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上 (22)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2)

1. 四時刺逆從論

厥陰有餘,病陰痹;不足,病生熱痹;滑則病狐疝風;澀則病少腹積氣。少陰有餘,病皮痹隱軫;不足,病肺痹;滑則病肺風疝;澀則病積溲血。太陰有餘,病肉痹寒中;不足,病脾痹;滑則病脾風疝;澀則病積,心腹時滿。陽明有餘,病脈痹;身時熱;不足,病心痹;滑則病心風疝;澀則病積,時善驚。

太陽有餘,病骨痹身重;不足,病腎痹;滑則病腎風疝;澀則病積,善時巔疾。少陽有餘,病筋痹脅滿;不足,病肝痹;滑則病肝風疝;澀則病積,時筋急目痛。是故春氣在經脈,夏氣在孫絡,長夏氣在肌肉,秋氣在皮膚,冬氣在骨髓中。春者,天氣始開,地氣始泄,凍解冰釋,水行經通,故人氣在脈。

夏者,經滿氣溢,入孫絡受血,皮膚充實。長夏者,經絡皆盛,內溢肌中。秋者,天氣始收,腠理閉塞,皮膚引急。冬者蓋藏,血氣在中,內著骨髓,通於五臟。是故邪氣者,常隨四時之氣血而入客也,至其變化,不可為度,然必從其經氣,闢除其邪,除其邪則亂氣不生。

春刺絡脈,血氣外溢,令人少氣;春刺肌肉,血氣環逆,令人上氣;春刺筋骨,血氣內著,令人腹脹。夏刺經脈,血氣乃竭,令人解㑊;夏刺肌肉,血氣內卻,令人善恐;夏刺筋骨,血氣上逆,令人善怒。秋刺經脈,血氣上逆,令人善忘;秋刺絡脈,氣不外行,令人臥不欲動;秋刺筋骨,血氣內散,令人寒慄。

冬刺經脈,血氣皆脫,令人目不明;冬刺絡脈,內氣外泄,留為大痹;冬刺肌肉,陽氣竭絕,令人善忘。

白話文:

[四時刺逆從論]

如果厥陰經的氣血過多,可能會導致陰部的痹症;如果氣血不足,則可能產生熱性的痹症;若氣血流動順暢,可能會引起類似狐狸般的疝氣風病;若是氣血運行滯澀,則可能會出現小腹部位的積聚或氣滯。

如果少陰經的氣血過多,可能會導致皮膚的痹症,皮膚下會有隱微的疼痛;如果氣血不足,可能會導致肺部的痹症;若氣血流動順暢,可能會引起肺部的風疝病;若是氣血運行滯澀,則可能會出現積聚以及尿中有血的情況。

如果太陰經的氣血過多,可能會導致肌肉的痹症以及寒冷的感覺;如果氣血不足,可能會導致脾臟的痹症;若氣血流動順暢,可能會引起脾臟的風疝病;若是氣血運行滯澀,則可能會出現積聚,心腹部位偶爾會有飽脹感。

如果陽明經的氣血過多,可能會導致脈絡的痹症,身體會偶爾發熱;如果氣血不足,可能會導致心臟的痹症;若氣血流動順暢,可能會引起心臟的風疝病;若是氣血運行滯澀,則可能會出現積聚,偶爾會感到驚慌。

如果太陽經的氣血過多,可能會導致骨骼的痹症,身體會感到沉重;如果氣血不足,可能會導致腎臟的痹症;若氣血流動順暢,可能會引起腎臟的風疝病;若是氣血運行滯澀,則可能會出現積聚,偶爾會感到頭頂的疾病。

如果少陽經的氣血過多,可能會導致筋絡的痹症,肋骨兩側會感到飽滿;如果氣血不足,可能會導致肝臟的痹症;若氣血流動順暢,可能會引起肝臟的風疝病;若是氣血運行滯澀,則可能會出現積聚,偶爾會感到筋絡緊繃,眼睛疼痛。

因此,在春季,天地的氣息開始活躍,冰凍融化,水分流通,人體的氣血主要集中在經脈中。夏季,經脈充滿了氣血,血液流入細小的絡脈,皮膚也會變得飽滿。長夏,經脈和絡脈都充滿了氣血,氣血會溢出到肌肉中。秋季,天氣開始收斂,皮膚的毛孔關閉,皮膚會變得緊繃。冬季,人體進入休養狀態,氣血集中在內部,深入骨髓,與五臟相通。因此,邪氣常常隨著四季的氣血變化而侵入人體,它們的變化無法預測,但一定會跟隨經絡的氣血,我們要除去邪氣,這樣就不會產生混亂的氣血。

