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六 (8)

回本書目錄

卷六 (8)

1. 異法方宜論(五十)

黃帝問曰:醫之治病也,一病而治各不同,皆愈何也?岐伯曰:地勢使然也。東方者,天地之所始生也,魚鹽之地,海濱傍水,其民食魚而嗜咸,黑色而疏理,皆安其處,美其食。魚者使人熱中,咸者勝血,其病皆為癰瘍,其治宜貶石,故砭石者,亦從東方來。砭,音邊。

白話文:

黃帝問道:醫者治療疾病,每種病症的治療方法都不一樣,但都能治癒,這是什麼原因?岐伯回答說:這是因為地理環境的影響。東方是天地萬物誕生的地方,有魚鹽之地、海濱水域,那裡的人們以魚為食,喜好鹹味,膚色黝黑,毛髮稀疏,都安於自己的環境,喜歡自己的飲食。魚類會讓人體內生熱,而鹹味會使血液旺盛,所以他們容易患上癰疽等疾病。治療這些疾病的方法應該是祛除熱石,因此,用砭石進行治療的方法也是起源於東方。「砭」字讀作「邊」。

血熱蒸發,汗孔常開,故其理疏。感冒風寒,閉其營衛,格阻不行,則生臃腫,瘀熱蒸腐,則成癰瘍。砭石,石針也。(《山海經》:高氏之山,有石如玉,可以為針)

白話文:

體內血液過熱會蒸發,使得汗孔經常打開,因此體質較虛弱。當受到風寒而感染,會阻斷體內的氣血運行,導致身體腫脹,瘀熱化膿腐壞後形成膿瘡。砭石就是一種石針。(《山海經》中記載:高氏之山有一種石頭像玉石,可以用來製成針)

西方者,金玉之域,沙石之處,天地之所收引也,陵居而多風,水土剛強,其民不衣而褐薦,華食而脂肥,邪不能傷其形體。其病生於內,其治宜毒藥,故毒藥者,亦從西方來。

白話文:

西方是盛產金玉、遍佈沙石的地方,是天地收斂萬物的地方。那裡的地勢高峻,常有強風,水土性情剛烈。那裡的人們不穿衣服,披著毛氈,常吃精緻食物導致肥胖,邪氣不能侵害他們的體魄。他們的疾病產生於內部,治療時應使用毒性強烈的藥物。因此,毒藥也從西方傳來。

風氣清涼,皮毛斂閉,不病外感而病內傷,故宜毒藥。

北方者,天地所閉藏之域也,其地高陵居,風寒冰冽,其民樂野處而乳食。臟寒生滿病,其治宜灸焫,故灸焫者,亦從北方來。

白話文:

北方是天地閉塞藏聚的地方,那裡地勢高、山陵多,氣候寒冷,當地的人們喜歡居住在野外,以畜牧為食。脾胃寒冷會導致腹部脹滿的疾病,治療時應該用艾灸溫暖,所以艾灸這種療法也是從北方傳來的。

乳酪寒滑助濕,易生脹滿之病,經絡凝澀,故宜灸焫。

南方者,天地所長養,陽之所盛處也,其地下,水土弱,霧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胕,致理而赤色。其病攣痹,其治宜微針,故九針者,亦從南方來。

白話文:

南方是天地養育的地方,陽氣充沛之地。那裡的土地肥沃,水土溫和,霧氣露水多。那裡的人們喜歡吃酸味和腥羶的食物,注重養生,所以皮膚紅潤。他們的疾病多為筋骨痠痛,治療時宜用細小的針,所以九針之法也來自南方。

濕熱熏蒸,多病骽足攣痹之證,故宜微針通其經絡,以泄濕熱。

中央者,其地平以濕,天地所以生萬物也眾,其民食雜而不勞。其病多痿厥寒熱,其治宜導引按蹺,故導引按蹺者,亦從中央出也。

白話文:

中國中部地區,土地平坦濕潤,是天地孕育萬物的場所,那裡的人民飲食多樣化而勞動不多。常見的疾病有虛弱、昏厥、寒症和熱症,適宜的治療方法是導引按蹺。因此,導引按蹺的療法也是起源於中國中部地區。

濕傷經絡,營衛不運,易生痿厥寒熱之證,故宜導引按摩,以通氣血。

聖人雜合以治,各得其所宜,故治所以異而病皆愈者,得病之情,知治之大體也。

聖人雜合諸法以治萬民,各得其方土之所宜。治之所以不同而病皆愈者,得病情而知治要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