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靈樞懸解》~ 卷二 (3)

回本書目錄

卷二 (3)

1. 論痛(十二)

黃帝問於少俞曰:筋骨之強弱,肌肉之堅脆,皮膚之厚薄,腠理之疏密各不同,其於針石火焫之痛何如?腸胃之厚薄堅脆亦不等,其於毒藥何如?願盡聞之。少俞曰:人之骨強筋弱肉緩皮膚厚者耐痛,其於針石之痛,火焫亦然。黃帝曰:其耐火焫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加以黑色而美骨者耐火焫。

白話文:

黃帝問少俞說:「人的筋骨有強弱之分,肌肉有軟硬之別,皮膚有厚薄之異,毛孔有疏密之不同。這些不同特質的人,對於針刺、砭石、火灸的疼痛反應有何不同?另外,腸胃的厚薄強弱也不同,他們對毒藥的耐受性又如何?請你詳細說明。」

少俞回答說:「骨頭強、筋骨弱、肌肉鬆弛、皮膚厚的人,耐受疼痛,對針刺、砭石和火灸的疼痛反應也較輕微。」

黃帝說:「你怎麼知道耐受火灸的人,具有什麼特徵呢?」

少俞回答說:「從他們皮膚呈黑色且骨頭優美的人,一般都耐受火灸。」

黃帝曰:其不耐針石之痛者,何以知之?少俞曰:堅肉薄皮者,不耐針石之痛,於火hf焫亦然。黃帝曰:人之勝毒,何以知之?少俞曰:胃厚色黑大骨及肥者,皆勝毒,其瘦而薄胃者,皆不勝毒也。黃帝曰:人之病,或同時而傷,或易已,或難已,其故何如?少俞曰:同時而傷,其身多熱者易已,多寒者難已。

其身多熱者,陽盛而氣通,故易已,多寒者,陰盛而氣滯,故難已。

白話文:

黃帝問:「哪些人不耐受針灸和手術的疼痛,如何判斷呢?」

少俞回答:「皮膚薄而肉厚的,不耐受針灸和手術的疼痛,在灼燒時也是如此。」

黃帝又問:「怎樣才能分辨一個人是否能抵禦毒素?」

少俞說:「胃部厚實、膚色較深、骨骼粗大、體型肥胖的人,都能抵禦毒素。而體型消瘦、胃部薄弱的人,都不能抵禦毒素。」

黃帝接著問:「人得了病,有的同時發作而容易好轉,有的同時發作卻難以好轉,這是什麼原因?」

少俞回答:「同時發作的疾病,如果患者體內熱氣較多,就容易好轉。如果患者體內寒氣較多,則難以好轉。」

2. 五邪(十三)

邪在肺,則病皮膚痛,寒熱,上氣喘,汗出,咳動肩背,取之膺中外腧,背三節、五節之旁,以手疾按之快然,乃刺之,取之缺盆中以越之。

白話文:

當邪氣侵犯肺部時,就會導致以下症狀:

  • 皮膚疼痛
  • 寒熱交替
  • 氣喘上逆
  • 出汗
  • 咳嗽時牽動肩背

治療方法:

  • 在胸中外腧穴(膻中穴)、背部第三椎旁和第五椎旁的部位,用手指快速按壓,找到疼痛點。
  • 在缺盆穴(肩胛骨上角)刺針放血,以疏通經絡。

肺藏氣而主皮毛,故邪在肺,則皮膚痛,寒熱汗出,上氣喘咳。膺中外腧,手太陰之雲門、中府也,背三節之旁,肺俞也,五節之旁,心俞也(皆足太陽經穴),按之快然,即是其穴,乃刺之。缺盆,足陽明經穴,「經脈」:肺手太陰之脈,是動則病肺脹滿膨膨而喘咳,缺盆中痛,故取之缺盆中以越之。越,散也。

白話文:

肺臟儲藏氣血,主管皮毛。所以邪氣侵犯肺部,就會出現皮膚疼痛、寒熱出汗、上氣急喘、咳嗽等症狀。

胸中外的穴位有:手太陰肺經的雲門穴、中府穴;背部三節旁的肺俞穴;五節旁的心俞穴(這些穴位都屬於足太陽膀胱經)。按壓這些穴位時,如果有酸脹感,就說明是這些穴位,可以針刺治療。

