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元御

《素問懸解》~ 卷六 (4)

回本書目錄

卷六 (4)

1. 病能論(四十四)

黃帝問曰:有病心腹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為何病?岐伯對曰:名為鼓脹。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治之以雞矢醴,一劑知,二劑已。帝曰:其時有復發者何也?岐伯曰:此飲食不節,故時有病也。雖然其病且已時,固當病氣聚於腹也。此段舊誤在「腹中論」。

白話文:

黃帝問道:患有心腹脹滿的疾病,早上吃了東西,晚上就吃不下,這是什麼病?岐伯回答:稱為鼓脹。黃帝說:怎麼治療呢?岐伯說:用雞糞酒來治療,服用一劑就知道效果,兩劑就會痊癒。黃帝說:為什麼還會復發呢?岐伯說:這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所以偶爾會發病。儘管在發病後很快就會好轉,但病氣還是會聚集在腹中。這段原文在「腹中論」中寫錯了。

心腹痞滿,旦食則不能暮食,此水旺土濕,中氣不運,脾陷不能消,胃逆不能納也,病名鼓脹。雞矢醴(仲景雞矢白散,即此),利水泄濕,疏通小便,濕去則滿消食下,鼓消脹平,故一劑其效可知,二劑其病全已。病已而時有復發者,此愈後飲食不節,傷其脾胃,故有時病發也。

白話文:

腹部脹滿,早上吃不下東西,晚上也不能吃,這是因為水氣過旺,脾臟受濕,體內氣機不通暢,脾臟虛弱無法消化食物,胃氣上逆無法吸收食物,這就是鼓脹病。可以用雞矢白散來治療,它可以利水化濕,疏通小便,濕氣排出去之後就能消除腹脹,脹滿平復。所以只要吃一劑藥,就能見效,兩劑藥就能完全治癒。但是有些人治癒後又會復發,這是因為飲食不節制,損傷了脾胃,所以會偶爾發病。

雖緣愈後調攝不善,而其先病且已時,固當病氣聚於腹中,舊根未絕,是以一傷即發也。

帝曰:有病脅下滿氣逆,二三歲不已,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曰息積,此不妨干食,不可灸刺,積為導引服藥,藥不能獨治也。此段舊誤在奇病論。

白話文:

皇帝問:有人患有肋骨下方脹滿,氣息逆亂,二三年不曾痊癒,這是什麼病?

岐伯回答:這種病名為息積,不會影響進食,不能用灸法和針刺治療。治療方法是透過按摩引導氣血,配合服藥,藥物單獨不能治癒此病。這段記載過去誤載於《奇病論》中。

肺主氣,自右脅下行,脅下滿,氣上逆,此肺金不降。呼吸為息,息積者,肺氣之結積也(《難經》:肺之積,名曰急賁,即此)。積在右脅,不礙胃口,故不妨於食。此不可灸刺,宜積為導引行氣之法,兼以服藥,藥不能獨治也。

白話文:

肺臟主導人體的氣,氣從右肋下行。如果右肋下感覺脹滿,氣往上逆,這是因為肺氣失降。

呼吸就是呼吸,呼吸積滯,是肺氣鬱結所致(《難經》中說,肺氣鬱積,稱為急賁,就是指這個)。鬱積在右肋,不會影響胃口,所以不會影響進食。

這種情況不適合用灸刺治療,應該採用導引術行氣,配合服用藥物。單靠藥物不能治癒。

帝曰:人有身體髀股䯒皆腫,環臍而痛,是為何病?岐伯曰:病名伏梁,此風根也。其氣溢於大腸而著於肓,肓之原在臍下,故環臍而痛也。不可動之,動之為水溺澀之病也。

白話文:

皇帝問:有人身體的髀股腫脹,圍著肚臍疼痛,這是什麼病?

岐伯回答:這病名叫伏梁,是風寒的根源。風寒之氣充滿到大腸,沉降於肓,而肓的源頭在肚臍下方,所以圍著肚臍疼痛。不能讓病人四處走動,否則會病得更嚴重。

《難經》:心之積,名曰伏梁,起臍上,大如臂,上至心下,身體髀股䯒皆腫,環臍而痛,病名伏梁。緣肝木克賊脾土,中氣痞塞,心火莫降,故成伏梁積聚。此風木不能上達,根蟠於土位故也。其積聚之位,在於臍上心下之間,而其氣則溢於大腸而著於肓,心下膈上日肓(足少陰之肓俞也),肓之原在臍下,一氣相通,故環臍而痛也。

白話文:

《難經》:「心氣鬱積,叫做『伏梁』。從肚臍上方開始,大如手臂,向上延伸到心臟下方,身體、大腿、臀部都會腫脹,圍繞著肚臍疼痛,這就是『伏梁』病。」

因為肝屬木,剋制脾屬土,導致中氣阻滯,心火不能下降,所以形成伏梁的積聚。這是因為肝木之氣不能上升,根部纏繞在脾土之位。

積聚的位置在肚臍上方的心臟下方,而其氣息則溢出大腸,影響到膈膜上的肓俞穴(足少陰經的募穴)。肓俞的根源在肚臍下方,氣息相通,所以圍繞著肚臍疼痛。

此不可動之,若輕施攻下,而妄動之,則脾愈傷而肝愈陷,不能疏泄水道,必為水溺淋澀之病也。

帝曰:病有少腹盛,上下左右皆有根,此為何病?可治不?岐伯曰:病名曰伏梁。帝曰:伏梁何因而得之?岐伯曰:裹大膿血,居腸胃之外。不可治,治之每切,按之致死。帝曰:何以然?岐伯曰:此下則因陰,必下膿血,上則迫胃脘,生隔,挾胃脘內癰。此久病也,難治。居臍上為逆,居臍下為從,勿動亟奪。論在《刺法》中。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一種疾病,少腹脹滿,上下左右都有根源,這是什麼病?可以治療嗎?

