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下 (17)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7)

1. 六元正紀大論

有怫之應,而後報也,皆觀其極而乃發也。木發無時,水隨火也。謹候其時,病可與期,失時反歲,五氣不行,生化收藏,政無恆也。夫氣之所至也,厥陰所至為和平,少陽所至為炎暑,陽明所至為清勁,太陽所至為寒雰。時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風府,為璺啟;少陰所至為火府,為舒榮;太陰所至為雨府,為員盈;少陽所至為熱府,為行出;陽明所至為司殺府,為庚蒼;太陽所至為寒府,為歸藏。司化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生,為風搖;少陰所至為榮,為形見;太陰所至為化,為雲雨;少陽所至為長,為蕃鮮;陽明所至為收,為霧露;太陽所至為藏,為周密。氣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風生,終為肅;少陰所至為熱生,中為寒;太陰所至為濕生,終為注雨;少陽所至為火生,終為蒸溽;陽明所至為燥生,終為涼;太陽所至為寒生,中為溫。德化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毛化;少陰所至為羽化;太陰所至為倮化;少陽所至為羽化;陽明所至為介化;太陽所至為鱗化。德化之常也。厥陰所至為生化;少陰所至為榮化;太陰所至為濡化;少陽所至為茂化;陽明所至為堅化;太陽所至為藏化。布政之常也。厥陰所至為飄怒太涼;少陰所至為太暄寒;太陰所至為雷霆驟注烈風;少陽所至為飄風燔燎霜凝;陽明所至為散落溫;太陽所至為寒雪冰雹白埃。氣變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撓動,為迎隨;少陰所至為高明焰,為曛;太陰所至為沉陰,為白埃,為晦瞑;少陽所至為光顯,為彤雲,為曛;陽明所至為煙埃,為霜,為勁切,為淒鳴;太陽所至為剛固,為堅芒,為立。令行之常也。厥陰所至為裡急;少陰所至為瘍胗身熱;太陰所至為積飲否隔;少陽所至為嚏嘔,為瘡瘍;陽明所至為浮虛;太陽所至為屈伸不利。病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支痛;少陰所至為驚惑,惡寒戰慄,譫妄;太陰所至為稸滿;少陽所至為驚躁,瞀味,暴病;陽明所至為鼽,尻陰股膝髀腨䯒足病;太陽所至為腰痛。病之常也。厥陰所至為䌁戾;少陰所至為悲妄衄衊;太陰所至為中滿霍亂吐下;少陽所至為喉痹耳鳴嘔湧;陽明所至為皴揭;太陽所至為寢汗痙。病之常也。

厥陰所至為腸痛、嘔泄;少陰所至為語笑:太陰所至為重胕腫;少陽所至為暴注,瞤瘛,暴死;陽明所至為鼽嚏;太陽所至為流泄,禁止。病之常也。凡此十二變者,報德以德,報化以化,報政以政,報令以令,氣高則高,氣下則下,氣後則後,氣前則前,氣中則中,氣外則外,位之常也。

故風勝則動,熱勝則腫,燥勝則乾,寒勝則浮,濕勝則濡泄,甚則水閉胕腫,隨氣所在以言其變耳。其用也,夫六氣之用,各歸不勝而為化。故太陰雨化,施於太陽;太陽寒化,施於少陰;少陰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燥化,施於厥陰;厥陰風化,施於太陰。各命其所在以徵之也。

白話文:

六元正紀大論

事物有所應,然後才會產生結果,都是觀察到極致後才會顯現出來。樹木發芽沒有固定的時間,水的變化也隨著火的變化而改變。謹慎觀察時機,疾病的發生就可以預測,錯失時機則延誤一年,五行之氣運行不順暢,生長收藏的規律就沒有常態。氣的到達之處,厥陰到達的地方平和溫和,少陽到達的地方炎熱,陽明到達的地方清爽強勁,太陽到達的地方寒冷潮濕。這是時序變化的常規。厥陰到達的地方是風的住所,是萬物開始萌芽的地方;少陰到達的地方是火的住所,是萬物舒展繁榮的地方;太陰到達的地方是雨的住所,是萬物充盈的地方;少陽到達的地方是熱的住所,是萬物生長發達的地方;陽明到達的地方是主宰殺伐的住所,是萬物成熟強壯的地方;太陽到達的地方是寒冷的住所,是萬物歸藏的地方。這是氣化運行的常規。

