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二 (22)

回本書目錄

卷二 (22)

1. 脈要精微論(十四)

夫飲食飽甚,汗出於胃,驚而奪精,汗出於心,持重遠行,汗出於腎,疾走恐懼,汗出於肝,搖體勞苦,汗出於脾。故春秋冬夏四時,陰陽生病,起於過用,此為常也。

汗出則氣泄而陽亡,是以病生。故春秋冬夏四時之中,或陰或陽(春夏為陽,秋冬為陰),其一切生病,皆起於過用其精氣而得,此為常事也。(二段舊誤在「經脈別論」)

白話文:

《脈要精微論(十四)》:

飲食過飽時,汗水從胃而出;受到驚嚇而精神分散時,汗水從心而出;負重長途行走時,汗水從腎而出;快速奔跑或心生恐懼時,汗水從肝而出;身體過度勞累時,汗水從脾而出。因此,無論春秋冬夏四季,陰陽失調而生疾病,皆因過度耗用所致,這是常見的道理。

出汗會導致精氣外洩、陽氣耗損,因而引發疾病。所以,在春夏秋冬四季之中,無論陰或陽(春夏屬陽,秋冬屬陰),所有疾病的產生,都是因為過度消耗精氣所導致,這是很自然的現象。(此段原文舊誤歸於《經脈別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