缺盆穴是足陽明胃經的穴位。肺手太陰肺經的經脈路徑,如果不通暢,就會出現肺脹滿、氣喘咳嗽,缺盆穴部位疼痛。因此,可以取用缺盆穴來疏通經脈。疏通就是讓氣血通暢。

邪在肝,則兩脅中痛,寒中,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時腳腫。取之行間,以引脅下,補三里,以溫胃中,取血脈,以散惡血,取耳間青脈,以去其掣。

白話文:

邪氣在肝臟時,兩側肋骨間會疼痛,寒氣入侵,惡血在體內積聚,導致關節疼痛僵硬,有時足部會腫脹。治療方法如下:

  • 針灸取穴行間穴,以疏通肋骨下方的氣血。
  • 針灸取穴足三里穴,以溫暖胃部。
  • 針灸疏通血脈,散瘀化血。
  • 針灸耳部的青脈,以緩解疼痛僵硬感。

肝藏血而主筋,筋聚關節,脈行兩脅,故兩脅中痛,惡血在內,行善掣節(掣,牽也)。脾主四肢,木刑土敗,脾氣不能下達,關節壅阻,故時腳腫。寒中者,土被木賊,則寒水侮土也。取之厥陰之行間(穴名),以引脅下之痛。補陽明之三里,以溫胃中之寒。取血脈之結瘀,以散惡血。取耳間之青脈,以去其牽掣,足少陽之脈循耳間,厥陰與少陽為表裡也。

白話文:

肝臟儲藏血液,主管筋脈,筋脈匯聚在關節處,脈絡運行在兩側脅部,因此兩肋疼痛,表示體內有瘀血,導致筋脈牽拉疼痛。脾臟主管四肢,如果木氣太強,會損傷土氣,導致脾氣無法向下運行,導致關節腫脹疼痛。受寒的人,由於土氣被木氣侵害,寒水會乘虛入侵。取厥陰經上的行間穴,可以緩解脇下疼痛。補益陽明經上的三里穴,可以溫暖胃中的寒氣。驅散瘀阻的血液,可以消除瘀血。取耳朵周圍的青脈穴,可以緩解牽拉疼痛,因為足少陽經循行於耳周,而厥陰經與少陽經是表裡關係。

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氣有餘,陰氣不足,則熱中善飢,陽氣不足,陰氣有餘,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有餘,若俱不足,則有寒有熱。皆調於三里。

白話文:

邪氣入侵脾胃,會導致肌肉疼痛。陽氣過剩,陰氣不足,容易感到燥熱、飢餓。陽氣不足,陰氣過剩,容易肚子受寒,腹痛。如果陰陽都過剩,或者陰陽都不足,就會時冷時熱。這些問題都可以通過調理三里穴來解決。

脾胃同主肌肉,故邪在脾胃,則病肌肉痛。陽盛陰虛,則熱中善飢,陽虛陰盛,則寒中腸鳴腹痛,陰陽俱盛,若俱虛,則有寒有熱,陰盛則下寒,陰虛則下熱,陽盛則上熱,陽虛則下寒也。皆調於足陽明之三里,以均其寒熱。

白話文:

脾胃共同主宰肌肉,所以邪氣存在脾胃,就會引起肌肉疼痛。陽氣旺盛,陰氣不足,就會發熱,容易飢餓。陽氣不足,陰氣旺盛,就會出現怕冷,腸鳴腹痛。陰陽都旺盛或都衰弱,就會出現忽冷忽熱的情況。陰氣旺盛,下肢就會發冷。陰氣不足,下肢就會發熱。陽氣旺盛,上半身就會發熱。陽氣不足,下肢就會發冷。都可以通過調節足陽明經的三里穴來平衡寒熱。

邪在腎,則病骨痛陰痹,陰痹者,按之而不得,腹脹腰痛,大便難,肩背頸項痛,時眩。取之湧泉、崑崙,視有血者,盡取之。

白話文:

如果邪氣在腎臟,就會導致骨頭疼痛、陰寒痺痛。所謂陰寒痺痛,就是按壓時感覺不到。同時還會出現腹脹、腰痛、大便困難、肩背頸項疼痛,以及時不時頭暈。治療方法是取湧泉穴和崑崙穴的血。如果看到有血流出,就一直取血直到沒血為止。