岐伯回答:這種病叫伏梁。

黃帝問:伏梁是什麼原因引起的?

岐伯回答:大量膿血包裹在腸胃之外。這種病無法治療,治療反而會加重,按壓會導致死亡。

黃帝問:為什麼會這樣?

岐伯回答:這種病向下會導致陰部化膿出血,向上會壓迫胃脘,生出隔膜,伴有胃脘內部癰腫。這是久病難治的。靠近肚臍上部的是逆流,靠近肚臍下部的是順流,不要急於治療或強行去除。關於這種病的論述記載在《刺法》中。

少腹盛滿,上下左右皆有根,此亦脾陷肝遏,風木賊土之病,病亦名伏梁。肝脾郁迫,濕熱蒸腐,化生膿血,居於腸胃之外。不可治之,治之則愈劇(切,甚也),按之則致死。此其下則連於後門,必下膿血,上則迫於胃脘,生隔,挾胃脘之內癰。此非旦夕所成,乃久病也,最為難治。

白話文:

小腹腫脹飽滿,上下左右都有根,這是脾胃虛弱,肝氣鬱結,風濕熱邪侵襲的疾病,也叫「伏梁」。肝脾受阻,濕熱蒸騰腐爛,化膿生血,聚集在腸胃之外。這種病不能治療,治療反而會加重(極其嚴重),按壓它就會致命。這種病從下部連接到肛門,必定會流膿出血,從上部壓迫胃脘,形成橫膈膜腫脹,夾著胃脘內的膿腫。這種病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而是久病所致,最難治療。

其居臍上,在心脾之間為逆,恐其腐敗熏心也,其居臍下,在肝脾之間為從。不可輕易動之,使其正氣亟奪也。《刺法》,古書。(二段舊誤在「腹中論」)

白話文:

如果腹脹氣在肚臍上方,位於心脾之間,這是異常現象,擔心腹脹會導致心臟腐敗;如果腹脹氣在肚臍下方,位於肝脾之間,這是正常的現象。不可輕易移動腹脹氣,以免正氣受損。——《刺法》,古籍。(第兩段舊錯在「腹中論」中)

帝曰:人病胃脘癰者,診當何如?岐伯曰:診此者當候胃脈,其脈當沉細。沉細者氣逆,逆者人迎甚盛,甚盛則熱。人迎者,胃脈也,逆而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行,故胃脘為癰也。

白話文:

皇帝問:人患有胃脘癰,應該如何診斷?

岐伯回答:診斷此病應該切脈檢查胃脈,其脈象應當沉細。沉細脈象表示氣機逆亂,氣機逆亂則人迎脈盛。人迎脈盛則表示熱證,人迎脈屬於胃脈,氣機逆亂而脈盛表示熱氣聚集在胃口而無法運行,因此導致胃脘癰的產生。

診胃脘癰者,當候胃脈。癰疽之病,緣風寒閉其經脈,營衛壅阻而成。風寒閉束,其在下之脈,如衝陽、氣街,必當沉細,以其經脈不得下達也。沉細者必氣逆,以其不得下達,必上衝也。逆者,其在上之脈,如人迎,必甚盛,甚盛則陽鬱而發熱。人迎者,胃脈也,上逆而甚盛,則熱聚於胃口,而不下行,濕熱蒸腐,故胃脘為癰也。

白話文:

診斷胃脘癰時,應該把脈檢查胃脈。癰疽這種疾病,是因為風寒閉塞經脈,導致營衛之氣運行不暢而形成的。風寒閉塞的脈象,在上部的脈象,如人迎脈,會非常盛旺,盛旺則陽氣鬱積而發熱。人迎脈是胃脈,胃脈上逆而盛旺,則熱氣會聚集在胃口,無法下行,濕熱蒸腐,所以胃脘會形成癰疽。至於在下部的脈象,如衝陽脈、氣街脈,必定會沉細,因為其經脈無法下行。沉細脈象必定會伴隨氣逆,因為它不能下行,所以必然會上衝。

帝曰:善。有病頸癰者,或石治之,或針灸治之,而皆已,其真安在?岐伯曰:此同名異等者也。夫癰氣之息者,宜以針開除去之,氣盛而血聚者,宜石而瀉之,此所謂同病異治也。

白話文:

黃帝說:很好。有的人頸部長了膿瘡,有些人用砭石治療,有些人用針灸治療,結果都康復了,哪種方法纔是真正有效的?岐伯說:這是同病異治的道理。膿瘡氣血停滯不暢的,應該用針灸疏通,膿瘡氣血旺盛、瘀血聚集的,應該用砭石拔膿,這就是同病異治。

