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九 (5)

回本書目錄

卷九 (5)

1. 解精微論(七十三)

黃帝坐明堂,雷公請曰:臣受業傳之行教,以經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所茲行治。人之形體,有賢不肖,所從群下,通使臨事,以適道術,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卑賤富貴,謹聞命矣,請問其所以然者。有毚愚樸陋之間,不在經者,欲聞其狀。

白話文:

黃帝坐在明堂,雷公請求說:「我接受了您的教導,傳授並實踐它們,依照經典從容不迫地討論,探究陰陽的規律,使用針灸和藥物,執行各種治療。人的體質各有優劣,出身不同,職務各異,要靈活運用術法來適應各種情況,未必能做到十全十美。如果先說悲、哀、喜、怒的情緒,燥、濕、寒、暑的氣候,陰陽、婦女、卑賤、富貴的差別,我已經恭恭敬敬地聆聽了您的教誨,請您再解釋得更詳細一點。有一些愚蠢、樸實、粗陋的方面,不在經典記載之內,我想聽聽它們的具體情況。」

臣受業傳之行教於世,以經論從容,形法陰陽,刺灸湯藥之屬,所茲行治。但以人之形體秉賦不同,有賢與不肖之分,若以所從群下諸輩,通使臨事,以適道術,恐未必能十全,緣天資不肖,不解其所以然也。若先時所言悲哀喜怒,燥濕寒暑,陰陽婦女,卑賤富貴,如「疏五過」、「徵四失」諸篇之論,謹聞命矣,請問其所以然者。有毚愚樸陋之問,不在經者,欲聞其狀。

大矣,大其問也。在經有者,《靈樞·口問》也。

白話文:

黃帝說:這問題很重要。公孫問:哭泣時沒有眼淚,或是有眼淚但很少,這是什麼原因? 黃帝說:這是經絡的問題。公孫又問:我不知道水從哪裡產生?涕液從哪裡流出? 黃帝說:如果你問這個問題,對治療沒有幫助。工作中需要知道的,自然現象中就可以找到。

帝曰:大矣。公請問: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帝曰:在經有也。復問:不知水所從生?涕所從出也?帝曰:若問此者,無益於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

夫心者,五臟之專精也,目者,其竅也,華色者,其榮也,是以人有得也,則氣和於目,有亡,憂知於色。悲哀則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水之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輔之裹之,故水不行也。

白話文:

心臟是五臟中的樞紐,眼睛是它的孔竅,臉上的紅潤色澤是它的榮光。因此,一個人如果精神狀態好,則氣血會充足而反映在眼睛上;如果有損傷,憂愁也會表現在臉色上。悲傷哀痛的時候會流淚,淚水是水分流動而產生的。腎臟是水液的根本,積蓄水分的地方,極陰之處,屬於腎的精華。水分之所以不外泄,是因為精氣把它封閉在裡面,幫助裹住它,所以水分不會流動。

心者,君主之官,是五臟之專精也。心神升露,上開孔竅,以為出入遊行之門,目者,是其竅也,目中之華色者,是其榮光也。蓋心屬火,火清則上光,竅開而光露,故無幽不照。肝竅於目者,肝木乃心火之母。肝藏魂,心藏神,魂猶半暗,神則全明。魂者,神之初氣,明之根原,而非光所發露也。

白話文:

心臟是人體的主宰器官,是其他臟腑精華的聚集處。心神上升並接觸到頭部,打開了五官,使心神得以出入遊走,眼睛就是這些通道之一,而眼睛中美麗的色彩就是心神光輝的體現。心臟屬火,火氣旺盛時會上升照亮頭部,通道暢通,光輝外顯,因此沒有什麼地方不能被照亮。肝臟與眼睛相通,肝臟屬木,是心臟屬火的母親。肝臟儲藏魂魄,心臟儲藏精神,魂魄就像半明半暗的狀態,而精神則完全光明。魂魄是精神的原始氣息,是光明的根源,而不是光所能發出的。

神通於目,光華為色,是以人有所得,其和氣達於目,有所亡,其憂象知於色。心動而神移,神移而色變,心藏之而目泄焉,此非人力所掩飾也。人之悲哀則泣從目下,泣下是水所由生。水有宗原,水之宗者,積水也,積水者,至陰也,至陰者,腎之精也。精主蟄藏,水之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輔之裹之,藏而不泄,故水不行也。

白話文:

