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下 (14)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4)

1. 六元正紀大論

加者太過而加同天符,不及而加同歲會也。臨者太過不及,皆曰天符,而變行有多少、病形有微甚、生死有早晏耳。用寒遠寒,用熱遠熱。熱無遠熱,寒無遠寒,從者和,逆者病,不可不敬畏而遠之,所謂時興六位也。司氣以熱,用熱無犯,司氣以寒,用寒無犯,司氣以涼,用涼無犯,司氣以溫,用溫無犯,間氣同其主無犯,異其主則小犯之,是謂四畏,必謹察之。其犯者,天氣反時,則可依時反勝其主則可犯,以平為期,而不可過,是謂邪氣反勝者。

故曰無失大信,無逆氣宜,無翼其勝,無贊其復,是謂至治。五運氣行主歲之紀,常數次之。

甲子,甲午歲。

上少陰火,中太宮土運,下陽明金。熱化二,雨化五,燥化四,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苦熱,下酸熱,所謂藥食宜也。

乙丑、乙未歲。

上太陰土,中少商金運,下太陽水。熱化寒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七宮。濕化五,清化四,寒化六,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酸和,下甘熱,所謂藥食宜也。

丙寅,丙申歲。

上少陽相火,中太羽水運,下厥陰木。火化二,寒化六,風化三,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鹹溫,下辛溫,所謂藥食宜也。

丁卯,丁酉歲。

上陽明金,中少角木運,下少陰火。清化熱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三宮。燥化九,風化三,熱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辛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戊辰,戊戌歲。

上太陽水,中太徵火運,下太陰土,寒化六,熱化七,濕化五,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溫,中甘和,下甘溫,所謂藥食宜也。

己巳,己亥歲。

上厥陰木,中少宮土運,下少陽相火。風化清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五宮。風化三,濕化五,火化七,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辛涼,中甘和,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庚午,庚子歲。

上少陰火,中太商金運,下陽明金。熱化七,清化九,濕化九,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辛溫,所謂藥食宜也。

辛未,辛丑歲。

上太陰土,中少羽水運,下太陽水,雨化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一宮。雨化五,寒化一,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和,下苦熱,所謂藥食宜也。

壬申,壬寅歲。

上少陽相火,中太角木運,下厥陰木。火化二,風化八,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鹹寒,中酸和,下辛涼,所謂藥食宜也。

癸酉,癸卯歲。

上陽明金,中少徵火運,下少陰火。寒化雨化勝復同,所謂邪氣化日也,災九宮。燥化九,熱化二,所謂正化日也。其化上苦小溫,中鹹溫,下鹹寒,所謂藥食宜也。

甲戌,甲辰歲。

上太陽水,中太宮土運,下太陰土,寒化六,濕化五,正化日也。其化上苦熱,中苦溫,下苦溫,藥食宜也。

白話文:

六元正紀大論

治療過度或不足,過度則如同天符,不足則如同歲會。臨證時,無論過度或不足,都稱為天符,只是病情輕重、症狀顯著程度、預後生死早晚有所不同。 用寒則遠離寒邪,用熱則遠離熱邪。若熱邪未遠離而再用熱,寒邪未遠離而再用寒,則順應病情,治則和諧;若違逆病情,則會加重病情,不可不謹慎小心,這便是所謂的「時興六位」。 以熱為氣候的主導,用熱法則無妨;以寒為氣候的主導,用寒法則無妨;以涼為氣候的主導,用涼法則無妨;以溫為氣候的主導,用溫法則無妨;氣候與主治相同則無妨,若氣候與主治不同,則輕微違犯,這叫做「四畏」,必須仔細觀察。 如果違犯了,則天氣反常,可以依循時令反制其主氣,則可以違犯,以平和為目標,但不可過度,這叫做邪氣反勝。

因此說,不可違背大原則,不可逆亂氣候的宜忌,不可助長其過盛,不可贊同其復發,這就是最高的治病原則。五行運行的主導,以歲時為準則,常數依次循環。

甲子、甲午年:

上為少陰火,中為太宮土運,下為陽明金。熱化二,雨化五,燥化四,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鹹寒,在中為苦熱,在下為酸熱,這是藥食宜忌。

乙丑、乙未年:

上為太陰土,中為少商金運,下為太陽水。熱化寒化勝復相同,這是邪氣化生之日,災禍在七宮。濕化五,清化四,寒化六,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苦熱,在中為酸和,在下為甘熱,這是藥食宜忌。

丙寅、丙申年:

上為少陽相火,中為太羽水運,下為厥陰木。火化二,寒化六,風化三,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鹹寒,在中為鹹溫,在下為辛溫,這是藥食宜忌。

丁卯、丁酉年:

上為陽明金,中為少角木運,下為少陰火。清化熱化勝復相同,這是邪氣化生之日,災禍在三宮。燥化九,風化三,熱化七,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苦小溫,在中為辛和,在下為鹹寒,這是藥食宜忌。

戊辰、戊戌年:

上為太陽水,中為太徵火運,下為太陰土。寒化六,熱化七,濕化五,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苦溫,在中為甘和,在下為甘溫,這是藥食宜忌。

己巳、己亥年:

上為厥陰木,中為少宮土運,下為少陽相火。風化清化勝復相同,這是邪氣化生之日,災禍在五宮。風化三,濕化五,火化七,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辛涼,在中為甘和,在下為鹹寒,這是藥食宜忌。

庚午、庚子年:

上為少陰火,中為太商金運,下為陽明金。熱化七,清化九,濕化九,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鹹寒,在中為辛溫,這是藥食宜忌。

辛未、辛丑年:

上為太陰土,中為少羽水運,下為太陽水。雨化風化勝復相同,這是邪氣化生之日,災禍在一宮。雨化五,寒化一,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苦熱,在中為苦和,在下為苦熱,這是藥食宜忌。

壬申、壬寅年:

上為少陽相火,中為太角木運,下為厥陰木。火化二,風化八,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鹹寒,在中為酸和,在下為辛涼,這是藥食宜忌。

癸酉、癸卯年:

上為陽明金,中為少徵火運,下為少陰火。寒化雨化勝復相同,這是邪氣化生之日,災禍在九宮。燥化九,熱化二,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苦小溫,在中為鹹溫,在下為鹹寒,這是藥食宜忌。

甲戌、甲辰年:

上為太陽水,中為太宮土運,下為太陰土。寒化六,濕化五,這是正氣化生之日。其化生之氣在上為苦熱,在中為苦溫,在下為苦溫,這是藥食宜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