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杲(疑託名)

《珍珠囊補遺藥性賦》~ 卷一 (3)

回本書目錄

卷一 (3)

1. 用藥發明

藥性陰陽論

夫藥有寒熱溫涼之性,酸苦辛鹹甘淡之味,升降浮沉之能,厚薄輕重之用。或氣一而味殊,或味同而氣異,合而言之,不可混用。分而言之,各有所能。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輕清成象,重濁成形。清陽發腠理,濁陰走五臟。清中清者,營養精神。濁中濁者,堅強骨髓。

辛甘發散為陽,酸苦湧泄為陰。氣為陽,氣厚為陽中之陽,氣薄為陽中之陰。薄則發泄,厚則發熱。味為陰,味厚為陰中之陰,味薄為陰中之陽。薄則疏通,厚則滋潤。升降浮沉之辨,豁然貫通,始可以言醫,而司人命矣。人徒知藥之神者,乃藥之力也。殊不知乃用藥之力也。

人徒知辨真偽識藥之為難,殊不知分陰陽用藥之為尤難也。

白話文:

用藥發明

藥物具有寒熱溫涼的特性,酸苦辛鹹甘淡的味道,升降浮沉的作用,以及厚薄輕重的用法。有時藥物氣味相同但味道不同,有時味道相同但氣味不同,總而言之,不能混用;但分開來看,各有其功效。源於天的藥物趨向上升,源於地的藥物趨向下沉。輕而清的物質向上,重而濁的物質向下。清陽之氣疏通肌膚,濁陰之氣進入五臟。清中之清的藥物,滋養精神;濁中之濁的藥物,強健骨髓。

辛甘味藥物具有發散的特性,屬陽;酸苦味藥物具有瀉下的特性,屬陰。藥物的氣屬陽,氣濃厚的屬陽中之陽,氣薄的屬陽中之陰。氣薄則發散泄瀉,氣厚則發熱。藥物味道屬陰,味道濃厚的屬陰中之陰,味道薄的屬陰中之陽。味薄則疏通,味厚則滋潤。能夠辨別藥物的升降浮沉,才能真正理解藥物特性,從而掌握醫術,主宰人的生死。人們只知道藥物神奇有效,那是藥物本身的作用;卻不知道更重要的是使用藥物的技巧。

人們只知道辨別藥物真偽的困難,卻不知道區分陰陽來用藥更為困難。

2. 標本論

夫用藥者,當知標本。以身論之,外為標,內為本;氣為標,血為本;陽為標,陰為本;六腑屬陽為標,五臟屬陰為本。以病論之,先受病為本,後傳變為標。凡治病者,先治其本,後治其標。雖有數病,靡弗去矣。若先治其標,後治其本,邪氣滋甚,其病益堅。若有中滿,無問標本,先治其滿,謂其急也。

若中滿後有大小便不利,亦無問標本,先治大小便,次治中滿。謂尤急也。又如先病發熱,後病吐瀉,飲食不下,則先定嘔吐,後進飲食,方兼治瀉。待元氣稍復,乃攻熱耳。此所謂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也。除大小便不利及中滿吐瀉之外,皆先治其本,不可不知也。假令肝受心火之邪,是從前來者為實邪,實則瀉其子,然非直瀉其火,入肝經藥為之引。

用瀉火為君,是治實邪之病也。假令肝受腎邪,是從後來者為虛邪。虛則補其母,入腎經藥為之引,用補肝藥為君是也。標本已得,邪氣乃服。醫之神良,莫越乎此。

白話文:

標本論

用藥必須明辨標本。從人體來說,外在為標,內在為本;氣屬標,血屬本;陽屬標,陰屬本;六腑屬陽為標,五臟屬陰為本。從疾病來說,最初發病的地方是本,後來傳變的地方是標。治療疾病,應先治本後治標,即使有多種疾病,也能一一治癒。如果先治標後治本,邪氣會更加滋盛,病情也會加重。如果出現腹脹滿的情況,不論標本,應先治滿,因為這是急症。

如果腹脹滿之後又出現大小便不利,也不論標本,應先治大小便,再治腹脹滿,因為這是更緊急的情況。又例如,先發熱,後出現嘔吐腹瀉、飲食不下的情況,則應先止嘔吐,再進食,同時治療腹瀉。待元氣稍有恢復,再治療發熱。這就是所謂的,緩則治其本,急則治其標。除了大小便不利和腹脹滿、嘔吐腹瀉等情況外,其他疾病都應先治其本,不可不知。例如,肝臟受到心火邪氣侵犯,這是由前而來的實邪,實邪則瀉其子,但不是直接瀉火,要用入肝經的藥物引導,以瀉火藥為主藥,這是治療實邪的辦法。例如,肝臟受到腎臟邪氣侵犯,這是由後而來的虛邪,虛邪則補其母,要用入腎經的藥物引導,以補肝藥為主藥。標本處理得當,邪氣就會被消除。醫術的神妙之處,就在於此。

