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八 (2)

回本書目錄

卷八 (2)

1. 繆刺論(六十三)

黃帝問曰:余聞繆刺,未得其意,何謂繆刺?岐伯對曰:夫邪之客於形也,必先舍於皮毛,留而不去,入舍於孫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絡脈,留而不去,入舍於經脈,內連五臟,散於腸胃,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從皮毛而入,極於五臟之次也,如此則治其經焉。

白話文:

黃帝問:「我聽說過繆刺,但不懂它的意思,什麼是繆刺?」岐伯回答:「邪氣侵襲人體,一定會先停留在皮毛上,久留不去,再進入孫脈,久留不去,再進入絡脈,久留不去,再進入經脈,與五臟相連,散佈到腸胃,陰陽都受到影響,五臟就會受傷。這是邪氣從皮毛入侵,最終到達五臟的過程,因此,治療時應該針對經脈。」

邪客於形,先舍皮毛,留而不去,自皮毛而入孫脈,自孫脈而入絡脈,自絡脈而入經脈,自經脈而內連五臟,散於腸胃,表為陽,里為陰,陰陽俱感,五臟乃傷。此邪之自皮毛而入經隧,極於五臟之次第也,如此則治其經脈焉,是巨刺之法也。

白話文:

當外邪侵犯人體時,它首先附著在皮膚和淺表的脈絡之上,停留不走,由皮膚和淺表的脈絡深入到稍深的孫脈,再由孫脈深入到更深的絡脈,再由絡脈深入到經脈,最後由經脈內傳到五臟,並散佈在腸胃中。邪氣在體表表現為陽性症狀,在體內表現為陰性症狀,陰陽兩方面都受邪氣侵襲,五臟因此受到傷害。這就是外邪從皮毛進入經絡,最終到達五臟的過程。根據這種情況,治療的方法就應該針對經脈,這就是「巨刺療法」的原理。

今邪客於皮毛,入舍於孫絡,留而不去,閉塞不通,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夫邪客大絡者,左注右,右注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不入於經腧,而布於四末,其氣無常處,命曰繆刺。

白話文:

現在病邪侵犯皮膚表層,進入人體組織的間隙中,長期停留不去,造成氣血閉塞不通,溢流到主幹經絡,就會產生奇特的疾病。病邪侵犯主幹經絡,就會左右流通,上下遊走,與各經絡相交錯,不通過經絡的輸注穴道,而散佈在四肢末端。它的氣血沒有固定所在,稱為「繆刺」。

邪客皮毛,入舍孫絡,留而不去,皮毛閉塞不通,流溢於大絡,而生奇病。夫邪客大絡者,左注於右,右注於左,上下左右與經相干,不入於經脈腧穴,而散布於四末(四肢),其氣無有常處,是以命曰繆刺。

白話文:

疾病從皮膚表面侵入人體,進入經絡後滯留不散,導致皮膚表面不通暢,邪氣溢出進入主幹經絡,形成難以診治的奇病。邪氣進入主幹經絡後,在左右之間互相灌注,上下左右與經脈相交聯,卻不進入經脈穴位,而是散佈在四肢,邪氣的存在沒有固定的位置,因此稱這種疾病為「繆刺」。

帝曰:願聞繆刺,以左取右,以右取左,奈何?其與巨刺何以別之?岐伯曰:邪客於經,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亦有移易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如此者,必巨刺之,以中其經,非絡脈也。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

白話文:

皇帝說:想要知道繆刺的應用方法,以左取右、以右取左,該怎麼做?它和巨刺有什麼不同?

