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二 (5)
卷二 (5)
1. 師傳(十七)
黃帝曰:余聞先師有所心藏,弗著於方,余願聞而藏之,則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無病,上下和親,德澤下流,子孫無憂,傳於後世,無有終時,可得聞乎?岐伯曰:遠乎哉問也!夫治民與自治,治彼與治此,治小與治大,治國與治家,未有逆而能治之也,夫惟順而已矣。順者,非獨陰陽脈,論氣之逆順也,百姓人民,皆欲順其志也。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老師有深藏的心得,沒有寫在醫書裡。我希望能聽聽這些心得,並珍藏起來,照著去做。這樣,上面可以用來治理國家,下面可以用來保養身體,就能讓百姓沒有疾病,上下和睦親愛,仁德恩澤惠及後代,子孫後代沒有憂愁,流傳到後世,永無止境。可以讓我聽聽嗎?」
岐伯說:「真是個深遠的問題!治理國家和治理自己,管理別人和管理自己,治理小事和治理大事,治理國家和治理家庭,從來沒有人逆勢而能治理好的,只有順應才能治理好。順應,不只是指陰陽脈絡,氣的逆順。百姓人民,也都希望順應自己的意願。」
黃帝曰:順之奈何?岐伯曰:入國問俗,入家問諱,上堂問禮,臨病人問所便。黃帝曰:便病人奈何?岐伯曰:夫中熱消癉則便寒,寒中之屬則便熱。胃中熱則消穀,令人懸心善飢,臍以上皮熱,腸中熱則出黃如糜,臍以下皮熱。胃中寒則腹脹,腸中寒則腸鳴飧泄。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胃中熱,腸中寒,則疾飢,少腹痛脹。
白話文:
黃帝說:「如何才能順應病人的需求?」岐伯回答:「進入一個國家要問當地風俗,進入一個家庭要問避諱,拜訪別人要問禮節,面對病人要問他的喜好。」黃帝說:「要怎樣順應病人的喜好?」岐伯說:「如果胸中發熱導致消瘦,病人就會怕冷;如果身體寒涼,病人就會怕熱。胃中發熱就會消化食物,使人精神恍惚容易飢餓,肚臍以上皮膚會感到發熱;腸中發熱就會排出黃色如粥樣的糞便,肚臍以下皮膚會感到發熱。胃中寒涼就會腹脹,腸中寒涼就會腸鳴瀉肚子。胃中寒涼、腸中發熱,就會既腹脹又腹瀉;胃中發熱、腸中寒涼,就會經常感到飢餓,小腹疼痛和腫脹。」
黃帝曰:胃欲寒飲,腸欲熱飲,兩者相逆,便之奈何?且夫王公大人,血食之君,驕恣縱欲輕人,而無能禁之,禁之則逆其志,順之則加其病,便之奈何?治之何先?岐伯曰:人之情,莫不惡死而樂生,告之以其敗,語之以其善,導之以其所便,開之以其所苦,雖有無道之人,惡有不聽者乎。黃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
白話文:
黃帝問:胃喜歡冷水,腸喜歡熱水,兩者性質相反,要怎麼辦?文公大臣們,食肉飲血的貴族,驕傲任性縱情享樂看不起別人,又不能禁止他們,禁止他們就會違揹他們的意願,順從他們就會加重他們的疾病,該怎麼辦?先治療哪個?
岐伯答:人的天性,沒有不厭惡死亡而喜歡生存的。告訴他們不良的後果,勸說他們好的做法,引導他們走容易的路,讓他們明白痛苦的根源,即使是無道之人,怎麼會有不聽從的呢?
黃帝問:要怎麼治療?