3. 用藥法

夫用藥之法,貴乎明變。如風會有古今之異,地氣有南北之分,天時有寒暑之更,稟賦有厚薄之別,受病有新舊之差,年壽有老少之殊,居養有貴賤之別。用藥之際,勿好奇,勿執一,勿輕妄,勿迅速。須慎重精祥,圓融活變。不妨沉會以期必妥,藥於是乎功成。昔先賢未有發明,後學因而弗講,其誤世也不既多乎。

夫病有宜補,以瀉之之道補之。病有宜瀉,以補之之道瀉之。病有宜寒劑者,以熱劑為響導之兵。病有宜熱劑者,以寒劑為類從之引。病在上者治下,病在下者治上。病同也而藥異,病異也而藥同。其義至微,學者最宜深究。

用藥之忌,在乎欲速。欲速則寒熱溫涼行散補瀉未免過當。功未獲奏,害已隨之。藥無次序,如兵無紀律,雖有勇將,適以勇僨事。又如理絲,緩則可清其緒,急則愈堅其結矣。

藥有君臣佐使,味有輕重厚薄,人盡知之矣。及其用藥也,令人復煎其渣,不知既經煎沸,則輕且薄者,業已無味。重且厚者,不減初煎。君臣佐使之宜,果安在哉。病淺者猶無大害,病深者切勿為之。

凡修丸劑,須每種各為細末,以末之輕重合之,則分兩方准。不然,易細者一磨無遺,難碎者三複不盡。滷莾若此,何怪其無功哉。

凡藥苦者直行而泄,辛者橫行而散,酸者束而收斂,咸者止而軟堅。獨是甘之一味,可升可降,可浮可沉,可內可外,有和有緩,有補有瀉。蓋土味作甘,土位居中,而能兼乎五行也。

凡藥之在土者,中半以上為根,其氣上行,病在中上焦者用之。中半以下為梢,其氣下行,病在下焦者用之。藥之出土者,中半以上為苗,其氣味上升。中半以下為身為干,其氣味中守下達咸宜。因其病而酌之,使弗悖乎陰陽也。

凡藥在上者,不厭頻而少。在下者,不厭頓而多。少服則滋榮於上,多服則峻補於下。

凡病在上者,先食而後藥。病在下者,先藥而後食。病在四肢者,宜飢食而在晝,病在骨髓者,宜飽食而在夜。

凡煎藥用水,也各有宜。如治濕腫浮脹之疾,而欲使利水道,則取長流水。以流長源遠,其性通達,直引四肢之間也。如治二便不通,及足脛以下風濕,則取急流水。以其湍縱峻急,其性速下也。如治痰飲鬱滯,而欲吐發升散,則取逆流水。以其性逆倒流,洄瀾湧決也。如治中氣不足,則取春雨水,有陽道發生之意也。

如治下元不足,則取井水。蓋清晨井中天一之氣,浮結於面,以磁器輕取之,殊有補陰之功也。如治火熱陽證,則取雪水。能大退熱也。如治傷寒陰證奔豚等疾,則取甘瀾水。蓋盛之於缸,揚過千遍,水珠沫液,盈溢於面,其性柔順,其味甘溫,大能和氣也。如治脾胃虛弱、泄瀉不食等疾,則取池潦水。

蓋土池中停蓄既久,不流不動,殊有土氣,能助脾元也。如治陰不升,陽不降,乖隔諸疾,則取陰陽水,河井各半,陰陽相成,可升可降,而使氣平者也。

古人用藥如羿之射的,不第諳其理,尤貴擇其道地者制之盡善。不然,欲以濫惡之劑,冀其功驗,雖扁鵲再起,其可得乎。

凡藥有畏惡相反。所謂畏者,畏其制我,不得自縱。如半夏畏生薑之類是也。所謂惡者,惡其異我,不得自盡。如生薑惡黃芩之類是也。統而論之,彼所畏者,我必惡之。我所惡者,彼亦畏我。相畏相惡之中,亦有相成者。在因病制方,輕重多寡之間耳。若所謂相反,則各懷酷毒,兩仇不共,共則必害事也。

然有大毒之疾,又須用大毒之藥以劫之,如古方感應丸,用巴豆、牽牛同劑,以為攻堅破積之用。四物湯加人參、五靈脂以治血塊。二陳湯加黎蘆、細辛以吐風痰。丹溪治屍瘵蓮心散,以甘草、芫花同劑,而謂妙處在此。顧良工用之何如耳。

白話文:

用藥法

用藥的方法,最重要的是要懂得靈活變通。就如同風氣有古今之不同,地氣有南北之差異,天時有寒暑的變化,人的體質有厚薄之別,所患疾病有新舊之分,年齡有老少之區別,生活起居也有貴賤之分。用藥的時候,不要好奇嘗試,不要固執一種方法,不要輕率妄為,不要操之過急。必須慎重細緻,圓融變通。不妨仔細思考,力求穩妥,這樣藥物才能發揮功效。從前先賢尚未完全闡明這些道理,後學者因此而不重視,誤導世人的情況還少嗎?

