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六 (5)

回本書目錄

卷六 (5)

1. 標本病傳論(四十六)

黃帝問曰:病有標本,刺有逆從奈何?岐伯對曰:凡刺之方,必別陰陽,前後相應,標本相移,逆從得施。故曰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本,有其在本而求之於標,有其在標而求之於本。故治有取標而得者,有取本而得者,有逆取而得者,有從取而得者。

白話文:

黃帝問道:疾病有標證和本證,針灸時如何選擇正逆手法?

岐伯回答說:所有針刺的方法,都必須分辨陰陽,前後相應,標本相互轉化,正逆手法才能適當地應用。

所謂的有標證就在標證求治,有本證就在本證求治,有本證也可能通過治療標證而治癒,有標證也可能通過治療本證而治癒。

因此,治療方法中有標本兼顧的,有專治本證的,有采用逆刺手法的,也有采用順刺手法的。

凡刺之法,必別陰陽,陰陽之氣,前後相應,標本相移,審其針刺之宜忌,而後逆從得施而無誤(下文逆取、從取是也)。病有標本,求而取之,各有所得,是分逆從。逆取者,取之於標也,從取者,取之於本也。

白話文:

針灸時,必須區分陰陽。陰陽的氣息,會前後相應、標本相互影響。要仔細判斷針刺的適宜與禁忌,才能因應不同情況而施針,避免錯誤。(這裡的「逆取」和「從取」,就是因應不同情況而施針的方法。)

疾病有標本之分,取穴時要針對病情的部位和根源。分為逆取和從取。逆取是針對標症取穴,從取是針對病根取穴。

知逆與從,正行無問,知標與本,萬舉萬當,不知標本,是謂妄行。夫陰陽逆從標本之為道也,少而多,淺而博,小而大,可以言一而知百病之害。以淺而知深,察近而知遠,言標與本,易而勿損。

言標本逆從之道,不可不知也。

白話文:

辨別逆性和順性,正確施治不需多問。理解標本關係,萬事都能得當。不懂標本,那就是胡亂治療。陰陽逆順、標本之法,從少到多、從淺到深、從小到大,可以舉一而知百病的害處。通過淺顯的現象瞭解深層的病理,觀察近處的情況瞭解遠方的變化,掌握標本關係,方法簡單而不傷身。

治反為逆,治得為從。先病而後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調之,乃治其他病。先熱而後生病者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生煩心者治其本,先病而後生中滿者治其標,小大利治其本,小大不利治其標,先小大不利而後生病者治其本。

白話文:

如果病症從內而外反發,治療時要控制它的根源。如果先生病,然後才發生逆反現象,治療時要處理病根。如果先發生逆反現象,然後才患病,也治療病根。如果先受寒,然後才發病,要治療病根。如果先生病,然後才受寒,治療時要處理病根。如果先生病,然後出現腹瀉,也要處理病根。必須要調理好這些病根,才能治療其他疾病。

如果先發熱,然後才發病,要治療病根。如果先發熱,然後出現腹脹,就要治療症狀。如果先腹脹,然後出現心煩,治療時要處理病根。如果先生病,然後出現腹脹,就要治療症狀。如果是腹瀉頻率較高、量較大,治療時要處理病根。如果腹瀉頻率較低、量較少,則治療症狀。如果先腹瀉,然後才生病,治療時要處理病根。

治與病反為逆,治與病得為從。先病而後逆者,逆由病生,則治其本。先逆而後病者,病由逆生,則治其本。先寒而後生病者,寒為本也,則治其本。先病而後生寒者,病為本也,則治其本。先病而後泄者,病為本也,則治其本。先泄而後生他病者,泄為本也,則治其本。凡此必且調之,令其本愈,乃治其他病。

白話文:

治療的方向與病相反是逆向,治療的方向與病一致是順應。先有病再有逆症的,逆症是因病而生,就要治療病的根源。先有逆症再有病的,病是因為逆症而生,就要治療逆症的根源。先有寒氣再生病的,寒氣是根源,就要治療寒氣。先生病再產生寒氣的,病是根源,就要治療病。先生病再拉肚子的,病是根源,就要治療病。先拉肚子再產生其他疾病的,拉肚子是根源,就要治療拉肚子。凡是這些情況,都必須先調養根源,等到根源治癒了,再治療其他的疾病。

若先熱而後生病者,熱為重,則治其本。先熱而後生中滿者,中滿為重,則治其標。先中滿而後生煩心者,中滿為重,仍治其本。先病而後生中滿者,中滿為重,則治其標。小大利(小便、大便),則他病為重,但治其本。小大不利,則他病為輕,必治其標,以小大不利,諸病之標,而所關甚巨,不得不先也。

小大不利而後生他病者,則小大為重,必治其本,以小大不利,諸病之本,雖雜證叢生,皆在所緩也。

白話文:

如果一個人先有熱症,後出現其他疾病,則以治療熱症為主。如果先有熱症,後出現腹脹,則以治療腹脹為主。如果先有腹脹,後出現心煩,則仍然以治療腹脹為主。如果先有其他疾病,後出現腹脹,則以治療腹脹為主。如果小便和大便正常,則其他疾病較為嚴重,應主治其他疾病。如果小便和大便不正常,則其他疾病較為輕微,應先治療腹脹,因為小便和大便不正常是許多疾病的徵兆,必須優先處理。

人有客氣有主氣,病發而有餘,本而標之,先治其本,後治其標,病發而不足,標而本之,先治其標,後治其本。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並行,甚者獨行。

白話文:

人的身體有客氣(外邪)和主氣(本身正氣),發病時若外邪過剩,應先治療正氣(本),再治療外邪(標);若正氣不足,應先治療外邪(標),再治療正氣(本)。仔細觀察病情輕重,根據情況調整治療方法,輕微時可以同時治療,嚴重時應專注治療。

人有客氣有主氣,主為本,客為標,本宜急而標宜緩也,但有虛實之分,不可拘也。病發而有餘,則先本而後標,病發而不足,則先標而後本。謹察間甚,以意調之,間者標本並行,以其病輕也,甚者標本單行,以其病重也。

夫病傳者,心病先心痛,一日而咳,三日脅支滿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三日不已死,冬夜半,夏日中。

白話文:

人體有表面的客邪和內在的主氣。主氣是根本,客邪是外因,應優先治療根本,緩治外因。但也要區分虛實,不能一概而論。

若病情發展有餘,先治根本再治外因。若病情發展不足,先治外因再治根本。

仔細觀察病情輕重,用思慮調配治療。病情輕者,標本並治。病情重者,標本單獨治療。

凡病必傳其所勝,心病先心痛,腎水克心火也。一日而咳,心火克肺金也。三日脅支滿痛,肺金克肝木也(肝位在脅,偏支滿痛)。五日閉塞不通,身痛體重,肝木克脾土也(膽木克胃,則上竅不通,肝木克脾,則下竅不通)。三日不已死,冬夜半,水滅火也,夏日中,火太亢也。

肺病喘咳,三日脅支滿痛,一日身重體痛,五日而脹,十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日出。

白話文:

任何疾病一定會傳導到它所剋制的臟腑:

  • 心臟有病會首先出現心痛,這是因為腎水剋制心火。
  • 一天內咳嗽不止,這是因為心火剋制肺金。
  • 三天內肋下脹痛,這是因為肺金剋制肝木(肝臟位於肋下,脹痛偏於右側)。
  • 五天內大小便不通,身體疼痛沉重,這是因為肝木剋制脾土(膽木剋制胃,則上焦不通;肝木剋制脾,則下焦不通)。
  • 三天以上不能痊癒則會死亡,冬天半夜是因為水滅火;夏天正午是因為火太旺盛。

肺病喘咳,心火克肺金也。三日脅支滿痛,肺金克肝木也。一日身重體痛,肝木克脾土也。五日而脹,膽木克胃土也。十日不已死,冬日入,金既衰也,夏日出,木將旺也。

肝病頭目眩脅支滿,三日體重身痛,五日而脹,三日腰脊少腹痛脛痠,三日不已死,冬日入,夏早食。

白話文:

肺部疾病導致喘咳,是心臟火熱剋制了肺臟金屬性。

三天的脅肋疼痛,是肺臟金屬性剋制了肝臟木屬性。

一天的身體沉重疼痛,是肝臟木屬性剋制了脾臟土屬性。

五天的腹脹,是膽臟木屬性剋制了胃臟土屬性。

十天以上不痊癒就會死亡,冬天(金屬性衰弱)來時,木屬性會旺盛起來。

肝病頭目眩脅支滿,肺金克肝木也。三日體重身痛,肝木克脾土也。五日而脹,膽木克胃土也。三日腰脊少腹痛脛痠,脾土克腎水也。三日不已死,冬日入,金已衰也(木無制故),夏早食,木將敗也。

脾病身痛體重,一日而脹,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十日不已死,冬人定,夏晏食。

白話文:

如果患有肝病,頭暈目眩,兩側肋骨以下脹滿,這是因為肺金剋制了肝木。

三天之後全身沉重疼痛,這是因為肝木剋制了脾土。

五天之後腹部脹大,這是因為膽木剋制了胃土。

三天之後腰部、脊椎、小腹疼痛,小腿痠痛,這是因為脾土剋制了腎水。

三天內症狀持續不退,會導致死亡,這是因為冬天金氣衰弱(無法剋制木氣),夏天吃得太早,木氣將要敗落。

脾病身痛體重,肝木克脾土也。一日而脹,膽木克胃土也。二日少腹腰脊痛脛痠,脾土克腎水也。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胃土克膀胱也。十日不已死,冬人定,水將旺也(水旺則滅火而侮土),夏晏食,土已衰也。