岐伯答:春夏季先治療症狀,再治療根本。秋冬季節先治療根本,再治療症狀。
黃帝曰:便其相逆者奈何?岐伯曰:便此者,飲食衣服,亦欲適寒溫。衣服者,寒無悽愴,暑無出汗,飲食者,熱無灼灼,寒無滄滄。寒溫中適,故氣將持,乃不致邪僻也。
白話文:
黃帝說:寒熱適應相反的人,該怎麼辦呢?岐伯說:對於寒熱適應相反的人,在飲食和衣著上,也要適應寒熱。穿衣方面,寒冷時不要感到寒冷,炎熱時不要出汗;飲食方面,熱性食物不要讓人感到灼熱,寒性食物不要讓人感覺寒冷。寒熱適中,這樣才能保持氣血的平穩,纔不會導致邪氣入侵。
中熱消癉則便寒,得寒而便也。寒中之屬則便熱,得熱而便也。腸中熱則出黃如糜,糞黃而膠黏也。胃中寒,腸中熱。則脹而且泄,泄即出黃如糜也。春夏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陽氣發泄之時,多外熱而內寒也。秋冬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陽氣收藏之時,多內熱而外寒也。
白話文:
如果體內有熱,會導致發燒和盜汗。如果受了寒,就會出現惡寒和少汗。如果體內有寒,則會發熱。如果受了熱,則會出現惡寒。如果腸內有熱,會排出黃色稀爛的大便,粘稠且難以沖洗。如果胃中有寒,腸中又有熱,則會出現腹脹和腹瀉,腹瀉時也會排出黃色稀爛的大便。在春天和夏天,應該先治療火熱的症狀,再治療寒症的根源,因為這個時候陽氣會升發,容易出現外熱內寒的情況。而在秋天和冬天,應該先治療寒症的根源,再治療火熱的症狀,因為這個時候陽氣會收藏,容易出現內熱外寒的情況。
2. 外揣(十八)
黃帝曰:余聞《九針》九篇,余親受其調,頗得其意。夫九針者,始於一而終於九,然未得其要道也。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恍惚無窮,流溢無極,余知其合於天道人事四時之變也,然余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
白話文:
黃帝說:「我聽說《九針》有九篇,我親自接受了它的治療,領悟了它的精義。所謂『九針』,從第一針開始到第九針結束,但這還沒有掌握它的關鍵所在。九針的應用,小到沒有內部限制,大到沒有外部限制;深度無法向下探測,高度無法向上遮蓋,變幻莫測,無窮無盡。我知道它與天道的運行、人事的變遷、四季的更替相契合,但我希望把它簡化成毫毛細針,把它們集中起來,可以嗎?」
調,調度也。深不可為下,無有下之者也。高不可為蓋,無有蓋之者也。雜之毫毛,渾束為一者,合之大小高深,而歸於簡要也。
白話文:
調和,就是調整協調。
(事物)深遠得無法成為它的下層,沒有任何東西可以成為它的下層。
(事物)高遠得無法加蓋,沒有東西可以蓋住它。
將細微的東西混雜在一起,整體成為一團,把大小、高低、深淺都結合在一起,歸於簡明而扼要。
岐伯曰:明乎哉問也!非獨針道也,治國亦然。黃帝曰:余願聞針道,非國事也。岐伯曰:夫治國者,夫惟道焉,非道何可小大深淺雜合而為一乎!黃帝曰:願卒聞之。岐伯曰:日與月焉,水與鏡焉,鼓與響焉。夫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失其聲,動搖則應和,盡得其情。
白話文:
岐伯回答:「問得很好!這不僅僅是針灸之道,治國之道也是如此。」黃帝說:「我想要聽的是針灸之道,不是國事。」
岐伯說:「治國者,只有遵循道才能治理得好。沒有道,如何能將大小深淺、繁雜的事物融合為一呢?」
黃帝說:「請再說得詳細一點。」
