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心得》~ 卷上 (5)
卷上 (5)
1. 玉機莫藏論
春脈者,肝也,東方木也,萬物之所以始生也,故其氣來,軟弱輕虛而滑,端直以長,故曰弦,反此者病。其氣來實而強,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實而微,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善忘,忽忽眩冒而巔疾;其不及,則令人胸痛引背,下則兩脅胠滿。夏脈者,心也,南方火也,萬物之所以盛長也,故其氣來盛去衰,故曰鉤,反此者病。
白話文:
春天所反映的身體狀況在肝臟。肝臟對應東方之木,是萬物生長的開始。因此,春天脈搏的氣息來勢舒緩、輕快、滑動、平直而綿長,所以稱為「弦脈」。如果脈搏與此不同,就是有疾病。脈搏的氣息來得強勁有力,表示肝氣太盛,疾病在外;脈搏的氣息來得微弱無力,表示肝氣不足,疾病在內。肝氣太盛會導致健忘、頭昏眼花、頭部疼痛;肝氣不足會導致胸痛、背痛,下半身的肋間滿脹。
夏天所反映的身體狀況在心臟。心臟對應南方之火,是萬物生長旺盛的季節。因此,夏天脈搏的氣息來勢強勁,去勢衰弱,所以稱為「鉤脈」。如果脈搏與此不同,就是有疾病。
其氣來盛去亦盛,此謂太過,病在外;其氣來不盛,去反盛,此謂不反,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身熱而膚痛,為浸淫;其不及,則令人煩心,上見咳唾,下為氣泄。秋脈者,肺也,西方金也,萬物之所以收成也,故其氣來,輕虛以浮,來急去散,故曰浮,反此者病。其氣來毛而中央堅,兩傍虛,此為太過,病在外;其氣來毛而微,此謂不反,病在中。
白話文:
如果氣血旺盛時,它也旺盛地離開,這叫做「太過」,病症表現在外;如果氣血來的時候不旺盛,離開卻反而旺盛,這叫做「不反」,病症則在內。
「太過」會導致身體發熱,皮膚疼痛,叫做「浸淫」;如果「不及」,則會讓人心煩意亂,上咳下瀉。
秋天是肺的季節,五行屬金,萬物都要收成,所以肺氣來的時候,輕而虛浮,來得急去得快,因此叫做「浮」。反之則有病。
如果氣血來時,手指上的脈搏像毛髮一樣,中央堅實,兩邊虛弱,這叫做「太過」,病症表現在外;如果氣血來時,手指上的脈搏像毛髮一樣,但很微弱,這叫做「不反」,病症則在內。
太過則令人逆氣,而背痛慍慍然;其不及,則令人喘,呼吸少氣而咳,上氣見血,下聞病音。冬脈者,腎也,北方水池,萬物之所以合藏也,故其氣來,沉以搏,故曰營,反此者病。其氣來如彈石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其去如數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解㑊(音亦),脊脈痛而少氣,不欲言;其不及則令人心懸如病飢,䏚(音蒸)中清,脊中痛,少腹滿,小便變。脾脈者,土也,孤藏以灌四傍者也。
白話文:
太過的話,會導致人體氣機逆亂,出現背部疼痛、胸悶煩躁等症狀;不及的話,會讓人氣喘、呼吸困難、咳嗽,甚至咳出血,小便時能聞到腥臭味。
冬脈指腎脈,腎臟就像北方的水池,負責儲藏萬物。因此,腎氣運行時,應深沉有力,故稱之為「營」。如果出現相反的症狀,就是生病了。
腎氣運行時,如果像彈射的石子一樣,表示太過,病在外;如果像數珠一樣順利,表示不及,病在內。
太過的話,會讓人感到疲勞乏力,脊柱疼痛、氣短、不願說話;不及的話,會讓人心慌如飢,胸腹發熱,脊椎疼痛,小腹脹滿,小便異常。
脾脈指脾臟,脾臟就像孤獨的庫房,負責濡養周圍的組織。