石,砭石也。癰氣之息者,癰之氣平而生蹠肉者也(蹠,死肉也),故宜以針開除去之,去其死肉與膿血也。氣盛血聚者,癰之氣盛血聚而未成膿者也,故宜以石瀉之,瀉其聚血,以散其積氣也。同病而異治者,名同而等異也。

白話文:

「石」指砭石(古代刮痧的石頭)。

「癰氣之息者」:腫塊內的膿液已經消退,但仍有死肉存在。這種情況需要用針挑出死肉和膿血。

「氣盛血聚者」:腫塊內的膿液還未形成,只有氣血瘀滯在局部。這種情況需要用砭石刮痧,疏散瘀血,化解積氣。

雖然是同一個疾病,但由於病情的不同,治療方法也不同。即使名稱相同,嚴重程度也不同。

帝曰:人有尺脈數甚,筋急而見,此為何病?岐伯曰:此所謂疹筋,是人腹必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

尺脈數甚者,木陷於水也。肝木生於腎水,水寒土濕,乙木不能升達,陷於水中,郁動不已,故尺脈數甚。肝主筋,肝陷則筋不榮舒,故筋急而見(青筋外露),此所謂疹筋。疹筋者,病在筋也。肝木下陷,是人少腹必當拘急。若白色黑色見則病甚,黑為痛,白為寒也(《靈樞·五色》語。

白話文:

尺脈跳動得很厲害的人,是肝木陷在腎水之中。肝木生長在腎水之中,水寒而土濕,乙木不能向上生長,陷在水中,不斷地鬱動,所以尺脈跳動得很厲害。肝主筋,肝陷則筋脈不能得到滋養舒展,所以筋脈緊張,出現青筋外露的情況,這就是所謂的疹筋。疹筋就是筋脈有病的意思。肝木下陷,這個人小腹必定會拘緊。如果出現白色或黑色的症狀,則說明病情嚴重,黑色代表疼痛,白色代表寒冷(出自《靈樞·五色》)。

「皮部論」:多黑則痹,多白則寒)。《難經》:肝主色,自入為青,入心為赤,入脾為黃,入肺為白,入腎為黑,凡五色外見者,皆肝病也。(此段舊誤在「奇病論」中)

白話文:

「皮部的表層」:如果黑色部分多,則容易發生痺症;如果白色部分多,則容易感到寒冷。

《難經》說:肝臟主管身體的顏色,當肝氣過盛時,就會表現出不同的顏色,比如:進入心臟就會變成紅色,進入脾臟就會變成黃色,進入肺臟就會變成白色,進入腎臟就會變成黑色。如果身體外在出現這五種顏色異常,都表示肝臟出了問題。(注意:這段原本錯誤地出現在「奇病論」中)

2. 奇病論(四十五)

黃帝問曰:人有病頭痛,以數歲不已,此安得之?名為何病?岐伯曰:當有所犯大寒,內至骨髓,髓者以腦為主,腦逆故令頭痛,齒亦痛,病名曰厥逆。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人頭痛,好幾年都無法根治,這是怎麼得的?是什麼病?岐伯回答道:應該是受了嚴重寒邪,侵犯到骨髓,骨髓中以大腦為主,大腦受到影響導致頭痛,牙齒也會痛,這種病稱為厥逆。

腎主骨髓,骨髓者,水之精液也。水位於下,而其源在上,腦者,髓之海也(《靈樞·海論》語),故骨髓以腦為主。衝犯大寒,內至骨髓,骨髓之寒,上通於腦,則腦為之逆,腦逆則濁氣莫降,郁沖頭上,是以頭痛。齒者,骨之餘也,濁氣填塞,故齒牙亦痛。其病名曰厥逆,厥逆者,濁氣之上逆也。

白話文:

腎臟主管骨髓,骨髓是由水生成的精華液體。水存在於身體下方,但它源自於上方。大腦是骨髓的海洋(出自《靈樞·海論》),所以骨髓以大腦為主。如果寒冷之氣侵犯得太厲害,深入到骨髓,那麼骨髓中的寒氣就會上傳到頭腦,導致頭腦出現異常。頭腦出現異常後,濁氣就無法下降,堵塞在頭部,從而引起頭痛。牙齒是骨骼的延伸部分,濁氣堵塞,所以牙齒也會疼痛。這種病症稱為厥逆,厥逆就是濁氣上逆之意。

(足之三陽,自頭走足,厥逆者,寒邪升發,足三陽之上逆也)

帝曰:有病厥者,診右脈沉而緊,左脈浮而遲,不知病主安在?岐伯曰:冬診之,右脈固當沉緊,此應四時,左脈浮而遲,此逆四時。在左當主病在腎,頗關在肺,當腰痛也。帝曰:何以言之?岐伯曰:少陰脈貫腎絡肺,今得肺脈,腎為之病,故腰痛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有位病人得了厥病,診其右手脈沉而緊,左手脈浮而遲,不知此病主要是什麼原因?」

岐伯回答:「在冬天診脈,右手脈本來就應該沉而緊,這是符合四時規律的。左手脈浮而遲,這是逆反四時規律的。左手脈屬腎,所以這病主要是腎臟出了問題,但也不離肺臟,應當會有腰痛的症狀。」

