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心得》~ 卷下 (7)
卷下 (7)
1. 五常政大論
必同其氣,可使平也,假者反之。一州之氣,生化壽夭不同,高下之理,地勢使然也。崇高則陰氣治之,汙下則陽氣治之。陽勝者先天,陰勝者後天,此地理之常,生化之道也。高者其氣壽,下者其氣夭,地之小大異也,小者小異,大者大異。故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陰陽更勝,氣之先後,人之壽夭,生化之期,乃可以知人之形氣矣。其歲有不病,而藏氣不應不用者,天氣制之,氣有所從也。
少陽司天,火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眚,火見燔焫,革金且耗,大暑以行,咳嚏鼽衄,鼻窒曰瘍,寒熱胕腫;(寅申之歲)。風行於地,塵沙飛揚,心痛,胃腕痛,厥逆,鬲不通,其主暴速。陽明司天,燥氣下臨,肝氣上從,蒼起木用而立,土乃眚,淒滄數至,木伐草萎,脅痛目赤,掉振鼓慄,筋痿,不能久立(卯酉之歲)。暴熱至,土乃暑,陽氣鬱發,小便變,寒熱如瘧,甚則心痛。
火行於稿,流水不冰,蟄蟲乃見。太陽司天,寒氣下臨,心氣上從,而火且明,丹起,金乃眚,寒清時舉,勝則水冰,火氣高明,心熱煩,咽乾,善渴,鼽嚏,喜悲,數欠,熱氣妄行,寒乃復,霜不時降,善妄,甚則心痛(辰戌之歲。)土乃潤,水豐衍,寒客至,沉陰化,濕氣變物,水飲內蓄,中滿不食,皮□肉苛,筋脈不利,甚則胕腫,身後癰。
厥陰司天,風氣下臨,脾氣上從,而土且隆,黃起,水乃眚,土用革,體重,肌肉萎,食減口爽,風行太虛,雲物搖動,日轉耳鳴(巳亥之歲。)火從其暴,地乃暑,大熱消爍,赤沃下,蟄蟲數見,流水不冰,其發機速。少陰司天,熱氣下臨,肺氣上從,白起金用,草木眚,喘,嘔,寒熱,嚏,鼽衄,鼻窒,在暑流行(子午之歲)。甚則瘡瘍燔灼,金爍石流;地乃燥清,淒滄數至,脅痛,善太息,肅殺行,草木變。
太陰司天,濕氣下臨,腎氣上從,黑起水變,埃冒雲雨,胸中不利,陰痿,氣大衰,而不起不用,當其時,反腰椎痛,動轉不便也(丑未之歲)。厥逆;地乃藏陰,大寒且至,蟄蟲早附,心下否痛,地裂冰堅,少腹痛,時害於食,乘金則止,水增,味乃咸,行水減也。歲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何氣使然?六氣五類,有相勝制也。
同者盛之,異者衰之。此天地之道,生化之常也。故厥陰司天,毛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乙巳、丁巳、己巳、辛巳、癸巳、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之歲)。在泉,毛蟲育,倮蟲耗,羽蟲不育。少陰司天,羽蟲靜,介蟲育,毛蟲不成;(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之歲)。在泉,羽蟲育,介蟲耗不育。
太陰司天,倮蟲靜,鱗蟲育,羽蟲不成(乙丑、丁丑、巳醜、辛丑、癸丑、乙未、丁未、巳未、辛未、癸未)之歲。在泉,倮蟲育,鱗蟲不成。少陽司天,羽蟲靜,毛蟲育,倮蟲不成(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壬申之歲)。在泉,羽蟲育,介蟲耗,毛蟲不育。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
