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六 (6)

回本書目錄

卷六 (6)

1. 本病論(四十七)

黃帝曰:五臟相通,移皆有次,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五臟而當死,是順傳所勝之次。

白話文:

黃帝說:人體五臟相連,轉移有順序,如果五臟有病,就會傳給它所剋制的那一臟。如果不治療,依循這個規律,三月或六月,或三日或六日,傳遍五臟,就會死亡。這就是疾病順著五臟相剋的順序傳播的過程。

五臟相通,其彼此移轉,皆有次第,緣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不治,法三月若六月,若三日若六日,傳遍五臟而當死,遞相剋賊,以至殞命,是順傳所勝之次第也。

白話文:

五臟相互聯繫,它們彼此傳遞病邪,都有特定的順序。由於五臟有病,就會依次傳遞到它們所勝克的臟腑。如果不治療,按照三個月或六個月、三天或六天的時間,病邪就會傳遍五臟而導致死亡。依次相剋相賊,直到生命終結,這就是按所勝的順序傳遞病邪的結果。

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傳之於其所勝,氣舍於其所生,死於其所不勝。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

白話文:

五臟接收到氣,是由其所生的臟腑傳遞而來,再傳遞到其所剋制的臟腑。氣寄存在於其所生的臟腑,卻會被其所不能剋制的臟腑所剋制。當一個人生病快要死去時,氣會逆行,傳遞到其所不能剋制的臟腑,最後導致死亡。這是因為氣逆行,才導致死亡。

五臟受氣於其所生,己所生也。傳之於其所勝,己所克也。氣舍於其所生,生己者也。死於其所不勝,克己者也。病之且死,必先傳行,至其所不勝病乃死,遇克賊也。此言氣之逆行也,故死,在五臟相移為順傳,在此臟被克者,為逆行也。

白話文:

五臟的氣息從其所屬的五行中獲得,也就是五行中它相生的那一個。氣息傳遞給它相剋的那一個五行,也就是五行中它所剋制的。對五臟來說,氣息停留在它相生的那個五行,是它相生的五行對它的養育;而氣息一旦傳遞到它所剋制的五行,即它相剋的五行對它的壓制。當五臟遭到它不能剋制的五行壓制時,就會生病。一個人生病快死的時候,氣息一定會先傳遞出去,之後才能到達它所不能剋制的五行處,這時人就會死亡,因為這就表示它遇到了剋制它的五行。這句話描述了氣息的逆行,因此會導致死亡。在五臟之間,氣息順利地按照相生相剋的順序傳遞,但在某一個臟腑被剋制時,氣息就會逆行。

肝受氣於心,傳之於脾,氣舍於腎,至肺而死,心受氣於脾,傳之於肺,氣舍於肝,至腎而死,脾受氣於肺,傳之於腎,氣舍於心,至肝而死,肺受氣於腎,傳之於肝,氣舍於脾,至心而死,腎受氣於肝,傳之於心,氣舍於肺,至脾而死,此皆逆死也。一日一夜五分之,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

白話文:

肝臟從心臟接收氣,傳遞給脾臟,氣藏於腎臟,最後到肺部而結束。心臟從脾臟接收氣,傳遞給肺部,氣藏於肝臟,最後到腎臟而結束。脾臟從肺部接收氣,傳遞給腎臟,氣藏於心臟,最後到肝臟而結束。肺部從腎臟接收氣,傳遞給肝臟,氣藏於脾臟,最後到心臟而結束。腎臟從肝臟接收氣,傳遞給心臟,氣藏於肺部,最後到脾臟而結束。這些都是人體氣機逆行的狀態,如果出現這種情況,則屬於死亡的徵兆。一個日夜分為五分,這種氣機逆行的表現可以用來預測死亡的時間早晚。

故曰別於陽者,知病從來,別於陰者,知死生之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

此詳次上文之義。一日一夜五分之,以配五臟,寅卯為木,巳午為火,申酉為金,亥子為水,辰戌丑未為土,此所以占死生之早暮也。言知至其所困而死,知其死於所不勝也。(別於陽者四語,與「陰陽別論」重)

白話文:

上面文章的內容詳細說明如下:

將一天一夜分為五部分,對應五臟:

  • 寅時、卯時屬木
  • 巳時、午時屬火
  • 申時、酉時屬金
  • 亥時、子時屬水
  • 辰時、戌時、醜時、未時屬土

這些時辰可以預測生死的時間。如果你知道哪個時辰會對應到你的身體虛弱時刻,就能預知你會死於那個時辰的病症。(這四句話與「陰陽別論」中的內容重複,但不同於「陽者四語」的內容。)

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客於人,使人毫毛畢直,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可汗而發也。或痹不仁腫痛,當是之時,可湯熨及火灸刺而去之。弗治,病入舍於肺,名曰肺痹,發咳上氣。

