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九 (3)

回本書目錄

卷九 (3)

1. 疏五過論(七十)

黃帝曰:嗚呼遠哉!閔閔乎若視深淵,若迎浮雲,視深淵,尚可測,迎浮雲,莫知其際。聖人之術,為萬民式,論裁志意,必有法則,循經守數,按循醫事,為萬民副,故事有五過四德,汝知之乎?雷公避席再拜曰:臣年幼小,蒙愚以惑,不聞五過與四德,比類形名,虛引其經,心無所對。

比類形名,以求其義,虛引經文,絕無此說,故無所對。(若視深淵六語,與「六微旨論」重)

白話文:

黃帝說:「唉,真是深奧啊!彷彿在凝視深淵,又像在迎接飄渺的浮雲。凝視深淵,尚可測量;迎接浮雲,卻不知它的盡頭。聖人的醫術,是萬民的典範,討論和裁決患者的病症,必定有法則可循;按部就班地遵循醫理,仔細執行醫事,纔能夠幫助萬民。因此醫術有五過和四德,你知道嗎?」雷公趕緊起身行禮,說道:「我年紀尚輕,才疏學淺,未曾聽過五過與四德。況且,連類比喻、說明名稱,我都一知半解,更遑論深入探討經文,我的心不知如何作答。」

帝曰:凡未診病者,必問嘗貴後賤,名曰脫營,雖不中邪,病從內生,嘗富後貧,名曰失精,五氣留連,病有所並。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無氣,洒洒然時驚。病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營。良工所失,不知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

白話文:

黃帝說:凡是沒有確診疾病的患者,一定要詢問他是否曾經富貴後貧賤,這種情況叫做「脫營」,即使沒有遭受外邪,但疾病是由內部產生。曾經富有後貧窮,這種情況叫做「失精」,五臟之氣鬱結,疾病會併發。醫生診脈,發現不屬於臟腑疾病,也不影響外形,診斷時猶豫不決,不知道病名。身體日漸消瘦,氣虛無力,病情加重時氣息消失,時常感到驚恐。病情加重的患者,是因為外在的衛氣耗損,內在的營氣被奪走。良醫診治時失誤,不知道病情的嚴重性,這是診治上的過失。

嘗貴後賤,抑鬱傷心,火動血耗,名曰脫營,雖不中於虛邪,而病從內生。嘗富後貧,憂悴傷脾,燥動精亡,名曰失精,五臟之氣留連,而病有所並。醫工診之,不在臟腑,不變軀形,診之而疑,不知病名。身體日減,氣虛無精,病深而無氣,洒洒然驚。病之深者,以其外耗於衛,內奪於營。良工之所失,不知其病情,此亦治之一過也。

白話文:

過去富貴的人後來貧困了,憂鬱傷心,導致火氣旺盛,氣血耗損,稱為「脫營」。雖然不是外邪侵入,但疾病卻從內部產生。

過去富足的人後來貧窮了,憂慮憔悴損傷脾臟,導致燥熱擾動,精氣枯竭,稱為「失精」。五臟之氣滯留不暢,身體各處都有病症。

一般醫生診治時,發現不在臟腑,也不改變體形,診視後疑惑不解,不知病名。患者身體日漸消瘦,氣虛無力,病情加重,沒有氣色,精神恍惚。

病情深的患者,是因為外表的衛氣被消耗,內部的營氣被奪取。這是醫術高明的醫師診治的失誤,不瞭解病情,也是醫治中的一種錯誤。

凡欲診病者,必問飲食居處,暴樂暴苦,始樂後苦,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形體毀沮,暴怒傷陰,暴喜傷陽,厥氣上行,滿脈去形。愚醫治之,不知補瀉,不知病情,精華日脫,邪氣乃並,此亦治之二過也。

白話文:

凡是想要診斷疾病的,一定要詢問飲食起居、情緒波動。突然快樂或悲傷,先快樂後悲傷,都會損傷精氣。精氣枯竭,身體衰敗。突然發怒傷陰,突然喜悅傷陽,氣血上逆,脈搏離散,身體虛弱。愚昧的醫生治療時,不懂得如何補瀉,不懂得病情,精華每天流失,邪氣四處蔓延。這也是治療疾病的兩種過失。

苦樂縈心,皆傷精氣,精氣竭絕,則形體毀沮。暴怒則傷陰,木鬱風動,故精耗也。暴喜則傷陽,火泄根拔,故神散也。木火升逆,則厥氣上行,氣滿於經脈,而神去於形骸(肝膽皆主怒,怒則肝陷而膽逆,厥氣上行者,膽木也)。愚醫治之,不知補瀉,不知病情,久而精華日脫,邪氣乃並,此亦治之二過也。

白話文:

過度的悲傷或喜悅都會傷害精氣,精氣耗盡,身體就會衰敗。暴怒傷陰,肝氣鬱結,風邪擾動,導致精氣消耗。暴喜傷陽,心火外泄,根基動搖,導致精神渙散。肝木心火上逆,邪氣上行,氣血充滿經脈,而精神卻離開了身體。(肝膽都主怒,發怒時肝氣下陷,膽氣上逆,邪氣上行者就是膽木。)愚鈍的醫生治療時,不知如何補瀉,不懂病情,時間久了,精華就會逐漸流失,邪氣也會乘虛而入,這也是治療中的兩種過錯。

診有三常,必問貴賤,封君敗傷,乃欲侯王,故貴脫勢,雖不中邪,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始富後貧,雖不傷邪,皮焦筋屈,痿躄為攣。醫不能嚴,不能動神,外為柔弱,亂至失常,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三過也。

白話文:

醫生有三個重要的原則:

  1. **必須詢問貴賤:**如果是高貴的人受了傷,就要考慮他是否企圖謀取高位,因為志向過高,雖然沒有受到外邪的侵害,但精神內傷,身體必定會垮掉。

  2. **從富到貧:**如果是原本富有的人後來變窮,雖然沒有受外邪的侵害,但皮肉消瘦,筋骨屈縮,會導致癱瘓和抽搐。

  3. **醫者必須嚴謹:**醫生如果不嚴謹,無法激發病人的信賴,表現出柔弱,導致病情混亂失控。如果無法轉移疾病,那麼醫治工作就無法進行。這三點是治療中的三大過錯。

診有三常(經常之法),必問貴賤之等差,或是昔日之封君而至敗傷,或是今日之朝官而欲侯王。其故貴而脫勢者,雖不中邪,而精神內傷,身必敗亡。其始富而後貧者,雖不傷邪,而皮焦筋屈,痿躄為攣。醫不能嚴詞危論以開導之,則不能動其神思以致改悔,外為柔弱以事將順,久而血氣撓亂至於失常,其病不能移,則醫事不行,此治之三過也。

白話文:

醫生看病有三項常常使用的原則:

  • 必須詢問病人的社會地位:看他是過去的貴族,現在衰敗了;還是現在的官員,卻想要成為王侯。
  • 因為社會地位高卻又失勢的人,即使沒有生病,也會精神內傷,身體必定衰敗。
  • 因為原本富裕後來變窮的人,即使沒有受傷,也會皮膚乾癟、筋骨攣縮,手腳痿弱、彎曲。

如果醫生不能用嚴厲的言辭向他們說明利害,讓他們明白改弦更張,只在外表裝得柔弱順從,時間久了,血氣混亂,身體失去正常,病就不可能治癒,醫生的治療也無法奏效。這三點都是醫生治療時的過失。

凡診者,必知終始,又知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離絕菀結,憂恐喜怒,血氣離守,五臟空虛,工不能知,何術之語,嘗富大傷,斬筋絕脈,身體復行,令澤不息,故傷敗結,留薄歸陽,膿積寒炅。粗工治之,亟刺陰陽,身體解散,四肢轉筋,死日有期。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四過也。

白話文:

所有看診者,必須瞭解疾病的起因和後續發展,同時還要詢問病人的姓名和性別,瞭解他們的情緒起伏、血氣是否充盈、五臟是否有虛弱。如果醫生不懂這些,只會說些空洞的話,那麼病人可能會遭受嚴重的損傷,如骨骼受傷、脈絡斷裂、身體狀況惡化、體力不支。因此,受傷、衰竭、積結、失血、或陽氣不足、膿腫、寒熱等症狀,粗心的醫生都會急著針灸陰陽穴位,導致身體散亂,四肢抽筋,最終導致死亡。如果醫生不明確病情,只說出死亡日期,也是粗心大意的表現。這些都是診治疾病的四大過錯。

診病必知其終始,又知其餘緒,切脈問名,當合男女(《難經》:男脈在關上,女脈在關下),其或情意離絕,以致心緒菀結(菀與郁同),久而血氣離守,五臟空虛,工於此不能知,何醫術之足語!或嘗富而大傷,至斬筋而絕脈,身體雖復行走,而令膏澤不得滋息,故傷敗結,留連薄迫,而歸陽經,陽氣鬱蒸,血肉腐爛,膿積而生寒熱。粗工治之,亟刺其陰陽之脈,漸而身體解散,四肢轉筋,死有日期,不可挽矣。

醫不能明,不問所發,唯言死日,亦為粗工,此治之四過也。

白話文:

診斷疾病一定要了解疾病的發展過程和後續影響。把脈詢問姓名時,要符合男女脈象的區別(男脈在關脈上方,女脈在關脈下方)。如果出現情感隔閡,導致心緒鬱結,久而久之會導致血氣離散,五臟空虛。一般醫師無法辨識這種情況,這樣怎麼能算是好醫師呢?有些人在曾經富裕之後遭遇重大損傷,導致筋斷脈絕,雖然身體還能行動,卻無法得到滋養。因此傷口會瘀血結痂,侵蝕肢體,波及陽經,陽氣鬱結蒸騰,血肉腐爛,膿液積聚並產生寒熱。庸醫治療這種疾病,往往會急忙刺陽脈和陰脈,結果身體逐漸衰敗,四肢抽筋,死亡時間已定,無法挽回。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從容知之,明引比類從容,是以名曰診經,是謂至道也。為工而不知道,此診之不足貴,此治之五過也。明引比類三句,舊誤在「示從容論」。

