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疑託名)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卷一 (4)

回本書目錄

卷一 (4)

1. 用藥法

蓋土池中停蓄既久,不流不動,殊有土氣,能助脾元也。如治陰不升,陽不降,乖隔諸疾,則取陰陽水,河井各半,陰陽相成,可升可降,而使氣平者也。

古人用藥如羿之射的,不第諳其理,尤貴擇其道地者制之盡善。不然,欲以濫惡之劑,冀其功驗,雖扁鵲再起,其可得乎。

凡藥有畏惡相反。所謂畏者,畏其制我,不得自縱。如半夏畏生薑之類是也。所謂惡者,惡其異我,不得自盡。如生薑惡黃芩之類是也。統而論之,彼所畏者,我必惡之。我所惡者,彼亦畏我。相畏相惡之中,亦有相成者。在因病制方,輕重多寡之間耳。若所謂相反,則各懷酷毒,兩仇不共,共則必害事也。

然有大毒之疾,又須用大毒之藥以劫之,如古方感應丸,用巴豆、牽牛同劑,以為攻堅破積之用。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以治血塊。二陳湯加黎蘆、細辛以吐風痰。丹溪治屍瘵蓮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劑,而謂妙處在此。顧良工用之何如耳。

白話文:

水池中的水,如果長期積存不動,就會帶有土氣,這種土氣可以幫助脾胃的運作。如果治療陰氣不上升、陽氣不下降,導致陰陽不協調的疾病,就應該取用陰陽水,也就是河水和井水各一半混合,陰陽相互調和,這樣就能使氣機升降正常,達到平衡。

古人用藥就像后羿射箭一樣,不僅要了解藥理,更重要的是選擇道地的藥材,並且將藥材炮製得盡善盡美。如果用品質低劣的藥材,還期望能有療效,即使扁鵲再世,恐怕也無能為力。

藥物之間有所謂的相畏、相惡和相反。所謂「相畏」,是指藥物會畏懼另一種藥物來抑制自己,使自己無法發揮藥性,就像半夏畏懼生薑一樣。所謂「相惡」,是指藥物會厭惡另一種藥物來阻礙自己,使自己無法充分發揮藥性,就像生薑厭惡黃芩一樣。總的來說,對方所畏懼的,我一定會厭惡;我所厭惡的,對方也會畏懼我。在這種相畏相惡的關係中,有時也會有相互協調作用的。這都取決於醫生根據病情來擬定處方,以及藥物劑量的輕重多寡。至於所謂「相反」,則是兩種藥物都帶有強烈的毒性,互相仇視,絕對不能同時使用,否則一定會產生危害。

然而,對於一些病勢兇猛的疾病,有時候必須使用毒性較強的藥物來攻克,就像古代的感應丸,會使用巴豆和牽牛子這兩種藥性強烈的藥物來攻堅破積。四物湯加入人參和五靈脂可以治療血塊。二陳湯加入藜蘆和細辛可以用來吐出風痰。朱丹溪治療肺結核的蓮心散,會使用甘草和芫花同用,並認為其妙處就在於此。關鍵還是在於醫生如何運用這些藥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