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樞懸解》~ 卷七 (14)
卷七 (14)
1. 大惑論(五十九)
衛氣夜不入陰,故不得臥。
黃帝曰:病目而不得視者,何氣使然?岐伯曰:衛氣留於陰,不得行於陽,留於陰則陰氣盛,陰氣盛則陰蹻滿,不得入於陽則氣虛,故目閉也。
衛氣出於目,則目開而能視,衛不入陽,故目閉也。
黃帝曰:人之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此人腸胃大而皮膚濕,而分肉不解焉。腸胃大則衛氣留久,皮膚濕而分肉不解,則其行遲。夫衛氣者,晝日常行於陽,夜行於陰,陽氣盡則臥,陰氣盡則寤,故腸胃大則衛氣行留久,皮膚濕,分肉不解則行遲。留於陰也久,其氣不精則欲瞑,故多臥矣。其腸胃小,皮膚滑以緩,分肉解利,衛氣之留於陽也久,故少瞑焉。
分肉不解,不解利也。
黃帝曰:其非常經也,卒然多臥者,何氣使然?岐伯曰:邪氣留於上焦,上焦閉而不通,已食若飲湯,衛氣久留於陰而不行,故卒然多臥焉。
非常經者,平常不然也。邪留上焦,上焦閉塞,益以食飲,中氣愈阻,故衛氣久留陰分而不上行,故卒然多臥。
黃帝曰:善。治此諸邪奈何?岐伯曰:先其臟腑,誅其小過,後調其氣,盛者瀉之,虛者補之,必先明知其形志之苦樂,定乃取之。
定者,已經審定也。
白話文:
【大惑論(五十九)】
人的衛氣在夜間不能進入陰分,所以無法入睡。
黃帝問:眼睛生病而看不見東西,是什麼氣造成的?岐伯回答:衛氣滯留在陰分,不能運行到陽分。留在陰分則陰氣過盛,陰氣盛則陰蹻脈滿脹;不能進入陽分則陽氣虛弱,所以眼睛閉起。衛氣從眼睛散出時,眼睛睜開就能看見;若衛氣不能進入陽分,眼睛就會閉起。
黃帝問:有些人經常嗜睡,是什麼氣造成的?岐伯回答:這種人腸胃寬大,皮膚濕滯,肌肉間氣機不暢。腸胃寬大會使衛氣滯留較久;皮膚濕滯、肌肉不順暢則衛氣運行遲緩。衛氣白天行於陽分,夜間行於陰分,陽氣耗盡就入睡,陰氣耗盡就醒來。因此腸胃寬大讓衛氣滯留時間長,皮膚濕滯、肌肉不順又使運行變慢,長久滯留在陰分,氣不清利則昏沈欲睡,所以容易嗜睡。若腸胃窄小、皮膚光滑舒緩,肌肉通暢,衛氣在陽分停留較久,自然就不易昏睡。
“分肉不解”指的是肌肉氣機不順暢。
黃帝問:有人平時沒有這種問題,卻突然嗜睡,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邪氣滯留上焦,使上焦閉塞不通,若此時進食或喝熱湯,衛氣會長時間滯留在陰分而無法上行,所以突然嗜睡。“非常經”是指平常不會這樣。邪氣滯留上焦導致閉塞,加上飲食阻滯中焦,衛氣久留陰分不上行,因而突然昏睡。
黃帝說:講得好。該怎麼治療這些邪氣?岐伯回答:先調理臟腑,消除小問題,再調整氣機。實證用瀉法,虛證用補法,必須清楚瞭解病人的身形和精神狀態,審慎診斷後再治療。
所謂“定”,就是已經確診清楚的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