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附]校余偶識 (1)

回本書目錄

[附]校余偶識 (1)

1. 《素問》

林億新校正云:按王冰不解所以名《素問》之義及《素問》之名起於何代。按《隋書·經籍志》始有《素問》之名;《甲乙經》序,晉·皇甫謐之文己云《素問》論病精辯;王叔和,西晉人,撰《脈經》,云出《素問》、《針經》;漢·張仲景撰《傷寒卒病論集》,云撰用《素問》。是則《素問》之名,著於《隋志》,上見於漢代也。

白話文:

林億新校正說:王冰沒有理解《素問》這個名稱的意義,也不知道《素問》的稱呼是什麼時候開始的。根據《隋書·經籍志》的記載,《素問》這個名稱才開始出現。《甲乙經》的序言是晉朝皇甫謐寫的,其中已經提到《素問》對疾病的論述精闢。西晉人王叔和寫的《脈經》中說,內容引自《素問》和《針經》。漢朝張仲景寫的《傷寒卒病論集》中說,他寫作時參考了《素問》。因此,《素問》這個稱呼記載於《隋志》,最早可以追溯到漢朝。

自仲景以前,無文可見,莫得而知,據今世所有之書,則《素問》之名,起漢世也。所以名《素問》之義,全元起有說云:素者,本也,問者,黃帝問岐伯也,方陳性情之源,五行之本,故曰《素問》。元起雖有此解,義未甚明。按《乾鑿度》云:夫有形者生於無形,故有太易,有太初,有太始,有太素。

白話文:

在仲景之前,沒有文獻可見,所以無從得知。根據現存書籍,"素問"這個名稱始於漢朝。至於"素問"這個名稱的意義,全元起有這樣的說法:素,意指本源;問,意指黃帝向岐伯請教。書中探討了性格的起源和五行(金木水火土)的根本,因此稱為"素問"。

雖然全元起有這樣的解釋,但意義還不太明確。根據《乾鑿度》記載:有形之物起源於無形,因此有太易、太初、太始和太素。

太易者,未見氣也,太初者,氣之始也,太始者,形之始也,太素者,質之始也。氣形質具,而疴瘵由是萌生,故黃帝問此太素,質之始也。《素問》之名,義或由此。

白話文:

太易:還沒有形成氣。

太初:氣的開始。

太始:形狀的開始。

太素:物質的開始。

當氣形質具備後,疾病就隨之產生,因此黃帝詢問太素,也就是物質的開始。而《素問》這個書名,可能因此而來。

2. 上古天真論

飲食有節,起居有常,不妄作勞。

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注本云飲食有常節,起居有常度,不妄不作。《太素》同,楊上善云:以理而取聲色芳味,不妄視聽也,循理而動,不為分外之事。

白話文:

重新校正的版本說:根據《全元起注本》,飲食要有規律,作息要有節度,不要胡亂吃喝。

《太素》這本書也提出類似的觀點,楊上善解釋說:根據道理來選擇飲食和娛樂,不要隨意聽看;遵循道理行事,不要去做不必要的事情。

視聽八達之外。

宋本八達作八遠。王冰注云:雖遠際八荒之外,近在眉睫之內,來幹我者,吾必盡知之。

3. 四氣調神論

故身無苛病。

苛,宋本作奇。

4. 金匱真言論

入通於心,開竅於舌。

宋本及他本皆作開竅於耳。王冰注云:舌為心之官,當言於舌,舌用非竅,故云耳也。「繆刺論」曰:手少陰之絡,會於耳中,義取此也。按,《靈樞·脈度》:五臟常內閱於上七竅也,下云心氣通於舌,心和則舌能知五味矣,則正當作舌。

白話文:

宋本和其他版本都寫作「開竅於耳」。王冰注釋說:舌頭是心的器官,應該說是開竅於舌,但舌頭沒有孔竅,所以說是耳。「繆刺論」說:手少陰的經絡會合在耳朵裡,它的意思就是這個。根據《靈樞·脈度》中記載:五臟經常通過上方的七竅向內觀察,下面說心氣通到舌頭,心和順的話,舌頭就能辨別五味了,所以正應該寫作「舌」。

5. 生氣通天論

陰者,藏精而起亟也。

王冰注云:亟,數也。

6. 陰陽應象論

燥傷皮毛,熱勝燥。

宋本及他本皆作熱傷皮毛,寒勝熱。新校正云:按《太素》作燥傷皮毛,熱勝燥,黃氏本此。

7. 第二卷

(「十二臟相使論」至「宣明五氣」論藏象,「經脈別論」以下論脈法。)

8. 臟氣法時論

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益精氣。

新校正云:按孫思邈雲精以食氣,氣養精以榮色,形以食味,味養形以生力。精順五氣以為靈也,若食氣相惡,則傷精也,形受五味以成也,若食味不調,則損形也。是以聖人先用食禁以存性,後製藥以防命,氣味溫補以存精形,此之謂氣味合而服之,以補精益氣也。

白話文:

