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八 (9)
卷八 (9)
1. 邪氣臟腑病形(六十五)
尺為根,色脈為葉。肝木色青,其脈弦,心火色赤,其脈鉤,脾土色黃,其脈代,肺金色白,其脈毛,腎水色黑,其脈石。
黃帝曰:五臟之所生,變化之病形何如?岐伯答曰:先定其五色五脈之應,其病乃可別也。黃帝曰:色脈已定,別之奈何?岐伯曰:調其脈之緩急小大滑澀,而病變定矣。黃帝曰:調之奈何?岐伯答曰:脈急者,尺之皮膚亦急,脈緩者,尺之皮膚亦緩,脈小者,尺之皮膚亦減而少氣,脈大者,尺之皮膚亦賁而起,脈滑者,尺之皮膚亦滑,脈澀者,尺之皮膚亦澀。凡此六變者,有微有甚。
故善調尺者,不待於寸,善調脈者,不待於色。能參合而行之者,可以為上工。上工十全九,行二者,為中工,中工十全七,行一者,為下工,下工十全六。
參合而行之,三者相合而行之也。(賁,與憤同)
黃帝曰:請問脈之緩急小大滑澀之病形何如?岐伯曰:臣請言五臟之病變也。心脈急甚者為瘛瘲,微急為心痛。引背,食不下,緩甚為狂笑,微緩為伏梁,在心下,上下行,時唾血,大甚為喉吤,微大為心痹,引背,善淚出,小甚為善噦,微小為消癉,滑甚為善渴,微滑為心疝,引臍,小腹鳴,澀甚為喑,微澀為血溢,維厥,耳鳴,癲疾。
《難經》:心脈急甚者,肝邪干心也,微急者,膽邪干小腸也,心脈大甚者,心邪自干心也,微大者,小腸邪自干小腸也,心脈緩甚者,脾邪干心也,微緩者,胃邪干小腸也,心脈澀甚者,肺邪干心也,微澀者,大腸邪干小腸也,心脈沉甚者,腎邪於心也,微沉者,膀胱邪干小腸也,此即其義。小,腎脈也。
滑,肝脈也。瘛,筋急也。瘲,筋緩也。喉吤,喉中氣塞也。喑,瘂也。維厥,四維厥逆也。即四肢。
肺脈急甚為癲疾,微急為肺寒熱,怠惰,咳唾血,引腰背胸,若鼻息肉不通,緩甚為多汗,微緩為痿、痿、偏風,頭以下汗出不可止,大甚為脛腫,微大為肺痹,引胸背,起惡日光,小甚為泄,微小為消癉,滑甚為息賁上氣,微滑為上下出血,澀甚為嘔血,微澀為鼠瘻,在頸支腋之間,下不勝其上,其應善痠。
鼠瘻,在頸支腋之間,在頸上,而連腋下也。鼠瘻,膽木上逆之病,膽木逆則肝木必陷,下陷不勝其上逆,故其應善痠,痠者,木鬱之所生也。
肝脈急甚者為惡言,微急為肥氣,在脅下,若覆杯,緩甚為善嘔,微緩為水瘕痹,大甚為內癰,善嘔衄,微大為肝痹,陰縮,咳引小腹,小甚為多飲,微小為消癉,滑甚為㿗疝,微滑為遺溺,澀甚為溢飲,微澀為瘛攣筋痹。
《難經》:肝之積,曰肥氣,在左脅下,如覆杯。
脾脈急甚為瘛瘲,微急為膈中,食飲入而還出,後沃沫,緩甚為痿厥,微緩為風痿,四肢不用,心慧然若無病,大甚為擊僕,微大為疝氣,腹裹大膿血,在腸胃之外,小甚為寒熱,微小為消癉,滑甚為㿗癃,微滑為蟲毒蛕蠍,腹熱,澀甚為腸㿉,微澀為內㿉,多下膿血。
白話文:
【邪氣臟腑病形(六十五)】
尺脈如同樹根,面色與脈象如同枝葉。肝屬木,對應青色,脈象為弦脈;心屬火,對應赤色,脈象為鉤脈;脾屬土,對應黃色,脈象為代脈;肺屬金,對應白色,脈象為毛脈;腎屬水,對應黑色,脈象為石脈。
黃帝問:「五臟病變所呈現的病狀如何?」岐伯答:「需先確認五色與五脈的對應關係,才能辨別疾病。」黃帝問:「如何進一步區分?」岐伯說:「觀察脈象的緩急、大小、滑澀,即可判斷病情。」黃帝問:「如何調察?」岐伯答:「脈象急促者,尺膚(手腕至肘部的皮膚)也緊繃;脈象緩慢者,尺膚鬆弛;脈象細弱者,尺膚消瘦且氣虛;脈象洪大者,尺膚膨脹隆起;脈象滑利者,尺膚光滑;脈象澀滯者,尺膚粗糙。這六種變化各有輕重。」
擅長診察尺膚者,無需依賴寸口脈象;擅長診脈者,無需依賴面色。若能夠綜合面色、脈象、尺膚三者判斷,便是上等醫者(治癒率達九成);兼用其中兩者為中等醫者(治癒率七成);僅依賴一者為下等醫者(治癒率六成)。
黃帝問:「脈象緩急、大小、滑澀對應哪些病狀?」岐伯分述五臟病變如下:
心脈異常
- 急甚:抽搐(筋脈拘急或弛緩)。
- 微急:心痛牽引背部、食慾不振。
- 緩甚:狂笑不止。
- 微緩:「伏梁」(心下積塊移動,伴隨吐血)。
- 大甚:喉嚨阻塞感。
- 微大:心痹(胸背牽痛、易流淚)。
- 小甚:頻繁呃逆。
- 微小:消渴症。
- 滑甚:易口渴。
- 微滑:心疝(臍周疼痛、腹鳴)。
- 澀甚:失語。
- 微澀:出血、四肢厥冷、耳鳴、癲癇。
肺脈異常
- 急甚:癲癇。
- 微急:肺寒熱、倦怠、咳血、胸背牽痛、鼻息肉阻塞。
- 緩甚:多汗。
- 微緩:痿症、偏癱、頭部以下汗出不止。
- 大甚:小腿腫脹。
- 微大:肺痹(胸背痛、畏光)。
- 小甚:腹瀉。
- 微小:消渴症。
- 滑甚:喘息氣逆。
- 微滑:上下出血。
- 澀甚:嘔血。
- 微澀:頸腋部淋巴結腫(鼠瘻),伴隨四肢痠痛(因肝膽氣機逆亂)。
肝脈異常
- 急甚:言語暴躁。
- 微急:「肥氣」(左脅下積塊如倒扣的杯子)。
- 緩甚:頻繁嘔吐。
- 微緩:水腫瘕聚。
- 大甚:內癰(伴隨嘔血、鼻衄)。
- 微大:肝痹(陰囊收縮、咳嗽牽引小腹)。
- 小甚:多飲。
- 微小:消渴症。
- 滑甚:疝氣腫痛。
- 微滑:遺尿。
- 澀甚:水腫溢飲。
- 微澀:筋脈抽搐痹痛。
脾脈異常
- 急甚:抽搐。
- 微急:膈中症(進食後嘔吐黏液)。
- 緩甚:四肢痿弱厥冷。
- 微緩:風痿(四肢癱瘓但神志清醒)。
- 大甚:猝倒昏迷。
- 微大:疝氣(腹內膿血積聚)。
- 小甚:寒熱交替。
- 微小:消渴症。
- 滑甚:小便閉或疝痛。
- 微滑:寄生蟲感染(腹熱)。
- 澀甚:腸潰瘍。
- 微澀:內潰瘍(膿血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