岐伯說:邪氣侵入經絡,左側盛則右側發病,右側盛則左側發病。也有些會轉移,左側疼痛未癒,右側脈絡先發病。出現這種情況,必定要使用巨刺,刺中經絡,它不是絡脈。絡脈發病,它的疼痛與經脈相交錯的地方相應,因此稱為繆刺。

邪客於經脈,左盛則右病,右盛則左病,左病刺左,右病刺右,是其常也。亦有移易而不拘者,左痛未已而右脈先病,右脈既病,則右半亦將痛矣。如此者,必巨刺之,以中其經脈,非絡脈也。若絡病者,其痛與經脈繆處,故命曰繆刺,繆刺即巨刺之淺者也。

白話文:

當邪氣侵犯經脈時,如果邪氣在左側經脈較盛,就會導致右側身體部位出現症狀;如果邪氣在右側經脈較盛,就會導致左側身體部位出現症狀。一般情況下,左側疾病治療左側經脈,右側疾病治療右側經脈。

不過,也有例外情況,即邪氣會移動變化。例如,左側疼痛尚未完全消除,右側經脈已經先出現症狀。當右側經脈出現症狀時,右側身體部位也將開始疼痛。遇到這樣的狀況,必須進行深層針刺,以刺入相應的經脈,而不是絡脈。

如果是絡脈病變,疼痛的位置會與經脈的不同部位重疊,所以稱為「繆刺」。「繆刺」其實就是「巨刺」的淺層治療方法。

帝曰:願聞繆刺奈何?取之何如?岐伯曰: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刺之從項始,數脊椎挾脊,疾按之應手如痛,刺之旁三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黃帝問:我想聽聽繆刺治療的方法,它的取穴在哪裡?岐伯回答:邪氣侵犯足太陽經的絡脈,會使人手足拘攣、背部僵直,肋部拉扯疼痛。施針時,從頸部開始,沿着脊椎兩側的挾脊穴順勢刺入,用力按壓後,感到刺痛部位有反應,就在刺痛旁的三個穴位刺入,立刻就能止痛。左邊治療右邊,右邊治療左邊。

足太陽經自頭下項,挾脊抵腰,邪客於足太陽之絡,令人拘攣背急,引脅而痛,肝主筋,脈行脅肋,水寒而筋急也。刺之從項始,數其脊椎挾脊兩傍,疾按之應手如痛,是即邪客之處,刺之旁其處三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足太陽經從頭部開始,沿著頸部向下延伸,經過脊椎抵達腰部。如果邪氣侵犯了足太陽經的絡脈,就會導致肌肉痙攣、背部僵直,甚至牽引到肋部疼痛。

肝臟主導筋,脈絡行經肋部。如果水寒之氣侵入,就會導致筋絡緊張。治療時,應從頸部開始刺針,沿著脊椎兩側尋找痛點,找到邪氣侵犯的地方。然後在痛點旁刺入三針,即可迅速緩解。若左側有痛點,則從右側刺入;若右側有痛點,則從左側刺入。

邪客於足陽明之絡,令人鼽衄,上齒寒,刺足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左取右,右取左。

足陽明經循鼻外,入上齒,下足跗,入中指,邪客其絡,令人鼻鼽衄血,上齒寒生,陽明上逆,濁氣不降也。刺足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厲兌穴也。

白話文:

胃經沿著鼻樑外側,進入上排牙齒,向下進入腳背,再進入中指。邪氣進入這條經絡時,會導致鼻子出血,上排牙齒疼痛,這是胃經氣血上逆,濁氣不能下行的緣故。可以在中指的指甲與肉相交的地方,各扎一針,這個穴位叫「厲兌」。

邪客於足少陽之絡,令人留於樞中痛,髀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久留針,以月死生為數,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邪氣侵犯了膽經的經絡,導致人體樞中穴疼痛,大腿無法抬起。針對樞中穴進行毫針刺灸,天氣寒冷時可久留針灸,以月亮的盈虧為準,施灸後疼痛立癒。刺灸樞中穴時,左腿取右樞中穴,右腿取左樞中穴。

足少陽經出氣街,繞毛際,橫入髀厭中,邪客其絡,令人邪氣留於髀樞之中,痛不可舉。刺樞中,以毫針,寒則多留其針以致氣,使針下熱生,以月死生為痏數(法詳後文),立已。

白話文:

少陽經的氣從氣街(耳根)出來,繞著前額髮際,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髀厭穴。邪氣侵犯這條經絡,會導致邪氣滯留在髀樞穴,造成大腿疼痛,無法抬舉。針刺髀樞穴,用細小的毫針。如果天氣寒冷,就多留針一段時間,讓針下的氣血生發,配合月亮的盈虧週期進行治療(具體方法詳見後文)。這樣一針下去,疼痛立即就會消失。

邪客於足太陰之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刺腰尻之解,兩胂之上,是腰俞,以月死生為痏數,髮針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邪氣侵犯了足太陰經的絡脈,會導致腰痛、下腹痛、小便困難、呼吸困難。此時,無法仰頭呼吸。治療方法是刺扎腰尻處的穴位,在兩側臀肌上方的腰俞穴。根據月亮的陰晴圓缺規律來掌握治病的時間,用髮針刺入穴位,即可立即見效。左邊的腰俞穴取右針刺,右邊的腰俞穴取左針刺。

足太陰經入腹屬脾,邪客其絡,令人腰痛引少腹,控牽䏚肋(季脅),不可以仰息,以脾土濕陷,肝木抑遏,淪於腎水之中,升氣不遂故也(腎位在腰,肝木生於腎水,脈自少腹行於脅肋,木陷於水,衝擊不寧,故腰痛引少腹,控䏚,不可以仰息也)。刺腰尻之解,兩胂之上,足太陽之下髎穴也。

白話文:

脾經進入腹部,與脾臟相連。邪氣侵犯脾經的脈絡,會引起腰痛,延伸到小腹,牽連到肋骨部位,無法仰著頭呼吸。這是因為脾屬土,性濕陷,肝屬木,被脾土壓抑,陷入腎屬水的部位,氣機升降受阻所致(腎位於腰部,肝木生於腎水,肝經從小腹運行到肋骨,木氣陷入水氣中,衝擊不寧,因此腰痛延伸到小腹和肋骨,無法仰頭呼吸)。治療腰痛的方法是針刺腰部臀部的穴位,位於兩邊臀部上部,足三陽經的髎穴。

解,骨解(骨縫)。胂,腰下堅肉。刺「腰痛論」與此段同義,詳彼篇。

邪客於足少陰之絡,令人卒心痛,暴脹,胸脅支滿,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如食頃而已。不已,左取右,右取左。病新發者,取五日已。

白話文:

當邪氣侵襲足少陰經脈的絡脈時,會導致人突然心痛、腹脹,胸腔和肋下脹滿。如果沒有積聚的病邪,刺針治療後,在針刺部位的前方會出血,出血時間大約在吃飯的時間。如果症狀還沒有緩解,那麼就從左邊取穴位治療右邊的病痛,從右邊取穴位治療左邊的病痛。如果疾病剛發作,治療後五天就會痊癒。

足少陰經上股屬腎,貫胸膈,入肺中,從肺出絡心,邪客其絡,令人卒心痛,暴發䐜脹,胸脅偏支作滿,寒水凌心,火敗而木鬱也(肝木位於左脅)。無積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然谷穴也。

白話文:

腎臟的經絡(足少陰經)從大腿內側延伸到胸腔和橫膈膜,進入肺部,再從肺部連接到心臟。如果邪氣侵犯了這條經絡,就會導致心臟突然疼痛,胸部和腹部的急劇脹痛。

如果胸脅一側疼痛,好像是寒水侵犯了心臟,而且肝火受損,木氣鬱結(肝臟的經絡在左脅)。

如果沒有其他疾病,可以在刺然骨前面出血,也就是「然谷穴」。

邪客於足厥陰之絡,令人卒疝暴痛,刺足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男子立已,女子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邪氣入侵足厥陰經絡,會使人突然劇烈腹痛。此時,用針刺足部大拇指指甲與肉相接處的各一個穴位。男性針刺後會立即止痛,女性稍後也會止痛。左邊的痛刺右邊的穴位,右邊的痛刺左邊的穴位。

足厥陰經起於大指,循股陰,入毛中,過陰器,抵小腹,邪客其絡,令人卒疝暴痛,水寒而木鬱也。刺足大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大敦穴也。女子有頃已,血盛而邪旺也。