修正的版本說:根據孫思邈的說法,精氣能滋養氣,氣能滋養精,讓面色紅潤;形體能吸收味道,味道能滋養形體,讓生命得以延續。精氣通達五氣,就能夠成為靈氣。如果飲食與氣相剋,就會損傷精氣。形體攝取五味而得以形成。如果飲食不調,就會損害形體。因此,聖人首先用飲食禁忌來保全生命,然後配製藥物來預防死亡。氣味溫補,可以保全精氣和形體。這就是氣味相配而服用的道理,可以補益精氣。

9. 宣明五氣

下焦溢為水。

黃氏作下焦為嗌為水。宋本作下焦溢為水。王冰注云:下焦為分注之所,氣窒不瀉,則溢而為水。按,《說文》:溢,器滿也,嗌,咽也,為嗌與下焦不合。溢為水,猶言滿而為水也,與下文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文義亦正相屬。此必傳寫時因上文為噦為泄,皆連疊成文,遂誤多為字,而又訛溢為嗌也。今依宋本改之。

白話文:

黃帝把下焦的疾患稱為「嗌」,是指水腫。宋朝的版本寫成「下焦溢為水」。王冰註釋說:下焦是分佈水液的地方,如果氣血不通暢,就會溢出水液。

根據《說文解字》,「溢」是指器皿滿了,而「嗌」是指咽喉。因此,「為嗌」與「下焦」的意思不符。

「溢為水」的意思是說,滿溢的液體就是水腫。這與下文的「膀胱不利為癃,不約為遺溺」相呼應。這段文字的意思是說,下焦溢水導致水腫,膀胱機能失常導致小便不通(癃)或小便失禁(遺溺)。

因此,這段文字應該是傳抄時發生錯誤,由於上文中有「為噦為泄」的連疊表達,導致誤寫為「為嗌」字,並訛傳為「溢」。根據宋朝的版本,應更正為「下焦溢為水」。

10. 三部九候論

下部天,足厥陰也。

王冰注云:謂肝脈也,在毛際外,羊矢下一寸半陷中,五里之分,臥而取之。女子取太衝,在大指本節後二寸陷中是。視黃注為詳。

白話文:

王冰註解說:指的是肝經脈絡,位於髮際線外側,眉毛下方的羊矢穴下一寸半的凹陷中,從五里穴向外五寸的位置,患者應臥位取穴。女子施治時取太衝穴,位於大拇指向後第二個關節後方的凹陷處。參考視黃的註解較為詳細。

11. 脈要精微論

渾渾革革,至如湧泉,弊弊綿綿,其去如弦絕者死。

此蓋從《甲乙經》而正之。舊本皆作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死。又如「三部九候論」:以通其氣。舊作以見通之,亦從《甲乙經》而正之也。

白話文:

以上說法出自《甲乙經》,糾正了舊本的錯誤。

舊版本都寫成「渾渾革至如湧泉,病進而色弊,綿綿其去如弦絕,死」,意思是疼痛逐漸加劇,臉色疲倦,疼痛綿延消失就像弦斷了一樣,最後死亡。

舊版本《三部九候論》中也有一處寫成「以見通之」,應更正為「以通其氣」。這個更正也來自《甲乙經》。

12. 玉機真臟論

太過則令人善怒。

怒,舊本皆作忘。新校正云:按「氣交變大論」云:木太過,甚則忽忽善怒,眩冒巔疾,則忘當作怒。

如鳥之喙者。

新校正云:「平人氣象論」云如烏之喙。又,別本喙作啄。

十日之內死。

日,舊本皆作月。王冰注云:期三百日內死,按日當作月。

真臟來見。

舊本皆作來見。新校正云:按全元起本及《甲乙經》真臟未見,來字當作未字之誤也。

若人一呼五六至。

呼,舊本皆作息。新校正云:按人一息脈五六至,何得為死?必息字誤,息當作呼。

13. 通評虛實論,

脈氣上虛尺虛,是謂重虛。

新校正云:按《甲乙經》作脈虛氣虛尺虛,是謂重虛,此少一氣字,多一上字。王注言尺寸脈俱虛,則不兼氣虛也。詳前熱病,氣熱脈滿為重實,此脈虛氣虛為重虛,是脈與氣俱實為重實,俱虛為重虛,不但尺寸俱虛為重虛也。

白話文:

新校正的版本說:根據《甲乙經》的記載,應該寫脈虛、氣虛、尺虛,這才叫重虛。這裡少了“氣”字,多了“上”字。王注說,如果寸、尺脈都虛,但氣不虛,就不符合重虛的定義。在前文中提到的熱病裡,氣熱脈滿才叫重實,所以脈虛氣虛才叫重虛。也就是說,脈和氣都實才叫重實,都虛才叫重虛,不能僅看寸、尺脈是否都虛來判斷。

實而澀則死。

澀,舊本皆作逆。王冰注云:逆謂澀也。

手足溫則生,寒則死。

新校正云:按《太素》無手字,楊上善云足溫氣下,故生,足寒氣不下者,逆而致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