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心得》~ 卷下 (6)
卷下 (6)
1. 五常政大論
赫曦之紀,是謂蕃茂(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之歲。)陰氣內化,陽氣外榮,炎暑施化,物得以昌。其化長,其氣高,其政動,其令鳴顯,其動炎灼妄擾,其德暄暑鬱蒸,其變炎烈沸騰,其穀麥豆,其畜羊彘,其果杏慄,其色赤白玄,其味苦辛鹹,其象憂,其經手少陰、太陽,手厥陰、少陽,其藏心肺,其蟲羽鱗,其物脈濡,其病笑、虛、瘡瘍、血流、狂妄、目赤。上羽與正徵同,其收齊,其病痓,上徵而收氣後也。
暴烈其政,藏氣乃復,時見凝慘,甚則雨水霜雹切寒,邪傷心也。敦阜之紀,是謂廣化(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之歲)。厚德清靜,順長以盈,至陰內實,物化充成,煙埃朦郁,見於厚土,大雨時行,濕氣乃用,燥政乃闢。
其化圓,其氣豐,其政靜,其令周備,其動濡積並畜,其德柔潤重淖,其變震驚飄驟、崩潰,其谷稷麻,其畜牛犬,其果棗李,其色玄蒼,其味甘鹹酸,其象長夏,其經足太陰、陽明,其藏脾腎,其蟲倮毛,其物肌核,其病腹滿,四支不舉,大風迅至,邪傷脾也。堅成之紀,是謂收引(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之歲)。
天氣潔,地氣明,陽氣隨,陰治化,燥行其政,物以司成,收氣繁布,化洽不終。其化成,其氣消,其政肅,其令銳切,其動暴折瘍疰,其德霧露蕭瑟,其變肅殺凋零。其谷稻黍,其畜雞馬,其果桃杏,其色白青丹,其味辛酸苦,其象秋,其經手太陰、陽明,其藏肺肝,其蟲介羽,其物殼絡,其病喘喝,胸憑仰息,上徵與正商同。其生齊,其病咳。
政暴變,則名木不榮,柔脆焦首,長氣斯救,大火流,炎爍且至,蔓將槁,邪傷肺也。流衍之紀,是謂封藏(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之歲)。寒司物化,天地嚴凝,藏政以布,長令不揚。
其化凜,其氣堅,其政謐,其令流注,其動漂泄沃湧,其德凝慘寒氛,其變冰雪霜雹,其谷豆稷,其畜彘牛,其果慄棗,其色黑丹黅,其味鹹苦甘,其象冬,其經足少陰、太陽,其藏腎心,其蟲鱗倮,其物濡滿,其病脹,上羽而長氣不化也。政過則化氣大舉,而埃昏氣交,大雨時降,邪傷腎也。
故曰:不恆其德,則所勝來復,政怕其理,則所勝同化,此之謂也。天不足西北,左寒而右涼;地不滿東南,右熱而左溫。其故陰陽之氣,高下之理,太少之異也。東南方,陽也;陽者,其精降於下,故右熱而左溫。西北方,陰也;陰者,其精奉於上,故左寒而右涼。是以地有高下,氣有溫涼,高者氣寒,下者氣熱。
故適寒涼者脹,之溫熱者瘡。下之則脹已,汗之則瘡已。此腠理開閉之常,太少之異耳。其於壽夭,陰精所奉,其人壽;陽精所降,其人夭。其病也,西北之氣,散而寒之,東南之氣,收而溫之。所謂同病異治也。故曰:氣寒氣涼,治以寒涼,行水漬之;氣溫氣熱,治以溫熱,強其內守。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
戊辰、戊寅、戊子、戊戌、戊申、戊午年,陽氣外盛,陰氣內斂,暑熱當令,萬物繁茂昌盛。此時氣候高亢,政令明朗,但易躁動不安,暑熱鬱蒸,甚至出現炎熱沸騰的極端現象。農作物以麥豆為主,畜牧以羊豬為主,果品以杏慄為主,顏色以赤白玄為主,味道以苦辛鹹為主,象徵憂愁,經絡循行手少陰、太陽、手厥陰、少陽經,臟腑主心肺,蟲類有羽鱗之屬,脈象濡滑,疾病表現為狂笑、虛弱、瘡瘍、出血、狂妄、目赤等。若上應徵星,收斂則為痓疾。
甲子、甲戌、甲申、甲午、甲辰、甲寅年,天地厚德,清靜平和,順應自然生長,陰氣內盛,萬物充實成熟。此時氣候濕潤,多雨,政令以寬厚靜謐為主。
此時氣候平和,萬物圓滿,政令周全,但易有濕邪積聚。農作物以稷麻為主,畜牧以牛犬為主,果品以棗李為主,顏色以玄蒼為主,味道以甘鹹酸為主,象徵長夏,經絡循行足太陰、陽明經,臟腑主脾腎,蟲類有倮毛之屬,肌膚豐滿,疾病表現為腹脹、四肢無力,大風等,邪氣傷脾。
庚午、庚辰、庚寅、庚子、庚戌、庚申年,天氣清朗,地氣清明,陽氣收斂,陰氣主導,政令以肅殺為主,萬物完成成熟,收斂之氣盛行。
此時氣候肅殺,萬物成熟,政令嚴肅,易有寒涼之邪。農作物以稻黍為主,畜牧以雞馬為主,果品以桃杏為主,顏色以白青丹為主,味道以辛酸苦為主,象徵秋季,經絡循行手太陰、陽明經,臟腑主肺肝,蟲類有介羽之屬,疾病表現為喘咳、胸悶氣短等,若上應徵星,則為咳疾。若政令暴戾,則樹木枯萎,需以溫煦之氣救治,否則將導致火災蔓延,邪氣傷肺。
丙寅、丙子、丙戌、丙申、丙午、丙辰年,寒氣主導,天地肅殺,政令收斂,以封藏為主。
此時氣候寒冷,萬物封藏,政令平和,不易躁動。農作物以豆稷為主,畜牧以豬牛為主,果品以慄棗為主,顏色以黑丹黅為主,味道以鹹苦甘為主,象徵冬季,經絡循行足少陰、太陽經,臟腑主腎心,蟲類有鱗倮之屬,疾病表現為水腫等。若政令過度,則陰陽失調,導致大雨,邪氣傷腎。
總而言之,若政令不符合時令,則會導致相反的結果;若不順應自然規律,則會產生相似的病症。西北偏寒,東南偏熱,這是因為陰陽之氣升降的差異造成的。東方偏熱,西方偏寒,因此高處氣候寒冷,低處氣候溫熱。
因此,治療寒症以溫熱為主,治療熱症以寒涼為主。 水腫可用利水的方法治療,瘡瘍可用發汗的方法治療。這是人體腠理開合的常理。壽命長短取決於陰精的充盈與否,陰精充足則長壽,陽精過盛則短命。治療疾病時,應根據病人的寒熱虛實情況,採取不同的治療方法,這叫做“同病異治”。寒涼之症,用寒涼之法治療;溫熱之症,用溫熱之法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