眼睛靈敏而有光澤,這是因為人得到好處、順心如意時,正氣會到達眼睛;失去好處、不如意時,憂慮的情緒會反映在眼睛的神色上。內心的情緒會影響精神,精神的變化會改變眼神,內心深藏的情緒會通過眼神泄露出來,這是無法人為掩飾的。人悲哀時就會流淚,淚水是水液所化生。水有它的源頭,水的源頭是積水,積水是極陰之物,極陰之物是腎精。腎精主蟄藏,水之所以不外泄,是因為腎精固攝了它,包裹住它,藏而不露,因此水不會外流。

夫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諺言曰心悲名曰志悲,志與心共湊於目也。是以俱悲則神氣傳於心而志獨悲,故泣出也。

白話文:

水的情志是由心支配的,火的情志是由神支配的。水火相互感應,神和情志都會感到悲傷。因此,諺語說:心中悲傷叫做情志悲傷,情志和心一起影響眼睛。所以兩者都悲傷時,神氣會傳到心中,而情志獨自悲傷,所以才會哭泣。

水之精為志,火之精為神,腎藏志,心藏神,神以至陽而根發於腎,志者,陽神之祖氣也。神與志,本是一氣,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諺云心悲名曰志悲,以志與心共湊於目也。是心志俱悲則神氣傳於心,精上傳於志,志與心共湊於目,故泣出也。蓋腎主五液,入肝為淚,肝木上生心火,開竅於目,腎液之得至於目者,由肝木而上達也。

白話文:

腎臟中的精華是意志,心臟中的精華是思維和精神。腎臟儲藏著意志,心臟儲藏著思維和精神。思維和精神屬於至陽之氣,其根源在於腎臟。而意志,是陽氣中思維和精神的祖先之氣。

思維和精神,原本是一股氣,水火互相感應,思維和精神同時悲傷。因此,眼中的水(眼淚)就產生了。所以俗話說,心中悲傷被稱為意志悲傷,這是因為意志和心共同作用於眼睛。當心志同時悲傷時,神氣傳遞到心,精華上傳到意志,意志和心共同作用於眼睛,所以會流淚。

腎臟掌管五液,進入肝臟變成淚水,肝屬木,木氣生髮心火,打開眼睛的竅穴,腎液能夠到達眼睛,也是通過肝木而上達的。

涕者,腦也,腦者,陰也,髓者,骨之充也,腦髓涕唾,哭泣悲哀,水所由行,故腦滲為涕。志者,骨之主也,水流而涕從之者,其行類也。夫涕之與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生則俱生,其志以神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橫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從者,所屬之類也。

白話文:

鼻涕是來自大腦的,而大腦屬陰;骨髓是充滿骨骼的精華。大腦、骨髓、鼻涕、唾液,這些都與水液的運行有關。所以當大腦有水液滲出時,就形成了鼻涕。

人的意志主宰著骨骼,而水液流動,鼻涕便隨著流動。他們的運行方式是相似的。打噴嚏和流鼻涕就像人的兄弟一樣,生死與共,憂傷時一起流出。一個人打噴嚏和流鼻涕同時出現,是因為它們的屬性和運行方式相同。

涕者,肺氣熏蒸,腦液之所流溢也,腦者,腎陰所凝,髓之海也,腎主骨髓,髓者,骨之充也,腦髓為涕唾之源,哭泣悲哀,是水所由行,故腦滲為涕,自鼻而下。志者,骨之主也(主宰),志悲水流而涕從之者,其行類也。夫涕之與泣者,同屬於腎,譬如人之兄弟,急則俱死,生則俱生,其志以神悲(為神所使),是以涕泣俱出而橫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從者,所屬之類同故也。

(腦髓涕唾三句,舊誤在「示從容論」)

白話文:

鼻涕是由肺氣蒸騰,並流溢而出,所凝聚而成的腦液。腦是腎陰凝結而成,是骨髓的海洋。腎主宰著骨髓,骨髓是骨的填充物。腦髓是鼻涕和唾液的源頭。哭泣和悲哀,會讓水流動,這時腦就會分泌出鼻涕,經由鼻子流下。意念是骨的主宰,當意念悲傷時,水流動而產生鼻涕,鼻涕跟著意念而流,這兩種流動的過程是相似的。鼻涕和眼淚都是屬於腎,就像是兄弟一樣,遇到緊急情況時,會同時死亡;遇到生機時,會同時生長。因為意念會被情感所驅動,所以鼻涕和眼淚會一起流出來。而人之所以鼻涕和眼淚會一起流,是因為它們同屬一類。

雷公曰:大矣。請問人哭泣而淚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從之,何也?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則志不悲,陰陽相持,泣安能獨來!夫志悲者惋,惋則沖陰,沖陰則志去目,志去則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獨不念夫經言乎,厥則目無所見。