白話文:

優秀的脈診醫生,一定要通過比較各類脈象的奇異和常規,從容不迫地做出判斷。清楚地辨別各類脈象並從容不迫地診斷,這就是所謂的「診經」,是最高深的醫道。僅僅會診脈而不知道這一點,這樣的診斷就不值得重視,也是治療中的五大過失。

善為脈者,必以比類奇恆(奇,異也,恆,常也)。從容,審度而知之。明引比類,出以《從容》,是以名曰診經,是謂至道也。為工而不知道,則診不足貴,此治之五過也。

白話文:

擅長把脈的醫生,必定根據脈象相似和不同的特點(不同的意思是指不同尋常,相同的意思是指平常常見)來判斷。不慌不忙,仔細辨別,就能知曉病情。明確引證脈象的相似特徵,並在《從容》中加以闡述,所以叫做診脈經典,這是醫學的至高準則。一位醫生如果只會技巧卻不懂得理論知識,那麼他的診斷技術就不值得推崇。這也是醫學治療的五種過錯之一。

凡此五者,皆受術不通,人事不明也。故曰聖人之治病也,必知天地陰陽,四時經紀,五臟六腑,雌雄表裡,刺灸砭石毒藥所主,從容人事,以明經道,貴賤貧富,各異品理,問年少長,勇怯之理,審乎分部,知病本始,八正九候,診必副矣。

八正,八方之正風。九候,三部九候。副,符也。

白話文:

以上這些因素,都是因為醫術不通,對人體狀況不瞭解造成的。因此說,聖人治病,必須瞭解天地陰陽、四季變化、五臟六腑的運轉、男女的表裡特性、針灸、砭石、毒藥的作用。要能沉著應對各種情況,以明瞭經脈道法。對於不同身份地位、貧富貴賤的人,要了解他們各自不同的體質和特徵。詢問患者的年齡、體質強弱和膽量,仔細檢查患者的身體部位,瞭解疾病的起始原因。通過八正九候四診,就一定能診斷正確。

治病之道,氣內為寶,循求其理,求之不得,過在表裡。守數據治,無失腧理,能行此術,終身不殆。不知腧理,五臟鬱熱,癰發六腑。

腧,穴;腧理,腠理。不知腧理,以瀉經邪,經邪內逼,故五臟鬱熱,而癰發於六腑也。

白話文:

治療疾病的關鍵在於氣的調和,探究其中的道理,如果找不到原因,問題往往出在體表和體內。遵循穴位規律進行治療,就不會偏離正確的理法,只要掌握這項技術,一生都不會出錯。如果不懂得穴位規律,五臟就會鬱積熱氣,導致六腑生癰發炎。

診病不審,是謂失常,謹守此治,與經相明。《上經》、《下經》:揆度陰陽奇恆五中,決以明堂,審於終始,可以橫行。

白話文:

如果看病時沒有仔細辨證,就會造成錯誤的診斷,因此必須謹慎小心地治療,並按照經絡的理論來治療。在《上經》和《下經》中,強調要衡量陰陽、奇恆之府、五臟的異常情況,並以面部的明堂穴為依據,推斷疾病的始末,這樣就可以對疾病做出準確的判斷。

五中,五臟,「方盛衰論」章五中之情是也。《靈樞·五色》:五色獨決於明堂,明堂者鼻也,故既察五中之情,又複決以明堂。

白話文:

五中指五臟,在「方盛衰論」章節中論述五臟的情志狀態。

《靈樞·五色》提到:五色只取決於明堂,明堂就是鼻子。所以,在察覺五臟的情志狀態後,還要依據明堂的狀態來做最終確定。

《上經》者,言氣之通天也。《下經》者,言病之變化也。《金匱》者,決死生也。揆度者,切度之也,所謂揆者,切求之也,言切求其脈理也,度者,得其病處,以四時度之也。奇恆者,言奇病也,所謂奇者,使奇病不得以四時死也,恆者,得以四時死也。此段舊誤在病能論。

《上經》《下經》《金匱》,皆古書也。

白話文:

《上經》講述的是氣的上升,與天相通。

《下經》講述的是疾病的發展變化。

《金匱》是判斷生死的依據。

揆度,指的是詳細地切脈和估算病情。揆的意思是仔細探求,指的是切脈。度的意思是找出病因,根據四季變化來判斷。

奇恆,指的是奇特的疾病。所謂奇病,是指那些不能以四季規律而死掉的疾病。恆病,是指能按照四季規律而死掉的疾病。

這段古文的舊誤在於,錯誤地將「奇恆」解釋為「病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