皇帝問:「為什麼這麼說?」

岐伯回答:「少陰脈貫通腎臟,連絡肺臟。現在左手脈代表肺臟出了問題,而腎臟又與肺臟相通,所以會引起腰痛。」

冬月陽氣右降,右脈沉緊者,陽氣之右降也,此為應四時。氣宜右降,不宜左降,冬月陽氣在右,固當降也,而其在左則未嘗降,以左非降位也。蓋左脈浮而遲,是乙木順陷矣,此為逆四時。其在右者,不病也,其在左者,當主病在腎,頗關通在肺家,是當腰痛也。以足少陰脈貫腎而絡肺,腎宜溫升,肺宜清降,今右脈沉緊,是得肺家之平脈,左脈浮遲,是不得腎家之平脈,則癸水沉寒,腎為之病矣。水寒不能生木,風木下陷於腎水,腎位在腰,木氣鬱沖,故腰痛也。

白話文:

在冬天,陽氣會降到人體右側。如果右側脈搏沉緊,表示陽氣已經正常下降,這是符合季節變化規律的。在冬天,陽氣應該降到右側,這樣纔是正確的。但如果陽氣降到左側,那就表示陽氣沒有正常下降,因為左側不是陽氣下降的位置。

如果左側脈搏浮而遲,表示乙木氣順勢下陷,這就違背了季節變化規律。右側脈搏沉緊,說明肺部氣脈平穩,沒有問題。左側脈搏浮遲,說明腎部氣脈不平穩,出現了問題,可能與肺部也有一定的關係。因此,這種情況往往會導致腰痛。

這是因為足少陰腎經貫穿腎臟,並與肺部相連。腎臟宜溫陽升發,肺部宜清氣下降。現在右側脈搏沉緊,表明肺部脈絡平穩;左側脈搏浮遲,表明腎部脈絡不平穩,導致腎陽虛寒。腎陽虛寒不能滋養肝木,肝木氣就會下陷到腎水之中。而腎臟位於腰部,肝木氣鬱結衝擊,就會導致腰痛。

厥,逆也,凡宜降而反升者謂之逆,宜升而反降者亦謂之逆,厥逆者,反順為逆也。(此段舊誤在「病能論」中)

白話文:

「厥」指氣血逆亂,「逆」指本來應該下降的氣血往上走,本來應該上升的氣血往下走,都會稱為「逆」。「厥逆」是指原本順暢的氣血運行發生了逆亂。

帝曰:善。有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此為何病?何以得之?岐伯曰:名厥逆。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灸之則喑,石之則狂,須其氣並,乃可治也。帝曰:何以然?岐伯曰:陽氣重上,有餘於上,灸之則陽氣入陰,入則喑,石之則陽氣虛,虛則狂,須其氣並而治之,可使全也。

白話文:

皇帝說:「很好。有病的人胸部腫脹疼痛,胸悶腹脹,這是什麼病?為什麼會得這種病?」

岐伯回答:「叫做厥逆。」

皇帝問:「怎麼治療?」

岐伯回答:「用灸法治療會導致失聲,用石針治療會導致發狂,必須等症狀都出現,才能治療。」

皇帝問:「為什麼這樣?」

岐伯解釋:「因為陽氣過盛於上,如果用灸法治療,陽氣就會進入陰分,進入陰分就會失聲;如果用石針治療,陽氣就會虛弱,虛弱就會發狂。必須等症狀都出現,才能治療,這樣纔可以讓患者康復。」

足之三陽,自頭走足,以下行為順,足陽明行身之前,由缺盆下胸膈而走腹,足少陽行身之側,由缺盆貫胸膈而循脅,膺腫頸痛,胸滿腹脹者,陽明少陽之上逆也,名為厥逆。灸之則喑啞不言,石之則清狂不慧(《漢書》語),須其陰陽之氣兩相交併,乃可治也。

白話文:

人體足部的三條陽經(足陽明經、足少陽膽經和足少陽腎經)從頭部一直貫通到足部。在人體運行時,它們有著特定的順序。其中,足陽明胃經行走在人體的前方,從缺盆(即鎖骨上窩)向下穿過胸膈,再沿著腹部運行。足少陽膽經行走在人體的側面,從缺盆貫穿胸膈,再沿著脅肋運行。

如果出現胸部腫脹、頸部疼痛、胸悶腹脹等症狀,可能是陽明經和少陽經上逆所致,稱為「厥逆」。亂用灸法會導致喑啞不言,亂用石藥會導致精神錯亂、愚鈍,這都是因為陰陽之氣沒有相互交併所致。只有讓陰陽之氣相互交併,才能治療好這種疾病。

以其陽氣重,有餘於上,灸之則助其上焦之陽,陽盛而侵佔陰位,筋脈焦縮,故舌強而言拙,石之則瀉其下焦之陽,陽虛而逆升陰位,膽火沸騰,故心迷而神亂,須其陽降陰升,氣並而治之,可使全也。(此段舊誤在「腹中論」)

白話文:

由於他的陽氣旺盛,過剩於上部,如果使用艾灸,會助長他上焦的陽氣,陽氣太盛就會侵犯陰位,導致筋脈焦枯收縮,所以舌頭僵硬說話蹇澀。如果使用砭石針刺,則會耗損他下焦的陽氣,陽氣虛弱而逆向上升侵犯陰位,膽火旺盛,所以會出現心神迷亂的現象。必須讓他的陽氣下降,陰氣上升,氣血協調平衡才能治癒,這樣才能讓他恢復健康。(這段原文錯誤地收錄在《腹中論》中)

帝曰:有病怒狂者,此病安生?岐伯曰:生於陽也。帝曰:陽何以使人狂?岐伯曰:陽氣者,因暴折而難決,故善怒也,病名曰陽厥。帝曰:何以知之?岐伯曰,陽明者常動,巨陽少陽不動,不動而動,大疾,此其候也。帝曰:治之奈何?岐伯曰:奪其食即已。夫食入於陰,長氣於陽,故奪其食即已。使之服以生鐵落為飲,夫生鐵落者,下氣疾也。

白話文:

皇帝問:有的人發怒狂暴,這種病怎麼產生的?

