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八 (1)

回本書目錄

卷八 (1)

1. 調經論(六十二)

黃帝問曰:余聞刺法言,有餘瀉之,不足補之,何謂有餘?何謂不足?岐伯對曰: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帝欲何問?帝曰:願盡聞之。岐伯曰:神有餘有不足,氣有餘有不足,血有餘有不足,形有餘有不足,志有餘有不足。凡此十者,其氣不等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針灸的原則中,有餘就瀉,不足就補,什麼叫做「有餘」?什麼叫做「不足」?岐伯回答道:「有餘」和「不足」各有五種,請問陛下要問哪一種?黃帝說:希望全部聽聽。岐伯說:精神有餘和不足、氣血有餘和不足、形體有餘和不足、意志有餘和不足。這十種類型,它們的狀態是不平衡的。

神屬心,氣屬肺,血屬肝,形屬脾,志屬腎。

帝曰:人有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乃生百病。百病之生,精氣津液,皆有虛實,今夫子乃言有餘有五,不足亦有五,何以生之乎?

白話文:

皇帝說:人的身體有四肢九孔竅,五臟十六部位,三百六十五個關節,因此產生各種疾病。各種疾病的產生,精氣津液等都會有虛實之分。現在你說有些會有過多,有些會有不足,它們是怎麼產生的呢?

十六部謂手足十二經、督任兩蹺四奇經,皆營氣之所行也。人有四肢九竅,五臟十六部,三百六十五節之數,乃生百病。百病之生,若精若氣,若津若液,皆有虛實,今言有餘不足各五,何以生此百病之多乎?

白話文:

所謂十六部,是指手足十二經絡,以及督脈、任脈、兩條奇經和四條奇經,這些都是營氣流動的通道。人體有四肢、九竅、五臟和十六部,總共有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這些數字代表了生病的種類。各種疾病的產生,與精氣、津液的虛實有關。現在我們討論「有餘」和「不足」各五種情況,這些情況如何導致如此多的疾病呢?

岐伯曰: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藏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志意通,內連骨髓,而成身形。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守經隧焉。

白話文:

岐伯說:這些疾病都是由五臟器官所產生的。心臟藏著神明,肺臟藏著氣,肝臟藏著血,脾臟藏著肌肉,腎臟藏著志向。志向通達,能與骨髓相連,進而形成身體形狀。五臟的功能,都通過經絡來執行,經絡運行血氣,血氣如果不調和,就會產生各種疾病,所以要遵守經絡的規律。

百病雖多,皆生於五臟也。夫心臟神,肺藏氣,肝藏血,脾藏肉,腎藏志,此五神之生於五臟也。五神既具,則化五形,故志意一通,則外自皮肉筋脈,內連骨髓,而成身形,此五神之化五形也。既結此形,五臟之道,皆出於經隧之中,以行血氣,血氣不和,百病乃變化而生,是故百病之多,但守五臟之經隧焉。

白話文:

雖然疾病種類繁多,但它們都起源於五臟。心臟主掌神志,肺臟主掌呼吸,肝臟主掌血,脾臟主掌肌肉,腎臟主掌意志,這就是五臟各自孕育的五種精神。五種精神具備後,便會變化為五種形態,因此意志統一時,身體從外表到皮肉筋脈,再到內部的骨髓,都能相互聯繫,形成身體的形狀,這就是五種精神變化為五種形態的過程。有了這個身體形狀之後,五臟的功能就會通過經脈發揮出來,使氣血運行。如果氣血不協調,就會產生各種疾病。因此,治療疾病的方法,就是針對五臟的經脈進行調理。

帝曰:神有餘不足何如?岐伯曰: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邪客於形,灑淅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故命曰神之微病。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神有餘則瀉其小絡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者,視其虛絡,按而致之,刺而利之,無出其血,無瀉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神氣乃得復。

白話文:

黃帝問:神氣太過或不足會怎樣?岐伯答:神氣太過的人會一直笑不停,神氣不足的人會悲傷。當氣血還沒交合,五臟安穩時,邪氣侵入人體,從毛細孔開始散開,還沒進入經絡,所以稱之為神氣的小毛病。

黃帝問:要如何補虛瀉實?岐伯答:神氣太過時,針刺放血,但不要刺得太深,以免傷及大經絡,神氣就會平穩。神氣不足時,找出虛弱的經絡,按壓讓它充盈,再針刺讓它通暢,不要放血或耗氣,打通經絡,神氣就能平穩。

黃帝問:針刺時要注意什麼?岐伯答:按壓時不要放開,針刺時不要刺得太深,把氣血移往不足的地方,神氣就能恢復。

心主喜,肺主悲,神有餘則笑不休,神不足則悲,火衰而金無制也。血氣未至相併,五臟尚在安定,邪客於形,灑淅振悚,起於毫毛,未入於經絡也,命曰神之微病。神有餘則瀉其小絡出血,勿之深斥,無中其大經,神氣乃平,神不足則視其虛絡,按而致之,使其氣致,刺而利之,使其氣通,無出其血,無瀉其氣,以通其經,神氣乃平。若刺神之微病,則按摩勿釋,著針勿斥,移氣於不足之處,神氣乃得平復也。

白話文:

心臟控制喜悅,肺臟控制悲傷。精神充沛就會不停地笑,精神不足就會悲傷,這是因為心火不足,金元素得不到控制。

血氣未通,五臟安靜。邪氣入侵身體,像灑水一樣令人振奮,從毫毛開始,還沒有進入經絡。這種情況稱為「神之微病」。

精神充沛時,可以放一點小血來瀉火,但不要瀉得太多,以免傷及大經絡。這樣,精神氣血就會平穩。

精神不足時,要觀察虛弱的經絡,用手指按壓,讓氣血通暢。要用針刺通絡,但不要放血,以免損耗氣血。這樣,經絡暢通,精神氣血就會平穩。

如果針刺神之微病,按摩時不要放鬆,扎針時不要瀉得太多。要把氣血調配到不足的地方,這樣精神氣血才能恢復平衡。

帝曰:善。氣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喘咳上氣,不足則短息少氣。血氣未並,五臟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瀉。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出其血,無瀉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氣。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按摩勿釋,出針視之曰我將深之,適人必革,精氣自伏,邪氣散亂,無所休息,氣瀉腠理,真氣乃相得。

白話文:

皇帝說:很好。那麼,氣有過剩和不足的情況怎麼辦呢?

岐伯說:氣過剩就會喘咳氣喘,不足就會氣短氣促。血氣還未平衡,五臟安穩,皮膚只有輕微的病症,稱為白氣微瀉。

皇帝說:補和瀉應該怎麼做呢?

岐伯說:氣過剩就瀉掉它的經脈通道,不要放血,也不要瀉氣。氣不足就補益它的經脈通道,不要損傷經脈,也不要瀉氣。

皇帝說:針刺微瀉怎麼做呢?

岐伯說:按摩不要鬆開,出針時告訴患者:「我將刺得更深」,患者肯定會緊張。這時,精氣就會收斂,邪氣就會散亂,沒有休息的地方,氣排出腠理,真氣就能互相得到。

肺藏氣,氣有餘則肺部壅塞,喘咳上氣,不足則肺氣虛乏,息短少氣。肺主皮毛,其色白,血氣未並,五臟安定,皮膚微病,命曰白氣微瀉。氣有餘則瀉其經隧,無出其血,無瀉其氣,不足則補其經隧,無傷其經,無出其氣。

白話文:

肺臟儲藏氣,氣過多會導致肺部充盈不通,出現喘息、咳嗽和氣息上提等症狀;氣過少則肺氣不足,出現呼吸急促和氣息短促。

此外,肺臟主掌皮膚和皮毛。它的顏色是白色,表示血氣充足,五臟平穩,皮膚沒有明顯疾病,這被稱為「白氣微瀉」。

氣過多時,可以宣通肺經氣血,但不要放血或瀉氣。氣不足時,可以補養肺經氣血,但不要損傷經絡或放出氣血。

刺皮膚之微病,按摩勿釋,出針視之(視,示也),曰我將深之,及其針之,適人必革而勿深(革,改也),精氣自伏藏莫瀉,邪氣自散亂而無所休息,邪氣瀉於腠理,真氣乃相得也。

白話文:

針灸治療皮膚小病時,針刺下去不要很快拔出來,拔出針來後仔細觀察(觀察,也就是展示),然後說我將針刺深一點,接著再次針灸時,患者必定面色改變而不能針刺得太深(改變,也就是修改)。此時,精氣自行隱藏在體內而不外泄,邪氣自行消散而無處停留,邪氣從皮膚腠理排出後,正氣就會彼此相合。

帝曰:善。血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水溢,則經有留血。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血,不足則視其虛經,內針其脈中,久留而視,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瀉。帝曰:刺留血奈何?岐伯曰:視其血絡,刺出其血,無令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

白話文:

皇帝問道:好。血液過多或不足該怎麼辦呢?

岐伯回答道:血液過多就會發怒,不足就會恐懼。血氣未協調,五臟安穩,孫絡滋養水液,經絡中就會有鬱血。

皇帝問道:應該如何治療呢?

岐伯回答道:血液過多,就瀉出血較多的經絡;不足,就檢查出血較少的經絡,在脈絡中針刺,等待一段時間觀察,脈搏變大,就快速拔出針,不要讓血流出來。

皇帝問道:針刺後要留血嗎?

岐伯回答道:觀察血絡,刺出血,不要讓壞血流入經絡,加重疾病。

肝主怒,腎主恐,血有餘則怒,不足則恐,寒水旺而風木衰也。血氣未並,五臟安定,孫絡如水之溢,則經中必有留血。血有餘則瀉其盛經出血,不足則視其血虛之經,內針於其脈中,久留而視之,俟其脈大,疾出其針,無令血瀉。刺經之留血,視其留血之絡,刺出其血,無令絡之惡血得入於經,以成其疾也。

白話文:

肝臟控制憤怒,腎臟控制恐懼。血氣充足則會產生憤怒的情緒,不足則會產生恐懼感,這是因為寒冷的水行太盛,而風行的木氣衰弱所致。

當血氣尚未協調,五臟器官都處於平靜狀態,如果任督二脈中的氣血過於充足,就會像水溢出一樣,導致經脈中出現淤血。

如果血氣過於充足,就需要瀉出血量較多的經脈,如果血氣不足,就需要找出血虛的經脈,並在經脈中施以內針。

針留在經脈一段時間後,觀察血脈的動靜,如果脈搏變得強大,就迅速取出針,避免過量出血。

針刺經脈時出現淤血,需要仔細觀察淤血所在的經絡,刺出來後不要讓經絡中的壞血流入其他經脈,以免病情加重。

帝曰:善。形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腹脹涇溲不利,不足則四肢不用。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動,命曰微風。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形有餘則瀉其陽經,不足則補其陽絡。帝曰:刺微奈何?岐伯曰:取分肉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乃索。