腎主骨,故邪在腎,則病骨痛。腎為陰,陰旺則凝澀不行,故病陰痹(陰分痹著)。陰痹者,病在隱微,故按之而不得。水旺則土濕木陷,疏泄不行,故腹脹腰痛,大便難。少陰不升,則太陽不降,太陽行身之背,濁氣上逆,故肩背頸項痛。寒水主藏,時眩者,寒水失藏而膽火升浮也(膽木化氣相火)。湧泉,足少陰穴。崑崙,足太陽穴。

邪在心,則病心痛,喜悲,時眩僕。視有餘不足,而調之其腧也。

白話文:

腎臟主管骨骼,所以邪氣侵犯腎臟,就會引起骨頭疼痛。腎屬陰,陰氣旺盛就會凝滯不通,所以會導致「陰痹(陰分部分麻痹)」的疾病。陰痹的病症在於隱微難見,所以按壓時感覺不到。水氣過盛,就會使得土濕、木陷,身體運化不通暢,所以會出現腹脹、腰痛、大便困難等症狀。少陰之氣不升,就會導致太陽之氣不降,太陽之氣運行在身體背部,濁氣上逆,所以會引起肩背頸項疼痛。寒水主收斂藏匿,時常頭暈目眩,是寒水失藏,膽火上浮引起的(膽木化氣生相火)。湧泉穴是足少陰腎經的穴位,崑崙穴是足太陽膀胱經的穴位。

心痛,水賊火也。心主喜,肺主悲,喜悲,金侮火也。時眩僕,君火失根而升浮也。調之其腧,手厥陰心主之腧也。(少陰無腧)

白話文:

心痛是因為水氣入侵,火氣也跟著上炎。心臟主喜,肺臟主悲,喜怒哀樂過度,就會導致金氣剋制火氣。時常頭昏眼花,是因為心火失去根基而向上浮動。治療時要針灸心臟經脈的腧穴,手厥陰心經是主要的腧穴。少陰經沒有腧穴可以針灸。

3. 五亂(十四)

黃帝曰:經脈十二者,別為五行,分為四時,何失而亂?何得而治?岐伯曰:五行有序,四時有分,相順則治,相逆則亂。黃帝曰:何謂相順?岐伯曰:經脈十二者,以應十二月,十二月者,分為四時,四時者,春秋冬夏,其氣各異,營衛相隨,陰陽已和,清濁不相干,如是則順而治。

白話文:

黃帝問道:十二經脈分別屬於五行,而五行又分屬於四季,為什麼會失常混亂?又該如何治療呢?

岐伯回答:五行有其規律,四季有其分際,按照這個規律運行就會健康,違背了這個規律就會失常。

黃帝接著問:什麼是順應這個規律呢?

岐伯說:十二經脈對應十二個月,十二個月又分為四季,四季分別是春夏秋冬,各自的氣候不同。血液和津液互相伴隨,陰陽協調,清陽和濁陰互不幹擾,這樣就是順應規律而健康。

黃帝曰:何謂逆而亂?岐伯曰:清氣在陰,濁氣在陽,營氣順脈,衛氣逆行,清濁相干,亂於胸中,是謂大悗。故氣亂於心,則煩心密嘿,俯首靜伏,亂於肺,則俯仰喘喝,接手以呼,亂於腸胃,則為霍亂,亂於臂脛,則為四厥,亂於頭,則為厥逆頭重眩僕。悗,音悶。

白話文:

黃帝問道:什麼叫「逆亂」?

岐伯回答道:清氣應該在身體的下部,濁氣應該在上部,營養物質隨著脈絡運行,保護氣息逆向而行,清氣和濁氣混雜,在胸中引起混亂,這叫做「大逆」。

因此,如果氣息在心中混亂,就會心煩意亂,低頭靜坐;如果在肺中混亂,就會仰臥喘息,用手幫助呼吸;如果在腸胃中混亂,就會腹瀉嘔吐;如果在四肢中混亂,就會四肢冰冷;如果在頭部混亂,就會暈厥、頭重腳輕、摔倒。

清氣在陰,陷而不升也。濁氣在陽,逆而不降也。悗者,氣亂而不清也。接手以呼,以手捫心也。四厥,四肢厥逆也(四肢寒冷,謂之厥逆)。厥逆頭重眩僕,濁氣逆升而不降也。

白話文:

清氣停留在身體下方,無法上升。濁氣停留在身體上方,無法下降。悗氣,是氣混亂而不清淨。按壓手心並深呼吸,是按壓心中四肢厥逆,是四肢冰冷。厥逆時頭重目眩,是因為濁氣上升而不下降。

黃帝曰:五亂者,刺之有道乎?岐伯曰:有道以來,有道以去,審知其道,是謂身寶。黃帝曰:善。願聞其道。岐伯曰:氣在於心者,取之手少陰、心主之俞。氣在於肺者,取之手太陰滎、足少陰俞。氣在於腸胃者,取之足太陰、陽明,不下者,取之三里。氣在於頭者,取之天柱,大杼,不知,取太陽滎俞。

白話文:

**皇帝說:**五臟功能紊亂時,針刺是否有特定的方法?

岐伯回答: 有方法可以讓五臟功能恢復,也有方法可以消除它們的紊亂。如果你能精通這些方法,就能保護好你的身體。

皇帝說: 好。我希望聽到這些方法。

岐伯回答:

  • **氣在心臟時,**針刺手少陰經(心經)的俞穴(心主)。
  • **氣在肺部時,**針刺手太陰經(肺經)的滎穴(天府),足少陰經(腎經)的俞穴(俞府)。
  • **氣在腸胃時,**針刺足太陰經(脾經)、足陽明經(胃經);如果氣往下走,則針刺足三里穴。
  • **氣在頭部時,**針刺大椎穴(天柱)、大杼穴;如果不知道具體位置,則針刺太陽經(膀胱經)的滎穴(京骨)和俞穴(光明)。

氣在於臂足,取之先去血脈,後取其陽明、少陽之滎俞。黃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徐入徐出,謂之導氣,補瀉無形,謂之同精,是非有餘不足也,亂氣之相逆也。黃帝曰:允乎哉道!明處哉論!請著之玉版,命曰治亂也。

白話文:

氣在手臂和腿部,取氣時首先放出血液,然後取陽明經和少陽經的榮俞穴。黃帝問:如何補瀉?岐伯答:氣息徐徐進出,稱為導氣;補瀉無跡可尋,稱為同精;這不是有餘或不足的問題,而是氣機紊亂導致的相反現象。黃帝說:道途深遠啊!論述透徹啊!請把它寫在玉版上,稱之為《治亂》。

有道以來,有由以來也。有道以去,有法以去也。手少陰之俞,神門也。心主之俞,大陵也。手太陰滎,魚際也。足少陰俞,太谿也。足太陰、陽明,太陰之俞,太白也,陽明之俞,陷谷也。三里,足陽明穴也。天柱,大杼,足太陽穴也。太陽之滎,通谷也。太陽之俞,束骨也。

白話文:

自從有道以來,就有法度。自從施行道以來,就有相應的方法。

手少陰經的背俞穴,是神門穴。心主經的背俞穴,是大陵穴。手太陰經的滎穴,是魚際穴。

足少陰經的背俞穴,是太谿穴。足太陰經的背俞穴,是太白穴;足陽明經的背俞穴,是陷谷穴。

三里穴,是足陽明經的穴位。天柱穴和大杼穴,是足太陽經的穴位。

太陽經的滎穴,是通谷穴。太陽經的背俞穴,是束骨穴。

手陽明之滎俞,二間、三間也。手少陽之滎俞,液門、中渚也。足陽明之滎俞,內庭、陷谷也。足少陽之滎俞,俠谿、臨泣也。徐入徐出,謂之導氣,導其亂氣,使之復治也。補瀉無形,謂之同精,同其精氣之本原,未嘗增損也。精,正氣也。是非以其有餘不足而用補瀉也,為其亂氣之相逆,調之使其順而治耳。

白話文:

手陽明經的滎俞穴,在二間穴和三間穴。手少陽經的滎俞穴,在液門穴和中渚穴。足陽明經的滎俞穴,在內庭穴和陷谷穴。足少陽經的滎俞穴,在俠谿穴和臨泣穴。

緩慢地打開和關閉經絡,稱為「導氣」,導引亂氣,讓它恢復正常。

補瀉沒有具體形態,稱為「同精」,保持精氣本源的一致,不增加也不減少。精,是指正氣。

所以,根據經絡的過剩或不足來使用補瀉的方法,並不是因為過剩或不足,而是因為亂氣彼此對抗,調和它們使其順暢而治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