岐伯回答:產生於陽氣。

皇帝問:陽氣怎麼會讓人狂暴?

岐伯說:陽氣因為突然受到阻遏而難以疏通,所以容易發怒,這種病稱為陽厥。

皇帝問:怎麼知道是陽厥?

岐伯答道:陽明脈經常活動,巨陽、少陽脈卻不動,不動突然動起來,是發作嚴重的表現,這就是徵候。

皇帝問:該怎麼治療?

岐伯答道:減少他的飲食即可。食物進入陰脈,滋長陽氣,所以減少飲食即可緩解。

讓病人服用生鐵落(一種礦物)製成的藥水,因為生鐵落可以迅速通氣導滯。

陽氣發生,因暴被摧折,郁其肝膽之氣,不得暢達,是以善怒。難決者,鬱氣莫泄,未經斷決也。怒狂者,怒不中節,性情狂悖也。其病名曰陽厥,陽厥者,足少陽之上逆也。以足之三陽,惟陽明者常動,頸脈之人迎是也(地倉、大迎皆動,不及人迎之大),巨陽少陽則不動,不動,其常也,而動忽大疾,此其候也。巨陽之動,應在天柱(項旁),少陽之動,應在聽會,(耳上。

白話文:

當陽氣生成時,如果忽然受到破壞,肝膽之氣就會鬱結不暢,因此容易發怒。難以決斷,是因為鬱結之氣無法發洩,導致思考無法明斷。大發雷霆,則是怒氣過度,性格暴躁異常。這種病症稱為陽厥,陽厥是指足少陽經氣上逆。足三陽經中,只有胃經(陽明經)經常活躍,表現為頸部脈搏跳動(人迎穴);膀胱經(太陽經)和膽經(少陽經)通常不會跳動,不跳動是正常的狀態。如果突然跳動得很厲害,就是陽厥的徵兆。太陽經的跳動反應在天柱穴(項部兩側),少陽經的跳動反應在聽會穴(耳部上方)。

)而肝膽主怒,則動在少陽之聽會。然足三陽自頭走足,降則皆降,未有少陽上逆而巨陽獨降者,皆逆則皆動,故連巨陽言之。飲食入腹,脾氣散精,上歸於肺,以穀精而化穀氣,藏於胃腑,以養五臟(「經脈別論」語),是為胃氣。脾為太陰,胃為陽明,是食入於陰而長氣於陽也。

白話文:

肝膽主司憤怒的情緒,因此會激動少陽之聽會。然而,足三陽經脈自頭部沿著腿部行走,如果是下行,它們就會一起下行;而不會出現少陽經脈氣血上逆,而陽明經脈氣血獨自下行的情況。因為如果氣血逆行,它們都會同時發生變動,所以連同陽明經脈一起討論。

飲食進入腹中,脾臟將營養物質散發出去,上升回到肺臟,以食物中的精華轉化成氣,並儲藏在胃腸中,用來滋養五臟。脾臟屬太陰經,胃臟屬陽明經,這是食物進入陰經而氣息在陽經中壯大的過程。

「陽明脈解」所謂病甚則棄衣而走,登高而歌,妄言罵詈不避親疏者,乃陽明胃氣之盛滿而不降也。胃土不降,則膽無下行之路,膽鬱怒發,故病怒狂。奪其食則胃氣衰減,陽明清降,是以病已。使之服餌,但以生鐵落為飲。生鐵落重墜之性,下氣最疾,以金制木,甲木下行,則怒狂止矣。

白話文:

「陽明脈解」中提到,病勢嚴重時會出現脫衣奔跑、登高歌唱、胡亂謾罵不分親疏的情況。這是因為陽明胃氣旺盛過剩,無法下行所致。胃土不下行,膽汁就沒有下行的通道,膽汁鬱結發怒,所以導致病態狂怒。剝奪病人的食物,胃氣就會減弱,陽明之氣就能清降,因此病情就能好轉。讓病人服用生鐵落當飲品。生鐵落具有很重的下墜屬性,能快速地下氣。以金克木,甲木(與肝膽相關)下行,怒狂就會停止。

(此段舊誤在「病能論」中)

帝曰:有病口苦,取陽陵泉,口苦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病名曰膽癉。夫肝者,中之將也,取決於膽,咽為之使,此人者數謀慮不決,故膽氣上溢而口為之苦。治之以膽募俞。論在「十二官相使」中。

白話文:

皇帝問:有種疾病口裡發苦,應取陽陵泉穴,口苦這種疾病叫什麼名字?為什麼會得這種病?岐伯回答:這種疾病叫做膽癉。肝臟是人體的將領,膽汁的生成受肝控制,咽喉受肝的指揮。得這種病的人,是因為反復思慮、猶豫不決,導致膽氣上逆,所以口裡發苦。治療時取用膽俞穴。相關理論記載在「十二官相使」篇中。