白話文:

因此,風是百病之源。現在風寒侵入人體,會讓人渾身發冷,皮膚封閉而發熱。這時,可以通過發汗來解除。或者出現麻木、腫痛,這時可以使用熱敷和艾灸針灸的方法來治療。如果不治療,病情就會深入肺部,稱為肺痹,表現為咳嗽和氣喘。

百病皆緣風閉皮毛,郁其裡氣而成,是故風者,百病之長也。今風寒初客於人,使人灑然振悚,毫毛畢直,孔竅收斂,皮膚閉而為熱,當是之時,風則傷其衛氣,寒則傷其營血,病在營衛,可汗而發也(仲景《傷寒》,傷寒用麻黃湯,中風用桂枝湯,義本諸此)。

白話文:

所有疾病都跟風閉塞皮毛有關,鬱積在體內變成疾病,所以風是百病之首。現在風寒剛侵入人體,讓人感到身體發冷顫抖、汗毛豎起、孔竅收縮、皮膚閉合而發熱,在這種情況下,風會損傷人體的衛氣,寒會損傷營血,疾病發生在營衛之間,可以通過發汗的方式治療(根據仲景的《傷寒論》,傷寒用麻黃湯,中風用桂枝湯,原理就是基於此)。

或皮膚𤺽痹不仁,則成風痹之證,肌肉臃腫作痛,則成瘡瘍之證,所謂病成而變也(「脈要精微論」語),當是之時,可以湯熨(藥湯熏洗,藥袋熏烙),及火灸刺而去之(燔針、灸艾)。皮毛者,肺之合也(肺主皮毛),弗治,則病自皮毛入舍於肺,名曰肺痹。(肺氣閉塞),肺金壅阻,發咳上氣,此表邪內傳,侵傷五臟之始也。

白話文:

如果皮膚出現麻痺、疼痛等症狀,稱為「風痹證」;如果肌肉腫脹、疼痛,則稱為「瘡瘍證」。這是一種由疾病演變而來的病症(根據《脈要精微論》)。這個時候,可以採用藥湯燻洗、藥袋燻烙、燔針、灸艾等方法來治療。

皮膚和毛髮是與肺臟相應的器官(肺臟負責皮毛功能)。如果不加以治療,疾病會從皮毛蔓延至肺臟,稱為「肺痹」(肺氣閉塞)。肺氣受阻,導致咳嗽、氣喘,這是外邪侵入身體,損傷五臟的開始。

(皮毛外閉,裡氣郁遏,則臟病發作,非風寒之內入五臟也)

弗治,肺即傳而行之肝,病名曰肝痹,一名曰厥,脅痛出食,當是之時,可按若刺耳。

五臟有病,則各傳其所勝,在肺弗治,肺即傳而行之於肝,金剋木也,病名曰肝痹(肝氣閉塞),一名曰厥,脅痛出食。以肝膽同氣,脈行脅肋,肝氣痹著,經脈不行,故氣阻而脅痛。肝病則陷,膽病則逆,膽木上逆,而刑胃土,容納失職,故嘔吐出食。升降倒行,是以名曰厥逆也。當是之時,可按摩針刺而愈之耳,猶未為晚也。

白話文:

五臟生病後,會互相傳染到自己剋制的臟器上。如果肺部有病,就會傳染到肝臟,因為金屬剋制木頭,這種病症稱為「肝痹」(肝氣閉塞),也叫「厥」,會出現肋骨疼痛和嘔吐食物的症狀。

這是因為肝和膽屬於同一系統,經絡通過肋骨和兩脅,如果肝氣瘀堵,經絡不通,會導致氣血運行受阻,從而肋骨疼痛。肝臟生病會導致虛寒,膽囊生病會導致上逆,膽氣上逆會剋制脾胃,導致脾胃運化失常,所以會嘔吐食物。

升降失衡,所以稱為「厥逆」。此時,可以使用按摩或針灸療法治療,還不算太晚。

弗治,肝傳之脾,病名曰脾風,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

在肝弗治,肝傳之脾,木剋土也,病名曰脾風(脾為風木所傷),發癉,腹中熱,煩心,出黃。以脾為濕土,濕傳於胃,戊土上逆,君相二火,不得下根,火鬱熱發,故腹中癉熱,心內郁煩。風木隨脾土左升,脾土濕陷,風木抑遏,故發黃色,緣木主五色,入土化黃也。當此之時,可按可藥可浴而已,猶未為晚也。

白話文:

若不治療肝臟,肝病會傳染到脾臟,這稱為「脾風」(脾臟受風木所傷),會出現發燒、腹部灼熱、心煩不安、小便黃等症狀。由於脾臟為濕土,濕氣會傳染給胃,戊土會上逆,導致君火(心火)和相火(腎火)無法往下運行,火氣鬱積而發熱,所以腹部會發燒且心煩意亂。風木會跟著脾臟的濕土往上升,而脾土濕陷,被風木壓制,因此小便會呈現黃色,因為木主五色,進入土中會化為黃色。此時,可以用推拿、藥物或是泡澡等方式治療,還不至於太遲。

弗治,脾傳之腎,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當此之時,可按可藥。

在脾弗治,脾傳之腎,土剋水也,病名曰疝瘕,少腹冤熱而痛,出白,一名曰蠱。以濕土剋水,寒凝氣聚,則成疝瘕。風木不達,溫氣鬱遏,故少腹冤熱而痛(冤,郁也)。木鬱下泄,腎水失職,故白液淫泆,出於溺孔。一名曰蠱,蠱者,物腐蟲生,日見剝蝕也。當此之時,可按可藥,猶未為晚也。

白話文:

如果脾臟沒有得到調理,脾毒就會傳到腎臟,因為土能克水,這種病叫做疝瘕,症狀是下腹部疼痛、灼熱,排出白色液體,也叫「蠱」。

由於濕土克水,寒氣凝結,氣血瘀積,就會形成疝瘕。風木之氣不能疏通,溫熱之氣鬱結不通,所以下腹部疼痛、灼熱(「冤」指鬱結不通)。

木氣鬱結向下宣洩,腎水就會失職,所以白色液體大量流出,從尿道排出。這種病也叫「蠱」,因為就像腐物生蟲,日漸消蝕。

在這種情況下,還可以通過針灸或藥物治療,還不算太晚。

弗治,腎傳之心,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當此之時,可灸可藥。弗治,滿十日,法當死。瘛,音熾。

在腎弗治,腎傳之心,水剋火也,筋脈相引而急,病名曰瘛,以心主脈,火被水賊,筋脈不暢也。當此之時,可灸可藥,猶未為晚也。此而弗治,滿十日,法當死,緣臟氣再周,不過十日之內,五臟氣盡,不可活矣。

白話文:

腎臟如果不能發揮功能,會影響到心臟,因為水氣剋制火氣。因此,經絡會相互牽引而緊繃,產生「瘛」病。由於心臟控制脈絡,火氣被水氣所侵害,導致經絡不順暢。此時,可以使用針灸或藥物治療,還不至於太晚。如果不及時治療,超過十天,病人將難逃一死。原因是,臟腑的氣血會再次循環,超過十天,五臟的氣血就會耗盡,無法存活。

腎因傳之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發寒熱,法當三日死。此病之次也。故病久則傳化,上下不並,良醫弗為。病久則傳化三句,舊誤在「生氣通天論」。

白話文:

腎臟傳病給心臟,心臟又將病傳回肺部,會產生寒熱症狀,通常在三天內死亡。這是疾病的嚴重階段。如果疾病拖延太久,就會產生傳變,上下的症狀不一致,即使是名醫也無能為力。

腎因傳之於心,心即復反傳而行之肺,火剋金也,肺氣鬱蒸,外發寒熱,一臟再傷,法當三日死矣(《難經》:一臟不再傷,七傳者死)。此五臟相傳之次也。故病久則必相傳化,及其五臟皆敗,上下不並(並,交也),則精神離散,氣血崩亡,良醫於此,弗能為也。

白話文:

腎臟的疾病傳至心臟,心臟又反過來傳給肺臟,這是火剋金的道理。肺臟之氣鬱積蒸發,就會表現為身體發出寒熱。一個臟腑受到兩次傷害,按照病理法則會在三天內死亡(根據《難經》記載,一個臟腑如果受到兩次傷害,傳遍七個臟腑就會死亡)。這是五臟受病依序傳遞的順序。因此,疾病拖延久了,一定會相互傳遞轉化,等到五臟都衰敗了,身體上下失去聯繫,精神就會渙散,氣血崩潰,即使是良醫也無能為力了。

然其卒發者,不必治於傳,或其傳化有不以次。不以次入者,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故令人有大病矣。因而喜,大虛則腎氣乘矣,怒則肺氣乘矣,恐則脾氣乘矣,悲則心氣乘矣,憂則肝氣乘矣。此其道也。故病有五,五五二十五變,及其傳化,傳乘之名也。卒,音猝。

白話文:

然而,那些突然發生的疾病,不一定按照經絡傳變的規律出現,或者經絡傳變的順序有所不同。如果經絡傳變的順序被打亂,可能是憂鬱、恐懼、悲傷、喜悅、憤怒等情緒因素導致,使經絡傳變無法按照正常的順序進行,從而引起嚴重的疾病。因此,喜悅會導致腎氣過旺,憤怒會導致肺氣過旺,恐懼會導致脾氣過旺,悲傷會導致心氣過旺,憂鬱會導致肝氣過旺。這就是疾病發生的機理。由此可見,疾病有五種基本類型,五種基本類型相結合形成二十五種病變,這些病變就是經絡傳變和傳乘的結果。這裡所說的「卒」,讀作「猝」,表示突然發作。

