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六 (7)

回本書目錄

卷六 (7)

1. 湯液醪醴論(四十八)

黃帝問曰:為五穀湯液及醪醴奈何?岐伯對曰:必以稻米,炊以稻薪,稻米者完,稻薪者堅。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能至完,伐取得時,故能至堅也。

白話文:

黃帝問:「如何製作五穀湯液和米酒?」

岐伯回答:「一定要用稻米,用稻草煮。因為稻米成熟完整,稻草堅韌。」

黃帝問:「為什麼這樣?」

岐伯說:「這是因為它們得到了天地和諧的滋養,生長在適宜的高低環境中,所以稻米才能長得完整;而稻草在適當的時候收割,所以才能如此堅韌。」

稻米得天地之和,高下之宜,故氣味完足。稻薪至草木蒼干之候,伐取得時,故莖葉堅實。

帝曰:上古聖人作湯液醪醴,為而不用何也?岐伯曰:自古聖人之作湯液醪醴者,以為備耳,故為而弗服也。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時至,服之萬全。

白話文:

皇帝問:上古的聖人們製作湯藥和美酒,為什麼做了又不服用呢?

岐伯回答:自古以來,聖人製作湯藥和美酒,是為了以備不時之需的,所以製作而不用服用。到了中古時代,人們的道德水準有所下降,邪氣經常出現,服用湯藥美酒可以保全自身。

湯液醪醴,行經發表之物,上古之人,道德純備,邪氣不傷,故為而弗服。中古之世,道德稍衰,邪氣有時而至,故服之萬全。

白話文:

熱湯、酒類和發汗的藥物,在古代道德修養完美的人身上,邪氣不會入侵,所以不需要服用這些東西。到了中古時代,人們的道德修養有所下降,邪氣偶爾會侵犯身體,所以服用這些東西可以保全健康。

帝曰:今之世不必已何也?岐伯曰:當今之世,必齊毒藥攻其中,鑱石針艾治其外也。

服湯液醪醴而病不必已者,以風氣不古,道德全衰,里邪傷其臟腑,必齊(齊與劑同。)毒藥攻其中,表邪傷其經絡,必用鑱石針艾治其外也。

白話文:

喝藥湯或酒漿,但病情未必會痊癒,原因在於風氣敗壞,道德淪喪,外邪已傷及臟腑,必須配合藥物攻擊內臟,而表邪侵襲了經絡,則必須用針灸來治療外在。

帝曰:形弊血盡而功不立者何也?岐伯曰:神不使也。帝曰:何謂神不使?岐伯曰:針石,道也,精神不進,志意不治,故病不可愈。今精壞神去,營衛不可復收,何者?嗜欲無窮,而憂患不止,精氣弛壞,營泣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白話文:

皇帝問:「身體虛弱、氣血耗盡,治療卻無效的原因是什麼?」岐伯回答:「是因為神氣沒有參與調理。」皇帝問:「什麼叫做神氣沒有參與調理?」岐伯答道:「針灸和藥物只是治療的方法,如果精神意志不參與,心意不專注,疾病就無法痊癒。現在精氣衰敗,神氣離散,營氣和衛氣無法再恢復平衡,為什麼?因為慾望無窮無盡,而憂患又無法停止,精氣因此衰敗損壞,營氣和衛氣便遠離身體,所以神氣離散,疾病也就無法痊癒。」

形弊者,毒藥所傷,血盡者,針石所瀉也。神不使者,神不為之用也。蓋營衛氣血之行,神使之也,針石之道,疏通營衛,而氣血之行,全憑神運,若精神不進,志意不治,雖用針石,而病不可愈。今其精壞神去,營衛不可復收,是何故也?以其嗜欲無窮,憂患不止,經絡臟腑,損傷虧敗,以致精氣弛壞,營泣(泣與澀同)。衛除,故神去之,而病不愈也。

白話文:

身體虛弱的人,大多是久病或被毒藥所傷,氣血耗盡的人,是過於用針灸或藥物治療的緣故。精神不振的人,是神不主宰身體所致。因為營衛氣血的運行,是由神來主宰的。針灸藥物只是疏通營衛,而氣血的運行全靠神的運化。如果精神意志薄弱,儘管使用針灸藥物,疾病也不會痊癒。如今,精氣衰敗,神氣離散,營衛不能恢復正常,這是為什麼呢?因為過度貪欲,憂患不斷,經絡臟腑遭受損傷,導致精氣疲憊,營氣阻塞,衛氣不足,所以神氣離散,疾病無法痊癒。

帝曰:夫病之始生也,極微極精,必先入結於皮膚,今良工皆稱曰病成,名曰逆,則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親戚兄弟,遠近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而病不愈者,亦何謂不早乎?

