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附]校余偶識 (3)

回本書目錄

[附]校余偶識 (3)

1. 厥論

前陰者,宗筋之所聚。

王冰注云:宗筋挾臍,下合於陰器,故云前陰者,宗筋之所聚也。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厥陰者,眾筋之所聚。全元起云:前陰者,厥陰也。與王注義異,亦是一說。

白話文:

王冰的註解說:宗筋環繞在肚臍周圍,向下與生殖器相連,所以說「前陰」是指宗筋聚集的地方。新校正版本說:根據《甲乙經》的記載,「厥陰」纔是眾筋聚集的地方。全元起的解說認為:「前陰」就是「厥陰」。這與王冰的註解不同,也是一種解釋。

2. 瘧論

夫痎瘧皆生於風。

按,《說文》:痎,二日一發瘧也。顏之推云:兩日一發之瘧,今北方猶呼痎瘧。

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

白話文:

所有的疟疾都是由風邪所引起。

根據《說文解字》記載:痎,是指每兩天發作一次的疟疾。顏之推提到:每兩天發作一次的疟疾,在今天的北方地區仍被稱為痎疟。

病氣在第二十五日到達骶骨部位,到了第二十六日則進入脊椎內部。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經)、《太素)並同。按,王冰注云:項以下至尾骶,凡二十四節,故日下一節,二十五日下至骶骨,二十六日入於脊內,注於伏膂之脈也。與全元起本及《甲乙經》、,《太素》不同,當從王冰本為是。

按,《靈樞·賊風》作二十一日下至尾骶,二十二日入脊內,全、楊、皇甫諸家其說本此,然王說為長。

白話文:

新校正文本說:根據《全元起本》,原本二十五日作二十一日,二十六日作二十二日。《甲乙經》、《太素》也相同。按,王冰註解說:從項部到尾骶骨,共有二十四節,所以下一節為二十五日,二十五日到骶骨,二十六日進入脊椎內,注於伏膂之脈。與《全元起本》以及《甲乙經》、《太素》不同,應該以王冰的版本為準。

3. 第六卷

(「舉痛論」至「本病論」皆病論,「湯液醪醴論」以下皆治論。)

白話文:

「舉痛論」到「本病論」都是在討論疾病的性質和現象,而「湯液醪醴論」之後的則都是在談論治療的方法和原則。

4. 氣厥論

寒則腠理閉,氣不行。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氣不行作營衛不行。

驚則心無所依。

依,宋本及他本皆作倚。

腎移寒於脾,癰腫少氣。

白話文:

如果身體感受寒冷,那麼肌腠會閉塞,氣無法正常運行。

新版校正時提到,根據《甲乙經》中的說法,是營衛之氣無法運行。

受到驚嚇時,心就會失去依靠。

其中的「依」字,在宋版以及其它版本中都寫作「倚」。

當腎臟的寒氣轉移到脾臟時,會導致身體出現癰腫並且氣息短少。

脾,舊本作肝。王冰注云:肝藏血,然寒入則陽氣不散,陽氣不散則血聚氣澀,故為癰腫,又為少氣也。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云腎移寒於脾。元起注云腎傷於寒而傳於脾,脾主肉,寒生於肉則結為堅,堅化為膿,故為癰也,血傷氣少,故曰少氣。《甲乙經》亦作移寒於脾。王因誤本,遂解為肝,亦智者之一失也。

水之狀也。

宋本狀作病。新校正云:按《甲乙經》水之病也作治主肺者。

脾移熱於膀胱,則癃溺血。

白話文:

脾,舊版本中寫成肝。王冰注釋說:肝臟儲血,但寒氣進入時,陽氣會無法散發,陽氣不散,血液就會聚積,氣血阻塞,因此會產生癰腫,也會導致氣虛。新版校正注釋說:根據《全元起》記載,腎臟會將寒氣轉移到脾臟。元起的注釋說,腎臟受寒會傳至脾臟,脾臟主掌肌肉,寒氣會在肌肉中凝聚成硬塊,硬塊化膿則形成癰腫,而血液受損會導致氣虛,因此稱為少氣。《甲乙經》也記載寒氣會轉移到脾臟。王冰因誤用舊版本,所以誤解為肝臟,這也是聰明人偶有的失誤。

