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心得》~ 卷上 (16)
卷上 (16)
1. 痿論
肺主身之皮毛,心主身之血脈,肝主身之筋膜,脾主身之肌肉,腎主身之骨髓。故肺熱葉焦,則皮毛虛弱急薄,著則生痿躄也;心氣熱,則下脈厥而上,上則下脈虛,虛則生脈痿,樞折摯脛縱而不任地也;肝氣熱,則膽泄口苦,筋膜乾,筋膜乾則筋急而攣,發為筋痿;脾氣熱,則胃干而渴,肌肉不仁,發為肉痿;腎氣熱,則腰脊不舉,骨枯而髓減,發為骨痿。肺者,藏之長也,為心之蓋也。
有所失亡,所求不得,則發肺鳴,鳴則肺熱葉焦,故曰:五臟因肺熱葉焦,發為痿躄。悲哀太甚,則胞絡絕,胞絡絕,則陽氣內動,發則心下崩,數溲血也。故曰:大經空虛,發為肌痹,傳為脈痿。思想無窮,所願不得,意淫於外,入房太甚,宗筋弛縱,發為筋痿,及為白淫。
故曰:筋痿者,生於肝,使內也。有漸於濕,以水為事,若有所留,居處相濕,肌肉濡漬,痹而不仁,發為肉痿。故曰:肉痿者,得之濕地也。有所遠行勞倦,逢大熱而渴,渴則陽氣內伐,內伐則熱舍於腎,腎者,水藏也,今水不勝火,則骨枯而髓虛,故足不任身,發為骨痿。故曰:骨痿者,生於大熱也。
肺熱者,色白而毛敗;心熱者,色赤而絡脈溢;肝熱者,色蒼而爪枯;脾熱者,色黃而肉蠕動;腎熱者,色黑而齒槁。
白話文:
[痿論]的
肺部主管人體的皮膚與毛髮,心臟主管人體的血脈,肝臟主管人體的筋腱,脾臟主管人體的肌肉,腎臟主管人體的骨髓。因此,當肺部過熱導致葉片焦枯時,皮膚與毛髮會變得虛弱且緊繃,進而產生癱瘓的症狀;當心髒過熱時,會使下部血脈向上逆流,導致下部血脈虛脫,形成血脈癱瘓,使得膝關節無力,無法支撐身體;當肝臟過熱時,會導致膽汁過多,口中感到苦澀,筋腱乾燥,筋腱乾燥則使筋腱緊繃並抽搐,發展爲筋腱癱瘓;當脾臟過熱時,會使胃部乾燥並且口渴,肌肉失去感覺,發展爲肌肉癱瘓;當腎臟過熱時,腰部與脊椎無法挺立,骨頭乾燥且骨髓減少,發展爲骨骼癱瘓。肺部是所有臟器中的主導,它保護着心臟。
如果經歷失落或追求無果,就可能引發肺部鳴響,肺部鳴響則表示肺部過熱,葉片焦枯,所以可以說:五臟因爲肺部過熱和葉片焦枯,產生癱瘓。過度悲傷可能導致生殖系統功能喪失,生殖系統功能喪失,則體內陽氣異常活躍,引發心下崩解,頻繁尿血。所以說:大經脈空虛,引發肌肉麻痹,然後轉化爲血脈癱瘓。思緒無盡,願望未達成,精神過度放縱,過度性行爲,導致主要的筋腱鬆弛,引發筋腱癱瘓,以及白色分泌物過多。
所以說:筋腱癱瘓起源於肝臟,是因爲內在的原因。如果長期處於潮溼環境中,從事涉水工作,身體某些部位滯留溼氣,居住環境過於潮溼,肌肉被溼氣浸泡,變得麻痹且失去知覺,發展爲肌肉癱瘓。所以說:肌肉癱瘓是因爲長期處於潮溼環境。如果長時間遠行勞累,遇到酷熱天氣並感到口渴,口渴則體內陽氣內耗,體內陽氣內耗則熱氣積聚在腎臟,腎臟是水的儲存處,現在水不能戰勝火,導致骨頭乾燥且骨髓空虛,所以腿部無法支撐身體,發展爲骨骼癱瘓。所以說:骨骼癱瘓是因爲酷熱環境。
肺部過熱的人,面色蒼白且毛髮受損;心臟過熱的人,面色紅潤且血管充盈;肝臟過熱的人,面色青紫且指甲乾枯;脾臟過熱的人,面色黃且肌肉顫動;腎臟過熱的人,面色黑且牙齒乾燥。
2. 厥論
寒厥何失而然也?前陰者,宗筋之所聚,太陰陽明之所合也。春夏則陽氣多而陰氣少,秋冬則陰氣盛而陽氣衰。此人者質壯,以秋冬奪於所用,下氣上爭不能復,精氣溢下,邪氣因從之而上也。氣因於中,陽氣衰,不能滲營其經絡,陽氣日損,陰氣獨在,故手足為之寒也。熱厥何如而然也?酒入於胃,則絡脈滿而經脈虛。
