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下 (12)

回本書目錄

卷下 (12)

1. 六元正紀大論

五之氣,慘令已行,寒露下,霜乃早降,草木黃落,寒氣及體,君子周密,民病皮腠。終之氣,寒大舉,濕大化,霜乃積,陰乃凝,水堅冰,陽光不治,感於寒,則病人關節禁固,腰椎痛,寒濕推於氣交而為疾也。必折其鬱氣而取化源,益其歲氣,無使邪勝,食歲谷以全其真,食間谷以保其精。

故歲宜以苦燥之、溫之,甚者發之、泄之,不發不泄則濕氣外溢,肉潰皮拆,而水血交流。必贊其陽火,令御甚寒,從氣異同,少多其判也。同寒者以熱化,同濕者以燥化,異者少之,同者多之。用涼遠涼,用寒遠寒,用溫遠溫,用熱遠熱,食宜同法。假者反之,此其道也,反是者病。

少陰之政,子午之紀也。

少陰、太角、陽明、壬子、壬午,其運風鼓,其化鳴紊啟拆,其變振拉摧拔,其病支滿。太角(初正)、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終)。

少陰、太徵、陽明、戊子天符、戊午太一天符,其運炎暑,其化暄曜鬱燠,其變炎烈沸騰,其病上熱血溢。太徵、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

少陰、太宮、陽明、甲子、甲午,其運陰雨,其化柔潤時雨,其變震驚飄驟,其病中滿身重。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徵。

少陰、太商、陽明、庚子、庚午,同正商,其運涼勁,其化霧露蕭飋,其變肅殺凋零,其病下清。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宮。

少陰、太羽、陽明、丙子歲會、丙午、其運寒,其化凝慘慓冽,其變冰雪霜雹,其病寒下。太羽(終)、太角(初)、少徵、太宮、少商,凡此少陰司天之政,氣化運行先天,地氣肅,天氣明,寒交暑,熱加燥,云馳雨府,濕化乃行,時雨乃降,金火合德,上應熒惑、太白。其政明,其令切,其谷丹白。

水火寒熱持於氣交而為病始也,熱病生於上,清病生於下,寒熱凌犯而爭於中,民病咳喘,血溢血泄,鼽嚏目赤,眥瘍,寒厥入胃,心痛腰痛腹大,咽乾腫上。初之氣,地氣遷,燥將去,寒乃始,蟄復藏,水乃冰,霜復降,風乃至,陽氣鬱,民反周密,關節禁固,腰脽痛,炎暑將起,中外瘡瘍。二之氣,陽氣布,風乃行,春氣以正,萬物應榮,寒氣時至,民乃和。

其病淋,目瞑,目赤,氣鬱於上而熱。三之氣,天政布,大火行,庶類蕃鮮,寒氣時至。民病氣厥心痛,寒熱更作,咳喘,目赤。四之氣,溽暑至,大雨時行,寒熱互至。民病寒熱,咽乾,黃癉,鼽衄,飲發。五之氣,畏火臨,暑反至,陽乃化,萬物乃生,乃長榮,民乃康,其病溫。

終之氣,燥令行,餘火內格,腫於上,咳喘,甚則血溢。寒氣數舉,則霿霧翳,病生皮腠,內舍於脅,下連少腹而作寒中,地將易也。必抑其運氣,資其歲勝,拆其鬱發,先取化源,無使暴過而生其病也。食歲谷以全真氣,食間谷以闢虛邪,歲宜咸以軟之,而調其上,甚則以苦發之,以酸收之,而安其下,甚則以苦泄之,適氣同異而多少之,同天氣者以寒清化,同地氣者以溫熱化。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寒遠寒,食宜同法。

白話文:

六元正紀大論

秋季五之氣,寒冷的氣候已經開始,寒露節氣已過,霜降提前來臨,草木枯黃凋落,寒氣侵襲人體,導致人們容易患上皮膚病。到了秋季的終之氣,寒氣加劇,濕氣加重,霜雪堆積,陰氣凝結,河水結冰,陽光不足。如果受寒,則會導致關節僵硬疼痛,腰椎疼痛,這是寒濕之氣阻塞經絡而引起的疾病。必須疏通鬱結之氣,找到疾病的根本原因,增強人體對季節氣候的適應能力,防止邪氣入侵,多吃當季穀物以保持元氣,多吃不同季節的穀物以滋養精氣。

因此,秋季養生宜選擇苦味燥性、溫性的食物,病情嚴重者應採用發汗或瀉下療法。如果不發汗瀉下,濕氣就會外溢,導致皮膚潰爛,甚至血水流出。必須增強人體陽氣,以抵禦嚴寒。治療時要根據寒熱濕燥等不同病邪的性質,決定用藥的多少和寒熱溫燥的性質。寒邪與寒邪同治,濕邪與濕邪同治,寒熱濕燥性質不同的病邪則要少用藥,性質相同的則要用多些藥物,食物也應遵循相同原則。如果病情特殊,則應反其道而行之,這就是治療的原則,反之則會加重病情。

