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二 (15)
卷二 (15)
1. 平人氣象論(十三)
關格之脈,陰陽皆贏(贏,有餘也),此贏則彼絀,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不能盡其所受於天地精氣之數也。極,盡也。
病熱而脈靜,泄而脈大,脫血而脈實,病在中,脈實堅,病在外,脈不實堅者,皆難治。此段舊誤在「玉機真臟論」。
病熱而脈靜,火泄而陽敗也。泄而脈大,血脫而脈實,木陷而土敗也(土濕木陷,疏泄失藏)。病在中,脈實堅,邪盛於裡也。病在外,脈不實堅,正虛於表也。
帝曰:有故病五臟發動,因傷脈色,各何以知其久暴至之病乎?岐伯曰:悉乎哉問也!脈滑浮而疾者,謂之新病,脈小弱以澀,謂之久病。徵其脈小,色不奪者,新病也,徵其脈不奪,其色奪者,此久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不奪者,新病也,徵其脈與五色俱奪者,此久病也。此段舊誤在「脈要精微論」。
有故病五臟發動,因傷脈色,有故病埋根數經,五臟發動,因以傷其色脈也。(此因病之新故一語,而問及之)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十三)】
格關脈象:陰陽兩脈皆過盛(「贏」指有餘),此脈偏盛則彼脈不足,無法與天地精氣相貫通,便會死亡,因其未能充分吸收天地所賦予的生命能量。「極」即耗盡之意。
難治之症特徵:
- 發熱卻脈象沈靜(火力外洩而陽氣衰敗)。
- 腹瀉卻脈象宏大(木氣下陷而土氣衰敗,土濕導致木氣無法收斂)。
- 失血卻脈象強實(同上,木陷土敗)。
- 病在內臟,脈象卻堅實有力(體內邪氣過盛)。
- 病在體表,脈象卻虛弱不實(表層正氣不足)。
(此段原誤錄於《玉機真臟論》)
黃帝問:若舊病潛伏於五臟,發作時影響脈象與氣色,如何區分是新病或久病?
岐伯答:
- 新病:脈象滑動浮快;若脈雖細弱但氣色未衰,亦屬新病。
- 久病:脈象細弱澀滯;若脈象未變但氣色衰敗,即為久病。
- 脈象與氣色皆未損者,為新病;兩者皆衰敗者,為久病。
(此段原誤錄於《脈要精微論》)
補充說明:舊病深伏於經絡,五臟受擾而發作,因而損傷氣色與脈象。(此為針對疾病新舊的延伸討論)
注意:以上所有資訊僅供學術研究使用,任何醫療行為必須在專業醫師指導下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