岐伯說:「就像太陽和月亮的交替,水和鏡子的相互映照,鼓聲和回聲的相互呼應。太陽和月亮的光芒照耀,影子不會消失;水和鏡子相映,形狀不會改變;鼓聲響起,回聲不會消失。只要有所動作,就會產生相應的反應,表達出其中的含義。」
針法之要,不雜色脈,得其法者,如日月之明,不失其影,水鏡之察,不失其形,鼓響之應,不失其聲,凡有動搖,則應和之捷,纖毫不失,盡得其情也。
白話文:
針灸的精髓在於不混雜各種脈象,精通針灸的人,就像日月一樣明亮,從不遺漏它的影子;就像水中的鏡子一樣清晰,從不失落它的形狀;就像鼓聲的迴響一樣準確,從不失去它的聲音。凡是有所動搖,針灸的反應都靈敏無比,絲毫不差,完全掌握了這些脈象的變化規律。
黃帝曰:窘乎哉!昭昭之明不可蔽,其不可蔽,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五音不彰,五色不明,五臟波盪,若是則外內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故遠者司外揣內,近者司內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請藏之靈蘭之室,弗敢使泄也。
白話文:
黃帝說:太奇妙了!明亮的光芒無法遮蔽,它之所以無法遮蔽,是因為它符合陰陽規律。綜合觀察它,仔細驗證它,就能發現它,就像清澈的水和明亮的鏡子不會扭曲形狀一樣。如果五音不清晰,五色不明亮,五臟動盪不安,那麼內外就會相互影響,就像鼓聲響起時鼓槌震動,聲音發出時物體共鳴,影子與形體相似。所以,遠處的可以通過外部的表現猜測體內情況,近處的可以通過體內情況推測外部表現,這就是陰陽規律的極致,天地覆蓋萬物的法則。請收藏在靈蘭室,不要讓它洩露出去。
明不可蔽,以善察色脈,不失陰陽也。合而察之,切而驗之,見而得之,直若清水明鏡之不失其形也。設其五音不彰,五色不明,則五臟波盪,必生大病。若是則外內相襲,若鼓之應桴,響之應聲,影之似形,無不符也。故遠者司外以揣內,近者司內以揣外,是謂陰陽之極,天地之蓋也(蓋者,大於天地也)。
白話文:
明辨事理不可被遮蔽,善於觀察面色和脈象,就能掌握陰陽變化。綜合觀察,仔細驗證,就能準確判斷疾病,猶如清澈的泉水和明鏡不會失真地映照事物一樣。
如果五音不清,五色不明,就表示五臟受損,必定會引發重病。此時,內外相互影響,就像鼓聲引起木槌震顫,迴音回應聲源,影子依附形體一樣,無不吻合。所以,從外部觀察可以推斷內臟情況,從內部觀察可以預測外部變故。這便是陰陽之理的極致,天地運行的規律(「蓋」比天地更大)。
3. 禁服(十九)
雷公問於黃帝曰:細子得受業,通於《九針》六十篇,旦暮勤服之,近者編絕,久者簡垢,然尚諷誦弗置,未盡解於意矣。「外揣」言渾束為一,未知所謂也。夫大則無外,小則無內,大小無極,高下無度,束之奈何?士之才力,或有厚薄,智慮褊淺,不能博大深奧,自強於學若細子。細子恐其散於後世,絕於子孫,敢問約之奈何?
白話文:
雷公請教黃帝說:細子曾拜師學習《九針》,共六十篇,他早晚勤奮鑽研。最近的書籍中線裝書的裝訂線斷掉,年代久遠的書籍紙張又破舊發黃。但是細子仍然堅持朗誦背誦這些書籍,從未放下,但有些內容他還沒有完全理解。所謂「外揣」就是將渾圓的針束成一捆,但我不知道它的具體含義。因為太大的針沒有外邊,太小的針沒有裡邊。大小沒有界限,高低沒有分寸,那麼如何將它們束在一起呢?學者的才華和能力有高下之分,聰明才智淺薄狹隘,不能博覽精深。像細子那樣努力學習的人,也有相同的情況。細子擔心《九針》會在後世失傳,中斷子孫的傳承。因此鬥膽請教您,如何才能簡約明瞭地傳承這些知識?
