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心得》~ 卷下 (8)
卷下 (8)
1. 五常政大論
陽明司天,介蟲靜,羽蟲育,介蟲不成(乙卯、丁卯、巳卯、辛卯、癸卯、乙酉、丁酉、己酉、辛酉、癸酉之歲)。在泉,介蟲育,毛蟲耗,羽蟲不成。太陽司天,鱗蟲靜,倮蟲育(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之歲。)在泉,鱗蟲耗,倮蟲不育。
諸乘所不成之運,則甚也。故氣主有所制,歲立有所生,地氣制已勝,天氣制勝已,大制色,地制形,五類衰盛,各隨其氣之所宜也。故有胎孕不育,治之不全,此氣之常也,所謂中根也。根於外者亦五,故生化之別,有五氣、五味、五色、五類、五宜也。根於中者,命曰神機,神去則機息;根於外者,命曰氣立,氣止制化絕。
故各有制,各有勝,各有生,各有成。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氣之同異,不足以言生化。此之謂也。氣始而生化,氣散而有形,氣布而蕃育,氣終而象變,其致一也。然而五味所資,生化有薄厚,成熟有少多,終始不同,其故地氣制之也,非天不生、地不長也。寒熱燥濕,不同其化也。
故少陽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苦酸,其谷蒼丹。(己亥歲)。陽明在泉,濕毒不生,其味酸,其氣濕,其治辛苦甘,其谷丹素(子午歲)。太陽在泉,熱毒不生,其味苦,其治淡咸,其谷黅櫃(丑未歲)。厥陰在泉,清毒不生,其味甘,其治酸苦,其谷蒼赤(寅申歲),其氣專,其味正。
少陰在泉,寒毒不生,其味辛,其治辛苦甘,其谷白丹(卯酉歲)。大陰在泉,燥毒不生,其味鹹,其氣熱,其治甘鹹,其谷黅櫃(辰戌歲)。化淳則咸守,氣專則辛化而俱治。故曰:補上下者,從之;治上下者,逆之。以所在寒熱盛衰而調之。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其過。
能毒者,以厚藥;不勝毒者,以薄藥。氣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病在中,傍取之。治熱以寒,溫而行之;治寒以熱,涼而行之;治溫以清,冷而行之;治清以溫,熱而行之。故消之,削之,吐之,下之,補之,瀉之,久新同法。無積者,求其藏,虛則補之,藥以祛之,食以隨之,行水漬之,和其中外,可使畢已。
病有久新,方有大小,有毒無毒,固宜常制矣。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肉果菜,食養盡之,無使過之,傷其正也。必先歲氣,無伐天和。無盛盛,無虛虛,而遺人天殃。無致邪,無失正,絕人長命!夫經絡以通,血氣以從,復其不足,與眾齊同,養之和之,靜以待時,謹守其氣,無使傾移,其形乃彰,生氣以長。
白話文:
五常政大論
陽明主氣時,介殼類蟲靜止,鳥類繁育;但介殼類蟲在乙卯、丁卯、巳卯、辛卯、癸卯、乙酉、丁酉、己酉、辛酉、癸酉年則不能繁育。若在雨水充沛之年,介殼類蟲繁育,毛蟲減少,鳥類則不能繁育。太陽主氣時,鱗甲類蟲靜止,裸蟲繁育(甲辰、丙辰、戊辰、庚辰、壬辰、甲戌、丙戌、戊戌、庚戌、壬戌年)。若在雨水充沛之年,鱗甲類蟲減少,裸蟲不繁育。
這些生物在特定年份不能繁育的情況,是很嚴重的現象。因此,氣候的主導力量有所約束,每年都有特定生物繁育,地氣的約束力超過了,天氣的約束力也超過了,便會影響生物的顏色和形狀,五類生物的盛衰,都隨著氣候的變化而改變。所以會有胎孕不育的情況,即使治療也不完全有效,這是氣候的常態,也就是所謂的根本原因。外在的根本原因也有五種,因此生化作用的區別,有五氣、五味、五色、五類、五宜。內在的根本原因,稱為神機,神氣消失,機制就會停止;外在的根本原因,稱為氣立,氣停止,變化就終止。
所以各有約束,各有勝敗,各有生長,各有成就。所以說:不知道每年的氣候變化和氣的特性差異,就無法論述生化作用。這就是這個道理。氣的開始就是生化作用的開始,氣的消散就有了形體,氣的佈散就繁育旺盛,氣的終結就形狀改變,其根本原因都是一樣的。然而五味所提供的營養,生化作用的盛衰程度,成熟的早晚和多少,終始不同,其原因是由地氣約束的,並不是因為天不生、地不長。寒熱燥濕,會影響其變化。
所以少陽在雨水充沛之年,寒毒不會滋生,其味辛辣,治療用苦酸味藥物,其穀物是蒼丹(己亥年)。陽明在雨水充沛之年,濕毒不會滋生,其味酸,其氣濕潤,治療用辛辣甘甜味藥物,其穀物是丹素(子午年)。太陽在雨水充沛之年,熱毒不會滋生,其味苦,治療用淡鹹味藥物,其穀物是黅櫃(丑未年)。厥陰在雨水充沛之年,清毒不會滋生,其味甘甜,治療用酸苦味藥物,其穀物是蒼赤(寅申年),其氣專一,其味純正。
少陰在雨水充沛之年,寒毒不會滋生,其味辛辣,治療用辛辣甘甜味藥物,其穀物是白丹(卯酉年)。太陰在雨水充沛之年,燥毒不會滋生,其味鹹,其氣溫熱,治療用甘鹹味藥物,其穀物是黅櫃(辰戌年)。化氣純淨則鹹味藥物奏效,氣專一則辛辣味藥物有效,並且兩種藥物一起使用。所以說:補充不足之處,順應其性;治療過剩之處,逆其性。根據疾病寒熱盛衰情況來調整治療。上取下取,內取外取,以求治療效果。
藥物有毒性的,用濃藥;藥物毒性不強的,用淡藥。氣逆的,上部有病,從下部治療;下部有病,從上部治療;中部有病,從側面治療。治療熱症用寒涼之物,溫和地進行;治療寒症用溫熱之物,涼爽地進行;治療溫症用清熱之物,冷卻地進行;治療清熱症用溫熱之物,溫熱地進行。因此,有消腫、削減、吐瀉、下泄、補益、瀉下的方法,久病新病都適用同樣的方法。沒有積聚的,尋找其藏於何處,虛則補之,用藥物驅除,飲食要合適,用水沖洗,調和內外,可以使疾病痊癒。
疾病有久病新病之分,藥方有大小之別,有毒無毒,都應該遵循常規治療方法。大毒治病,十去其六;常毒治病,十去其七;小毒治病,十去其八;無毒治病,十去其九。穀物、肉類、水果、蔬菜,飲食要均衡,不要過量,以免損傷正氣。必須順應歲時氣候,不要違背天和。不要過度進補,也不要過度耗損,以免招致天災人禍。不要導致邪氣入侵,不要失去正氣,才能長壽!經絡要暢通,血氣要順暢,補充不足,使之均衡,調養和諧,靜心等待時機,謹慎守護自身的元氣,不要使其傾斜移動,身體就會健康,生命之氣就會旺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