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四 (15)

回本書目錄

卷四 (15)

1. 氣府論(二十九)

三里以下分之,所在穴空,至足中指各八俞,三里、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此井滎俞原經合六俞,合巨虛上廉、巨虛下廉,左右十六穴(三里以下分之,陽明正脈,自三里下足跗,入中指內間,其支者,自三里下廉三寸而別,入中指外間)。共六十八穴。

足少陽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客主人各一,兩角上各二,耳前角下各一,耳前角上各一,直目上髮際內各五,銳發下各一,耳後陷中各一,下關各一,耳下牙車之後各一,缺盆各一,腋下三寸,脅下至胠八間各一,髀樞中旁各一,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腧。

足少陽自頭走足,行身之側,其脈氣所發者六十二穴。客主人各一,左右二穴。兩角上各二,前角上——曲鬢,后角上——天衝,左右四穴。耳前角下各一,懸釐,左右二穴。耳前角上各一,頷厭,左右二穴。直目上髮際內各五,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左右十穴。

銳發下各一,和髎,左右二穴(手少陽經穴,手足少陽之會)。耳後陷中各一,翳風,左右二穴(手少陽經穴,手足少陽之會)。下關各一,左右二穴(足少陽經穴,足少陽陽明之會)。耳下牙車之後各一,頰車,左右二穴(足陽明經穴,足少陽陽明之會)。缺盆各一,左右二穴(足陽明經穴,手足六陽之會)。

腋下三寸,脅下至胠八條肋骨之間各一,淵腋、輒筋、天池(三穴在腋下三寸。天池,手厥陰經穴)、日月、章門(章門,足厥陰經穴。天池、章門,皆足少陽厥陰之會)、帶脈、五樞、維道、居髎(六穴在脅下至胠),左右共十八穴。髀樞中旁各一,環跳,左右二穴。膝以下至足小指次指各六俞,陽陵泉、陽輔、丘墟、臨泣、俠谿、竅陰,左右十二穴。

共六十二穴。

手太陽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一,目外各一,鼽骨下各一,耳中各一,耳郭上各一,上天窗四寸各一,柱骨上陷者各一,巨骨穴各一,肩解各一,肩解下三寸各一,曲掖上骨穴各一,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

手太陽自手走頭,行於臂外之後,其脈氣所發者三十六穴。目內眥各一,晴明,左右二穴(足太陽經穴,手太陽之會)。目外各一,瞳子髎,左右二穴(足少陽經穴,手太陽之會)。鼽骨下各一,顴髎,左右二穴。耳中各一,聽宮,左右二穴。耳郭上各一,角孫,左右二穴(手少陽經穴,手太陽之會)。

上天窗四寸各一,竅陰(足少陽經穴,在天窗上四寸)、天窗,左右四穴。柱骨上陷者各一,肩井,左右二穴(足少陽經穴)。巨骨穴各一,左右二穴(手陽明經穴)。肩解各一,秉風,左右二穴。肩解下三寸各一,天宗,左右二穴。曲掖上骨穴各一,臑俞,左右二穴。肘以下至手小指本各六俞,小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左右十二穴。

白話文:

氣府論(二十九)

足陽明胃經的穴位:
從足三里往下分支,穴位所在處有空隙,直到足中趾共有八個俞穴:足三里、解谿、衝陽、陷谷、內庭、厲兌,這六穴為井、滎、俞、原、經、合(六俞穴),再加上巨虛上廉和巨虛下廉,左右共十六穴(足三里以下分枝,陽明經的正脈從足三里下行至足背,進入中趾內側;其分支從足三里下三寸處分出,進入中趾外側)。總共六十八穴。

足少陽膽經的穴位:
足少陽經從頭到腳,行於身體側面,脈氣所發的穴位共六十二穴:

  • 客主人穴左右各一,共二穴。
  • 頭兩側的角上各二穴(前角上的曲鬢,後角上的天衝),共四穴。
  • 耳前角下各一穴(懸釐),共二穴。
  • 耳前角上各一穴(頷厭),共二穴。
  • 眼睛直上至髮際內各五穴(臨泣、目窗、正營、承靈、腦空),共十穴。
  • 銳髮下各一穴(和髎),共二穴(屬手少陽經,手足少陽交會處)。
  • 耳後凹陷中各一穴(翳風),共二穴(屬手少陽經,手足少陽交會處)。
  • 下關穴左右各一,共二穴(屬足少陽經,足少陽與陽明交會處)。
  • 耳下牙車後各一穴(頰車),共二穴(屬足陽明經,足少陽與陽明交會處)。
  • 缺盆穴左右各一,共二穴(屬足陽明經,手足六陽經交會處)。
  • 腋下三寸,肋下至側腹八條肋骨間各一穴(淵腋、輒筋、天池、日月、章門、帶脈、五樞、維道、居髎),共十八穴(天池屬手厥陰經;章門屬足厥陰經;其餘屬足少陽經)。
  • 髀樞中旁各一穴(環跳),共二穴。
  • 從膝以下至足小趾旁各六俞穴(陽陵泉、陽輔、丘墟、臨泣、俠谿、竅陰),共十二穴。

總計六十二穴。

手太陽小腸經的穴位:
手太陽經從手走頭,行於手臂外後側,脈氣所發的穴位共三十六穴:

  • 目內眥各一穴(睛明),共二穴(屬足太陽經,手太陽經交會處)。
  • 目外各一穴(瞳子髎),共二穴(屬足少陽經,手太陽經交會處)。
  • 鼽骨下各一穴(顴髎),共二穴。
  • 耳中各一穴(聽宮),共二穴。
  • 耳郭上各一穴(角孫),共二穴(屬手少陽經,手太陽經交會處)。
  • 天窗穴上四寸各一穴(竅陰、天窗),共四穴(竅陰屬足少陽經)。
  • 柱骨上凹陷處各一穴(肩井),共二穴(屬足少陽經)。
  • 巨骨穴左右各一,共二穴(屬手陽明經)。
  • 肩部解處各一穴(秉風),共二穴。
  • 肩解下三寸各一穴(天宗),共二穴。
  • 肘後曲腋上骨穴各一穴(臑俞),共二穴。
  • 從肘以下至手小指根部各六俞穴(小海、陽谷、腕骨、後谿、前谷、少澤),共十二穴。

總計三十六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