「外揣」:夫九針者,小之則無內,大之則無外,深不可為下,高不可為蓋,願雜之毫毛,渾束為一可乎?約之,即渾束為一,令其簡約也。
白話文:
外揣 :九針的針頭,小得沒有內部,大得沒有外部,深得不能用作穴位,高得不能用作蓋子,難道可以把針頭雜糅在毫毛裡,全部捆成一束嗎?概括起來,就是把針頭簡化成一束,使之簡潔。
黃帝曰:善乎哉問也!此先師之所禁,坐私傳之也,割臂歃血之盟也,子若欲得之,何不齋乎!雷公再拜而起曰:請聞命。於是乃齋宿三日而請曰:敢問今日正陽,細子願以受盟。黃帝乃與俱入齋室,割臂歃血。黃帝親祝曰:今日正陽,歃血傳方,有敢背此言者,反受其殃。雷公再拜曰:細子受之。黃帝乃左握其手,右授之書曰:慎之慎之,吾為子言之。
先師,僦貸季。(帝曰先師之所禁,雷公曰旦暮勤服之,此「禁服」所由名也)
白話文:
黃帝說:「你問得好!這是先師禁止外傳的,必須私下傳授,並要割臂歃血立誓。如果你想要得到它,何不先齋戒呢!」雷公再拜而起,說:「請聽吩咐。」於是齋戒了三天,然後請示說:「敢問今天是正陽之日,小輩願以歃血結盟。」黃帝便帶他一起進入齋戒的房間,割臂歃血。黃帝親自祝禱說:「今天是正陽之日,歃血傳授方術,如有膽敢背叛誓言,將遭到反噬。」雷公再拜說:「小輩受教了。」黃帝於是左手握住他的手,右手遞給他書籍,說:「謹記在心,謹記在心,我將為你講解。」
凡刺之理,經脈為始,營其所行,制其度量,內次五臟,外別六腑,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諸虛實,虛實乃止,瀉其血絡,血盡不殆矣。
白話文:
所有針灸的原理,都從經絡開始,營運經絡循行的路線,調節其距離和大小。內部連接五臟,外部區分六腑,仔細觀察衛氣,它是百病的根源。調整虛實,虛實現象就會停止。瀉掉血絡之血,血液盡了也不會危險。
風者,百病之始,先傷衛氣,乃生百病,故審察衛氣,為百病母。調諸虛實之偏,虛實乃止,止者,不偏虛不偏實也。瀉其血絡,血盡邪除,故人不殆也。
白話文:
風是百病的根源,它最先會損傷衛氣,然後產生各種疾病,所以審查衛氣的狀態,是預防百病的關鍵。調整身體的虛實失衡,虛實現象就會消除,消除後就是不偏虛也不偏實的狀態。瀉出體內的淤血,邪氣就會被清除掉,所以人就能恢復健康。
雷公曰:此皆細子之所以通,未知其所約也。黃帝曰:夫約方者,猶約囊也,囊滿而弗約,則輸泄,方成弗約,則神與弗俱。雷公曰:願為下材者,弗滿而約之。黃帝曰:未滿而知約之以為工,不可以為天下師。雷公曰:願聞為工。
下材,下士之材也。
白話文:
雷公說:「這些都是細微處會通達的原因,並不知曉它們所約定的東西。」黃帝說:「約束方術就像約束一個口袋,口袋裝滿了而不約束,那麼藥液就會漏掉;方劑形成了而不約束,那麼神明就不能一起存在。」雷公說:「希望做一個製藥的人,不要把它裝滿,而是要把它約束起來。」黃帝說:「藥材還未裝滿就懂得約束它,這纔是技藝高超,但還不能成為天下的老師。」雷公說:「希望能聽到成為老師的方法。」
黃帝曰:寸口主中,人迎主外,兩者相應,俱往俱來,若引繩,大小齊等。春夏人迎微大,秋冬寸口微大,如是者,名曰平人。人迎大一倍於寸口,病在足少陽,一倍而躁,在手少陽,人迎二倍,病在足太陽,二倍而躁,在手太陽,人迎三倍,病在足陽明,三倍而躁,在手陽明,盛則為熱,虛則為寒,緊則為痛痹,代則乍甚乍間。
白話文:
黃帝說:寸口脈反映人體內部,人迎脈反映人體外部,兩者相互呼應,同時出現或消失,就像拉動繩索,大小一樣。春夏季節,人迎脈稍大,秋冬季節,寸口脈稍大。這種情況下,稱為平和之人。