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如鳥之喙者,此謂不及,病在中。太過則令人四支不舉;其不及則令人九竅不通,名曰重強。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
白話文:
病症發作時像水流一樣迅猛的,是病氣太盛,病在體外。發作時像鳥喙一樣急迫的,是氣血不足,病在體內。氣血太盛會讓人四肢無力;氣血不足會讓人九竅不通,這種情況稱為重強。
肝臟從心臟接收氣血,並傳遞給脾臟。氣血在腎臟停駐,到達肺部後消失。脾臟從肺部接收氣血,並傳遞給腎臟。氣血在心臟停駐,到達肝臟後消失。肺臟從腎臟接收氣血,並傳遞給肝臟。氣血在脾臟停駐,到達心臟後消失。
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肝氣乘矣,悲則肺氣乘矣,憂則心氣乘矣。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其氣動形,期六月死,真藏脈見,乃予之期日。
白話文:
腎臟接收來自肝臟的氣,再傳遞給心臟,氣最後積存於肺部,到達脾臟後死亡。這些都是違反自然規律的死亡。憂慮、恐懼、悲傷、喜悅、憤怒等情緒,使氣無法按照正常的順序運作,因此會讓人產生大病。因此過度喜悅會導致腎氣旺盛,憤怒導致肝氣旺盛,悲傷導致肺氣旺盛,憂愁導致心氣旺盛。這時會出現骨骼乾枯、肌肉萎縮、胸中氣滿、呼吸困難的症狀,氣會影響形體,此病預計半年後死亡,而真正藏匿的脈象會提示具體的死亡日期。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期一月死,真藏見,乃予之期日。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喘息不便,內痛引肩項,身熱,脫肉破㬷(音郡),真藏見,十月之內死。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肩髓肉消,動作益衰,真藏來見,期一歲死,見其真藏,乃予之期日。
白話文:
骨頭枯瘦,肉也凹陷,胸口氣悶,呼吸困難,內臟疼痛連接到肩膀和脖子,預計一個月內會死亡,這屬於真藏見,可以告知病人死亡期限。骨頭枯瘦,肉也凹陷,胸口氣悶,呼吸困難,內臟疼痛連接到肩膀和脖子,身體發熱,肉體脫落潰爛,這屬於真藏見,預計十個月內會死亡。骨頭枯瘦,肉也凹陷,肩胛骨的肉都消瘦了,行動能力越來越衰弱,這屬於真藏見,預計一年內會死亡,可以告知病人死亡期限。
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氣滿,腹內痛,心中不便,肩項身熱,破㬷脫肉,目匡陷,真藏見,目不見人,立死;其見人者,至其所不勝之時則死。急虛身中卒至,五臟絕閉,脈道不通,氣不往來,譬於墮溺,不可為期。其脈絕不來,若人一息五六至,其形肉不脫,真藏雖不見,猶死也。
白話文:
骨瘦如柴,肌肉萎縮,胸悶氣促,腹痛難忍,心悸不安,肩頸發熱,皮膚乾裂脫落,眼球凹陷,內臟暴露,看不見人,立即死亡;能看見人的,等到病情加重時才會死亡。突然虛脫,五臟功能停止,經絡不通,氣血不通暢,就像跌入水中溺死,無法預測死亡時間。脈搏停止不跳,就像人呼吸一次五六下,身體沒有脫水,內臟雖然還沒暴露,但也會死亡。
真肝脈至,中外急,如循刀刃責責然,如按琴瑟弦,色青白不澤,毛折乃死;真心脈至,堅而搏,如循薏苡於累累然,色赤黑不澤,毛折乃死;真肺脈至,大而虛,如以毛羽中人膚,色白赤不澤,毛折乃死;真腎脈至,搏而絕,如指彈石辟辟然,色黑黃不澤,毛折乃死;真脾脈至,弱而乍數乍疏,色黃青不澤,毛折乃死。諸真藏脈見者,皆死不治也。
白話文:
真肝脈:脈搏急促而緊,好像刀刃劃過一樣。脈色青白而沒有光澤,如果脈搏斷了,則會死亡。