厥陰到達的地方主生長,表現為風的搖動;少陰到達的地方主繁榮,表現為形體的顯現;太陰到達的地方主化育,表現為雲雨的滋潤;少陽到達的地方主生長,表現為繁茂興盛;陽明到達的地方主收斂,表現為霧露的滋潤;太陽到達的地方主收藏,表現為周密完整。這是氣化運行的常規。厥陰到達的地方是風的產生,最終是肅殺;少陰到達的地方是熱的產生,中間是寒冷;太陰到達的地方是濕的產生,最終是降雨;少陽到達的地方是火的產生,最終是蒸濕;陽明到達的地方是燥的產生,最終是涼爽;太陽到達的地方是寒的產生,中間是溫暖。這是陰陽五行德性的常規。

厥陰到達的地方毛髮生長;少陰到達的地方羽毛生長;太陰到達的地方植物生長;少陽到達的地方羽毛生長;陽明到達的地方甲殼生長;太陽到達的地方鱗片生長。這是陰陽五行德性的常規。厥陰到達的地方是生物的生長;少陰到達的地方是生物的繁榮;太陰到達的地方是生物的滋潤;少陽到達的地方是生物的茂盛;陽明到達的地方是生物的堅固;太陽到達的地方是生物的收藏。這是陰陽五行布政的常規。厥陰到達的地方有飄忽的風和過度的寒冷;少陰到達的地方過於溫熱和寒冷;太陰到達的地方有雷電驟雨和猛烈的風;少陽到達的地方有狂風、焚燒和霜凍;陽明到達的地方有溫和的散落;太陽到達的地方有寒冷的雪、冰雹和白霜。這是氣候變化的常規。

厥陰到達的地方是身體的搖動,是迎合和順從;少陰到達的地方是高明的光焰,是陰暗;太陰到達的地方是陰暗沉重,是白霜,是昏暗;少陽到達的地方是光明顯赫,是紅色的雲彩,是陰暗;陽明到達的地方是煙塵,是霜,是強勁銳利,是淒涼的鳴叫;太陽到達的地方是剛強堅固,是堅硬的芒刺,是豎立。這是陰陽五行運行的常規。厥陰到達的地方是腸胃絞痛;少陰到達的地方是皮膚潰瘍、全身發熱;太陰到達的地方是積聚的飲邪、氣血阻滯;少陽到達的地方是噴嚏嘔吐,是瘡瘍;陽明到達的地方是浮腫虛弱;太陽到達的地方是屈伸不利。這是疾病的常規。

厥陰到達的地方是肢體疼痛;少陰到達的地方是驚恐不安,惡寒戰慄,神志不清;太陰到達的地方是腹部脹滿;少陽到達的地方是驚慌躁動,神志昏亂,突然發病;陽明到達的地方是鼻塞,臀部、陰部、股部、膝蓋、大腿、小腿、腳部疾病;太陽到達的地方是腰痛。這是疾病的常規。厥陰到達的地方是腸胃絞痛;少陰到達的地方是悲傷妄想,鼻出血;太陰到達的地方是腹部脹滿,霍亂嘔吐腹瀉;少陽到達的地方是喉嚨阻塞,耳鳴,嘔吐;陽明到達的地方是皮膚乾燥粗糙;太陽到達的地方是盜汗痙攣。這是疾病的常規。

厥陰到達的地方是腸痛、嘔吐腹瀉;少陰到達的地方是語笑異常;太陰到達的地方是肢體腫脹;少陽到達的地方是突然發病,抽搐,暴死;陽明到達的地方是鼻塞噴嚏;太陽到達的地方是流泄不止,禁止排泄。這是疾病的常規。凡此十二種變化,都是以德報德,以化報化,以政報政,以令報令,氣上升則上升,氣下降則下降,氣在後則在後,氣在前則在前,氣在中間則在中間,氣在外則在外,這是位置的常規。

所以風盛則動,熱盛則腫,燥盛則乾,寒盛則浮腫,濕盛則濡泄,嚴重則水腫,都隨著氣的所在位置而表現出不同的變化。其運用方法是,六氣的運用,都歸於不勝而轉化。所以太陰的雨化,施於太陽;太陽的寒化,施於少陰;少陰的熱化,施於陽明;陽明的燥化,施於厥陰;厥陰的風化,施於太陰。都根據其所在的位置來驗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