如果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一倍,則患病部位在足少陽經。如果大一倍且伴有煩躁,則患病部位在手少陽經。如果人迎脈比寸口脈大兩倍,則患病部位在足太陽經。如果大兩倍且伴有煩躁,則患病部位在手太陽經。如果人迎脈比寸口脈大三倍,則患病部位在足陽明經。如果大三倍且伴有煩躁,則患病部位在手陽明經。如果脈強盛,則表現為發熱;如果脈虛弱,則表現為發冷;如果脈緊,則表示有疼痛或麻痺;如果脈來去不定,則病情忽好忽壞。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痛則取之分肉,代則取血絡且飲藥,陷下則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名曰經刺。人迎四倍,且大且數,名曰溢陽,溢陽為外格,死不治。必審按其本末,察其寒熱,以驗其臟腑之病。
溢陽,陽氣之滿溢。溢陽為外格,陰盛於內,陽氣絕根而格除於外也,故死不治。
白話文:
如果症狀嚴重,就要瀉掉;如果虛弱,就要補;如果痛得厲害,就針灸肌肉;如果病症代替了其他症狀,就針灸血脈並服藥;如果內臟下陷,就艾灸;如果不重也不虛,就按照經絡針灸,叫做「經刺」。如果「人迎穴」脈搏跳動四倍於常,脈搏又大又快,叫做「溢陽」,「溢陽」是一種外感病症,如果治療不及時,很可能死亡。務必仔細辨別病情的主次,觀察寒熱虛實,以確定臟腑的病變。
寸口大一倍於人迎,病在足厥陰,一倍而躁,在手心主,寸口二倍,病在足少陰,二倍而躁,在手少陰,寸口三倍,病在足太陰,三倍而躁,在手太陰,盛則脹滿寒中食不化,虛則熱中出糜少氣溺色變,緊則痛痹,代則乍痛乍止。盛則瀉之,虛則補之,緊則先刺而後灸之,代則取血絡而後調之,陷下則徒灸之,陷下者,脈血結於中,中有著血,血寒,故宜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寸口四倍,且大且數,名曰溢陰,溢陰為內關,死不治。
白話文:
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一倍,病在足厥陰經;大一倍且躁動,病在手心主經。
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二倍,病在足少陰經;大二倍且躁動,病在手少陰經。
寸口脈比人迎脈大三倍,病在足太陰經;大三倍且躁動,病在手太陰經。
脈象盛實,則腹部脹滿、受寒、飲食不消化;脈象虛弱,則內熱、腹瀉、氣息微弱、小便失禁、面色異常。
脈象緊澀,則疼痛麻木;脈象間歇,則疼痛時有時無。
脈象盛實,可用瀉法治療;脈象虛弱,可用補法治療;脈象緊澀,先刺血再灸療;脈象間歇,先放血後調治。
脈象陷沒,可用灸療治療;脈象陷沒是指脈血聚結於其中,血色暗紅,血性寒冷,故宜灸之。
脈象不盛不虛,可根據經絡取穴治療。
寸口脈比人迎脈大四倍,且脈大而急促,稱之為「溢陰」,溢陰為內關,死亡無法救治。
必審察其本末之寒溫,以驗其臟腑之病,通其營輸,乃可傳於大數。大數曰盛則使瀉之,虛則徒補之,緊則灸刺且飲藥,陷下則徒灸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所謂經治者,飲藥,亦曰灸刺。脈急則引,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也。
白話文:
必須仔細辨別疾病的寒熱虛實,以確認臟腑的病症,暢通氣血運行,纔能夠進行治療。治療的基本原則是:盛則瀉之,虛則補之。如果是緊症,則用灸刺並服用藥物;如果是陷下症,則只用灸刺。如果既不盛也不虛,則根據病狀用藥治療。所謂病狀治療,包括服用藥物和灸刺。如果脈搏急促,則需要進行引脈的方法;如果脈搏大但虛弱,則需要讓患者安心休息,不要勞累。
溢陰為內關,陽盛於內,陰氣絕根而關閉於外也,故死不治。以經取之,以經常之法取之,謂之經治。脈急則引,以導引之法,通達而鬆緩之也。脈大以弱,則欲安靜,用力無勞苦也。
白話文:
過度的陰氣會封鎖內關(指身體的要害部位),陽氣在體內旺盛而陰氣完全消失,導致體表關閉,無法治療而死亡。
根據經脈理論治療疾病,稱之為經治法。
脈搏急促,應使用導引法,使脈絡通暢和緩和。
脈搏大而弱,需要靜養,避免勞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