在春季,如果針灸絡脈,可能會導致氣血外溢,使人感到氣短;如果針灸肌肉,可能會導致氣血循環不暢,使人感到上氣;如果針灸筋骨,可能會導致氣血淤積在內部,使人感到腹部脹滿。

在夏季,如果針灸經脈,可能會導致氣血枯竭,使人感到疲倦;如果針灸肌肉,可能會導致氣血內縮,使人容易恐懼;如果針灸筋骨,可能會導致氣血向上逆流,使人容易生氣。

在秋季,如果針灸經脈,可能會導致氣血向上逆流,使人記憶力下降;如果針灸絡脈,可能會導致氣血無法外散,使人不想活動;如果針灸筋骨,可能會導致氣血向內擴散,使人感到寒冷。

在冬季,如果針灸經脈,可能會導致氣血完全流失,使人視力下降;如果針灸絡脈,可能會導致體內的氣血外洩,留下嚴重的痹症;如果針灸肌肉,可能會導致陽氣完全耗盡,使人記憶力下降。

2. 標本病傳論

治反為逆,治得為從。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後先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煩心者治其本。

人有客氣有同氣。小大不利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脅支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肺病喘咳,三日而脅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肝病頭目眩,脅支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腰脊少腹痛,脛酸;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酸;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

冬人定,夏晏食。腎病少腹腰脊痛,䯒酸,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兩脅支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脯。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䯒酸;三日背䯒筋痛,小便閉;五日身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䯒酸;一日腹脹,一日身體痛;二日不已,死。

冬雞鳴,夏下脯。諸病以次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

白話文:

治療方向相反會造成病情逆轉,治療方法得當則能順應疾病發展。如果疾病先發生再出現逆轉現象,應針對疾病根本原因治療;如果逆轉現象先發生再導致疾病,仍需針對疾病根本原因治療。如果先感受寒冷再引發疾病,應治療其根本;如果疾病先發生再感受寒冷,同樣應治療其根本。如果先感到熱再引發疾病,應治療其根本;如果先感到熱再導致腹部脹滿,則應先處理表面症狀。如果疾病先發生再引起腹瀉,應治療其根本;如果先有腹瀉再產生其他疾病,仍需針對疾病根本原因治療,但同時必須調整身體狀態,才能進一步治療其他疾病。如果疾病先發生再導致腹部脹滿,應先處理表面症狀;如果先腹部脹滿再感到煩躁不安,應治療其根本。

人體中有外來的邪氣和自身原本的氣息。如果大小便不順暢,應先處理表面症狀;如果大小便順暢,應針對疾病根本原因治療。如果疾病爆發時體力充沛,應先治療根本,再處理表面症狀;如果疾病爆發時體力衰弱,應先處理表面症狀,再治療根本。如果先有大小便不順暢再引發疾病,應治療其根本。

疾病傳導時,心臟疾病先會心痛,一天後咳嗽;三天後胸脅支撐部位疼痛;五天後氣管閉塞不通,全身疼痛體重增加;如果三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季在半夜,夏季在中午。

肺部疾病會喘息咳嗽,三天後胸脅支撐部位滿痛;一天後全身疼痛體重增加;五天後腹部脹滿;十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季在日落時分,夏季在日出時分。

肝臟疾病會頭暈目眩,胸脅支撐部位滿痛,三天後全身疼痛體重增加;五天後腹部脹滿;三天後腰部脊椎及小腹部疼痛,小腿痠痛;如果三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季在日落時分,夏季在早餐時間。

脾臟疾病會全身疼痛體重增加,一天後腹部脹滿;二天後腰部脊椎及小腹部疼痛,小腿痠痛;三天後背部筋絡疼痛,小便不通;十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

腎臟疾病會腰部脊椎及小腹部疼痛,小腿痠痛,三天後背部筋絡疼痛,小便不通;三天後腹部脹滿;三天後兩側胸脅支撐部位疼痛;如果三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季在凌晨,夏季在下午。

胃部疾病會腹部脹滿,五天後腰部脊椎及小腹部疼痛,小腿痠痛;三天後背部筋絡疼痛,小便不通;五天後全身疼痛;六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冬季在半夜後,夏季在傍晚。

膀胱疾病會小便不通,五天後腹部脹滿,腰部脊椎疼痛,小腿痠痛;一天後腹部脹滿,一天後全身疼痛;如果兩天後仍未好轉,就會死亡。

所有疾病依序傳導,若疾病發展至此,皆有預定的死亡日期,無法進行針灸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