要使人體平和,就必須使其氣機調和,如果氣機失調,則會導致疾病。同一地區的人,其生老病死都不同,這是由於地勢高低造成的。地勢高的地方,陰氣主導;地勢低的地方,陽氣主導。陽氣旺盛者先天稟賦好,陰氣旺盛者後天調養好,這是地理環境的常規,也是生命運化的規律。地勢高者,其氣壽長;地勢低者,其氣壽短,這與地域大小有關,地域小則差異小,地域大則差異大。因此,治療疾病的人,必須明瞭天道地理、陰陽盛衰、氣的先後順序、人的壽夭以及生化周期,才能了解人的形氣狀態。有些年份沒有疾病發生,而臟腑之氣也沒有異常,這是因為天時主導,氣機有所依循。
少陽主氣時,火氣下降,肺氣上升,白色主氣,金氣當令,草木受損,火氣過盛則導致燔焫(燒灼),金氣耗損,大暑盛行,出現咳嗽、噴嚏、流涕、鼻塞、瘡瘍、寒熱、腫脹等症狀(寅申年)。風行於地,塵沙飛揚,出現心痛、胃腕痛、厥逆(氣逆)、咽喉不通等症狀,其發病迅速。陽明主氣時,燥氣下降,肝氣上升,青色主氣,木氣當令,土氣受損,淒風苦雨頻繁,木氣克伐草木,導致脅痛、目赤、震顫、肌肉萎縮、不能久立等症狀(卯酉年)。暴熱來臨,土氣受暑,陽氣鬱結,小便異常,寒熱如瘧疾,嚴重者心痛。
火氣流行,流水不結冰,蟄蟲出現。太陽主氣時,寒氣下降,心氣上升,而火氣仍然旺盛,紅色主氣,金氣受損,寒氣清肅,如果寒氣勝則水結冰,火氣高漲,出現心煩熱、咽乾口渴、噴嚏、悲傷、氣短、熱氣妄動、寒氣復發、霜降異常、善忘等症狀,嚴重者心痛(辰戌年)。土氣潤澤,水氣豐沛,寒邪來襲,陰氣沉降,濕氣變動,水飲內停,胸腹脹滿,不能進食,皮膚粗糙,筋脈不利,嚴重者腫脹,背部生癰疽。
厥陰主氣時,風氣下降,脾氣上升,而土氣旺盛,黃色主氣,水氣受損,土氣當令,身體沉重,肌肉萎縮,食慾減退,口淡無味,風行於空,雲物搖動,出現耳鳴等症狀(巳亥年)。火氣暴烈,地氣炎熱,大熱消爍,赤色下注,蟄蟲頻繁出現,流水不結冰,其發病迅速。少陰主氣時,熱氣下降,肺氣上升,白色主氣,金氣當令,草木受損,出現喘息、嘔吐、寒熱、噴嚏、流涕、鼻塞等症狀,在暑熱流行時發生(子午年)。嚴重者瘡瘍燔灼,金石熔化;地氣乾燥清肅,淒風苦雨頻繁,出現脅痛、善太息、肅殺之氣流行、草木變枯等症狀。
太陰主氣時,濕氣下降,腎氣上升,黑色主氣,水氣當令,雲霧雨露,胸中不適,陽痿,氣大衰弱,不能勃起,此時反而腰椎疼痛,活動不便(丑未年)。厥逆;地氣收藏陰氣,大寒將至,蟄蟲早早潛伏,出現心下痞痛,地面裂開,冰雪堅硬,少腹疼痛,時常因飲食而生病,遇見金氣則停止,水氣增加,味道變鹹,水液減少。有些年份胎孕不育,治療效果不佳,這是什麼氣機造成的呢?六氣五類,互相克制。
相同者則盛,不同者則衰,這是天地之道,生命運化的常規。因此,厥陰主氣時,毛蟲靜止,羽蟲繁殖,介蟲不能成形(乙巳、丁巳、己巳、辛巳、癸巳、乙亥、丁亥、己亥、辛亥、癸亥年)。在泉水中,毛蟲繁殖,裸蟲減少,羽蟲不繁殖。少陰主氣時,羽蟲靜止,介蟲繁殖,毛蟲不能成形(甲子、丙子、戊子、庚子、壬子、甲午、丙午、戊午、庚午、壬午年)。在泉水中,羽蟲繁殖,介蟲減少不繁殖。
太陰主氣時,裸蟲靜止,鱗蟲繁殖,羽蟲不能成形(乙丑、丁丑、巳醜、辛丑、癸丑、乙未、丁未、巳未、辛未、癸未年)。在泉水中,裸蟲繁殖,鱗蟲不能成形。少陽主氣時,羽蟲靜止,毛蟲繁殖,裸蟲不能成形(甲寅、丙寅、戊寅、庚寅、壬寅、甲申、丙申、戊申、庚申、壬申年)。在泉水中,羽蟲繁殖,介蟲減少,毛蟲不繁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