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三 (16)
卷三 (16)
1. 大奇論(二十)
脈至浮合,浮合如數,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微見九十日死。
脈至浮合,浮合者,浮而常合,不分散也,此與數脈無異。若一息十至以上,是經氣予不足也,以其浮數而不沉數,故但責經氣之虛。微見此象者,法主九十日死,九十日者,一歲四分之一,經氣虛敗,不過三月而死也。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中,是太陽氣予不足也,少氣,韭英而死。
脈至如湧泉,浮鼓肌肉之中,但有出而無入,是太陽寒水之氣不足,無以封藏陽氣也。法主少氣,冬末春初,韭英始發,寒水方衰,則人死矣。
脈至如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益大,是十二腧之予不足也,水凝而死。懸雍,喉間垂肉,《靈樞·憂恚無言》:懸雍者,聲音之關也。脈至如喉間之懸雍,懸雍者,浮揣切之而益大,是十二腧之不足,臟腑之氣輸泄無餘也,法主水凝而死。六臟六腑之腧,皆在背上太陽寒水之經,是為十二腧,太陽經衰,不能蟄藏陽氣,臟腑之氣泄於背腧,是為十二腧之不足。俟至寒旺水凝,而陽氣升泄,全失蟄藏之政,是以死也。
脈至如頹土之狀,按之不得,是肌氣予不足也,五色先見黑,白壘發死。
脈至如頹土之狀,虛大無力,按之不得,是肌肉之氣不足。五色之中,先見黑色,法主白壘發死,脾主肌肉,土敗而水侮之,故先見黑色。壘與蘽同,即蓬蘽也,白壘發於春中,木勝土敗,是以死也。
脈至如交漆,交漆者,左右旁至,是脾氣予不足也,微見三十日死。
脈至如交漆,交漆者,中流已斷,而左右旁至,點滴不屬,非久欲絕,是脾氣之不足。中氣頹敗,微見三十日,晦朔一更而死矣。「平人氣象論」: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水流為大過(玉機真臟論」:其來如水之流者,此謂太過,病在外),屋漏為不及(滴漏不連也)。屋漏,即交漆左右旁至之象也。
脈至如火薪之燃,是心精之予奪也,草乾而死。
脈至如火薪之燃(燃,灼也),但見其上炎而不見其下交,是心精之被奪也(心之精液被奪)。秋暮草乾,寒水方交,微陽愈敗,則死矣。如薪火之燃者,心火虛浮而失根也。
脈至如散葉,是肝氣予虛也,木葉落而死。
脈至如樹葉之散,是肝氣之虛。金旺秋深,木葉脫落,則人死矣,肝木被賊故也。
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塞而鼓,是腎氣予不足也,懸去棗花而死。
脈至如省客,省客者,脈象閉塞而中有鼓動之意,其至無常,譬如省客,去來莫定,是腎氣之不足。水寒木陷,懸去棗花,而人死矣。懸,遠也,棗花開於夏初,至遠不過去棗花之時,木終火代,腎氣絕根,則人死矣。
脈至如偃刀,偃刀者,浮之小急,按之堅大急,五臟鬱熱,寒熱,獨並於腎也,如此其人不得坐,立春而死。
白話文:
大奇論(二十)
脈象浮而聚合,如同數脈,一呼吸間跳動十次以上,表示經氣不足,輕微出現此象者,預計九十日內死亡。脈象浮合是指脈浮而緊密不散,與數脈相似。若跳動過快,代表經氣虛弱,因脈浮數而非沈數,故歸咎於經氣不足。此症通常於三月內致命,因經氣衰竭難續。
脈象如泉湧般浮於肌肉中,顯示太陽經氣不足,陽氣無法內藏,患者氣短,將在冬末春初韭菜開花時死亡。
脈象如懸雍(喉間垂肉),浮按脈搏時更顯膨大,反映十二經腧穴氣血不足,臟腑之氣外洩殆盡。待寒冷水凝之際,陽氣無所依附,將致死亡。此因太陽經衰弱,無法固藏陽氣所致。
脈象如鬆散泥土,虛大無力且按壓不明,為肌肉之氣不足。患者面色先見黑,將在白壘(蓬蘽)發芽的春季死亡,因脾土衰敗,反受腎水克制。
脈象如斷續滴落的漆汁,左右脈搏不連貫,顯示脾氣衰竭。症狀輕微者,三十日內將亡。此脈象如同屋漏滴水,中氣已敗。
脈象如燃燒的火薪,僅見炎上之勢而無根基,代表心精耗竭。患者將在秋末草枯時死亡,因心火虛浮無根。
脈象如散落的樹葉,反映肝氣虛弱。待秋季木葉凋零時,肝木受金氣所克,患者將不治。
脈象如訪客般來去不定,時而閉塞時而鼓動,是腎氣不足之徵。患者最遲在隔年棗花凋謝時死亡,因腎氣枯竭,無以生發。
脈象如倒伏的刀刃,浮取細急,按壓則堅硬急遽,代表五臟鬱熱,寒熱獨聚於腎。此類患者無法久坐,將於立春時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