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九 (5)
卷九 (5)
1. 癲狂(七十六)
舌下,任脈之廉泉也。少陰,手少陰之神門、少衝也。
狂言,驚,善笑,好歌樂,妄行不休者,得之大恐,治之取手陽明太陽太陰。
恐傷腎氣,君相失根,故病驚狂笑歌。
狂,目妄見,耳妄聞,善呼者,少氣之所生也,治之取手太陽太陰陽明足太陰頭兩顑。
肝主呼,驚呼不寧者,肝氣怯少也。
狂者多食,善見鬼神,善笑而不發於外者,得之有所大喜,治之取足太陰太陽陽明,後取手太陰太陽陽明。
大喜傷心,君相升泄,則善笑。
狂而新發,未應如此者,先取曲泉左右動脈及盛者見血,有頃已不已,以法治之,灸骶骨二十壯。
曲泉,足厥陰穴。
白話文:
癲狂(七十六)
在舌下的位置,屬於任脈的廉泉穴。少陰經包括手少陰經的神門穴和少衝穴。
如果出現胡言亂語、驚恐、容易發笑、喜歡唱歌玩樂、行為狂亂不止的症狀,大多由極度恐懼所致,治療時可選取手陽明、手太陽、手太陰經的穴位。
恐懼會損傷腎氣,導致君火與相火失根,因此產生驚狂、發笑、歌唱等症狀。
精神狂亂(出現幻視、幻聽、經常大聲喊叫)的人,是因氣虛所致,治療時可選取手太陽、手太陰、手陽明、足太陰經的穴位,以及頭部兩側的顳顬部位。
肝氣主導喊叫,若驚恐喊叫、心神不寧,是肝氣虛弱的表現。
狂躁者食量大增、常幻見鬼神、內心發笑卻不外顯,多因過度喜樂所致,治療時先取足太陰、足太陽、足陽明經的穴位,後取手太陰、手太陽、手陽明經的穴位。
過度喜樂會損傷心神,君火與相火上浮外洩,因此容易發笑。
對於剛剛發作,尚未嚴重到上述程度的狂症,可先刺左右曲泉穴附近的動脈,以及充血的部位放血。若不久後仍未改善,再依相應治法處理,並在骶骨處灸二十壯。
曲泉是足厥陰經的穴位。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