白話文:

皇帝說:疾病的最初發生時,異常微小精細,必定會先在皮膚上形成結塊,現在高明的醫生都稱之為疾病形成,叫做「逆」,這時候針灸和藥石都不能治療,再好的藥物也無法起效。現在高明的醫生都精通方法,嚴格遵守規律,即使親戚兄弟、遠近的人的呼喚聲每天都聽得到,五顏六色的東西每天都看得到,但疾病卻無法痊癒,這怎麼能說是求醫不早呢?

神不使者,病久邪深,而正氣已敗也。若夫病之始生,極微極精(精微,言其小也),必先入結於皮膚,未及經絡臟腑也。今之良工,見此新病,皆稱之曰病成,名之曰證逆,則針石不能治,良藥不能及也。病之不愈,無足為怪,以其為病久而治晚也,如此則其法數皆誤矣。

白話文:

如果神靈不派使者,說明病症時間長了,邪氣已深入,而正氣已經衰敗。至於疾病剛開始發作時,極為細微,必定會先進入皮膚,還沒有到達經絡、臟腑。現在的醫生,看到這種剛發生的新病,都說是病症已成形,稱為證候逆轉,這樣一來,針灸、藥物都不能醫治,良藥也沒辦法奏效。疾病不能痊癒,沒有什麼值得奇怪的,因為這些病症拖延很久才治療,這種做法完全錯誤。

今良工皆得其法,守其數,而且親戚兄弟之屬,地親而情切,論其處所遠近,則音聲日聞於耳,五色日見於目,是其證之新久逆順知之甚悉,而病不愈者,亦何得謂病期久遠,治之不早乎?此又何說也?

白話文:

當今的優秀醫生都掌握了治療方法,並嚴格遵守,而且親戚兄弟之間位置相近情感親密,討論病情時能及時瞭解病情的遠近、發展情況,對病情的變化了如指掌。但是,仍然有治不好的病,怎能說是因為病情已經延誤很久,沒有及時治療呢?這是什麼說法?

岐伯曰: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此之謂也。

此非關病久而治晚也,病為本,工為標,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正此謂也。

中古之治病,至而治之,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痹之病。十日不已,治以草蘇草荄之枝,本末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

白話文:

古代醫治疾病,在病情發作時立刻進行,用藥湯連續治療十天,以去除由風、寒、濕、熱、燥引起的八種病邪和五種痹症。十天後如果病情仍未見好轉,就改用蘇草和荄草的枝葉進行治療,配合藥物,內外兼顧,邪氣才會屈服。

中古治病,未能先事預防,病至而後治之,用湯液十日,以去八風五痹之病(八風,義見《靈樞·九宮八風》。五痹,義見「痹論」),服之可以萬全矣。若十日不愈,是病深也,乃治以草蘇草荄之劑(蘇,葉也。荄,根也),本標彼此為助,標本已得,邪氣乃服也。(本末即本標,標本已得,醫病相投也)

白話文:

古時候治療疾病,未能事前預防,等到生病後才治理,服用藥湯十天,可以消除八風和五痹之病(八風,指的是《靈樞·九宮八風》中的八種風邪;五痹,指的是「痹論」中提及的五種痹症)。服藥後可以完全康復。如果十天後仍未痊癒,是病症較深,就要使用蘇葉和蘇根的藥劑來治療(蘇,指蘇葉;荄,指蘇根)。這些藥材標本兼治,互相輔助,標本都得到治療,邪氣自然就會消退。(本末就是標本,標本都得到治療,意謂疾病得到相應的治療)

暮世之治病也則不然,治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不審逆從,病形已成,乃欲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逆從倒行,標本不得,邪氣淫泆,亡神失國。粗工凶凶,以為可攻,故病未已,新病復起。去故就新,乃得真人。帝曰:善。二段舊誤在「移精變氣論」。

白話文:

現代的醫治方法卻不然,他們治病不以四時為依據,不知道日月變化,也不判斷病邪是逆還是從。等到病情已經形成,才用細小的針灸治療身體的外部,用湯藥調治身體的內部。這樣逆從倒行,標本不相符,導致邪氣充斥體內,損傷神氣,失去對身體的掌控。庸醫們兇猛蠻幹,以為可以用攻伐的方法治病,所以病情還沒治好,新的疾病又發作了。只有放棄舊方法,採用新方法,才能成為真正的醫者。