五臟各傳其所勝,故治於其所傳,然其卒發者,則不必治於其所傳,以其卒發,未及內傳,或其傳化有不以次者也。不以次入者,五情內傷,憂恐悲喜怒,令不得以其次也。傳不以次,必緣傷深,故令人有大病矣。

白話文:

五臟各有相生的順序,所以應該針對順序來治療。但是突然發作的疾病,不一定需要針對順序來治療。因為突然發作的疾病,可能還沒有傳遞到其他臟腑,或者傳遞的順序不按正常的順序。不按照順序發作的原因,可能是五情內傷,如憂鬱、恐懼、悲傷、喜悅、憤怒等,導致臟腑失衡,無法按照正常的順序運行。如果傳遞的順序不正常,必定是傷得太深,所以會導致嚴重的疾病。

蓋病本以次傳也,因而喜傷心火,心火大虛,則腎氣乘之矣,怒傷肝木,則肺氣乘之矣,恐傷腎水,則脾氣乘之矣,悲傷肺氣,則心氣乘之矣,憂傷脾土,則肝氣乘之矣,此其相乘之道也。故五臟相乘,每臟有五病,五五二十五病(《難經》:一脈十變,義與此同)。及其傳化,遷變無常,總皆傳其所乘之謂也。

白話文:

疾病的發生本來是有規律可循的。其中,喜傷心火,心火過虛,腎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疾病;怒傷肝木,肺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疾病;恐傷腎水,脾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疾病;悲傷肺氣,心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疾病;憂傷脾土,肝氣就會乘虛而入導致疾病。這便是臟器相乘的原理。因此,五臟相乘,每一個臟器都有五種疾病,總共有五乘五,就是二十五種疾病(《難經》中記載:「一脈有十種變化」,其意思與此相同)。至於疾病的傳變和演化,變化無常,但總歸是傳遞到乘虛而入的臟器的疾病上。

(舊本此篇誤在「玉機真臟論」。詳其文理,與「標本病傳論」義同,而非一篇。「本病論」原亡,取此篇補之)

白話文:

(本篇原先誤收錄於「玉機真臟論」。仔細推敲文意,與「標本病傳論」的意義相符,並非獨立一篇。「本病論」原本佚失,因此採用本篇補齊。)

故地之濕氣,感則害皮肉筋脈,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天之邪氣,感則害人五臟。邪風之至,疾如風雨,善治者治皮毛,其次治肌膚,其次治筋脈,其次治六腑,其次治五臟,治五臟者,半死半生也。此段舊誤在「陰陽應象論」。

白話文:

不同的地區蘊藏著不同的濕氣,感染了濕氣,就會損害皮肉筋脈。水穀的寒熱,感染了就會損害六腑。天上的邪氣,感染了就會損害人的五臟。邪風到來,疾如風雨,醫術高明的醫生會治療皮毛,其次是治療肌膚,其次是治療筋脈,其次是治療六腑,其次是治療五臟。治療五臟的,通常是半死半活的狀態。這段話原本的錯誤出在「陰陽應象論」中。

地之濕氣,感則害於皮肉筋脈而已,水穀之寒熱,感則害於六腑而已,天之邪氣,感則自皮毛而內傳,害人五臟,由表達里,凡肌膚筋脈六腑之屬,無所遺漏也。邪風之至,疾如風雨,內傳至速也。善治者治皮毛,不俟其入肌膚也,其次治肌膚,不俟其入筋脈也,其次治筋脈,不俟其入六腑也,其次治六腑,不俟其入五臟也,其次治五臟,則根本損傷,已太晚矣。治五臟者,難保十全,半死半生也。

白話文:

大地濕氣入侵人體,只會傷及皮、肉、筋、脈而已。食物的寒熱入侵人體,只會傷及六腑。至於來自天空的邪氣,入侵人體會由皮膚毛孔進入,並傳至內部,傷害五臟六腑,遍及四肢軀幹,無處不在。邪風侵襲時,速度快如風雨,迅速深入體內。善於治療的人,會在邪氣進入皮毛時就治療,不等到它進展到肌肉皮膚。其次是治療肌肉皮膚,不等到它侵犯筋脈。再其次是治療筋脈,不等到它侵入六腑。再其次是治療六腑,不等到它傷害五臟。若等到五臟受傷再治療,那已經是根本受損,為時已晚。要想完全治好五臟,很難保證一定能成功,只能是死裡逃生,半死半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