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三 (8)

回本書目錄

卷三 (8)

1. 診要經終論(十七)

黑脈之至也,上堅而大,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

腎屬水,其色黑,黑脈之至,上堅而大,此腎氣之結滯也。診曰有積氣在小腹與陰器,名曰腎痹。得之沐浴清水而臥,寒氣入於孔竅,隨衛氣而內沉(人臥則衛氣內沉),傷及腎臟也。

是以頭痛巔疾,下虛上實,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入腎。

足太陽經上額交巔,下項,行身之後,自頭走足,頭痛巔疾,下虛上實,太陽不降,濁氣上逆也。太陽與少陰為表裡,故過在足少陰巨陽。甚則自少陰之經而入腎臟也。

徇蒙招尤,目瞑耳聾,下實上虛,過在足少陽厥陰,甚則入肝。

徇蒙招尤,昏蒙擾亂之意。招尤,掉搖也(尤與繇同音,繇與搖相似,因作尤,古文多如此)。足少陽經起目銳眥,循耳後,下項,行身之側,自頭走足,徇蒙招尤,目瞑耳聾者,少陽不降,相火上逆也。相火拔根,升浮搖盪,故神氣飛揚,耳目眩暈,此上虛也。少陽與厥陰為表裡,少陽上逆,則厥陰下陷,二竅堵塞(二陰),疏泄不行,此下實也。

甚則自厥陰之經而入肝臟也。

腹滿䐜脹,支膈胠脅,下厥止冒,過在足太陰陽明,甚則入脾。

足陽明經下膈抵臍,行身之前,自頭走足,腹滿䐜脹,支膈胠脅者,陽明不降,濁氣上逆也。戊土上逆,礙甲木降路,故胸膈胠脅偏支痞塞。甲木升搖,則神氣昏暈,此上冒也。陽明與太陰為表裡,陽明上逆,則太陰下陷,清氣不升,故骽足厥冷,此下厥也。甚則自太陰之經而入脾臟也。(甚則入脾句,補。下二段亦同)

咳逆上氣,厥在胸中,過在手陽明太陰,甚則入肺。

手太陰經上膈屬肺,自胸走手,咳逆上氣,厥在胸中(厥,氣逆也),此太陰不降,濁氣上逆也。太陰與陽明為表裡,手陽明經自手走頭,下缺盆,絡肺,亦當俱病,故過在兩經。甚則自太陰之經而入肺臟也。

心煩頭痛,病在膈中,過在手巨陽少陰,甚則入心。

手少陰經起於心中,上系目系,自胸走手,心煩頭痛,病在膈中,此少陰不降,君火上逆也。少陰與巨陽為表裡,手太陽經自手走頭,入缺盆,絡心,循頸上頰,至目銳眥,亦當俱病,故過在兩經。甚則自少陰之經,而入心臟也。(以上十二段,舊誤在「五臟生成論」中)

帝曰:願聞十二經脈之終奈何?岐伯曰:太陽之脈,其終也,戴眼反折,瘛瘲,其色白,絕汗乃出,出則死矣。

足太陽經起目內眥,上頭下項,行身之背,經氣絕則筋脈短縮,故戴眼反折。戴眼者,黑珠全上,但見白睛也。瘛,筋急,瘲,筋緩也。色白者,肺氣敗也(肺金為寒水之母,其色白)。寒水主藏,絕汗出者,寒水不藏也。(《難經》:六陽氣俱絕,即腠理泄,絕汗乃出,大如貫珠,轉出不流)

白話文:

診要經終論(十七)

黑色脈象出現時,上部脈搏堅硬而粗大,表示小腹和陰部有積聚之氣,稱為「腎痹」。此病因洗澡後接觸冷水並立即躺臥所致。

腎屬水,對應黑色。黑色脈象上堅而大,是腎氣鬱滯的表現。診斷為小腹與陰部有積氣,稱為「腎痹」。成因是沐浴時寒氣透過毛孔侵入,隨衛氣內沈(人躺臥時衛氣向內沈降),損傷腎臟。

因此會出現頭痛、頭頂疾患,下部虛弱、上部實熱,問題在於足少陰腎經與足太陽膀胱經。嚴重時,病邪會深入腎臟。

足太陽膀胱經上行至額頭交於頭頂,向下沿頸後走行,若太陽經氣不降,濁氣上逆,會導致頭痛、頭頂疾患,形成「下虛上實」的狀態。太陽與少陰相表裏,故病變涉及這兩經。嚴重時,病邪會從少陰經深入腎臟。

若出現頭暈目眩、搖晃不穩、視物不清、耳聾等症狀,屬於「下實上虛」,問題在足少陽膽經與足厥陰肝經。嚴重時,病邪會深入肝臟。

頭暈搖晃是精神昏亂的表現。足少陽經起於眼角,繞耳後下行,若少陽經氣不降,相火上逆,會導致神志不清、耳目眩暈(上虛)。少陽與厥陰相表裏,少陽逆則厥陰陷,下焦氣機壅塞(下實)。嚴重時,病邪會從厥陰經深入肝臟。

腹部脹滿、胸脅支撐脹痛,下肢冰冷、頭部昏沈,問題在足太陰脾經與足陽明胃經。嚴重時,病邪會深入脾臟。

足陽明胃經下行至腹部,若陽明經氣不降,濁氣上逆,會導致腹脹、胸膈脅肋堵塞。胃氣上逆阻礙膽氣下降,引發頭暈。陽明與太陰相表裏,陽明逆則太陰陷,清氣不升,下肢冰冷(下厥)。嚴重時,病邪會從太陰經深入脾臟。

咳嗽氣逆、胸中氣機上衝,問題在手陽明大腸經與手太陰肺經。嚴重時,病邪會深入肺臟。

手太陰肺經主管呼吸,若肺氣不降,濁氣上逆,會引發咳嗽、胸悶。太陰與陽明相表裏,手陽明經亦受影響。嚴重時,病邪會從太陰經深入肺臟。

心煩、頭痛、膈中不適,問題在手太陽小腸經與手少陰心經。嚴重時,病邪會深入心臟。

手少陰心經連接心神,若心火不降,會導致心煩、頭痛。少陰與太陽相表裏,手太陽經也受牽連。嚴重時,病邪會從少陰經深入心臟。

黃帝問:「十二經脈氣絕時會有何表現?」岐伯回答:
足太陽經氣絕時,會雙眼上翻、身體反張抽搐(戴眼反折),面色蒼白,冷汗淋灕而死。

足太陽經循行頭背,經氣斷絕則筋脈拘攣,導致眼球上吊、肢體僵直。面色白是肺氣敗絕(肺屬金,主寒水,其色白)。寒水主封藏,冷汗失控外洩,表示生命機能崩解(《難經》記載:六陽經氣絕時,腠理大開,冷汗如珠,流出不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