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上 (4)

回本書目錄

卷上 (4)

1. 陰陽應象大論

以天地為之陰陽,陽之汗,以天地之雨名之;陽之氣,以天地之疾風名之。暴氣象雷,逆氣象陽。邪風之至,疾如風雨。故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故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

善診者,察色按脈,先別陰陽;審清濁,而知部分;視喘息,聽音聲,而知所苦;觀權衡規矩,而知病所主;按盡寸,觀浮沉滑澀,而知病所生。以治無過。故因其輕而揚之;因其重而減之;因其衰而彰之。形不足者,溫之以氣;精不足者,補之以味。其高者,因而越之;其下者,引而竭之;中滿者,瀉之於內;其有邪者,清形以為汗;其在皮者,汗而發之;其慓悍者,按而收之;其實者,散而瀉之。

審其陰陽,以別柔剛,陽病治陰,陰病治陽;定其血氣,各守其鄉,血實宜決之,氣虛宜掣引之。

白話文:

以天地為例來說明陰陽,陽氣的汗液,如同天地的雨;陽氣的氣息,如同天地的疾風。暴烈的氣象如同雷電,逆反的氣象如同陽氣的失常。邪風來襲,迅速如同風雨。所以,善於治病的人,先治皮膚毛髮,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等到要治五臟的時候,病人往往已經是半死半活了。所以,天上的邪氣入侵,就會傷害人的五臟;飲食的寒熱失調,就會傷害六腑;地上的濕氣入侵,就會傷害皮肉筋脈。

善於診斷的人,觀察面色,按壓脈搏,先區分陰陽;審察氣血的清濁,就能知道病變的部位;觀察呼吸的喘息,傾聽聲音,就能知道病人的痛苦所在;觀察身體的比例和形態,就能知道疾病的主要症狀;仔細按壓寸口脈,觀察脈象的浮沉滑澀,就能知道疾病的來源。治療要適度,不可過度。所以,對於輕微的病情要扶持它;對於嚴重的病情要減輕它;對於衰弱的病情要增強它。形體不足的,要用溫和的氣來溫補它;精氣不足的,要用有益的味道來補充它。病情發展過高的,要使其下降;病情發展過低的,要使其提升;身體充實滿脹的,要從內部瀉去;體內有邪氣的,要通過發汗排出邪氣;邪氣在皮膚表面的,要通過發汗把它驅散;病情急劇發展的,要壓制它使其平緩;病情實證的,要疏通它使其宣泄。

仔細審察陰陽的盛衰,區分柔弱與剛強,陽證要採取陰性的治療方法,陰證要採取陽性的治療方法;確定血氣的盛衰,使之各歸其位,血實就要瀉血,氣虛就要補氣。

2. 陰陽離合論

聖人南面而立,前曰廣明,後曰太衝,太衝之地,名曰少陰,少陰之上,名曰太陽,太陽根起於至陰,結於命門,名曰陰中之陽。中身而上,名曰廣明,廣明之下,名曰太陰,太陰之前,名曰陽明,陽明根起於厲兌,名曰陰中之陽。厥陰之表,名曰少陽,少陽根起於竅陰,名曰陰中之少陽。

是故三陽之離合也:太陽為開,陽明為闔,少陽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浮,命曰一陽。外者為陽,內者為陰,然則中為陰,其衝在下,名曰太陰,太陰根起於隱白,名曰陰中之陰。太陰之後,名曰少陰,少陰根起於湧泉,名曰陰中之少陰。少陰之前,名曰厥陰。

是故三陰之離合也:太陰為開,厥陰為闔,少陰為樞。三經者,不得相失也,搏而勿沉,名曰一陰。

白話文:

有智慧的人面向南方站立,前方被稱為廣明,後方被稱為太衝,太衝的區域,我們稱之為少陰,少陰的上方,則被命名為太陽,太陽的能量起源於腳的大拇指旁邊的至陰穴,並在此聚集形成生命之門,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陰中藏陽。

從身體中部以上,我們稱為廣明,廣明下方的區域,被稱為太陰,太陰的前面,被稱為陽明,陽明的能量起源於腳的大拇指尖端的厲兌穴,這同樣是陰中藏陽的表現。厥陰的外側,被稱為少陽,少陽的能量起源於腳小趾旁邊的竅陰穴,我們稱這種現象為陰中藏少陽。

因此,三條陽經的運作方式如下:太陽經負責開闢道路,陽明經負責閉合,少陽經則像是轉軸。這三個經絡不能失去聯繫,要緊密連接但不要過度,這種平衡狀態被稱為一陽。

外部的是陽,內部的是陰,然而,中間的部分也是陰,其力量來自下方,我們稱之為太陰,太陰的能量起源於腳大拇指底下的隱白穴,這是陰中藏陰的現象。太陰的後方,被稱為少陰,少陰的能量起源於腳掌心的湧泉穴,這是陰中藏少陰的現象。少陰的前方,被稱為厥陰。

因此,三條陰經的運作方式如下:太陰經負責開闢道路,厥陰經負責閉合,少陰經則像是轉軸。這三個經絡不能失去聯繫,要緊密連接但不要過深,這種平衡狀態被稱為一陰。

3. 陰陽別論

凡持真脈之藏脈者,肝至懸絕急,十八日死;心至懸絕,九日死;肺至懸絕,十二日死;腎至懸絕,七日死;脾至懸絕,四日死。三陰俱搏,二十日夜半死;二陰俱搏,十三日夕時死;一陰俱搏,十日死;三陽俱搏且鼓,三日死;三陰三陽俱搏,心腹滿,發盡,不得隱曲,五日死;二陽俱搏,其病溫,死不治,不過十日死。

白話文:

凡是診斷出真正病脈的人,如果肝臟的脈象呈現出極度緊繃的狀況,病人會在十八天內去世;心臟的脈象同樣呈現緊繃的狀態,病人會在九天內去世;肺臟的脈象呈現緊繃,病人會在十二天內去世;腎臟的脈象若緊繃,病人會在七天內去世;脾臟的脈象若緊繃,病人則會在四天內去世。

如果三條陰脈都呈現搏動的現象,病人會在二十天的夜半時分去世;兩條陰脈都搏動,病人會在十三天的黃昏時分去世;一條陰脈搏動,病人會在十天內去世;如果三條陽脈都搏動且脈象強勁,病人會在三天內去世;如果三條陰脈和三條陽脈都搏動,病人心腹部會感到脹滿,發汗完畢後無法排泄,病人會在五天內去世;如果兩條陽脈都搏動,表示病人有溫熱病,這種情況是無法治療的,病人不會超過十天就會去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