真心脈 :脈搏強勁有力,好像用手按在薏苡仁上,脈搏的節奏不規則。脈色赤黑而沒有光澤,如果脈搏斷了,則會死亡。
真肺脈 :脈搏寬大而虛弱,就像用羽毛輕輕拂過皮膚一樣。脈色白中帶紅而沒有光澤,如果脈搏斷了,則會死亡。
真腎脈 :脈搏跳動有力而突然停止,就像彈手指一樣。脈色黑中帶黃而沒有光澤,如果脈搏斷了,則會死亡。
真脾脈 :脈搏微弱,時而頻數時而稀疏。脈色黃中帶青而沒有光澤,如果脈搏斷了,則會死亡。
以上這些真藏脈象如果不治療,患者都會死亡。
脈逆四時,為不可治。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虛實以決死生。脈盛,皮熱,腹脹,前後不通,悶瞀,音茂,此謂五實。脈細,皮寒,氣少,泄利前後,飲食不入,此謂五虛。
白話文:
脈象逆轉四季,是無法治療的。春天脈象出現在肺部,夏天脈象出現在腎臟,秋天脈象出現在心臟,冬天脈象出現在脾臟。如果這些脈象全都懸浮、沉澀,稱為逆四時。
脈象的虛實可以決定生死。脈搏強盛,皮膚發熱,腹部脹大,前後不通氣,精神恍惚,聲音洪亮,這是五實。脈搏細弱,皮膚發冷,呼吸淺快,腹瀉、嘔吐,飲食難以下嚥,這是五虛。
2. 三部九候論
上部天,兩額之動脈;上部地,兩頰之動脈;上部人,耳前之動脈;中部天,手太陰也;中部地,手陽明也;中部人,手少陰也;下部天,足厥陰也;下部地,足少陰也;下部人足太陰也。故下部之天以候肝,地以候腎,人以候脾胃之氣。中部之天,以候肺;地以候胸中之氣,人以候心。
白話文:
上部天:兩額的動脈
上部地:兩頰的動脈
上部人:耳前的動脈
中部天:手太陰經脈
中部地:手陽明經脈
中部人:手少陰經脈
下部天:足厥陰經脈
下部地:足少陰經脈
下部人:足太陰經脈
因此:
下部的天:用於觀察肝臟的氣血情況
下部的地:用於觀察腎臟的氣血情況
下部的人:用於觀察脾胃的氣血情況
中部的天:用於觀察肺部的氣血情況
中部的:用於觀察胸中氣血的情況
中部的人:用於觀察心臟的氣血情況
上部之天,以候頭角之氣,地以候口齒之氣,人以候耳目之氣。神藏五,形藏四,合為九藏。五臟已敗,其色必夭,夭必死矣。必先度其形之肥瘦,以調其氣之虛實,實則瀉之,虛則補之。形盛脈細,少氣不足以息者危;形瘦脈大,胸中多氣者死。
白話文:
上天的部位,與頭部和臉部的氣息相應;地上的部位,與口齒的氣息相應;而人體,則與耳目的氣息相應。人的身體有五藏(心、肝、脾、肺、腎)和四肢(形),合稱為九藏。五臟衰敗,面色就會青黃,面色青黃就代表快死了。一定要先觀察人的體型胖瘦,以調節氣息的虛實,虛則補之,實則瀉之。如果體型肥胖,脈絡細小,氣息不足以呼吸,就是危險的徵兆;如果體型瘦弱,脈絡粗大,胸中氣息過多,則會死亡。
形氣相得者生;參伍不調者病;三部九候皆相失者死;上下左右之脈相應如參舂者,病甚;上下左右相失不可數者死;中部之候雖獨調,與眾藏相失者死;中部之候相減者死;目內陷者死。察九候獨小者病,獨大者病,獨疾者病,獨遲者病,獨熱者病,獨寒者病,獨陷下者病,察其府藏,以知死生之期。必先知經脈,然後知病脈。
白話文:
- 形體和氣血協調,則有生機;氣血失衡,則生病;身體三部(上、中、下)九候(脈相)全部失調,則死亡。
- 上下左右的脈象相互應,像搗米一樣強勁,病情嚴重;上下左右脈象完全不一致,則死亡。
- 中部的脈象即使單獨正常,但與其他臟腑失去協調,則死亡;中部的脈象衰減,則死亡;眼睛深陷,則死亡。
- 觀察九候,如果某一候單獨過小、過大、過快、過慢、過熱、過寒或過度虛陷,則表明患病。
- 觀察臟腑的狀態,可以預測生死。必須先了解正常經脈的狀態,才能判斷出病脈。
九候之脈,皆沉細懸絕者為陰,主冬,故以夜半死;盛躁喘數者為陽,主夏,故以日中死。是故寒熱病者,以平旦死;熱中及熱病者,以日中死;病風者,以日夕死;病水者,以夜半死;其脈乍疏乍數、乍遲乍疾者,日乘四季死;形肉以脫,九候雖調,猶死;七診雖見,九候皆從者,不死。所言不死者,風氣之病及經月之病,似七診之病而非也,故言不死。