白話文:

黃帝說:「好。身體有過剩或不足該怎麼辦?」

岐伯回答:「身體過剩會導致腹部脹大、小便不通,不足則四肢無力。血液和氣機尚未匯集,五臟平穩,肌肉收縮,稱為微風。」

黃帝說:「該如何補瀉?」

岐伯回答:「身體過剩就瀉陽經,不足就補陽絡。」

黃帝說:「刺針『微風』該如何進行?」

岐伯回答:「取穴在肌肉間,不要刺中經絡,也不要傷到血絡,衛氣就能恢復,邪氣就會消失。

脾主肉,形有餘則脾濕肝鬱,腹脹涇溲不利,脾主四肢,不足則四肢不用。血氣未並,五臟安定,肌肉蠕動(蠕,蟲動貌,音淵),命曰形受微風。形有餘則瀉其陽明之經,不足則補其陽明之絡。刺形之微風,但取分肉之間,無中其經,無傷其絡,衛氣得復,邪氣索然而盡也。

白話文:

脾臟主掌肌肉。肌肉過盛就會導致脾臟濕氣重、肝氣鬱結,產生腹脹、小便不利等症狀。脾臟也掌管四肢。脾氣不足就會導致四肢無力。

當氣血不足、五臟穩固時,肌肉會蠕動。這種狀態稱為「形受微風」。

如果肌肉過盛,就應該瀉出身體的陽明經絡。如果肌肉不足,就應該補養陽明經絡。治療「形受微風」時,針灸取穴應該選擇在肌肉的部位,不要刺入經絡,也不要傷及絡脈。這樣才能讓正氣恢復,邪氣自然消散。

帝曰:善。志有餘不足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腹脹飧泄,不足則厥。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動。帝曰:補瀉奈何?岐伯曰:志有餘則瀉然谷血者,不足則補其復溜。帝曰:刺未並奈何?岐伯曰: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

白話文:

黃帝問: 很好。但如果意志有盈有虧,該怎麼辦?

岐伯答: 意志有餘,就會腹脹腹瀉;意志不足,就會氣血不足昏厥。血氣不足,五臟就會安定,骨節就會活動。

黃帝問: 那麼是應該補還是瀉?

岐伯答: 志有餘就要瀉出穀血;志不足就要補益元氣。

黃帝問: 經絡未通時,該怎麼辦?

岐伯答: 立即治療,不要刺中經絡,邪氣就可以停留在虛處。

腎藏志,志有餘則水寒土濕,風木陷沖,腹脹飧泄,不足則厥逆而下陷。《靈樞·本神》:腎藏精,精舍志,腎氣虛則厥,實則脹。「解精微論」:厥則陽氣並於上,陰氣並於下,陽並於上則火獨光也,陰並於下則足寒。所謂有餘者,腎水有餘,不足者,腎氣不足,陽根下虧,故水陷而足寒也。

白話文:

腎臟儲藏志氣,志氣過盛時,水液過多,脾土濕熱,風木之氣會向下侵襲,導致腹脹腹瀉。志氣不足時,會出現虛寒和下陷的情況。

《靈樞·本神》中說:腎臟儲藏精氣,精氣充沛則志氣堅強,腎氣虛弱則會出現虛寒,腎氣過盛則會出現腹脹。

《解精微論》中說:虛寒時,陽氣都集中在身體上部,陰氣都集中在下部,陽氣過多會導致心火旺盛,陰氣過多會導致足部發冷。這裡所說的「有餘」,是指腎水過多;「不足」,是指腎氣不足,陽氣虛弱,導致水液下降,足部發冷。

腎主骨,血氣未並,五臟安定,骨節有變動之意,是為腎之微邪。志有餘則瀉然谷之血,足少陰之滎穴也,不足則補復溜,足少陰之經穴也。刺血氣之未並,宜乘其邪微而即取之,無中其經,邪所乃能立虛也。

白話文:

腎臟主掌骨骼。當腎氣和血氣尚未完全充沛時,其他臟腑會相對穩定,而骨骼可能會出現變動。這種情況就是腎臟出現了微小的邪氣。

如果腎臟陽氣過盛,就會導致小腸出血,這是足少陰腎經的榮穴。如果腎臟陽氣不足,就要補足腎經的復溜穴。

在腎氣和血氣尚未完全充沛時用針刺放血,應該趁著邪氣微小就立刻取血,避免刺中腎經。這樣,邪氣就可以迅速消失。

帝曰:善。余已聞虛實之形,不知其何以生?岐伯曰: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氣亂於衛,血逆於經,血氣離居,一實一虛。血並於陰,氣並於陽,故為驚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乃為炅中。血並於上,氣並於下,心煩惋善怒。血並於下,氣並於上,亂而喜忘。

白話文:

皇帝說:好。我已經聽了陰虛陽實的狀況,但不知道它們是如何產生的?岐伯說:氣血並存,陰陽相傾,氣擾亂衛氣,血液逆行經絡,氣血分離,一方實一方虛。血液聚集於陰,氣聚集於陽,因此產生驚厥狂躁。血液聚集於陽,氣聚集於陰,就會產生心神不安。血液聚集於上,氣聚集於下,會心煩意亂、容易發怒。血液聚集於下,氣聚集於上,會精神錯亂而容易忘記。

