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文渙

《素問心得》~ 卷上 (20)

回本書目錄

卷上 (20)

1. 氣府論

足太陽脈氣所發者,七十八穴:兩眉頭各一,入發至項三寸半,傍五,相去三寸。其浮氣在皮中者,凡五行,行五,五五二十五,項中大筋兩傍各一,風府兩傍各一。俠背以下至尻尾二十一節,十五間各一,五臟之俞各五,六腑之俞各六,委中以下至足小指傍各六俞。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兩角上各二,直目上髮際內各五,耳前角上各一,耳前角下各一,銳發下各一,客主人各一,耳後陷中各一,下關各一,耳下牙車之後各一,缺盆各一,腋下三寸,脅下至胠八間各一,髀樞中傍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

足陽明脈氣所發者六十八穴:額顱髮際傍各三,面鼽骨空各一,大迎之骨空各一,人迎各一,缺盆外骨空各一,膺中骨間各一,俠鳩尾之外,當乳下三寸,俠胃腕各五,俠齊廣三寸各三,下齊二寸俠之各三,氣街動脈各一,伏兔上各一,三里以下至足中指各八俞,分之所在穴空。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一,目外各一,鼽骨下各一,耳郭上各一,耳中各一,巨骨穴各一,曲掖上骨穴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上天䆫四寸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手陽明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鼻空外廉、項上各二,大迎骨空各一,柱骨之會各一,骨之會各一,肘以下至手大指、次指本各六俞。

手少陽脈氣所發者三十二穴:鼽骨下各一,眉後各一,角上各一,下完骨後各一,項中足太陽之前各一,俠扶突各一,肩貞各一,肩貞下三寸分間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次指本各六俞。督脈氣所發者二十八穴:項中央二,髮際後中八,面中三,大椎以下至尻尾及傍十五穴。

至骶下凡二十一節,脊椎法也。任脈之氣所發者二十八穴(今少一穴):喉中央二,膺中骨陷中各一,鳩尾下三寸,胃腕五寸,胃腕以下至橫骨六寸半一,腹脈法也。下陰別一,目下各一,下唇一,齦交一。衝脈氣所發者二十二穴:俠鳩尾外各半寸至臍寸一,俠臍下傍各五分至橫骨寸一,腹脈法也。足少陰舌下,厥陰毛中急脈各一,手少陰各一,陰陽蹻各一。

手足諸魚際脈氣所發者,凡三百六十五穴也。

白話文:

[氣府論]這篇文章描述了人體各條經絡上的穴位分佈:

足太陽經絡上共有七十八個穴位:兩眉頭各有一個,從髮際到頸項三寸半的地方,兩邊各有五個,彼此間隔三寸。在皮膚表層的氣脈,總共有五行,每行有五個穴位,加起來共二十五個。頸部中間的大筋兩側各有1個,風府穴兩側各有1個。從背部兩側一直到尾骶骨,共有二十一節,每一節中間有一個穴位,五臟的腧穴各有五個,六腑的腧穴各有六個,從委中穴以下直到腳小趾旁各有六個腧穴。

足少陽經絡上共有六十二個穴位:頭兩側的角上各有兩個,眼睛正上方髮際內各有五個,耳朵前方的角上各有1個,耳朵前方下方各有1個,頭頂尖端下各有1個,兩側的客主人穴各有1個,耳朵後方凹陷中各有1個,下關穴各有1個,耳朵下方,下頜骨後方各有1個,鎖骨窩各有1個,腋下三寸處,肋骨下至腋窩有八個穴位,大腿骨轉子中間兩側各有1個,膝蓋以下直到腳小趾和次趾各有六個腧穴。

足陽明經絡上共有六十八個穴位:額頭髮際旁各有三個,鼻子兩側各有1個,大迎穴所在的骨頭空隙各有1個,人迎穴各有1個,鎖骨外側的骨頭空隙各有1個,胸骨中間各有1個,鴕鳥尾穴外側,乳下三寸處,胸骨下緣兩側各有五個,胸骨下緣三寸兩側各有三個,氣街穴附近的動脈各有1個,大腿前側各有1個,三里穴以下直到腳中趾各有八個腧穴。