陽陵泉,足少陽之經穴(穴在膝外),《難經》筋會陽陵泉是也。火曰炎上,炎上作苦,足少陽以甲木而化相火,膽火上逆,是以口苦。取陽陵泉者,通足少陽之經脈,降逆氣而泄相火也。其病名曰膽癉,癉,熱也。「十二臟相使論」:肝者,將軍之官,謀慮出焉,膽者,中正之官,決斷出焉,故肝者,中之將軍也,雖謀慮出焉,而實取決於膽(「六節臟象論」:凡十一臟,皆取決於膽也)。肝脈循喉嚨入頏顙,肝膽表裡,是咽者肝膽之使道也。

白話文:

陽陵泉穴是足少陽經的穴位(位於膝蓋外側)。《難經》中記載,筋會於陽陵泉。

火有炎上的特性,炎上會產生苦味。足少陽經屬甲木,化火為相火,膽火上逆,因此會口苦。

取陽陵泉穴,可以通足少陽經的經脈,降逆氣,洩相火。這種疾病稱為「膽癉」,「癉」表示熱。

《十二臟相使論》提出:肝臟是將軍之官,負責謀劃;膽囊是中正之官,負責決斷。因此,肝臟雖然負責謀劃,但實際上取決於膽囊的決定(《六節臟象論》也指出:十一臟皆取決於膽囊)。

肝臟的經脈循喉嚨進入頭部,肝膽表裡相通,所以咽喉是肝膽通行的管道。

此人者數謀慮而不決,是肝能謀慮而膽不決斷,則膽氣虛矣,膽虛根拔,火氣上溢,故口為之苦。治之以膽經之募俞,膽募在脅,少陽之日月也,膽俞在背,太陽之膽俞也,與陽陵泉穴皆可治也。「十二官相使」,即「十二臟相使論」也。

白話文:

這個人常常思慮不決,這是肝臟負責思慮,膽臟負責決斷,膽氣虛弱,膽氣虛弱的根源拔除,火氣上升,所以口裡發苦。治療的方法可以用膽經的募穴和俞穴,膽募在肋部,少陽經的日月穴也是膽募;膽俞在背部,太陽經的膽俞穴也是膽俞,陽陵泉穴也可以治療。所謂「十二官相使」是指「十二臟相使論」。

帝曰:有病口甘者,病名為何?何以得之?岐伯曰:此五氣之溢也,名曰脾癉,夫五味入口,藏於胃,脾為之行其精氣,津液在脾,故令人口甘也。此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也。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故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治之以蘭,除陳氣也。

白話文:

皇帝問道:有病人感到口甜,這是什麼病?為什麼會得?

岐伯答道:這是五臟之氣溢出造成的,叫做「脾癉」。人吃下的食物,儲存在胃裡,脾臟負責運轉它們的精華和津液。津液在脾臟,所以會讓人感到口甜。這種病是由於過度食用肥美食物引起的。肥膩的食物會讓人體內產生熱氣,而甘甜的食物會讓人感到飽脹,所以體內的氣會向上溢出,導致身體消渴。治療這種病,可以用蘭花來去除體內的陳舊之氣。

五味入口,藏於胃腑,脾為之行其精氣,故五氣散歸於五臟,今津液在脾,不歸五臟,則五氣上溢,令人口甘。此飲食肥美之所發也,此人必數食甘美而多肥者。肥者令人氣滯而生內熱,甘者令人氣阻而生中滿,中氣鬱滿,內熱熏蒸,故其氣上溢,久而轉為消渴,消渴者,膽火上逆,而爍肺津也。治之以蘭,辛香開散之力,除其鬱陳之氣,郁消熱退,則上溢者順行而下矣。

白話文:

當食物進入體內,會儲存於胃部,脾臟會吸收其精氣,使五臟的氣血得以分佈。然而,如果津液停留在脾臟,無法流散至五臟,就會導致五臟之氣上衝,使人口中感到甘甜。這是飲食過於肥甘所導致的。這種人通常會經常食用甜美、油膩的食物。肥膩的食物會阻礙氣血運行,產生內熱,甘甜的食物會阻礙氣機,造成胸腹飽滿。當氣鬱結,內熱上蒸時,就會導致氣血上衝。久而久之,就會轉化為消渴症。消渴症是由於膽火上逆,灼燒肺中津液所造成的。治療時可以使用蘭花,其辛香開散的功效可以驅除鬱結之氣,使鬱結消散,熱氣退卻,上衝之氣便能順行而下。

(津液在脾,則治以蘭,及成熱中消中,則蘭為芳草,不可用矣)

帝曰:夫子數言熱中消中不可服高粱芳草石藥,石藥發癲,芳草發狂。夫熱中消中者,皆富貴人也,今禁高粱,是不合其心,禁芳草石藥,是病不愈,願聞其說。岐伯曰,夫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其氣急疾堅勁,故非緩心和人,不可以服此二者。帝曰:不可以服此二者何以然?岐伯曰,夫熱氣慓悍,藥氣亦然,二者相遇,恐內傷脾。

白話文:

皇帝說:「先生你多次提到熱性體質和虛弱體質的人不可服用高粱、芳草類藥物和石藥。石藥會讓人發狂,芳草類藥物會使人發癲。熱性體質和虛弱體質的人通常都是有錢有勢的,現在禁止他們服用高粱,恐怕不符合他們的意願。禁止他們服用芳草類藥物和石藥,他們的病恐怕也無法康復。我希望聽聽你的看法。」

岐伯說:「芳草類藥物的氣味芳香,石藥的氣味強烈,這兩種藥物的氣味都是急速強烈而有穿透力的。所以,如果一個人的心神不靜且身體虛弱,就不適合服用這兩種藥物。」

皇帝說:「為什麼不適合服用這兩種藥物呢?」

岐伯說:「熱性體質的人氣血旺盛,藥物的氣味也很強烈。這兩種氣味相遇,恐怕會內傷脾臟。」

脾者土也而惡木,服此藥者,至甲乙日更論。

肥者令人內熱,甘者令人中滿,其氣上溢,轉為消渴,是熱中消中乃高粱所生,而石藥燥烈發癲,芳草香竄發狂,故皆不可服。以久食高粱,致成熱中消中之病,而芳草之氣美,石藥之氣悍,二者之氣急疾堅勁,更益其疾,故非緩心和氣之人,不可服也。蓋熱中消中之家,熱氣剽悍,原不和平,而芳草石藥之氣,與之正同,二者相遇,燥熱倍增,恐內傷脾中衝和之氣。脾者土也,而惡風木之相賊,脾精枯槁,不敵風木,一當木旺之時,脾病必劇。

白話文:

肥膩的食物會使人內部燥熱,甜膩的食物會使人腹脹。這些氣往上湧,就會轉變成消渴症,這是因為燥熱和腹脹是由高粱(一種穀物)引起的。而石藥(一種礦物藥)燥烈,會導致癲狂,芳草(一些香草)香氣竄鼻,會導致發狂,所以都不能服用。

長久食用高粱,會導致燥熱和腹脹的疾病,而芳草的氣味芬芳,石藥的氣味暴烈,這兩種氣味急躁勁烈,只會加重病情,所以不是心平氣和的人,不能服用。

因為燥熱和腹脹的人,熱氣暴烈,本來就不平和,而芳草和石藥的氣味,正好和這種熱氣相同,二者相遇,燥熱加倍,恐怕會內傷脾臟中衝和之氣。脾是屬土的,而木氣會剋土,脾精枯竭,抵擋不住木氣,一旦木氣旺盛的時候,脾病一定會加重。

服此慓悍之藥者,脾精消爍,至甲乙日木旺之期,當更論之。甲乙不困,乃可治也,不然則木賊土敗,不可救挽,未可與常日並言也。(此段舊誤在「腹中論」)

白話文:

服用這種強勁的藥物,會消耗脾胃精華。等到五行屬木的甲乙日(即每月的20-22日),脾氣旺盛,再進一步評估情況。如果脾胃沒有受到過度損傷,就可以進行治療。否則,脾氣受損,胃氣衰弱,病情難以挽回,不能與平時的普通情況相提並論。

帝曰:有癃者,一日數十溲,此不足也,身熱如炭,勁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此有餘也,太陰脈微細如髮,此不足也,其病安在?名為何病?岐伯曰:病在太陰,其盛在胃,頗在肺,病名曰厥,死不治,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帝曰:何謂五有餘二不足?岐伯曰:所謂五有餘者,五病之氣有餘也,二不足者,亦病氣之不足也。今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白話文:

黃帝問道:有小便頻繁,一日數十次的,這是不足的症狀;身體發熱如同炭火,心胸緊悶就像被卡住一樣,人迎脈搏急促,喘息氣逆,這些是有餘的症狀。太陰脈搏細弱如髮,這是不足的症狀。請問這種病在什麼部位?叫什麼病名?

岐伯回答道:病在太陰經,陽氣旺盛在胃中,稍弱在肺中,病名叫做「厥」,這種病死後不能醫治。這就是所謂的得了五種有餘和兩種不足的症狀。

黃帝問道:什麼叫做五種有餘和兩種不足?

岐伯回答道:所謂五種有餘,是指五臟的病氣有餘;兩種不足,是指病氣的不足。現在外界病氣有五種有餘,體內病氣有兩種不足,這種病既不在表層,也不在內裏,明顯會死去。

頸膺如格,如有物阻格不通也。人迎,陽明胃之動脈,在結喉兩旁。太陰脈,太陰肺之寸口也。此病在太陰脾土,其盛在於胃,次則頗在於肺。以陽衰濕旺,脾陷肝鬱,不能疏泄水道,故小便閉癃,此脾氣之不足也。濕旺胃逆,濁氣上填,故頸膺阻格,人迎躁盛,胃逆則膽肺莫降,膽火升泄,故身熱如炭,肺金上壅,故喘息氣逆,此胃家之有餘也。肺氣壅阻,不得暢達,故太陰脈細如髮,此肺氣之不足也。

白話文:

頸部和胸前感覺有東西堵住,好像不通一樣。人迎穴是陽明胃經的動脈,位於喉結兩側。太陰脈是指太陰肺經的寸口脈。這個疾病源於太陰脾土,主要在胃,其次在肺。由於陽氣衰弱、濕氣旺盛,脾氣虛弱、肝氣鬱結,導致水液代謝不暢,所以小便不通。這是脾氣不足的表現。濕氣旺盛導致胃氣上逆,穢氣上沖,所以頸部和胸前感覺堵塞,人迎穴處脈象激動。胃氣上逆,導致膽氣和肺氣不能下降,膽火上升發散,所以身體發熱如同炭火。肺金氣被上沖,所以呼吸急促、憋氣。這是胃氣過盛的表現。肺氣鬱結,不能暢通,所以太陰脈細如髮絲。這是肺氣不足的表現。

本以太陰濕土之旺,是病在太陰。因濕旺而胃逆,是其盛在胃。因胃逆而肺壅,是亦頗在肺。陽氣拔根,升浮渫越,陰氣失位,沉陷郁遏,升降倒置,皆緣中氣虧敗,病名曰厥,死不可治(升降倒行,皆曰厥逆),此所謂得五有餘二不足也。五有餘者,陽明之外盛,如身熱如炭,頸膺如格,人迎躁盛,喘息氣逆是也,二不足者,太陰之裡虛,如小便閉癃,寸口脈細是也。

白話文:

原本是因為脾胃濕氣過盛,所以病在脾胃。由於濕氣過盛導致胃氣上逆,說明濕氣主要停留在胃部。因為胃氣上逆而導致肺部堵塞,所以病也影響到了肺部。陽氣失去了根基,上升和外溢過度,陰氣失去了位置,沉陷和鬱結,升降功能紊亂,這些都是因為中氣虛弱導致的。這種病稱為厥,無法治癒(升降功能倒錯,都稱為厥逆)。這句話所說的「五有餘二不足」,是指陽明經外有餘熱,比如身體像火燒一樣,脖子和胸部像被卡住一樣,頸動脈搏動劇烈,呼吸急促逆亂;太陰經裡有不足,比如小便不通或小便量少,寸口脈沉細。

外得五有餘,內得二不足,則表非真盛,是陽氣之外脫也,里非真虛,是陰氣之內凝也,此其身不表不里,亦正死明矣。

白話文:

外在有五個方面看起來很充足,但內在有兩個方面不足,那麼表證並不是真的旺盛,這是因為陽氣外泄;裡證並不是真的虛弱,這是因為陰氣內聚。這種情況下,身體內外都不正常,預示著死亡將至。

凡消癉痿厥,僕擊偏枯,氣逆發滿,肥貴人高粱之疾也。隔塞閉絕,上下不通,暴憂之病也。暴厥而聾,偏塞閉不通,內氣暴薄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故疾留著也。蹠破,寒風濕之病也。黃癉暴痛,癲疾厥狂,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脾肺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腸胃之所生也。(此段舊誤在「通評虛實論」)

白話文:

所有消瘦萎縮、四肢無力、半身不遂、氣逆脹滿、肥胖尊貴之人嗜好高粱導致的疾病。隔絕阻礙,上下不通,是突然遭遇憂慮的疾病。突然昏厥而耳聾,半身塞閉不通,是內氣突然虛弱的緣故。不屬於內外中風導致的疾病,因此疾病會持續存在。腳底破裂,是寒風濕氣導致的疾病。黃疸暴發劇痛、癲狂抽搐、長時間氣逆所致。五臟失調,六腑阻塞,是脾肺造成的疾病。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是腸胃造成的疾病。(這段話原先錯誤地放在「通評虛實論」中)

凡消癉痿厥,僕擊偏枯,氣逆胸滿,是肥腴貴人,高粱厚味,濕熱鬱生之疾也。胸腹隔塞閉絕,上下不通,是暴憂傷脾,濕旺土鬱之病也。暴厥而聾,兩耳偏有閉塞不通,是少陽甲木之氣逆從內升,暴相薄迫也。不從內外中風之病(木鬱風動,是內中風,八風感襲,是外中風),而肢節捲縮,是故疾留著(痼疾留聚痹著),阻其經脈也。骽足蹠跛,是寒風濕之邪,傷其關節經絡之病也。

白話文:

消瘦、虛弱、休克、半身不遂、胸悶氣逆

這些症狀大多見於肥胖、養尊處優的人,是因過度食用富含脂肪和營養的食物,導致濕熱在體內積聚而成。由於胸腹之間有阻塞閉塞,上下不通,這是因為突然的憂愁損傷了脾,導致濕氣旺盛,土氣鬱結所致。

突然休克且耳聾,一側耳朵不通

這是少陽經的甲木之氣逆流而上,突然暴發並相互侵犯所致。不屬於外感風邪(肝氣鬱結導致的內風,八風襲擊導致的外風)而出現肢體捲縮,這是因為舊病留存,阻礙了經脈。

足弓疼痛或跛行

這是因為寒濕邪氣傷及關節經絡所致。

黃癉暴痛,癲疾厥狂,是膽胃不降,久逆之所生也。五臟不平,六腑閉塞,是脾肺濕旺,升降倒置之所生也。頭痛耳鳴,九竅不利,是胃逆腸陷,濁氣堵塞之所生也。

白話文:

黃疸伴有劇烈疼痛、癲癇發作和瘋狂行為,是由於膽和胃氣不通暢,長期的逆氣所造成。

五臟失衡,六腑不通,是由於脾和肺濕熱旺盛,氣血升降失常所造成。

頭痛、耳鳴,九竅不通暢,是由於胃氣上逆,腸胃下陷,濁氣阻塞所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