少陰主事的季節,是子午時節的運轉規律。

少陰、太角、陽明,壬子年、壬午年,其氣運導致風的吹拂,其氣化作用則造成聲音的紊亂,其變化則導致搖動、拉扯、摧毀、拔除等現象,其所導致的疾病則為肢體腫脹。太角(初正)、少徵、太宮、少商、太羽(終)。

少陰、太徵、陽明,戊子年、戊午年,其氣運導致炎熱,其氣化作用則造成溫暖、光輝、悶熱等現象,其變化則導致炎熱、沸騰等現象,其所導致的疾病則為上焦熱盛,出血。太徵、少宮、太商、少羽(終)、少角(初)。

少陰、太宮、陽明,甲子年、甲午年,其氣運導致陰雨,其氣化作用則造成滋潤、及時雨等現象,其變化則導致震驚、飄忽、驟雨等現象,其所導致的疾病則為身體沉重。太宮、少商、太羽(終)、太角(初)、少徵。

少陰、太商、陽明,庚子年、庚午年,與正商相同,其氣運導致涼爽強勁的風,其氣化作用則造成霧露、蕭瑟、衰敗等現象,其變化則導致肅殺、凋零等現象,其所導致的疾病則為下焦虛寒。太商、少羽(終)、少角(初)、太徵、少宮。

少陰、太羽、陽明,丙子年歲會、丙午年,其氣運導致寒冷,其氣化作用則造成凝結、慘烈、寒冷等現象,其變化則造成冰雪霜雹等現象,其所導致的疾病則為下焦寒冷。太羽(終)、太角(初)、少徵、太宮、少商。總而言之,少陰司天的運作,氣化的運行遵循先天之理,地氣肅殺,天氣清明,寒暑交替,燥熱並存,雲彩奔馳,雨水充沛,濕氣變化,時雨下降,金火調和,上應熒惑、太白星。其運作規律清晰,其命令精確,其所產生的穀物豐盛潔白。

水火寒熱之氣交爭而導致疾病的發生,熱病產生在上焦,寒症產生在下焦,寒熱之邪互相侵犯,則疾病產生於中焦,患者會出現咳嗽氣喘,出血,流鼻涕、打噴嚏、眼睛紅腫、眼角潰瘍、寒邪入胃、心痛、腰痛、腹脹、咽喉乾腫等症狀。初之氣,地氣轉換,乾燥即將消逝,寒冷開始,蟄伏的生物開始隱藏,水開始結冰,霜再次降臨,風開始吹拂,陽氣鬱結,人們再次感到周身寒冷,關節僵硬疼痛,腰痛,炎熱即將來臨,身體内外瘡瘍滋生。二之氣,陽氣舒展,風開始吹拂,春季氣候正常,萬物生機勃勃,偶爾還有寒氣,人們感到舒適。

其疾病包括小便淋漓、眼睛昏暗、眼睛紅腫、陽氣鬱結於上而導致發熱。三之氣,天之氣運布施,大火運行,萬物生長繁茂,偶爾還有寒氣。人們會患上氣厥、心痛、寒熱交替、咳嗽氣喘、眼睛紅腫等疾病。四之氣,濕熱之氣來臨,大雨經常降臨,寒熱交替。人們會患上寒熱交替、咽喉乾燥、黃疸、鼻涕血、飲酒後發病等症狀。五之氣,畏懼炎熱,暑氣反覆出現,陽氣轉化,萬物生長茂盛,人民安康,其疾病為溫病。

終之氣,乾燥的氣候開始,餘熱內斂,上焦腫脹,咳嗽氣喘,嚴重者會出血。寒氣多次出現,則會出現霧氣瀰漫、眼花等症狀,疾病會產生於皮膚、肌肉,內部則會影響到脅肋,向下連及少腹,而產生寒邪入侵下焦的症狀,地氣將要轉換。必須抑制其氣運,增強體質,疏通鬱結,首先找到病根,防止病情過度而產生疾病。多吃當季穀物以保持真氣,多吃不同季節的穀物以預防邪氣入侵,秋季宜選擇鹹味柔軟的食物以調理上焦,病情嚴重者則可用苦味食物發汗,酸味食物收斂,以安撫下焦,病情嚴重者則可用苦味食物瀉下,根據氣候與病情決定寒熱溫燥藥物的多少,與天氣相同的則用寒涼之品化解,與地氣相同的則用溫熱之品化解。用熱遠熱,用涼遠涼,用溫遠溫,用寒遠寒,食物也應遵循相同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