頸動脈,通過對比兩處脈象可以判斷體內的虛實情況。
肝足厥陰之脈,起於大指叢毛之際(叢毛即三毛),足厥陰之大敦也。上循足跗上廉,去內踝一寸,上踝八寸(中都之上),交出太陰之後(厥陰在中),上膕內廉,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少腹,挾胃,屬肝,絡膽,厥陰與少陽為表裡也。上貫膈,布脅肋(足三陰自足走胸,太陰行身之前,少陰行身之後,厥陰行身之側),循喉嚨之後,上入頏顙,連目系,上出額,與督脈會於巔。其支者,從目系下頰裡,環唇內。
白話文:
肝經的足厥陰脈,起始於大拇指腳趾甲附近的毛叢,這是足厥陰脈的「大敦」穴。向上沿著腳背的內側,距離內踝一寸,向上到腳踝八寸的位置(中都穴上方),從太陰經的後方交叉出來(厥陰經在太陰經的內側),向上沿著小腿內側,循行於大腿內側,進入陰部,經過生殖器,抵達小腹部,靠近胃,屬於肝臟,絡於膽囊,厥陰經和少陽經為表裡關係。向上穿過橫膈膜,分佈在肋骨兩側(足三陰經從足部向上走胸部,太陰經行於身體的前方,少陰經行於身體的後方,厥陰經行於身體的側面),循行於喉嚨後方,向上進入頸部,連接眼睛的肌腱,向上出額頭,與督脈會合於頭頂。其分支從眼睛的肌腱下行到臉頰內側,環繞於嘴脣內側。
其支者,復從肝別貫膈,上注肺,而交於手太陰經。
此十二經之一周也,是即營氣所行之次。十二經孔穴,詳見《素問》「氣穴」、「氣府」諸篇。
白話文:
其中有一條分支,從肝臟分出後穿過膈肌,向上流入肺部,然後與手太陰經相交。
這是十二經脈循行的一個週次,也就是營氣運行的順序。關於十二經脈的穴位詳細內容,請參閱《素問》中的「氣穴」、「氣府」等篇章。
經脈十二者,伏行分肉之間,深不可見,其可見者,手太陰過於外踝之上,無所隱故也。諸脈之浮而常見者,皆絡脈也。經脈為里,支而橫者為絡,絡之別者為孫。盛而血者疾誅之,盛者瀉之,虛者飲藥以補之。
手太陰過於外踝之上,即寸口也。(經脈為里至末,舊誤在「脈度」)
白話文:
人體有十二條經脈,它們隱藏在肌肉和組織之間,很深無法看到。但是,手太陰經脈位於外踝上方,因為它沒有其他組織覆蓋,所以肉眼可見。通常可以看到浮在表面的脈絡,這些都是絡脈。經脈是主幹,分出橫向支脈的就是絡脈,絡脈再分出去的就是孫脈。氣血較盛時就要趕快瀉血治療,氣血旺盛時要瀉火,氣血不足時要喝藥滋補。
雷公曰:何以知經脈之與絡脈異也?黃帝曰:經脈者,常不可見也,其虛實也,以氣口知之,脈之見者,皆絡脈也。諸絡脈皆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絕道而出入,復合於皮中,其會皆見於外。雷公曰:細子無以明其然也。黃帝曰:六經絡,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肘中。
白話文:
雷公問:如何區分經脈和絡脈?
黃帝答:經脈是平時看不到的,它的虛實狀況要通過氣口來瞭解。我們可以看到的脈絡都是絡脈。所有的絡脈無法貫穿關節之間,而是必須通過隱蔽的路徑進出,再在皮膚內部匯合。它們的交匯點都可以在外面看到。
雷公說:你這樣解釋得太簡略了。
黃帝說:六經絡中,手陽明和手少陽這兩條大絡脈,起於五指之間,向上匯合於肘部。
飲酒者,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甚血者。雖無結,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發為痹也。
白話文:
喝酒的人,衛氣會先走遍皮膚,然後充盈脈絡。脈絡一旦充盛,衛氣便會穩定,營氣也會充足,而經脈也會變得強盛。脈搏突然跳動,都是邪氣停留在脈絡某處造成的。如果邪氣長期停留,就會發熱;如果邪氣不堅固,就會凹陷和空虛;如果邪氣與其他氣血不同,就能知道是由哪條脈絡引起的脈動。因此,針刺放血時,一定要針刺結塊嚴重、血流不暢的地方。即使沒有結塊,也要緊急針刺放血,以排出邪氣和血液。如果邪氣和血液殘留,就會發作成痹症。