宋本作胞移熱於膀胱。王注云:膀胱為津液之府,胞為受納之司,故熱入膀胱,胞中外熱,陰絡內溢,故不得小便而溺血也。《正理論》曰熱在下焦則溺血,此之謂也。

白話文:

宋本說子宮的熱氣移到了膀胱。王氏註解說:膀胱是津液的儲藏庫,子宮是受納的器官,所以熱氣進入膀胱,子宮內外都受到熱氣侵擾,陰脈內部溢血,因此無法排小便而排出血尿。《正理論》說熱氣在下焦就會排出血尿,指的是這種情況。

5. 腹中論

無治也,當十月復。《刺法》曰:無損不足,益有餘,以成其疹,然後調之。

白話文:

這病無需特別治療,到了十月自然會好。《刺法》上說:不要減損本來就不足的,或是增加已經過剩的,這樣會使得病情加重,之後再進行調理。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無然後調之四字。按,全元起注云所謂不治者,其身九月而喑,身重,不得為治,須十月滿,生後復如常也,然後調之,則此四字本全元起註文誤書於此,當刪去之。

臟有所傷及精有所寄,則臥不安。

白話文:

新校正的說法:根據《甲乙經》和《太素》這兩本書,沒有「然後調」這四個字。另外,全元起注說,所謂不治的是指患者在九月時喑啞、身體沉重,此時不能進行治療,必須等到十月滿、孩子出生後恢復正常,然後才能調整治療。因此,這四個字本來是全元起註文寫錯而誤放在這裡的,應該刪除。

舊本作精有所之寄則安。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情有所倚則臥不安。《太素》作精有所倚則不安。按,精當作情,於義方協。

白話文:

以前版本寫的是「精有所寄則安」,而新校正的版本認為應該根據《甲乙經》和《太素》的說法,改成「情有所倚則臥不安」,也就是說,精應該改成情,這樣才能符合文義。

6. 病能論

名為鼓脹。

新校正云:按《太素》鼓作谷字。

白話文:

這段疾病的名稱叫做鼓脹。

新版本校正說明:根據《太素》一書,裡面的「鼓」應該作「谷」字解。

7. 奇病論

使之服以生鐵落為飲。

鐵落為飲,宋本作鐵洛。新校正云:按《甲乙經》鐵洛作鐵落,為飲作為後飯。

石藥發癲。

白話文:

讓患者服用以生鐵落製成的飲劑。

生鐵落製成的飲劑,宋本記載為鐵洛。新校正說明:根據《甲乙經》中的記載,應為鐵落,用作飲劑是在飯後服用。

石藥會引發癲狂。

宋本癲作瘨。按,《說文》:瘨,病也,一曰腹脹。蓋瘨,、䐜,古或假借通用,石性重墜而剽悍,熱中消中之人,脾胃先傷,更投以石藥而重傷之,亦能致䐜脹之疾也。

白話文:

根據《宋本》,癲癇病會併發腹脹症狀。查《說文解字》記載:「瘨,疾病也,又稱腹脹。」因此「瘨」與「䐜」在古代有時會通用。石藥性寒冷,又具有動蕩的特質,對於因發熱、消瘦而導致脾胃受傷的人來說,如果再服用石藥會使其病情加重,進而引發腹脹的疾病。

8. 本病論

法當三日死。

三日,宋本作三歲。王注云:三歲者,肺至腎一歲,腎至肝一歲,肝至心一歲,火又乘肺,故云三歲死也。按,上文腎傳之心,弗治,滿十日,法當死,今腎傳之心,心即反傳而行之肺,一臟再傷,其死極速,固當作三日也。

白話文:

三日:宋朝版本寫作三歲。王氏注釋說:三歲是肺到腎一年,腎到肝一年,肝到心一年,而火又侵襲肺,所以說三年後死亡。依據上文,腎傳給心後,沒有治療,超過十天,法定應該死亡;現在腎傳給心,心卻反過來傳給肺,一個臟器二次受傷,死亡會非常快,所以應該寫成三日。