黃帝說:你說得很好。這兩段話的錯誤之處在於「移精變氣論」中。

色以應日,脈以應月,色之變化,以應四時之脈(「玉版論要」語),不知色脈,是不本四時,不知日月也。容色見上下左右,上為逆,下為從,女子右為逆,左為從,男子左為逆,右為從(「玉版論要」語),不知容色,是不審逆從也。

白話文:

一個人的氣色和日子的好壞相關,脈象和月份有關;氣色的變化又能顯示季節變化的脈象(《玉版論要》)。如果不知曉氣色和脈象,就等於不明白四季更替,也不懂得日月運行。

一個人的面容可分為上下左右四個方位,上部為逆,下部為從;女性以右側為逆,左側為從;男性以左側為逆,右側為從(《玉版論要》)。如果不瞭解面容的這些部位,也就不能分辨出順逆。

病形已成,是當針石治其外,毒藥治其內,乃欲以微針治其外,湯液治其內,逆從倒行,則標本不得,邪氣不服,淫泆而害正氣,以至亡神而失國(《呂氏春秋》以氣為民,以身為國)。粗工凶凶,見微針湯液不能勝任,以為邪旺可攻,正氣愈敗,於是故病未已,新病復起,則事愈壞矣。是必去其故而復其新,乃得成其為真人,不然則竟登鬼籙矣。

白話文:

當疾病已經形成時,應該使用針灸來治療外表,使用毒藥來治療內部。如果想要用細小的針灸來治療外表,用湯藥來治療內部,這是逆道而行,就會導致標本不分,邪氣無法制服,反而會侵害正氣,最後導致生命消亡(《呂氏春秋》中將氣比喻為人民,將身體比喻為國家)。

庸醫往往兇狠無能,看到細小的針灸和湯藥無法奏效,就以為邪氣強盛需要強攻,結果正氣更加虛弱,於是舊病未癒,新病又起,情況反而更加糟糕。

因此,必須去除舊病,恢復正氣,才能成為真正的健康人。否則,最終只能落得死亡的結局。

2. 移精變氣論(四十九)

黃帝問曰:余聞古之治病,惟其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今世治病,毒藥治其內,針石治其外,或愈或不愈,何也?

白話文:

黃帝問道:「我聽說古代的醫術,主要靠轉移精氣,並通過祝禱來治療疾病。而現在的醫術,卻用毒藥治療內部疾病,用針灸和砭石治療外部疾病,有的能治好,有的卻治不好,這是為什麼呢?」

移精變氣,可祝由而已,謂移變其精氣,可祝告病由,以符咒療之而已也。

岐伯對曰:往古人居禽獸之間,動作以避寒,陰居以避暑,內無眷慕之累,外無伸宦之形,此恬H憺之世,邪不能深入也。毒藥不能治其內,針石不能治其外,故可移精變氣,祝由而已。

白話文:

岐伯回答說:遠古的人生活在禽獸之間,行動以躲避寒冷,住在陰涼的地方以躲避暑熱,內心沒有牽掛,外表沒有追求官位的樣子。這是一個安然自得的時代,邪氣不能深入其中。有毒的藥物無法治療他們的內臟,針灸和砭石也無法治療他們的表面,所以只要祝禱和符咒就能改變他們的精神和氣息,治癒疾病。

伸宦,求伸於宦場也。

當今之世不然,憂患緣其內,苦形傷其外,又失四時之從,逆寒暑之宜,賊風數至,虛邪朝夕,外傷空竅肌膚,內至五臟骨髓,小病必甚,大病必死,故祝由不能已也。

白話文:

當今時代不同以往,憂慮煩惱從內心而生,奔波勞苦損傷身體,再加上不順應四時節氣,違反寒暑規律,邪風時常侵襲,虛弱邪氣日夜作祟,從外部影響空竅和皮膚,從內部達到五臟骨髓,小病必定加重,大病必定致命,所以祝由術也無法治癒。

虛邪,即賊風也。

拘於鬼神者,不可與言至德,惡於針石者,不可與言至巧,病不許治者,治之無功矣。帝曰:善。

今世之病,宜針石不宜祝由,若欲以上古之祝由而治今世之大病,是拘於鬼神而惡於針石也,不可與言至德之大,至巧之微矣。惡於針石,是病不許治也,既不許治,則病必不治,雖強治之,亦無功矣。(此段舊誤在「五臟別論」)

白話文:

當代的疾病,應該用針灸和藥物治療,不適合用巫術。如果想用上古時期的巫術來治療當今的重症,這就表示拘泥於鬼神迷信,厭惡針灸和藥物,不可能理解醫術的最高境界和細微的技巧。厭惡針灸和藥物,就等於不準許治療疾病。既然不準許治療,疾病肯定無法痊癒,即使勉強治療,也無濟於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