白話文:

足厥陰肝經從大腳趾開始,沿著大腿內側,進入陰毛處,經過男女生殖器官,抵達小腹。如果邪氣侵襲了經絡,會讓人突然發生疝氣,劇烈疼痛,這是水寒和肝氣鬱結造成的。刺大腳趾指甲邊緣與肉相接處各一針,就是大敦穴。如果是女性,針刺後一會兒,就會疼痛加劇,這是因為血氣旺盛,邪氣也旺盛。

邪客於手太陽之絡,令人頭項肩痛,刺手小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立已。不已,刺外踝下三痏,左取右,右取左,如食頃已。

白話文:

當邪氣侵犯手太陽經絡時,會讓人感到頭、頸和肩部疼痛。此時,只要針刺手的小指指甲蓋邊緣與肉交界處各一處穴位,疼痛就能立刻止住。如果疼痛未緩解,可以再針刺外腳踝下方三處穴位:左腳取右腳的穴位,右腳取左腳的穴位。針刺後約莫吃飯的時間,疼痛就能消除了。

手太陽經起於小指,循臑外,交肩上,循頸上頰,邪客其絡,令人頭項肩痛。刺小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少澤穴也。

白話文:

手太陽膀胱經從小指開始,沿著手臂外側向上,經過肩膀,再沿著脖子和臉頰向上。邪氣侵犯這條經絡,會讓人頭、脖子和肩膀疼痛。在小指指甲與肉連接的地方刺一針,就是「少澤穴」。

邪客於手陽明之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壯者立已,老者有頃已,左取右,右取左。新病,數日已。

白話文:

當邪氣侵入手陽明經絡時,會導致喉嚨腫痛、舌頭捲曲,口乾煩躁,手臂外側疼痛,手抬不起來,刺破手上的大拇指和食指指甲前端,形狀像韭葉,每個手指扎一針,身體強壯的人可以立刻見效,年紀較大的人則過一會兒才會好,左邊手痛取右邊手,右邊手痛取左邊手。如果是新病,幾天就會好。

手陽明經起於大指之次指,上肩,入缺盆,絡肺,上頸貫頰,邪客其絡,令人喉痹舌卷,口乾心煩,臂外廉痛,手不及頭,燥旺而筋縮也(手陽明為燥金)。刺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商陽穴也。

白話文:

手陽明經從大拇指的食指側開始,向上到達肩膀,進入缺盆穴,連繫肺臟,向上透過頸部貫穿臉頰。如果病邪侵犯經絡,就會導致喉嚨腫痛、舌頭蜷縮、口乾、心煩、手臂外側疼痛、抬不起頭,這是因為燥熱過度導致經絡收縮(手陽明經屬燥金)。在手的大拇指和食指指甲上端,各有一個像韭菜葉一樣的壓痛點,這就是商陽穴。

邪客於手少陽之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立聞。不已,刺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立聞。其不時聞者,不可刺也。耳中生風者,亦刺之如此數,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手少陽經從小指的旁邊開始,往上走過上臂,連接耳後,進入耳中。如果邪氣侵襲這條經絡,會導致耳聾,有時聽不見聲音。取穴時,在小指旁邊的手指上,指甲與肉相接處的上面,如韭葉大小的凹陷處,就是關衝穴。中指指甲上,指甲與肉相接的地方,就是手厥陰經中的衝穴。手少陽經和手厥陰經是表裡關係,所以一起取穴治療。如果有時能聽見聲音,可能是經絡不暢通,孔竅被堵塞,所以不能取穴治療。如果耳中生風,這是耳聾的早期現象,可能是經絡不通暢,氣血運行不暢,導致風動,耳鳴。

手少陽經起於小指之次指,上項,系耳後,入耳中,邪客其絡,令人耳聾,時不聞音。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關衝穴也。刺手中指爪甲上與肉交者,手厥陰之中衝也,手少陽與手厥陰為表裡,故並刺之。其不時聞者,經閉竅塞,故不可刺。耳中生風者,聾之漸也,經阻氣滯,故風動耳鳴。