9. 寶命全形論

木敷者,其葉發。

按,《太素》作木陳者,其葉落。楊上善云:葉落者,知陳木之已盡,以比衰壞之徵,於義較協。

一曰治神,二曰知養身,三曰知毒藥為真,四曰制砭石小大,五曰知腑臟血氣之診。

白話文:

如果是樹木枯萎,它的葉子就會凋落。

根據《太素》的記載是:如果是老朽的樹木,它的葉子就會落下。楊上善解釋說:葉子落下的意思是指老朽的樹木已經到了極限,這象徵著衰敗的徵兆,從意義上來說比較恰當。

第一是修養心神,第二是懂得養生,第三是能辨認出真正的藥物,第四是能夠掌握砭石的大小使用,第五是懂得判斷腑臟和血氣的情況。

楊上善云:存身之道,知此五者,以為攝養,可得長生也。魂、神、意、魄、志,以神為主,故皆名神,欲為針者,先須治神。故人無悲哀動中,則魂不傷,肝得無病,秋無難也。無怵惕思慮,則神不傷,心得無病,冬無難也。無憂愁不解,則意不傷,脾得無病,春無難也。

白話文:

楊上善說:養生之道,必須瞭解以下五個要素,並用於調養,才能長壽。魂、神、意、魄、志,其中神為主,所以都用「神」來稱呼。想要學習針灸,首先必須調養神。所以,人如果沒有悲哀傷心的事物,魂就不會受傷,肝臟就不會有病,秋天就不會產生問題。如果沒有恐懼和擔憂,神就不會受傷,心臟就不會有病,冬天就不會產生問題。如果沒有憂愁和不解的事物,意就不會受傷,脾臟就不會有病,春天就不會產生問題。

無喜樂不極,則魄不傷,肺得無病,夏無難也。無盛怒者,則志不傷,腎得無病,季夏無難也。是以五過不起於心,則神清性明,五神各安其臟,則壽延遐算也。養身,《太素》作養形。楊上善云:飲食男女,節之以限,風寒暑濕,攝之以時,有異單豹外凋之害,即內養形也。

白話文:

保持心情平和,不喜樂過度,這樣魂魄就不會受損,肺部也能健康,夏天就不容易生病。不發怒過度,這樣志氣就不會受損,腎臟也能健康,季節交替時也不容易生病。

所以,做到心境平和,不讓七情過度,就能神清氣爽,思維敏捷。各個臟器的神氣都能安穩地駐守在自己的臟器中,這樣就能延年益壽。

養生,即《太素》經中所說的養形。養形指的是:飲食男女要適度,避免過度或不足;對於風寒暑濕等外在環境的變化,要適時地調整生活起居,避免外邪侵襲。這些做法,就是養護身體健康。

實慈恕以愛人,和塵勞而不跡,有殊張毅高門之傷,即外養形也。內外之養兼備,則不求生而久生,無期壽而長壽,此則針布養形之極也。治神養身,不專主用針而言,其說甚精。

白話文:

真正仁慈寬恕,愛護別人,能融入世俗卻不同流合污,這種境界高於張毅閉門避世的做法,這屬於外在養生的方面。內外兼修,則不追求長壽卻能久壽,不需要預測壽命卻有高齡,這是針灸養生的最高境界。養神與養身相關,並不只侷限於使用針灸,這個說法非常精闢。

10. 長刺節論

氣虛宜𤙲引之。

王注:𤙲讀為導,導引則氣行條暢。新校正云:按《甲乙經》𤙲作掣。

白話文:

氣虛的時候應該引導調理。

王注:𤙲應該讀作導,通過引導調理可以使氣運行順暢。新校正說明:根據《甲乙經》的記載,𤙲字作掣。

11. 調經論

皮膚不收。

按,全元起云:不收,不仁也。《甲乙經》及《太素》云:皮膚收,無不字。

腠理閉塞,玄府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及《太素》無玄府二字。

凝則脈不通。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腠理不通。

白話文:

皮膚不收,也就是說失去收斂功能,這是因為缺乏仁愛之心。古籍中提到,皮膚收斂,指的是皮膚正常收縮,並無「不」字。

如果腠理閉塞,玄府不通,就會導致氣血流通不暢,凝滯不通。但有些古籍中並沒有「玄府」二字,而是直接記載為「腠理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