手太陽經絡上共有三十六個穴位:內眼角各有1個,外眼角各有1個,鼻子下方各有1個,耳廓上各有1個,耳內各有1個,巨骨穴各有1個,曲掖上方的骨頭穴各有1個,柱骨上方的凹陷處各有1個,上天宗穴上方四寸各有1個,肩井穴各有1個,肩井穴下方三寸各有1個,肘以下直到手小指根部各有六個腧穴。

手陽明經絡上共有二十二個穴位:鼻子外側,頸部上方各有兩個,大迎穴所在的骨頭空隙各有1個,柱骨匯聚處各有1個,骨頭匯聚處各有1個,肘以下直到手拇指和食指根部各有六個腧穴。

手少陽經絡上共有三十二個穴位:鼻子下方各有1個,眉毛後方各有1個,頭兩側的角上各有1個,完骨穴下方各有1個,頸部中間,足太陽經絡前方各有1個,夾扶突穴兩側各有1個,肩貞穴各有1個,肩貞穴下方三寸,肌肉間隙各有1個,肘以下直到手小指和次指根部各有六個腧穴。

督脈上共有二十八個穴位:頸部中間兩個,髮際後方中間有八個,面部中間有三個,大椎穴以下到尾骶骨以及旁邊共有十五個穴位。

督脈從尾骶骨以下共有二十一節,這是脊椎的分佈規律。

任脈上共有二十八個穴位(現在少了一個):喉嚨中間兩個,胸骨中間凹陷各有1個,鳩尾穴下方三寸,胃脘穴下方五寸,胃脘穴以下到恥骨上方六寸半有一個,這是腹部的穴位分佈規則。下陰部有一個,眼睛下方各有1個,下脣有一個,齦交穴有一個。

衝脈上共有二十二個穴位:鴕鳥尾穴外側各半寸到肚臍有一個,肚臍下方兩側各五分到恥骨有一個,這是腹部的穴位分佈規則。足少陰經絡在舌下有一個,厥陰經絡在毛髮中間有一個緊急的穴位,手少陰經絡各有一個,陰陽蹻脈各有一個。

手足各條經絡的魚際穴上共有三百六十五個穴位。

2. 骨空論

任脈者,起於中之下,以上毛際,循腹裡,上關元,至咽喉,上頤循面入目。衝脈者,起於氣街,並少陰之經,俠齊上行,至胸中而散。督脈者,起於少腹以下骨中央,女子入系廷孔。其孔,溺孔之端也。

其絡循陰器,合篡間,繞篡後,別繞臀至少陰,與巨陽中絡者,合少陰上股內後廉,貫脊屬腎,與太陽起於目內眥,上額,交巔上,入絡腦,還出別下項,循肩膊內,俠脊抵腰中,入循膂,絡腎。其男子循莖下至篡,與女子等。其少腹直上者,貫臍中央,上貫心,入喉,上頤環唇,上系兩目之下中央。

白話文:

【骨空論】

任脈這條經絡,起源於人體下半部的中點位置,向上延伸至會陰處,沿著腹部內側往上走,經過關元穴,到達咽喉,再上行至顎部,沿面部線路進入眼睛。

衝脈這條經絡,起源於氣街,伴隨著腳少陰腎經,夾著腹部兩側往上行走,到達胸部後分散開來。

督脈這條經絡,起源於小腹部下方的尾骨中間,對於女性來說,會連接到生殖器官。這個連接點,就在尿道口的盡頭。

督脈的分支,沿著生殖器,匯聚在會陰,繞過會陰後方,分出一支繞過臀部,連接到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的中間網絡相結合,沿大腿內側後緣向上,穿過脊椎連接到腎臟。督脈與足太陽膀胱經都起始於眼睛的內角,向上經過額頭,在頭頂交叉,進入腦部,再回轉出來,分出一支向下頸部,沿著肩膀和上臂內側,夾著脊椎,到達腰部,深入背部肌肉,聯繫到腎臟。

對於男性而言,督脈沿著生殖器下至會陰,與女性相同。而從小腹直上的一支,會穿過肚臍中心,再穿過心臟,進入咽喉,再上行至顎部,環繞嘴脣,最終連接到雙眼下方的中點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