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這本書是一本中醫經典著作,根據流行的《素問》版本,將全書內容分為十個主要部分,涵蓋養生、臟腑機能、脈診方法、經絡和穴位、疾病理論、治療方法、針灸技術、雷公問答以及運氣學說。書中對這些內容進行了重新編排,並補充了原本散失的《刺法論》和《本病論》兩篇。此外,每一段原文後面都有簡要的注釋,這些注釋引用了歷代《內經》注解家的觀點,例如王冰的解釋,同時也加入了作者自己對《素問》的研究心得。
書中首先從陰陽理論開始,詳細解釋了陰陽之間的相互關係及其在人體中的應用。陰陽是一種用來理解世界的基本理念,書中提到,陰陽可以通過數字來表達,從「數到十、推到百,數到千、推到萬」來比喻陰陽的變化過程。在人體內,經脈分為三陰和三陽,每條經脈都有自己的特點和作用。例如,「太陽」代表陽氣剛剛上升的階段;「厥陰」代表陰氣達到最強的階段;而「少陰」則是陰陽交替的關鍵階段,是陰陽變化的重要節點。
書中強調了養生的重要性,特別是在人生周期和生殖規律中,遵循陰陽的變化非常關鍵。這包括保持規律的生活習慣、健康飲食,避免過度消耗精力和精神。書中還提到了古人的養生智慧,這些智慧強調陰陽五行的應用,以及維持身體內外平衡的追求。
此外,書中詳細描述了五臟六腑的功能和它們之間的相互作用,涵蓋心、肺、脾、肝、腎這五臟,以及小腸、膽、胃、大腸、膀胱和三焦這六腑。書中還深入探討了五臟風病的症狀及診斷,這些疾病通常是由風邪侵襲五臟引起的,常見的症狀包括中風、頭痛、眩暈、抽搐以及不自主的抖動等。
黃帝內經素問序
重廣補註黃帝內經素問序
自序
新刻素問懸解敘
- 卷一
- 養生
- 卷二
- 脈法
- 卷三
- 卷四
- 經絡
- 孔穴
- 卷五
- 病論
- 卷六
- 治論
- 卷七
- 刺法
- 卷八
- 卷九
- 雷公問
- 卷十
- 運氣
- 卷十一
- 卷十二
- 卷十三
- [附]校余偶識
- 第一卷(養生)
- 第三卷(脈法)
- 第五卷(病論)
- 第七卷(刺法)
- 第八卷(刺法)
- 第九卷(雷公問)
- 第十卷(運氣)
- 第十一卷(運氣)
- 第十二卷(運氣)
- 第十三卷(運氣)
卷一 (1)
卷一 (2)
卷一 (3)
卷一 (4)
卷一 (5)
卷二 (1)
卷二 (2)
卷二 (3)
卷二 (4)
卷二 (5)
卷二 (6)
卷三 (1)
卷三 (2)
卷三 (3)
卷三 (4)
卷三 (5)
卷四 (1)
卷四 (2)
卷四 (3)
卷四 (4)
卷四 (5)
卷四 (6)
卷四 (7)
卷五 (1)
卷五 (2)
卷五 (3)
卷五 (4)
卷五 (5)
卷五 (6)
卷五 (7)
卷六 (1)
卷六 (2)
卷六 (3)
卷六 (4)
卷六 (5)
卷六 (6)
卷六 (7)
卷六 (8)
卷七 (1)
卷七 (2)
卷七 (3)
卷七 (4)
卷七 (5)
卷七 (6)
卷七 (7)
卷八 (1)
卷八 (2)
卷八 (3)
卷八 (4)
卷八 (5)
卷九 (1)
卷九 (2)
卷九 (3)
卷九 (4)
卷九 (5)
卷十 (1)
卷十 (2)
卷十 (3)
卷十 (4)
卷十一 (1)
卷十一 (2)
卷十二
卷十三
[附]校余偶識 (1)
[附]校余偶識 (2)
[附]校余偶識 (3)
[附]校余偶識 (4)
[附]校余偶識 (5)
卷十一 (3)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