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上 (6)

回本書目錄

卷上 (6)

1. 五臟別論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此六者,地氣之所生也,皆藏於陰而象於地,故藏而不瀉,名曰奇恆之府。夫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此五者,天氣之所生也,其氣象天,故瀉而不藏,此受五臟濁氣,名曰傳化之府,此不能久留,輸瀉者也。魄門亦為五臟使,水穀不能久藏。

所謂五臟者,藏精氣而不瀉也,故滿而不能實。六腑者,傳化物而不藏,故實而不能滿也。所以然者,水穀入口,則胃實而腸虛;食下,則腸實而胃虛。故曰實而不滿,滿而不實也。胃者,水穀之海,六腑之大源也。五味入口,藏於胃,以養五臟氣;氣口亦太陰也,是以五臟六腑之氣味,皆出於胃,變見於氣口。故五氣入鼻,藏於心肺;心肺有病,而鼻為之不利也。

白話文:

【五臟別論】

腦、髓、骨、脈、膽、女子胞,這六個部位,是由地氣所孕育生成的,它們都藏在身體的陰部,象徵著大地,因此它們的主要功能是儲藏而不是排瀉,我們稱之為「奇恆之腑」。

至於胃、大腸、小腸、三焦、膀胱,這五個部位,是由天氣所生成的,其功能運作像天空一樣,主要負責排瀉而非儲藏,這些部位接收來自五臟的濁氣,我們稱之為「傳化之腑」,這些部位無法長時間儲存物質,而是負責輸送和排瀉。

魄門(肛門)也是受五臟指揮的部位,食物和水進入後不能長時間儲存。

所謂的五臟,其功能是儲藏精氣而不是排瀉,因此它們通常處於充盈狀態,但不會被物質塞滿。六腑的功能是負責物質的轉運和排瀉,因此它們通常會有物質存在,但不會達到充盈的狀態。之所以這樣,是因為當食物和水進入口中,胃部就會充滿而腸道則空虛;食物消化後,腸道就充滿而胃部則空虛。因此我們說,六腑是實而不滿,五臟是滿而不實。

胃就像一片大海,是六腑中的重要資源庫。各種味道的食物進入口中後,先由胃部儲存,用以滋養五臟之氣。氣口(即口)也是太陰經的部位,因此五臟六腑的氣味,都是從胃部產生,再通過氣口表現出來。所以當五種氣味進入鼻子,會被心肺吸收儲存;如果心肺有疾病,鼻子的嗅覺也會受到影響。

2. 異法方宜論

東方之域,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鹽者勝血,故其民皆黑色疏理,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砭石。故砭石肝,亦從東方來。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其民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其民華食而脂肥,故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北方肝,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藏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肝,亦從北方來。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故其民皆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之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其治宜導引按蹻。故其病多痿厥寒熱,故導引按蹻者,亦從中央出也。

白話文:

在東方的地區,是天地萬物初生的地方,這裡有豐富的魚類和鹽產,靠近海邊和水源。當地居民習慣吃魚且偏愛鹹味的食物,他們對自己的生活環境和飲食感到滿足。然而,常吃魚會使人體質偏熱,鹽分又易影響血液循環,所以當地人皮膚黝黑,肌理疏鬆,易患膿腫之疾,適合用砭石治療。因此,砭石療法源自東方。

西方的地區,有豐富的礦產和沙石,是天地收穫與凝聚之所在。當地居民住在山丘上,風大,水土堅硬,他們穿著粗布衣服,食物華麗且脂肪含量高,因此邪氣難以侵蝕他們的身體,疾病多從內部產生,適合用藥物治療。因此,藥物療法源自西方。

北方的地區,是天地閉藏的區域,地勢高峻,風寒刺骨。當地居民喜愛野外生活,主要以乳製品為食,寒冷易導致腹脹和消化不良,適合用灸焫治療。因此,灸焫療法源自北方。

南方的地區,是天地養育萬物、陽光最充足的地方,地勢低,土壤濕潤,霧氣聚集。當地居民偏好酸味食物,因此他們皮膚紅潤,肌理細緻,易患筋脈拘攣和痹症,適合用微針治療。因此,九針療法源自南方。

中央的地區,地形平坦,濕度較高,是天地孕育萬物的地方。當地居民飲食多樣,生活較輕鬆,適合用導引和按摩的治療方式。因此,當地的疾病多為肢體無力、厥逆、寒熱等,導引和按摩療法也由此發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