氣血以並,陰陽相傾,於是氣亂於衛,血逆於經。氣血本相交也,若血氣離居,氣與氣並,不交於血,兩相傾奪,必將一實一虛,物莫能兩大,自然之理也。如血並於陰,氣並於陽,陽不根陰,故為驚狂。如血並於陽,氣並於陰,血鬱熱發,乃為炅中。如血並於上,氣並於下,溫氣逆升,清氣順陷,則心煩惋而善怒。

白話文:

氣血並存,陰陽平衡。一旦氣血不調,就會出現氣逆於脈絡,血逆於經絡的情況。氣血本就相互交融,如果氣血分開,氣只與氣相合,不與血相合,兩者相互爭奪,必然會出現一個過剩,一個不足。這是自然規律。

比如血過於偏陰,氣過於偏陽,陽氣沒有根基於陰氣,就會發作驚狂。比如血過於偏陽,氣過於偏陰,血鬱熱發,就會成為炅中症。比如血過於偏上,氣過於偏下,熱氣逆上,清氣下陷,就會出現心煩氣躁、容易發怒的症狀。

如血並於下,氣並於上,陽氣逆升,陰氣順陷,則神亂而喜忘也。

帝曰: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血氣離居,何者為實?何者為虛?岐伯曰: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泣不能流,溫則消而去之,是故氣之所併為血虛,血之所併為氣虛。

白話文:

皇帝問:血屬於陰,氣屬於陽,如果血氣分開,哪一種是實證?哪一種是虛證?

岐伯回答:血氣喜歡溫暖而討厭寒冷,遇到寒冷就凝固而不能流動,遇到溫暖就消散而離開。因此,氣血聚集的地方血虛;血聚集的地方氣虛。

血並於陰,氣並於陽,如是則血氣離居,必有一虛一實者矣,何者為實?何者為虛?血氣者,喜溫而惡寒,寒則澀不能流,血氣梗阻,因而成實,溫則消而去之,血氣渙散,因而成虛。氣血相併,其理亦然。是故氣之所並則為血虛,血之所並則為氣虛也。

白話文:

血液聚集於陰分,氣息聚集於陽分。如果這樣,血液和氣息就會分離,必定有一方虛損一方實熱。什麼是實?什麼是虛?血液和氣息,喜歡溫暖而厭惡寒冷。如果遇寒,就會滯澀不能運行,導致血液和氣息阻滯,因而形成實證。如果遇溫,就會消散而去,導致血液和氣息渙散,因而形成虛證。氣血相併的情況也是如此。因此,氣息聚集的地方就會導致血液虛損,血液聚集的地方就會導致氣息虛損。

帝曰:人之所有者,血與氣耳,今夫子乃言血併為虛,氣併為虛,是無實乎?岐伯曰: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無血,血並則無氣,今血與氣相失,故為虛焉。絡之與孫脈俱輸於經,血與氣並,則為實焉。血之與氣,並走於上,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復反則生,不反則死。

白話文:

皇帝說:人體內有的只有氣和血,現在您說血氣都虛弱,這是不是沒有實質了?

岐伯回答:有血氣的地方就稱為實,沒有的地方就稱為虛。所以氣血交會的地方沒有血,血與氣交會的地方沒有氣。現在血與氣都脫離了,所以就虛弱了。經絡和孫脈都匯入經脈,血氣交會,就稱為實。

血氣交會,流向頭部,就會導致氣絕。氣絕就會暴斃。如果氣血重新匯聚,就能活過來;如果不能匯聚,就會死亡。

有者為實,無者為虛,故氣並則其中無血,血並則其中無氣,今血與氣相失,不得並居,故以其無者為虛焉。凡絡脈之與孫脈俱輸於經,大經之內,血與氣一有相併,則為實焉。血之與氣,凡其並走於上,不拘氣並血並,則為大厥,厥則暴死。氣反則生,逆而不反,則真死矣。

白話文:

有的人說是實證,沒有的是虛證,所以氣盛則其中沒有血,血盛則其中沒有氣。現在血氣失衡,不能並存,因此以沒有的一方為虛證。所有絡脈和孫脈都輸注於經脈之中,大經之內,血氣只要有一方過盛,就成為實證。血氣如果都過盛於上部(頭部),不論是氣盛血盛,都稱為「大厥」,厥證會導致暴死。氣如果反常而上升,還可以生還,但如果逆而不升,則必死無疑。

帝曰:實者何道從來?虛者何道從去?虛實之要,願聞其故。岐伯曰:夫陰與陽,皆有腧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或生於陽,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帝曰:風雨之傷人奈何?岐伯曰: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子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於大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其脈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堅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白話文:

皇上問:身體有實證的人是什麼原因造成的?虛證的人是什麼原因讓人虛弱的呢?虛實證的關鍵點在哪裡,希望能聽您說說。岐伯回答:陰陽都有相互聯繫的腧穴,陽氣注入陰血之中,陰血充滿在外,陰陽調和平衡,使身體圓滿有形,每種脈象都趨於平和,稱為健康人。邪氣的產生,有的來自於陰,有的來自於陽。產生於陽的,是由於風、雨、寒、暑等天氣變化引起的。產生於陰的,是由於飲食、起居、情緒喜怒(飲食不潔、起居不當、情緒不穩)等原因造成的。

皇上問:風雨侵襲人體的過程是怎樣的?岐伯回答:風雨侵襲人體,首先停留在皮膚上,然後傳遞到子孫脈(皮下小血管),子孫脈充滿後再傳遞到絡脈(皮與肌肉之間的血管),絡脈滿了再輸送到大經脈(手足三陰三陽經脈),血液和邪氣共同停留在肌肉和皮膚組織之間,脈搏堅硬而有力,所以稱為實證。實證的特點是體表堅硬飽滿,按壓不動,按壓會疼痛。

帝曰:寒濕之傷人奈何?岐伯曰:寒濕之中人也,皮膚不收,肌肉堅緊,營血泣,衛氣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

白話文:

皇帝問:寒濕侵襲人體,會出現什麼症狀?