腎病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三日腹脹,三日脅支滿痛,三日不已死,冬大晨,夏晏晡。

白話文:

脾臟有病,身體疼痛虛弱,是因為肝屬木剋制脾屬土。

如果一天之內出現腹脹,是因為膽屬木剋制胃屬土。

如果兩天之內出現小腹、腰脊疼痛,小腿痠軟,是因為脾屬土剋制腎屬水。

如果三天之內出現背部、胸脅筋骨疼痛,小便不通,是因為胃屬土剋制膀胱。

如果十天之內病況未好轉,將會死亡。在冬天,水氣旺盛,會滅掉火氣並侵犯土氣。在夏天,飲食過多,土氣已經衰弱。

腎病少腹腰脊痛脛痠,脾土克腎水也(濕土鬱陷,肝木不升,淪於腎水,則腰腹痛,膝脛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胃土克膀胱也。三日腹脹,膀胱侮胃土也。三日脅支滿痛,胃土侮膽木也。三日不已死,冬大晨,水已衰也,夏晏晡,土正旺也。

胃病脹滿,五日少腹腰脊痛脛痠,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五日身痛體重,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夏日昳。

白話文:

腎病出現少腹、腰脊疼痛,腳脛痠痛,是因為脾土剋制腎水(脾土濕寒沉降,肝木不能升發,導致腎水受阻,就會出現腰腹痛,膝蓋和小腿痠痛)。

三天後出現背部和脊椎疼痛,小便閉塞,是因為胃土剋制膀胱(胃土對膀胱造成壓迫)。

三天後出現腹脹,是因為膀胱凌辱胃土(膀胱不受控制,影響胃土功能)。

三天後出現肋部和胸腔脹痛,是因為胃土凌辱膽木(胃土對膽囊造成壓迫)。

如果超過三天後病情沒有好轉,並且會在冬天的清晨加重,這是因為腎水已經衰弱了。而在夏天的傍晚加重,則是因為脾土正旺盛。

胃病脹滿,膽木克胃土也。五日少腹腰脊痛脛痠,脾土克腎水也。三日背𦛗筋痛小便閉,胃土克膀胱也。五日身痛體重,腎水侮脾土也。六日不已死,冬夜半後,木將旺也,夏日昳,土正盛也(日昳,午後日昃,土盛之時)。

膀胱病小便閉,五日少腹脹腰脊痛䯒痠,一日腹脹,一日身重體痛,二日不已死,冬雞鳴,夏下晡。

白話文:

胃部脹滿:膽屬木,剋制了胃屬土。

五天後出現小腹、腰脊痠痛和腿脛痠軟:脾屬土,剋制了腎屬水。

三天後出現背部筋脈痠痛和小便不暢:胃屬土,剋制了膀胱。

五天後全身痠痛沉重:腎屬水,侵犯了脾屬土。

六天後仍未緩解的話,可能會死亡:冬季後半夜,木氣將旺盛;夏季午後,土氣正旺盛。

膀胱病小便閉,胃土克膀胱也。五日少腹脹腰脊痛䯒痠,脾土克腎水也。一日腹脹,膀胱侮胃土也。一日身重體痛,腎水侮脾土也。二日不已死,冬雞鳴,水已衰也,夏下晡,土正旺也。(病傳之義,與《靈樞·病傳》相同)

諸病以次是相傳,如是者,皆有死期,不可刺。間一臟止,及至三四臟者,乃可刺也。

白話文:

**膀胱疾病導致小便閉塞:**這是胃土剋制膀胱的緣故。

五日內,小腹脹滿,腰部痠痛: 這是脾土剋制腎水的緣故。

一日內,腹脹: 這是膀胱反過來剋制胃土的緣故。

一日內,身體沉重,痠痛: 這是腎水反過來剋制脾土的緣故。

兩日內病情仍不緩解,就會死亡: 因為冬至時水勢衰退,夏季下午時土勢旺盛。

(疾病傳變的原理,與《靈樞·病傳》中所述相同)

間一臟止,隔臟相傳而止也。及至三四臟者,隔臟相傳,至三四臟而止也。《難經》:七傳者死,間臟者生。七傳者,傳其所勝也,間臟者,傳其所生也。一臟不再傷,故言七傳者死也,子母相傳,故言生也。

白話文:

每一次只傳遞到一個臟腑,隔一個臟腑後就會停止傳遞。如果傳遞到三四個臟腑,隔一個臟腑就會停止,傳遞到三四個臟腑後就會停止。《難經》說:傳遞七次的人會死,只傳遞一個臟腑的人會活。傳遞七次是指傳遞到與原本臟腑相剋的臟腑,只傳遞一個臟腑是指傳遞到與原本臟腑相生的臟腑。一個臟腑不會被重複傷害,所以說傳遞七次的人會死。相生相傳,所以說能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