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下 (13)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3)

1. 六元正紀大論

有假則反,此其道也。反是者病作矣。

厥陰之政,己亥之紀也。

厥陰、少角、少陽,清熱勝復同,同正角。丁已、天符、丁亥天符,其運風清熱。少角(初正)、太徵、少宮、太商、少羽(終)。

厥陰、少徵、少陽,寒雨勝復同。癸巳、癸亥,其運熱寒雨。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

厥陰、少宮、少陽,風清勝復同,同正角。己巳、己亥,其運雨風清。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

厥陰、少商、少陽,熱寒勝復同,同正角。乙巳、乙亥,其運涼熱寒。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徵、太宮。

厥陰、少羽、少陽,雨風勝復同。辛巳、辛亥,其運寒雨風。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宮、太商。

凡此厥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後天,諸同正歲,氣化運行同天,天氣擾,地氣正,風生高遠,炎熱從之,云趨雨府,濕化乃行,風火同德,上應歲星、熒惑。其政撓,其令速,其谷蒼丹,間谷言太者,其耗文角品羽。風燥火熱,勝復更作,蟄蟲來見,流水不冰,熱病行於下,風病行於上,風燥勝復,形於中。初之氣,寒始肅,殺氣方至,民病寒於右之下。

二之氣,寒不去,華雪水冰,殺氣施化,霜乃降,名草上焦,寒雨數至,陽復化,民病熱於中。三之氣,天政布,風乃時舉,民病泣出,耳鳴掉眩。四之氣,溽暑濕熱相薄,爭於左之上,民病黃癉而為胕腫。五之氣,燥濕更勝,沉陰乃布,寒氣及體,風雨乃行。終之氣,畏火司令,陽乃大化,蟄蟲出見,流水不冰,地氣大發,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溫厲。必拆其鬱氣,資其化源,替其運氣,無使邪勝。

歲宜以辛調上,以咸調下,畏火之氣,無妄犯之。用溫遠溫,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寒遠寒,食宜同法。有假反常,此之道也。反是者病。夫六氣者,行有次,止有位,故常以正月朔日平旦視之,睹其位而知其所在矣。運有餘,其至先;運不及,其至後。此天之道,地之常也。

運非有餘,非不足,是謂正歲,其至當其時也。非氣化者,是謂災也。天地之數,終始也。數之始,起於上而終於下。歲半之前,天氣主之,歲半之後,地氣主之,上下交互,氣交主之,歲紀畢矣。故曰:位明氣月可知乎,所謂氣也。氣用有多少,化洽有盛衰,衰盛多少,同其化也。

風溫春化同,熱曛昏火夏化同,勝與復同,燥清煙露秋化同,雲雨昏瞑埃長夏化同,寒氣霜雪冰冬化同。此天地五運六氣之化,更用盛衰之常也。太過而同大化者三,不及而同天化者亦三,太過而同地化者三,不及而同地化者亦三,此凡二十四歲也。

甲辰甲戌太宮下加太陰,壬寅壬申太角下加厥陰,庚子庚午太商下加陽明,如是者三;癸巳癸亥少徵下加少陽,辛丑辛未少羽下加太陽,癸卯癸酉少徵下加少陰,如是者三;戊子戊午太徵上臨少陰,戊寅戊申太徵上臨少陽,丙辰丙戌太羽上臨太陽,如是者三;丁巳丁亥少角上臨厥陰,乙卯乙酉少商上臨陽明,己丑己未少宮上臨太陰,如是者三。除此二十四歲,則不加不臨也。

白話文:

六元正紀大論

事物若出現異常,就會產生反作用,這是事物運行的規律。違反這個規律,疾病就會發生。

厥陰主氣的年份,是己亥年。

厥陰、少角、少陽三氣,清熱之氣盛行,其運行與正角相同。丁已年、丁亥年,其運勢以風清熱為主。其音律順序為:少角(初正)、太徵、少宮、太商、少羽(終)。

厥陰、少徵、少陽三氣,寒雨之氣盛行。癸巳年、癸亥年,其運勢以熱寒雨為主。其音律順序為: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

厥陰、少宮、少陽三氣,風清之氣盛行,其運行與正角相同。己巳年、己亥年,其運勢以雨風清為主。其音律順序為: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