疾病有的適合補益,卻要用瀉法來補;有的適合瀉下,卻要用補法來瀉。有的疾病適合用寒涼藥物,要用溫熱藥物作為先導;有的疾病適合用溫熱藥物,要用寒涼藥物作為輔助引導。疾病在上面的,治療要從下面入手;疾病在下面的,治療要從上面入手。同樣的疾病,藥方卻不同;不同的疾病,藥方卻相同。其中的道理非常微妙,學習者最應該深入研究。

用藥的大忌在於求速。求速則寒熱溫涼、行散補瀉等方面容易過度。功效尚未取得,危害卻已經隨之而來。藥物沒有次序,如同軍隊沒有紀律,即使有勇將,也只會因為冒進而失敗。又如同整理絲線,緩慢則可以理清線緒,快速則會更加糾結。

藥物有君臣佐使,藥味有輕重厚薄,大家都知道。但實際用藥時,有些人卻要再次煎煮藥渣,卻不知道藥物經過煎煮後,輕薄的藥物已經沒有味道了,而重厚的藥物則不會減少。那麼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則,又何在呢?疾病輕微的尚且沒有大礙,疾病嚴重的千萬不要這樣做。

凡是製作丸劑,必須每種藥物都研磨成細末,根據藥末的輕重混合,這樣才能按藥方比例準確。否則,容易研磨的藥物磨得一點不剩,難以研磨的藥物卻三次都磨不完。如此馬虎,怎麼能見效呢?

凡是藥物,苦味的直線向下運行而瀉下,辛味的橫向擴散而疏散,酸味的收斂而固澀,鹹味的止痛而軟堅。只有甘味一種,可以升也可以降,可以浮也可以沉,可以內服也可以外用,有調和也有緩和,有補益也有瀉下。因為土味屬甘,土性居中,所以能兼具五行之性。

凡是藥物產於土壤的,中上半部分為根,其氣向上走,治療中上焦疾病可以用它;中下半部分為梢,其氣向下走,治療下焦疾病可以用它。藥物從土中生長的,中上半部分是苗,其氣味上升;中下半部分是莖幹,其氣味在中間並向下到達,皆可使用。根據病情斟酌使用,使之不違背陰陽之理。

凡是作用在上焦的藥物,不厭頻頻服用少量;作用在下焦的藥物,不厭一次服用較多。少量服用則滋養上焦,大量服用則峻猛補益下焦。

凡是上焦有病的,先吃飯後服藥;下焦有病的,先服藥後吃飯。四肢有病的,宜在白天飢餓時服用;骨髓有病的,宜在晚上飽食後服用。

凡是煎藥用水,也各有講究。比如治療濕腫浮脹的疾病,想要利尿,就用流動的長流水,因為水源長遠,其性通達,能直接引導到四肢之間。比如治療大小便不通,以及小腿以下風濕,就用湍急的流水,因為它湍急峻猛,其性迅速下行。比如治療痰飲鬱滯,想要使之吐出並向上疏散,就用逆流的水,因為它的性質逆流而上,迴旋湧動。比如治療中氣不足,就用春雨水,有陽氣生髮之意。

比如治療下元不足,就用井水。因為清晨井水中天一之氣,浮結於水面,用磁器輕輕取用,有很好的補益陰氣的功效。比如治療火熱陽證,就用雪水,能大大退熱。比如治療傷寒陰證、奔豚等疾病,就用甘瀾水。將水盛在缸中,攪拌一千遍以上,水珠泡沫盈溢於水面,其性柔順,其味甘溫,非常能調和氣機。比如治療脾胃虛弱、泄瀉不食等疾病,就用池塘積水。

因為土池中積水很久,不流不動,含有很重的土氣,能幫助脾胃。比如治療陰不升陽不降、氣機阻滯等疾病,就用陰陽水,河水和井水各半,陰陽相合,可以升也可以降,使氣機平和。

古人用藥如同后羿射箭一樣,不僅要通曉藥理,更要注重選擇道地藥材,才能做到盡善盡美。否則,想用劣質藥物而期望見效,即使扁鵲再世,也是不可能的。

凡是藥物都有相畏、相惡、相反。所謂相畏,是指互相克制,不能同時並用,例如半夏畏生薑之類。所謂相惡,是指互相排斥,不能同時使用,例如生薑惡黃芩之類。總的來說,它所畏懼的,我必然也要避免;我所厭惡的,它也必然畏懼我。相畏相惡之中,也有相輔相成的,這就要根據病情制訂藥方,調整輕重緩急、多少的用量。所謂相反,則是指互相毒害,兩者不能共存,共存則必然有害。

但是對於重症,又需要用劇毒的藥物來攻治,例如古方感應丸,用巴豆、牽牛同用,以攻堅破積。四物湯加入人參、五靈脂治療血塊。二陳湯加入藜蘆、細辛以治療風痰。丹溪的治屍癍的蓮心散,用甘草、芫花同用,認為妙處就在這裡。但關鍵還是看良醫如何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