脾主為胃行其津液者也,陰氣虛則陽氣入,陽氣入則胃不和,胃不和則精氣竭,精氣竭則不營其四肢也。此人必數醉若飽以入房,氣聚於脾中不得散,酒氣與穀氣相薄,熱盛於中,故熱偏於身,內熱而溺赤也。夫酒氣盛而慓悍,腎氣有衰,陽氣獨勝,故手足為之熱也。巨陽之厥,則腫首頭重,足不能行,發為眴(音赴)僕。
陽明之厥,則癲疾欲走呼,腹滿不得臥,面赤而熱,妄見而妄言。少陽之厥,則暴聾,頰腫而熱,脅痛,䯒不可以運。太陰之厥,則腹滿䐜脹,後不利,不欲食,食則嘔,不得臥。少陰之厥,則口乾溺赤,腹滿心痛。厥陰之厥,則少腹腫痛,腹脹,涇溲不利,好臥屈膝,陰縮腫,䯒內熱。
盛則瀉之,虛則補之,不盛不虛,以經取之。太陰厥逆,䯒急攣,心痛引腹,治主病者。少陰厥逆,虛滿嘔變,下泄清,治主病者。厥陰厥逆,攣腰痛,虛滿前閉,譫言,治主病者。三陰俱逆,不得前後,使人手足寒,三日死。太陽厥逆,僵仆,嘔血善衄,治主病者。少陽厥逆,機關不利,機關不利者,腰不可以行,項不可以顧,發腸癰,不可治,驚者死。
陽明厥逆,喘咳身熱,善驚衄嘔血。手太陰厥逆,虛滿而咳,善嘔沫,治主病者。手心主、少陰厥逆,心痛引喉,身熱,死不可治。手太陽厥逆,耳聾泣出,項不可以顧,腰不可以俯仰,治主病者。手陽明、少陽厥逆,發喉痹,嗌腫,痓,治主病者。
白話文:
「什麼原因導致了寒厥呢?人的前部是眾多筋絡匯聚的地方,是太陰和陽明兩條經脈交會的部位。春夏之季,身體中的陽氣充沛而陰氣較少;秋冬之時,陰氣旺盛而陽氣衰退。一個身體健壯的人,在秋冬時節過度勞累,導致下部的氣向上衝突,無法順利下降,使得精氣過度下瀉,邪氣趁機上擾。當氣聚集在中焦,陽氣衰弱,無法充分地滋養全身經絡,導致陽氣逐漸消耗,陰氣單獨存在,因此出現手腳冰涼的情況。
那麼熱厥又是如何產生的呢?酒精進入胃部後,會使絡脈充盈而經脈空虛。脾臟負責運化食物的精微物質,當陰氣虛弱時,陽氣便會侵入,影響脾胃功能,導致精氣耗盡,無法滋養四肢。這種情況下,此人可能經常醉酒或飽食後進行性行為,導致脾臟中氣血聚積無法散去,酒氣與食物氣味相互作用,使得體內熱氣過剩,身體局部過熱,尿色偏紅。酒精的作用強烈且迅速,當腎氣衰退,陽氣單獨佔優勢時,手腳就會感到熱。
足太陽膀胱經的厥逆,會導致頭部腫脹、頭重腳輕,行走困難,甚至暈倒。
足陽明胃經的厥逆,會表現為癲狂狀,想奔跑大叫,腹部脹滿,無法平躺,面色潮紅發熱,視覺和言語混亂。
足少陽膽經的厥逆,會引起突然失聽,臉頰腫脹發熱,肋部疼痛,腰部活動受限。
足太陰脾經的厥逆,會造成腹部脹滿,消化不良,不想進食,吃後易嘔吐,無法安睡。
足少陰腎經的厥逆,會導致口乾舌燥,小便顏色深紅,腹部脹滿伴隨心痛。
足厥陰肝經的厥逆,會出現下腹部腫痛,腹部脹滿,排尿不暢,喜愛蜷曲膝蓋睡覺,生殖器收縮腫脹,腰部內部發熱。
治療原則上,實證應採用瀉法,虛證應採用補法,若非實非虛,則根據經絡理論進行調理。對於特定的厥逆病症,如太陰厥逆引起的肌肉緊張抽搐、心痛牽連腹部,以及少陰厥逆導致的虛弱、嘔吐、清瀉等,都應針對主要病徵進行治療。對於厥陰厥逆引發的腰痛、虛弱、便祕、神志不清等,同樣需對症下藥。若三陰經同時逆亂,大小便功能喪失,手腳冰冷,預示著三天後的死亡。太陽厥逆會導致僵直昏倒、嘔血、易流鼻血;少陽厥逆使關節活動受限,腰腿不便,頸部轉動困難,引發腸道疾病,且伴有驚恐,預示死亡。陽明厥逆會引起喘息、咳嗽、身體發熱、易驚、鼻血和嘔血。手太陰厥逆會出現虛弱、胸悶和咳嗽,易嘔吐泡沫;手心主、少陰厥逆會導致心痛蔓延至咽喉,全身發熱,病情嚴重到無法救治;手太陽厥逆會造成耳聾、淚水外溢、頸部僵硬、腰背彎曲困難;手陽明、少陽厥逆會引發喉嚨堵塞、咽喉腫脹、僵硬,需針對主要病徵進行治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