厥陰、少商、少陽三氣,熱寒之氣盛行,其運行與正角相同。乙巳年、乙亥年,其運勢以涼熱寒為主。其音律順序為: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徵、太宮。

厥陰、少羽、少陽三氣,雨風之氣盛行。辛巳年、辛亥年,其運勢以寒雨風為主。其音律順序為: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宮、太商。

凡是厥陰主氣的年份,氣的變化運行順應後天,與正歲相同,氣的變化運行與天時相同。天氣擾動,地氣平和,風起於高空,炎熱隨之而來,雲氣趨向雨澤,濕氣開始運行,風火相輔相成,在上應驗歲星、熒惑。其政令迅速頒布,谷物豐收,但間或也有歉收,文運、角運、品運、羽運都會受到損耗。風燥火熱之氣盛行,蟄蟲出沒,流水不結冰,下焦易患熱病,上焦易患風病,風燥之氣盛行,則病症出現在中焦。

第一個月的氣候,寒氣開始收斂,殺氣開始出現,人們容易患右下肢寒冷的疾病。

第二個月的氣候,寒氣未消,花草被雪霜冰凍,殺氣四散,霜降,草木枯萎,寒雨頻繁,陽氣開始恢復,人們容易患中焦的熱病。

第三個月的氣候,天時正常,風開始經常出現,人們容易患眼淚流不止、耳鳴頭暈的疾病。

第四個月的氣候,濕熱交蒸,爭奪於左上,人們容易患黃疸和癰腫等疾病。

第五個月的氣候,燥濕之氣交替盛行,陰寒之氣彌漫,寒氣侵襲人體,風雨交加。

最後一個月的氣候,畏懼火氣的盛行,陽氣大盛,蟄蟲出沒,流水不結冰,地氣旺盛,草木生長,人們感到舒適,患溫疫病的可能性較高。必須疏通鬱結之氣,補充元氣,調整運氣,避免邪氣佔據主導。

一年之中,宜用辛味調和上焦,用鹹味調和下焦,要避免火氣的侵犯,治療上要溫和,用溫熱之法治溫熱之病,用寒涼之法治寒涼之病,飲食也要遵循同樣的原則。事物若出現異常,就會產生反作用,這是事物運行的規律。違反這個規律,疾病就會發生。六氣的運行有其順序,停留也有其位置,所以通常在正月初一清晨觀察,就能知道其所在位置。運行過盛,則來得早;運行不足,則來得晚。這是天道的規律,也是地上的常理。

運行既不過盛也不不足,這叫做正歲,其到來恰逢其時。如果不是氣的正常變化,就是災害。天地之數,有其終始。數的開始,從上開始,到下結束。一年前半年的時間,天氣主導;一年後半年的時間,地氣主導;上下一相交替,氣交替主導,一年結束。所以說:確定了位置,就可以知道氣的月份,這就是所謂的氣。氣的運用有盛衰,化合也有盛衰,盛衰程度,與其變化是一致的。

風與溫和的春天相應,熱與炎熱的夏天相應,勝氣與復氣相應,燥與清朗的秋天相應,雲雨與陰暗的長夏相應,寒與霜雪冰凍的冬天相應。這是天地五運六氣的變化,也是盛衰常理。過於盛行而與大化相符的有三種,不足而與天化相符的也有三種,過於盛行而與地化相符的有三種,不足而與地化相符的也有三種,這總共是二十四歲。

甲辰年、甲戌年,太宮之下加厥陰;壬寅年、壬申年,太角之下加厥陰;庚子年、庚午年,太商之下加陽明,以此類推,共三種;癸巳年、癸亥年,少徵之下加少陽;辛丑年、辛未年,少羽之下加太陽;癸卯年、癸酉年,少徵之下加少陰,以此類推,共三種;戊子年、戊午年,太徵之上臨少陰;戊寅年、戊申年,太徵之上臨少陽;丙辰年、丙戌年,太羽之上臨太陽,以此類推,共三種;丁巳年、丁亥年,少角之上臨厥陰;乙卯年、乙酉年,少商之上臨陽明;己丑年、己未年,少宮之上臨太陰,以此類推,共三種。除了這二十四歲,就沒有其他的加臨現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