岐伯答:寒濕進入人體,皮膚閉而不宣,肌肉僵硬,營血凝滯,衛氣散失,所以稱為「虛」。「虛」表示正氣不足,按壓患處時,正氣不足以溫煦,因此按壓時感到輕鬆而不痛。

陰與陽,皆有穴腧相會,陽注於陰,陰滿之外,陰陽勻平,以充其形,九候若一,命曰平人,以其陰陽灌注,彼此無偏也。夫邪之生也,或生於陰分(臟腑),或生於陽分(經絡)。其生於陽者,得之風雨寒暑,其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風雨之傷人也,先客於皮膚,傳入於孫脈,孫脈滿則傳入於絡脈,絡脈滿則輸之於經脈,血氣與邪並客於分腠之間,郁其經脈,而見堅大,故曰實。實者外實大而內充滿,不可按之,按之則痛。

白話文:

陰陽兩方都有穴位相互會合,陽氣注入陰方,陰方充滿後,陰陽均衡,用以充實形體。九個部位都保持平衡,就稱為健康的人,因為陰陽相互灌注,沒有偏頗。邪氣的產生,有的源於內臟(陰分),有的源於經絡(陽分)。生於陽分的邪氣來自風寒暑熱等外在因素;生於陰分的邪氣來自飲食起居、情緒喜怒等內在因素。風雨寒暑對人體的損害,首先侵襲皮膚,再傳入淺表脈絡,淺表脈絡滿了就傳入絡脈,絡脈滿了就輸送到經脈。血氣和邪氣同時停留在皮膚肌肉之間,鬱結在經脈中,就會出現堅硬腫大的現象,所以稱為「實」。實證是指外在皮膚肌肉堅硬腫大,內部氣血充盛,按壓時不能陷下去,按壓會感到疼痛。

寒濕之中人也,緣其皮膚不收,外淫內傳,肌肉堅緊,營澀衛去,故曰虛。虛者聶闢氣不足(聶闢,虛損之象),按之則氣足以溫之,故快然而不痛也。

白話文:

寒濕侵襲人體,是因為皮膚不緊密,外界的寒濕侵入體內,肌肉僵硬,營血不足,衛氣離散,所以說身體虛弱。虛弱的人表現為虛損,脈氣不足,手指按壓時,脈氣充足,可以溫暖身體,因此感覺舒適而沒有疼痛。

帝曰:善。陰之生實奈何?岐伯曰: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上逆則下虛,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帝曰:陰之生虛奈何?岐伯曰:喜則氣下,悲則氣消,消則脈虛空,因寒飲食,寒氣熏滿,則血泣氣去,故曰虛矣。

白話文:

皇帝說:很好。陰氣的過盛是怎麼發生的?

岐伯說:如果喜怒不節制,陰氣就會上升,上升就會導致下方空虛,下方空虛陽氣就會進入,所以就形成了過盛。

皇帝說:陰氣的不足是怎麼發生的?

岐伯說:喜樂時氣血會下降,悲傷時氣血會消散,消散就會導致脈絡空虛。這個時候如果再接觸寒涼的食物和飲料,寒氣就會薰蒸充斥,導致血氣流失,所以就形成了不足。

生於陰者,得之飲食居處,陰陽喜怒,其中亦有虛實也。陰之生實,因於喜怒不節,則陰氣上逆(少陰心氣厥陰肝氣上逆),上逆則下虛,陰氣下虛則陽氣走之,故曰實矣。陰之生虛,因於悲哀則氣消乏,氣消則脈道虛空,因寒飲食入胃,寒氣熏滿於經之中,則血澀氣去,故曰虛也。

白話文:

產生陰證的原因來自飲食起居和情緒喜怒。其中也包含虛和實的證型。

  • 陰證的實證,產生於情緒喜怒不節制,導致陰氣上逆(少陰的心氣及厥陰的肝氣上逆)。上逆就會造成下方虛弱,陰氣下虛時,陽氣就會流走,因此稱為實證。
  • 陰證的虛證,產生於悲哀,導致氣血衰竭。氣血衰竭就會造成脈絡空虛,再加上寒冷飲食進入胃中,寒氣在經脈中瀰漫,造成血液阻塞,氣血散失,因此稱為虛證。

帝曰:經言陽虛則外寒,陰虛則內熱,陽盛則外熱,陰盛則內寒,余已聞之矣,不知其所由然也?岐伯曰: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帝曰:陰虛生內熱奈何?岐伯曰:有所勞倦,形氣衰少,穀氣不盛,上焦不行,下脘不通,胃氣熱,熱氣熏胸中,故內熱。

白話文:

黃帝說:「經書上說陽虛就會感到外部寒冷,陰虛就會感覺到內部發熱,陽氣旺盛就會感到外部發熱,陰氣旺盛就會感覺到內部寒冷。我已經聽說過這些,但不知道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說:「陽氣在胸膈上部獲得氣血滋養,用來溫暖皮膚肌肉之間。現在寒氣在體表,那麼胸膈上部就會不通暢;胸膈上部不通暢,寒氣就會單獨停留在體表,所以會感覺到寒戰。