大節,大關節也,經脈必由大節而行,絡脈不能經大節之間,必行經脈之絕道而出入(絕道,經脈不行之處),周絡一身,復合於皮膚之中,其所會合,皆見於外也。六經絡脈,手陽明少陽之大絡,起於五指間,上合於肘中(手陽明之絡,名偏歷,分給於大指食指,出合谷之次,別走太陰,手少陽之絡,名外關,散絡於中指名指小指,出陽池之次,別走厥陰,是起於五指間也,即手背之青筋外露也。二脈上行,總於肘中,厥陰經曲澤之次相合)。
白話文:
大節指人體的大關節,經脈必定要經過大節才能運行。絡脈不能穿過大節之間,一定會沿著經脈的末端出入(末端,指經脈不通暢的地方),巡行全身,最後匯合於皮膚中。這些匯合的地方,都可以在外體上看到。
六經絡脈中,手陽明和手少陽兩條大絡,起始於五指之間,向上匯合於肘中(手陽明之絡,稱為偏歷,分佈於拇指食指,經過合谷穴之後,另行太陰經,手少陽之絡,稱為外關,分佈於中指無名指小指,經過陽池穴之後,另行厥陰經,這就是起始於五指之間的)。兩條絡脈向上運行,匯合於肘中(與厥陰經的曲澤穴相會)。
飲酒者,酒氣剽悍,直走衛氣,衛氣先行皮膚,先充絡脈,絡脈先盛。故衛氣已平(盛極而平),然後內灌於經,營氣乃滿,而經脈大盛。凡脈之卒然動者,皆邪氣居之,留於經絡之本末,不動則熱,不堅則陷且空,不與眾同,是以知其何脈之動也。故諸刺絡脈者,必刺其結上盛血者。
雖無結,亦急取之,以瀉其邪而出其血,留之則發為痹病也。
白話文:
喝酒的人,酒氣強勁,直接衝擊衛氣。衛氣先運行於皮膚,先充盈脈絡,脈絡先旺盛。等衛氣平穩後,才會內流於經脈,營氣才會滿盈,經脈也會大盛。凡是血管突然跳動的,都是邪氣所致,邪氣滯留在經絡的始末。不動則會發熱,不堅實則會塌陷和虛空,與其他血管不同,因此可以知道哪條血管在跳動。所以,所有刺絡的血管,都必須刺絡在結實而氣血旺盛的地方。
凡診絡脈,脈色青則寒且痛,赤則有熱。胃中寒,手魚之絡多青矣,胃中有熱,魚際絡赤。其暴黑者,留久痹也。其有赤有黑有青者,寒熱氣也。其青短者,少氣也。凡刺寒熱者,皆多血絡,必間日而一取之,血盡而止,乃調其虛實。其小而短者,少氣,甚者瀉之則悶,悶甚則僕,不得言,悶則急坐之也。
皆多血絡,皆多蓄血之絡也。
白話文:
在診脈時,脈絡呈現青色表示身體有寒氣和疼痛,呈現紅色表示有熱氣。
如果胃中有寒氣,手魚部的脈絡會偏青;如果胃中有熱氣,魚際部的脈絡會偏紅。
如果脈絡突然變黑,表示身體有頑固的痺病。
如果脈絡中有紅色、黑色、青色混雜,表示有寒熱之氣交替。
如果脈絡呈現青色且較短,表示氣血不足。
如果需要針刺治療寒熱之氣,通常脈絡會有較多的血氣,需要每隔一天取血一次,直到出完血止,才能調整身體虛實的狀態。
如果脈絡又細又短,表示氣血虛弱,如果針刺太多次會引起胸悶,胸悶嚴重時會暈倒,無法言語,如果出現胸悶應趕快坐起來。
雷公曰:願卒聞經脈之始生。黃帝曰:人始生,先成精,精成而腦髓生,骨為幹,脈為營,筋為剛,肉為牆,皮膚堅而毛髮長,谷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乃行。
白話文:
雷公說:希望您從頭到尾聽我講解經脈產生的過程。黃帝說:人剛出生時,首先形成精華,精華形成後腦髓產生,骨骼作為骨架,經脈作為道路,筋腱提供力量,肌肉作為圍牆,皮膚堅固而長出毛髮,食物進入胃裡,經脈才貫通,血氣才運行。
人之初生,爰有祖氣,祖氣一分,精神皆化,而形質初兆,則先成其精,精者,官骸之始基也。腎藏精而主骨,腦髓者,腎精所結,故精成而腦髓生。腦髓生則骨立,骨為之干,脈為之營,筋為之剛,肉為之牆,皮膚以生,毛髮續長,形完胎落。谷入於胃,脈道乃通,血氣乃行。此經脈所由生也。
白話文:
人剛出生時,具有祖先傳下來的元氣,元氣一分為二,成為精神和物質的基礎。物質基礎的最初形成,首先是精。精,是五臟六腑和骨骼的原始雛形。腎臟儲藏精,主宰骨骼,腦髓是腎精所凝聚形成的,所以精形成後,腦髓也就產生了。腦髓產生後,骨骼開始形成。骨骼作為支架,脈絡在其中運行,筋賦予力量,肌肉構成牆壁,皮膚生出,毛髮逐漸生長,身體的形態逐漸完善,最終胎兒誕生。食物進入胃以後,脈絡才開始暢通,氣血才開始流動。這就是經脈產生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