邪客於手太陰之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而支胠,胸中熱,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如食頃已,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邪氣侵襲手太陰經絡,導致氣息充塞胸中,喘息困難,胸中發熱。刺傷手大拇指的指甲前端,像韭菜葉一樣,約進食一頓飯的時間後,會從左側換到右側,從右側換到左側。

手太陰經起於中焦,上膈屬肺,循臂內,入寸口,出大指,邪客其絡,令人氣滿胸中,喘息支胠(胠脅偏支壅滿),胸中熱發。刺手大指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各一痏,少商穴也。

白話文:

手太陰肺經起始於中焦(胸腔和上腹部),向上經過膈肌與肺相連,循著手臂內側,進入寸口(手腕橈側動脈搏動處),出來到大拇指。如果外邪入侵這條經絡,會導致人氣滯於胸口,喘息困難,出現脅肋脹滿、胸中發熱的症狀。治療時,可以在大拇指指甲邊緣向上刺一針,形狀像韭葉,這就是少商穴。

邪客於手少陰之絡,令人嗌痛不可納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刺足中央之脈各三痏,凡六刺,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嗌中痛,不能內唾,時不能出唾者,刺然骨之前出血,立已。

白話文:

邪氣侵犯手少陰經絡,導致喉嚨疼痛,無法進食,無故容易生氣,氣血上衝到胸部,刺腳上中央的經脈各三下,總共六下,就會立刻痊癒,左腳刺右腳,右腳刺左腳。喉嚨中間疼痛,無法吞嚥,有時無法吐出唾液的,刺前臂骨頭之前出血,就會立刻痊癒。

手少陰經起於心中,上挾咽,系目系,邪客其絡,令人嗌痛不可內食,無故善怒,氣上走賁上。心主喜,肝主怒,無故生怒者,心火抑鬱而不暢也。《難經》:胃為賁門,氣上走賁門者,氣逆於上脘之上也。刺足下中央之脈各三痏,足少陰之湧泉也,手足少陰同經,刺湧泉以泄心火之上炎也。刺然骨之前出血,即足少陰之然谷也。

白話文:

手少陰心經從心中開始,向上經由咽喉,連接著眼睛,如果邪氣入侵這條經絡,會導致咽喉痛,無法進食,莫名其妙地容易生氣,氣往上衝到胸口。心臟主掌喜悅,肝臟主掌憤怒。如果沒有緣故地發怒,那是因為心火鬱結不暢所致。

《難經》中記載:胃的功能是賁門,氣往上衝到賁門,表示氣逆行到上腹部之上。可以針刺腳底中央的經脈三寸,這是足少陰經的湧泉穴。手少陰心經和足少陰腎經同屬一條經絡,針刺湧泉穴可以宣泄心火上炎。

針刺腳外踝前面出血,即是足少陰經的然谷穴。

邪客於手厥陰之絡,令人脅痛不得息,咳而汗出,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各一痏,不得息立已,汗出立止,咳者溫衣飲食,一日已,左取右,右取左。不已,復如法。

白話文:

病邪入侵手厥陰經絡,會導致肋間疼痛不停,咳嗽出汗。用針刺手小指和無名指指甲和肉相連的地方,各刺一針,患者疼痛立刻停止,出汗也馬上止住。咳嗽的人溫暖衣物、注意飲食,一天就會痊癒。如果病在左邊,就從右邊針刺;如果病在右邊,就從左邊針刺。如果疼痛沒有緩解,就重複以上方法。

手厥陰經起於胸中.循胸出脅下腋,出中指,其支者,出小指之次指,邪客其絡,令人脅痛不得喘息,咳而汗出,相火之刑肺金也。刺手小指次指爪甲上與肉交者,手少陽之關衝也,手厥陰與手少陽為表裡,故刺之。

白話文:

手厥陰經(肺經)從胸腔開始,循著胸部延伸到腋下,再通到中指。它的支脈延伸到小指的旁邊一側。若邪氣入侵這條經絡,就會導致肋間疼痛、呼吸困難、咳嗽出汗,這是相火(心經)刑剋肺金(肺經)引起的。刺小指旁邊一側指甲與肉交接處,這是手少陽經(三焦經)的關衝穴。手厥陰經和手少陽經是表裡關係,所以刺這個穴位可以治療手厥陰經的病症。

邪客於手足少陰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左角,五絡俱竭,令人身脈皆動而形無知也,其狀若屍,或曰屍厥,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後刺足心,後刺足中指爪甲上,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後刺手心主,後刺少陰銳骨之端各一痏,立已。

白話文:

邪氣侵犯手少陰、足太陰、陽明這五條絡脈,這五條絡脈都匯聚於耳中,向上連接左側耳角,五條絡脈都虛竭了,會令人全身脈搏都動,卻失去意識,形同死屍,也有人稱之為「屍厥」。用針刺足部大拇指內側離指甲上去一寸的「韭葉」穴,接著刺腳心,然後再刺足部中指指甲上去的穴位,接著刺手部大拇指內側離指甲上去一寸「韭葉」穴,再刺手心「主」穴,最後刺小腳指銳骨頂端「少陰銳骨之端」,各扎一針,立刻就能解除症狀。

不已,以竹管吹其兩耳,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燔治,飲以美酒一杯,不能飲者灌之,立已。

邪客於手少陰、足少陰、手太陰、足太陰、足陽明之絡,此五絡皆會於耳中,上絡於左角,五絡之氣俱竭(邪束而經閉也),令人一身之脈俱動而形體無知覺也,其狀如屍,或曰屍厥,《史·扁鵲傳):虢太子病屍厥,即此。

白話文:

當邪氣侵襲手少陰、足少陰、手太陰、足太陰、足陽明經脈的絡脈時,這五條絡脈都會匯聚於耳中,並上達於左耳尖。此時,這五條絡脈的氣血都會耗竭(邪氣阻滯,經絡閉塞),導致全身脈絡流動異常,身體失去知覺,就像屍體一樣。這種狀況稱為「屍厥」。《史記·扁鵲列傳》中記載的「虢太子病屍厥」,就是指這種情況。

刺其足大指內側爪甲上去端如韭葉,足太陰之隱白也,後刺足心,足少陰之湧泉也,後刺足中指爪甲上,足陽明之厲兌也,後刺手大指內側去端如韭葉,手太陰之少商也,後刺手心主,手厥陰之中衝也,後刺少陰銳骨之端,手少陰之神門也。以竹管吹其兩耳,令五絡之氣通也。

白話文:

刺足部大拇指內側的指甲上方,形似韭葉,對應足太陰經的隱白穴。接著刺足心,對應足少陰經的湧泉穴。再刺足部中指指甲上方,對應足陽明經的厲兌穴。接著刺手部大拇指內側,距離指甲尖端約如韭葉,對應手太陰經的少商穴。然後刺手心,對應手厥陰經的中衝穴。最後刺手部少陰銳骨的末端,對應手少陰經的神門穴。用竹管吹兩耳,使五絡之氣暢通。

鬄其左角之發方一寸,治以燔針,飲以美酒,以五絡上絡左角,所以溫行五絡之寒澀也(鬄與剃同)。

耳聾,刺手少陽,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齒齲,刺手陽明,不已,刺其脈入齒中者,立已。繆傳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脈血者去之,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足陽明中指爪甲上各一痏,立已,左取右,右取左。

白話文:

耳聾

刺手少陽穴,症狀持續,再刺通往耳前的那條經脈。

牙痛

刺手陽明穴,症狀持續,再刺進入牙齒的那條經脈,就能立即止痛。

牙齦腫痛

按壓上齒,如果看到手背上有脈血,就放血。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上各刺一針,腳的陽明經中指指甲上也各刺一針,就能立即止痛,左邊牙痛取右邊穴位,右邊牙痛取左邊穴位。