黃帝說:「陰虛怎麼會產生內熱?」

岐伯說:「如果勞累過度,身體氣血衰弱,飲食營養不足,胸膈上部運作不暢,胃脘部位不通,胃氣就會發熱,熱氣上衝到胸中,所以就會感覺到內熱。」

帝曰:陽盛生外熱奈何?岐伯曰:上焦不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衛氣不得泄越,故外熱。帝曰:陰盛生內寒奈何?岐伯曰:厥氣上逆,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不瀉則溫氣去寒獨留,則血凝泣,凝則脈不通,其脈盛大以澀,故中寒。

白話文:

皇帝問:陽氣過盛,導致體外發熱怎麼辦?岐伯回答:上焦不通暢,導致皮膚緊緻,毛孔閉塞,玄府不通,衛氣無法宣洩和疏通,所以出現體外發熱。

皇帝又問:陰氣過盛,導致體內發寒怎麼辦?岐伯回答:厥氣上逆,寒氣積聚在胸中而無法排出,不排出就會導致溫氣散去,只剩寒氣,則血液凝結,凝結就會導致脈絡不通,脈象盛大而澀滯,所以出現體內發寒。

陽虛生外寒者,陽受氣於上焦,以溫於皮膚分肉之間,今陽虛於表,寒氣客之,寒氣在外,閉其皮毛,則上焦衛氣不得外通,寒氣獨留於外,故生寒慄。陰虛生內熱者,因有所勞倦,形氣消乏,以致穀氣不盛,不盛則上下皆郁,上焦不行,下焦不通,胃氣瘀遏而為熱,熱氣熏於胸中,故生內熱。

白話文:

陽虛導致外寒

陽氣從上焦吸收氣血,溫暖皮膚與肌肉之間。現在表面的陽氣虛弱,外來的寒氣侵入,這些寒氣在體錶停留,閉塞皮毛,導致上焦的衛氣無法向外運行,寒氣只能滯留在體表,所以會產生寒顫。

陰虛導致內熱

由於勞累過度,身體氣血虧損,導致穀物之氣(營養物質)不足。氣血不足,上下都堵塞了。上焦氣血運行不暢,下焦氣血運行不通,胃氣鬱積而化為熱氣。熱氣燻蒸胸中,所以會產生內熱。

陽盛生外熱者,因寒氣在表,上焦不得通利,則皮膚緻密,腠理閉塞,玄府不通(玄府,汗孔),衛氣不得泄越,故生外熱。陰盛生內寒者,因下焦厥氣上逆,寒侵陽位,寒氣積於胸中而不瀉,則溫氣去而寒獨留,血凝澀而脈不通,經絡堙塞,其脈盛大以澀,故生中寒。

白話文:

陽氣過盛而產生身體外熱,是因為寒氣在體表,導致上半身氣血不通暢,於是皮膚變得緊密,毛孔閉塞,汗液無法排出,衛氣(防禦外邪的氣)無法宣散,所以產生外熱。

陰氣過盛而產生身體內寒,是因為下半身的寒氣逆行向上,侵犯陽氣所在的部位,寒氣積聚在胸腔中而無法宣洩,於是溫熱之氣散去,只剩下寒氣,血液凝固,脈絡不通暢,經絡阻塞,脈搏又強又澀,所以產生內寒。

帝曰:陰與陽並,血氣以並,病形以成,刺之奈何?岐伯曰:刺此者,取之經隧,取血於營,取氣於衛,用形哉,因四時,多少高下。

白話文:

唐堯帝問道:「陰陽之間相互協調,血液與氣血相融合,形成了病變,該如何用針灸治療呢?」

岐伯回答說:「治療這種疾病,應該從經絡中找出病變所在,從營氣中調血,從衛氣中調氣,根據病變的具體情況,結合四季變化、病情的輕重緩急,採取不同的針灸手法。」

陰與陽並,氣血以並,病形以成,刺此者,取之於經隧之中,取血於營分,取氣於衛分,用人之形度其豐減,因天之時酌其寒溫,以定針刺多少之數,高下之宜也。

白話文:

陰和陽同時並存,氣血也同時並存,病症由此而形成。針灸治療是從經絡穴位的中間取血,從營血部分取血,從衛氣部分取氣。根據病人的體型判斷胖瘦,根據天氣變化判斷寒暖,來決定針刺的針數多少和進針深淺。

帝曰:血氣以並,病形以成,陰陽相傾,補瀉奈何?岐伯曰:瀉實者,氣盛乃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搖大其道,如利其路,針與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必切而出,大氣乃屈,是謂大瀉。

白話文:

黃帝說:血氣運行,病狀出現,陽盛陰虛,如何調補?岐伯回答:在實證時放血,氣盛時運用內針,針配合氣一起內入,打開門戶,就像疏通家門;搖動放大道路,就像拓寬道路;針和氣一起出來,精氣不受損傷,邪氣得以排出,體表門戶沒有阻塞,可以排出疾病,一定要切斷邪氣而排出,大氣才能屈服,這就叫做大瀉。

瀉實者,乘其氣實內針,針與氣俱內,以開其門,如利其戶,搖大其道,如利其路,門路通利,針與邪氣俱出,精氣不傷,邪氣乃下,外門不閉,以出其疾。必切循而出之,邪之大氣乃屈,是謂大瀉。

白話文:

對於實證,趁著體內氣實的時候進行針灸,針與氣同時進入體內,為邪氣打開出路。就像打開門戶,拓寬道路一樣。門路通暢後,針與邪氣同時排出體外,精氣不受損傷,邪氣隨之消散。外門不閉塞,以便讓疾病排出體外。必須嚴格遵循經絡走向進行針刺,才能讓邪氣的大勢屈服,這就是所謂的大瀉。

帝曰:補虛奈何?岐伯曰: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內針,氣出針入,針空四塞,精無從去,方實而疾出針,熱不得還,氣入針出,閉塞其門,邪氣布散,精氣乃得存,近氣不失,遠氣乃來,動氣候時,是謂追之。

白話文:

黃帝問:如何補充虛弱?