白話文:

雷公說:太神奇了,請問人哭泣卻不出眼淚,或流淚很少,鼻涕也沒有順著流,這是什麼原因?黃帝說:哭泣不出眼淚,是因為哭得不夠傷心;不哭,是因為心腸不夠慈悲。心腸不夠慈悲,意志就會不傷心,陰陽相互制約,哭泣怎麼能夠單獨發生?意志傷心,就會抑鬱,抑鬱就會衝擊陰氣,陰氣被衝擊,意志就會離開雙眼,意志離開,精神就會守不住精氣,精神離開雙眼,就會出現鼻涕和眼淚。再說,你不曾想過經書上的話嗎?悲傷過度就會雙目失明。

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足寒,足寒則脹也,夫一水不勝五火,故目視盲。是以衝風泣下而不止,夫風之中目也,陽氣內守於精,是火氣燔目,故見風則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疾風生,乃能雨,此之類也。

白話文:

當人暈厥時,陽氣全部集中在上面,陰氣全部集中在下面。陽氣集中在上面,就會出現獨自放光的火光現象;陰氣集中在下面,就會導致腳冰冷。腳冰冷就會腫脹。一滴水無法勝過五團火,所以眼睛就會看不見。因此,大風一吹就會流淚不止,這是因為風進入眼睛,陽氣內守精氣,所以火氣灼傷眼睛,見到風就會流淚。可以將它比作:強烈的風產生後,才能下雨。這是同理的。

泣不出者,是其哭不悲也,其不泣者,是其神不慈也,神不慈則志不悲,神志無慈悲之意,則陰陽相持,水液不得上溢,泣安能獨來!夫志者,痛切哀惋,哀惋之極,則沖其陰液,泛衍而上,沖陰則志去於目,失其封藏之令,志去則神不守精,亦去於目,精神皆去於目,陰陽不復相持,液道開張,於是涕泣出也。

白話文:

哭不出眼淚,是因為哭泣時沒有悲傷之情;流不出眼淚,是因為神志不悲憫。神志不悲憫,則意志也不悲傷,神志沒有悲憫之意,那麼陰陽就會互相牽制,水液不能上溢,眼淚怎能獨自流出呢?意志是悲痛哀傷的,悲痛哀傷到極點,就會衝擊陰液,使陰液泛濫而上升。衝擊陰液,意志就會離散於雙目,失去封藏的命令。意志離散,神也無法守住精氣,也會離散於雙目。精神都離散於雙目,陰陽不再互相牽制,淚液管道就會打開,於是流出眼淚。

且子獨不念夫經言乎,經言有曰厥則目無所見(「生氣通天論」:大怒則形氣絕而血菀於上,使人薄厥,目盲不可以視,耳閉不可以聽)。夫人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無微陰以濟之,而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無微陽以濟之,而足寒,足寒則水泛土濕,乙木鬱遏,而生脹滿也,夫一水不勝五火,五火上炎,而無水精之內凝,則光散而明失矣,故目視盲,人之傷心痛哭而昏迷厥冷者,正此義也。

白話文:

你怎麼會忘記醫書上的話呢?書上說過,當人生氣時,氣血會停滯在上半身,導致昏厥,眼睛無法視物,耳朵也聽不到。

當人昏厥時,陽氣會聚集在上半身,陰氣聚集在下半身。陽氣過多,沒有陰氣滋養,所以火氣旺盛;陰氣過多,沒有陽氣溫煦,所以腳部冰冷。腳部冰冷,就會導致水濕泛濫,肺氣鬱結,產生腹脹。

水氣抵擋不住火氣,火氣向上蒸騰,沒有水精的滋養,就會光散而視力模糊。所以,人會出現視力模糊。當人傷心痛哭而昏迷厥倒時,正是這個道理。

是以衝風泣下而不止者,以夫風之中於目也,皮毛斂閉,郁其經陽,陽氣內守於精,而生裡熱,是火氣內燔於目中,亦陽並於上,五火獨光之例也,熱蒸淚流,故見風則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疾風先生,乃能雨下,此之類也。

白話文:

因此,衝風後不停流淚是因為風氣入侵眼睛。皮毛收縮閉合,經絡陽氣鬱滯,陽氣內守精華,產生內熱。火氣在眼睛內部灼燒,陽氣也集中於上部,就像「五火獨光」的道理。熱氣蒸騰導致淚水流出,所以見到風就會流淚。可以這樣比喻:強烈的風吹過後,才會降下大雨。這是一個類似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