手少陽從耳後入耳中,出走耳前,通於足少陽之聽宮,耳聾,刺手少陽之關衝。不已,刺其通脈出耳前者,足少陽之聽宮也。《靈樞·經脈》:三焦手少陽之脈,是動則病耳聾是也。手陽明脈貫頰入下齒,齒齲,刺手陽明之商陽。不已,刺其脈之入下齒中者。足陽明循鼻外入上齒,若繆傳足陽明而引上齒,齒唇寒痛,視其手背手陽明之脈有瘀血者去之。手大指次指爪甲上各一痏,手陽明之商陽也。

白話文:

從耳朵後進入耳朵內的手少陽經,從耳前離開,與腳部的少陽經的聽宮相通。如果耳聾,可以針刺手少陽經的關衝穴。如果耳聾情況沒有改善,可以針刺從耳前離開的那點,也就是腳少陽經的聽宮。

《靈樞·經脈》說:三焦手少陽經脈受刺激就會導致耳聾。

手陽明經脈經過臉頰進入下牙,如果牙齒有蛀牙,可以針刺手陽明經脈的商陽穴。如果蛀牙情況沒有改善,可以針刺經脈進入下牙中的那點。

足陽明經脈沿著鼻樑外側進入上牙,如果足陽明經脈受刺激傳導到上牙,導致牙齒和嘴脣又冷又痛,那麼需要檢查手背上的手陽明經脈,如果有瘀血,需要將其去除。

如果手的大拇指和食指的指甲上出現凍瘡,可以針刺手陽明經脈的商陽穴。

足陽明中指爪甲上各一痏,足陽明之厲兌也。

邪客於足陽蹺之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左取右,右取左,如行十里頃而已。

陽蹺之脈,足太陽之別,起於太陽之申脈,止於太陽之睛明,邪客其脈,令人目痛從內眥始,睛明在目內眥也。刺外踝之下半寸所各二痏,申脈穴也。

白話文:

陽蹺脈是足太陽膀胱經的分支,起源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穴,止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睛明穴。如果邪氣侵襲陽蹺脈,會導致眼睛疼痛,從內眼角開始,因為睛明穴位於內眼角。可以在外踝下半寸處各取兩個穴位,即申脈穴,來治療。

邪客於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刺其踝後,先以指按之痛,乃刺之,以月死生為數,月生一日一痏,二日二痏,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凡痹往來,行無常處者,在分肉間痛而刺之,以月死生為數,一日一痏,二日二痏,漸多之,十五日十五痏,十六日十四痏,漸少之。

白話文:

當邪氣入侵手臂或手掌之間,導致無法彎曲時,應在腳踝後方尋找痛點,先用手指按壓,感覺到疼痛後再針刺。針刺的次數根據月相變化而定,每月新月時刺一次,兩日後刺兩次,依此漸增,至十五日刺十五次;十六日後漸減,至月底刺一次。

對於遊走不定,沒有固定部位的痹症,應在疼痛的分肉間針刺。針刺次數也根據月相變化而定,新月時刺一次,兩日後刺兩次,依次漸增,至十五日刺十五次;十六日後漸減,至月底刺一次。

用針者,隨氣盛衰以為痏數,針過其日數則脫氣,不及日數則氣不瀉,左刺右,右刺左,病已止。不已,復刺之如法。

白話文:

使用針灸治療的原則是:根據氣血盛衰的變化,確定針刺的次數。如果針刺超過了所需的時間,就會導致氣血耗損;如果針刺的時間不足,氣血就無法得到宣洩。針刺陽經時對應針刺陰經,反之亦然。如果針刺後症狀沒有消失,就按照上述方法再次針刺。

邪客臂掌之間,不可得屈,即痹邪也。刺其踝後,內踝之後,手太陰之經渠也,外踝之後,手少陰之通里也。凡痹之往來,行無常處,在分肉間痛者,刺之亦如此法。

白話文:

如果邪氣侵襲胳膊和手掌之間,導致無法彎曲,那就是痹症了。這時可以針灸腳踝後面,內踝後面是手太陰經的「經渠」穴,外踝後面是手少陰經的「通裏」穴。所有痹症的症狀時有時無,沒有固定位置,如果疼痛出現在肌肉之間,針灸方法也同此法。

人有所墮墜,惡血留內,腹中滿脹,不得前後,此上傷厥陰之脈,下傷少陰之絡,先飲利藥,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刺足跗上動脈,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見血立已,左刺右,右刺左。善悲驚不樂,刺如上法。

白話文:

有人因跌落而造成內出血,肚子脹滿,大小便不通,這是因為上傷厥陰經脈,下傷少陰經絡。首先服下瀉藥,然後刺足內踝骨頭前方的血脈,讓血流出來。如果還沒有好,再刺足跗骨上方的動脈。如果還不行,再刺膝蓋上方的三毛穴(即犢鼻穴),看到出血後症狀就會立即消失。左邊的症狀,就刺右邊的穴位;右邊的症狀,就刺左邊的穴位。如果患者有容易悲傷、驚恐、不快樂的情緒,就按照上述方法針刺。

有所墮墜,惡血留結,以致中氣壅阻,腹中滿脹,不得前後,此上傷厥陰之脈,肝主筋,其志驚也,下傷少陰之絡,腎主骨,其志恐也。先飲通利惡血之藥,後刺足內踝之下然骨之前血脈出血,足少陰之然谷也,刺足跗上之動脈,足厥陰之太衝也,不已,刺三毛上各一痏,足厥陰之大敦也。善悲驚不樂,手少陰足厥陰之病,故刺如前法。

白話文:

內傷:

  • 如果受到外力衝撞或跌落,惡血會聚集,導致氣血阻滯,腹部脹滿,無法排便或排尿。
  • 這是因為上傷了肝經,肝主筋,因此會感到驚恐;下傷了腎經,腎主骨,因此會感到恐懼。

治療方法:

  • 先服藥通利惡血。
  • 再針刺腳內踝下方的血脈,這是腎經的然谷穴。
  • 刺足跗(腳背)上的動脈,這是肝經的太衝穴。
  • 如果症狀沒有改善,再刺三毛穴上各一針,這是肝經的大敦穴。

情緒異常:

  • 常常悲傷驚恐且不開心,這是手少陰(心經)和足厥陰(肝經)的病症。
  • 因此,治療方法和前面一樣。

邪客於五臟之間,其病也,脈引而痛,時來時止,視其病,繆刺之於手足爪甲上,視其脈,出其血,間日一刺,一刺不已,五刺已。。

白話文:

當邪氣侵犯五臟之間時,會引發疾病,表現為脈搏牽引疼痛,發作不定。根據疾病情況,在手腳的指甲上施以繆針刺血,每隔一天刺一次,刺出血後疼痛未止,連續刺五次即可痊癒。

手足爪甲,統言臟脈之井穴也。

凡刺之數,先視其經脈,切而從之,審其虛實而調之。不調者經刺之,有痛而經不病者繆刺之,因視其皮部有血絡者盡取之,此繆刺之數也。

白話文:

針刺時,首先觀察經脈走向,按著經脈方向下針,判斷其氣血虛實,並針對不同情況調節針刺。如果調節後效果不好,就進行經絡針刺;如果針刺部位疼痛,但經絡沒有問題,就進行繆刺;根據繆刺方法,要將皮部有血絡的地方全部針刺放血。

經刺,刺其經脈,即巨刺也。

故善用針者,從陰引陽,從陽引陰,以右治左,以左治右,以我知彼,以表知里,以觀過與不及之理,見微得過,用之不殆。此段舊誤在陰陽應象論。

白話文:

因此,擅長運用針灸的人,能夠從陰引出陽氣,從陽引出陰氣,用右手治療左手,用左手治療右手,憑藉我方瞭解彼方,憑藉表面瞭解內部,以觀察過猶不及的道理,從細微之處發現過失,使用起來不會有危險。這段經典中的舊有錯誤在於陰陽應象論。

見微得過,見於隱微,而得其過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