岐伯答:拿著鍼灸針,不要馬上紮下去,讓病人安定下來,等待深吸氣時施針,氣息呼出時拔出鍼針。鍼針在體內移動而沒有阻礙,精氣無法逸散,在穴位蓄滿後迅速拔出鍼針,熱氣無法迴流,氣息呼出時拔出鍼針,關閉通路,邪氣散開,精氣才能保住。近期積蓄的精氣不流失,遠方的精氣才能過來。在氣機活動時施針,這叫做「追氣」。

補虛者,持針勿置,以定其意,候呼以內針,氣出而針入,使針空四塞,而精無從去,氣方實而疾出針,則針下之熱不得還於別處,氣入而針出,閉塞其外門,邪氣皆布散,真氣乃得存。近氣既不失,遠氣乃當來,動氣候時而不失,是謂追之,《靈樞·九針十二原》:追而濟之,惡得無實是也。

白話文:

補虛的治療方法,拿著針不要急於下針,先確定自己的意念,等待病人呼氣時進針,當病人呼氣時,針刺入,讓針周圍留空,這樣精氣就不會流失,病人閉氣時快速拔針,這樣針刺的熱氣就不會蔓延到其他部位,病人呼氣時將針拔出,塞住針孔,邪氣會散去,正氣得以保存。因為近距離的氣不再流失,遠距離的氣就會聚集過來,在動氣的時候等待時機而不失誤,這就是「追氣」的治療方法。《靈樞·九針十二原》中說:「追氣並幫助體內的正氣,怎麼會不充實呢?」

帝曰:夫子言虛實者有十,生於五臟。夫十二經脈皆生其病,今夫子獨言五臟,五臟五脈耳。夫十二經脈者,皆絡三百六十五節,節有病必被經脈,經脈之病皆有虛實,何以合之?岐伯曰:五臟者,固得六腑與為表裡,經絡肢節,各生虛實,其病所居,隨而調之。病在血,調之絡,病在氣,調之衛,病在肉,調之分肉,病在筋,調之筋,病在脈,調之血,病在骨,調之骨。

白話文:

皇帝說:「先生所說的虛實有十種,是生於五臟的。可是人體有十二條經脈都會生病,現在先生只說五臟,五臟只有五條經脈啊。十二條經脈總共連接了三百六十五個關節,關節如果有病,一定會影響經脈,而經脈的病都有虛實之分,這該如何對應呢?」

岐伯回答:「五臟確實可以與六腑相互表裡,經絡和肢體關節也會產生虛實。疾病的部位不同,治療的方法也要相應改變。如果疾病在血液中,就治療絡脈;如果疾病在氣中,就治療衛氣;如果疾病在肌肉中,就治療分肉;如果疾病在肌腱中,就治療筋脈;如果疾病在脈絡中,就治療血液;如果疾病在骨頭中,就治療骨骼。」

病在筋,燔針劫刺其下及於急者,病在骨,淬針藥熨,病不知所痛,兩蹺為上,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必謹察其九候,針道備矣。

白話文:

如果疾病在筋部,可用燔針或劫刺針在患處下方和急症部位進行刺針。如果疾病在骨部,可用淬火後的針進行刺針,並配合藥物敷貼。

如果患者無法準確指出疼痛部位,應從左右小腿開始向上尋找。如果身體有疼痛,但九種診脈法中沒有對應的病徵,就需要進行繆刺(在非經絡穴位上刺針)。

如果疼痛位於左側,但右脈有病,需要進行巨刺(在經絡穴位外刺針)。

必須仔細觀察九種診脈法,才能掌握針灸的要領。

前言不足有五,有餘有五,虛實有十,生於五臟。夫十二經脈皆能生病,今獨言五臟,五臟止五脈耳。夫十二經脈者,皆絡於三百六十五節,每節有病,必被之經脈,經脈之病,又皆有虛實,其為虛實如是之多,而於五臟五脈何以合之?蓋五臟者,固得六腑與為表裡,爰有十二經脈,絡於四肢諸節,經絡肢節,各生虛實,虛實雖多,總屬五臟,審其病之所居,隨而調之。如心主脈,病在脈則調之血。

白話文:

前言

不足和有餘的病症各有三種,虛實的病症有十種,它們都起源於五臟。十二經脈都會導致疾病,但我現在只討論五臟,因為五臟只有五條經脈。十二條經脈都連接到三百六十五個關節,每個關節生病,都會影響相應的經脈,而經脈的疾病也會有虛實之分。虛實的病症如此之多,那麼如何與五臟五條經脈相聯繫呢?因為五臟本身與六腑表裡相合,又與十二經脈相連,而這些經脈又連接到四肢和各個關節。經絡在肢體關節中走行,會產生虛實變化,雖然虛實病症很多,但總歸都屬於五臟。我們診斷出疾病所在,就可以根據不同的病症進行調理。比如心主血脈,如果經脈有病,就需要調和氣血。