白話文:
九種脈象中,沉細微弱、若有若無的脈象屬於陰脈,對應冬天,因此患者會在半夜死亡;脈象急躁、呼吸急促的屬於陽脈,對應夏天,因此患者會在中午死亡。因此,寒熱病患者會在清晨死亡;熱中症和熱病患者會在中午死亡;風寒病患者會在黃昏死亡;水病患者會在半夜死亡;脈象時而稀疏時而頻繁,時而緩慢時而急促的患者,會在一年四季任何時間死亡;身體消瘦虛弱,即使九種脈象都正常,患者仍然會死亡;如果七種診斷症狀都出現,但九種脈象都符合正常,患者就不用擔心死亡。這裡所說的不會死亡的,指的是風氣病和月經不調的疾病,它們雖然有類似七種診斷症狀的表現,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所以也不會死亡。
若有七診之病,其脈候亦敗者死矣。必審問其所始病,而後各切循其脈,視其經絡浮沉,以上下逆從循之。其脈疾者,不病;其脈遲者,病;脈不往來者,死;皮膚著者,死。經病者,治其經;孫絡病者,治其孫絡血;血病身有痛者,治其經絡。
白話文:
如果出現七種診斷結果中的疾病,且其脈象也敗壞的話,則患者將會死亡。必須仔細詢問患者發病的過程,然後分別切診其經脈,觀察其浮沉變化,並順應經絡的上下走向進行診脈。如果脈象快速跳動,則不生病;如果脈象緩慢跳動,則生病;如果脈象完全消失,則會死亡;如果皮膚和黏膜發黑,則會死亡。如果經脈生病,則治療其經脈;如果孫絡生病,則治療其孫絡血;如果血液生病且身體疼痛,則治療其經絡。
3. 經脈別論
夜行則喘出於腎,淫氣病肺;有所墮恐,喘出於肝,淫氣害脾;有所驚恐,喘出於肺,淫氣傷心;度水跌僕,喘出於腎與骨。當是之時,勇者氣行則已;怯者則著而為病也。故觀人勇怯、骨肉、皮膚,能知其情,以為診法也。故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體勞苦,汗出於脾。食氣入胃,散精於肝,淫氣於筋。
白話文:
晚上不停喘氣,是因為腎功能受損,致病之氣損害肺部;有墮落的恐懼感,喘氣是因為肝臟受損,致病之氣危害脾臟;受到驚嚇恐懼,喘氣是因為肺臟受損,致病之氣損傷心臟;跌入水中或從高處跌落,喘氣是因為腎臟和骨骼受損。
在上述情況下,勇敢的人氣息運行正常,就不會生病;膽小的人氣息受阻,就會生病。因此,通過觀察一個人的勇氣或膽怯、骨肉、皮膚,可以瞭解他的病情,作為診斷依據。
飲食過飽,會導致胃部出汗;受到驚嚇,會導致心臟出汗;長時間搬運重物,會導致腎臟出汗;快速奔跑或感到恐懼,會導致肝臟出汗;身體勞累,會導致脾臟出汗。食物進入胃中,會散發出精氣至肝臟,然後致病之氣就會作用於筋脈。
食氣入胃,濁氣歸心,淫精於脈;脈氣流經,經氣歸於肺;肺朝百脈,輸精於皮毛;毛脈合精,行氣於府;府精神明,留於四臟,氣歸於權衡;權衡以平,氣口成寸,以決死生。飲入於胃,遊溢精氣,上輸於脾;脾氣散精,上歸於肺;通調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四布,五經並行,合於四時五臟陰陽,揆度以為常也。
白話文:
食物進入胃後,濁氣上達心臟,淫邪之氣流入經脈;經氣運行,經絡之氣匯聚於肺;肺經朝向全身各經脈,輸送精氣至皮毛;皮毛吸收精氣,氣血流入內臟;內臟精氣旺盛,運化於四臟,氣血匯聚於樞紐;樞紐平衡,氣口寬度一寸,以此判斷生死。飲食進入胃後,精氣遊走於全身,上輸至脾;脾氣分解精氣,上歸於肺;疏通水道,下輸膀胱;水精分佈於全身,五經氣血運行,與四季和五臟陰陽相協調,形成規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