肝主血,病在血則調之絡。肺主氣,病在氣則調之衛。脾主肉,病在肉則調之分肉。肝主筋,病在筋則調之筋。腎主骨,病在骨則調之骨。病在筋,燔針(燒針)劫刺其下及於急縮不伸者。病在骨,淬針(即燔針也)藥熨(藥囊溫熨),溫其內寒。病不知所痛,針其兩蹺為上,陽蹺出於足太陽之申脈,陰蹺出於足少陰之照海。

白話文:

肝臟主要管理血液,如果出現血液方面的疾病,就要調節經絡。肺臟主要管理氣,如果出現氣方面的疾病,就要調節衛氣。脾臟主要管理肌肉,如果出現肌肉方面的疾病,就要調節筋肉。肝臟主要管理筋,如果出現筋方面的疾病,就要調節筋腱。腎臟主要管理骨,如果出現骨方面的疾病,就要調節骨骼。

如果出現筋方面的疾病,可以燒針刺入病處,並治療急劇收縮無法伸展的情況。如果出現骨方面的疾病,可以燒針後用藥物熱敷,溫暖體內的寒氣。

如果不知道疼痛的具體位置,可以針灸足部的兩個「蹺」穴(陽蹺穴位於足太陽膀胱經的申脈,陰蹺穴位於足少陰腎經的照海穴)。

身形有痛,九候莫病,則繆刺之,繆刺者,左取右,右取左,刺其絡脈也。痛在於左,而右脈病者,則巨刺之,巨刺者,亦左取右,右取左,刺其經脈也(義詳「繆刺論」)。必謹察其九候而調之,針道備矣。

白話文:

當身體疼痛時,先依據「九候」來檢查,如果沒有發現病徵,那就使用「繆刺」的方法。繆刺是指左邊疼痛就刺右邊,右邊疼痛就刺左邊,目的是刺穿與疼痛相關的經絡。如果疼痛在左邊,但檢查後發現右邊的脈絡有問題,那就用「巨刺」的方法。巨刺也遵循左取右、右取左的原則,但刺的是主要經脈(詳細說明請參閱「繆刺論」)。必須仔細觀察「九候」的症狀,並依此調整針刺的方法,才能全面掌握針灸之道。

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已竭也,精孤於內,氣耗於外,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是氣拒於內而形弛於外,治之奈何?岐伯曰:平治於權衡,溫衣,繆刺其處,開魄門,潔淨府,去苑莝陳,疏滌五臟,微動四極。五陽已布,精以時服,以復其形,故精自生,形自盛,骨肉相保,巨氣乃平。

白話文:

皇帝問:如果有人身體出現異常,可能是因為毫毛脫落,五臟陽氣已經耗竭,精氣在內部枯竭,氣血在外部衰弱,體液充盈堆積,魄失守,身體難以保暖,四肢急促抽動但內在虛弱,這是什麼原因,該如何治療?

岐伯答:用秤砣平衡飲食,讓患者穿暖衣,用針刺傷處,打開魄門(穴位),淨化臟腑,去除體內淤積的廢物,疏通五臟,輕微撥動四肢。這樣五臟陽氣就會得到分佈,精氣也會按時補充,身體會逐漸恢復,精氣自然生長,形體自然強健,骨肉相依相保,大氣就會平穩。

其有不自毫毛而生(言非外感),而五臟內傷,陽已竭也,陰精孤於內,陽氣耗於外,津液充郭(氾濫充周),唯其陰魄獨居,形體衰羸,不可與衣相保(不勝衣也),此其四極(四肢)脹急而致動中氣,壅閉喘促(中氣不達於四肢也),是氣拒於內而形弛於外,水脹之病也。

白話文:

有些病不是從外感引起的,而是五臟受傷,陽氣已經耗盡,陰精孤獨地存在於體內,陽氣消耗在體外。津液氾濫全身,只有陰魄孤獨地存在,身體衰弱,連衣服都承受不住,四肢浮腫緊繃,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呼吸困難(氣血無法到達四肢),這是因為氣血被阻擋在體內,而身體形體鬆弛在體外,這是水腫的症狀。

法宜平治於權衡,均調其偏,溫衣厚覆,繆刺其處,開其魄門(汗孔),使汗液外流,潔其淨府(膀胱),使溲溺下泄,去菀濁而莝陳宿(「針解」:菀陳則除之者,去惡血也),疏滌五臟之垢汙,微搖動四極。俟五陽已布(五臟之陽),精以時服(反其初服),以復其形。

白話文:

治療的方法應該是求取平均,調節身體偏頗的狀態,用溫暖的衣物包裹身體,在適當的地方施以針刺,打開腠理和汗孔,讓汗液排出。疏通膀胱,使小便順暢。清除體內的積穢和殘留的陳年老血,疏通清潔臟腑的污濁,輕微地搖動四肢。等到五臟的陽氣充足,適時服用補藥,讓身體恢復正常。

故精自能生(精,正氣也),形自然盛,骨肉均平而相保,邪之巨氣乃自平也。(此段舊誤「在湯液醪醴論」中)

白話文:

因此,身體中的正氣自然會生長,形體自然會強壯,骨肉勻稱而相輔相成,邪惡之氣自然也會平息。(此段原誤載於「湯液醪醴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