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問懸解》~ 卷二 (14)

回本書目錄

卷二 (14)

1. 平人氣象論(十三)

夫平心脈來,累累如連珠,如循琅玕,曰心平,夏以胃氣為本。病心脈來,喘喘連屬,其中微曲,曰心病。死心脈來,前曲後居,如操帶鉤,曰心死。

琅玕,珠類。

平肺脈來,厭厭聶聶,如落榆莢,曰肺平,秋以胃氣為本。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曰肺病。死肺脈來,如物之浮,如風吹毛,曰肺死。

不上不下,不升不降也。

平肝脈來,軟弱招招,如揭長竿末梢,曰肝平,春以胃氣為本。病肝脈來,盈實而滑,如循長竿,曰肝病。死肝脈來,急益勁,如新張弓弦,曰肝死。

如揭長竿末梢者,軟弱之象也。如循長竿者,勁而多節也。

平脾脈來,和柔相離,如雞踐地,曰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本。病脾脈來,實而盈數,如雞舉足,曰脾病。死脾脈來,銳堅如烏之喙,如鳥之距,如屋之漏,如水之流,曰脾死。

如雞舉足,舉而下遲也。鳥喙、鳥距,銳而堅也。屋漏者,滴而不聯也。水流者,往而不反也。

平腎脈來,喘喘累累如鉤,按之而堅,曰腎平,冬以胃氣為本。病腎脈來,如引葛,按之益堅,曰腎病。死腎脈來,發如奪索,辟辟如彈石,曰腎死。

如引葛,言其硬也。發如奪索,言其緊也。

凡治病,察其形氣色澤,脈之盛衰,病之新故,乃治之,無後其時。形氣相得,謂之可治,色澤以浮,謂之易已,脈從四時,謂之可治,脈弱以滑,是有胃氣,命曰易治,取之以時。形氣相失,謂之難治,色夭不澤,謂之難已,脈實以堅,謂之益甚,脈逆四時,為不可治。必察四難,而明告之。

脈實以堅,無胃氣也。

所謂逆四時者,春得肺脈,夏得腎脈,秋得心脈,冬得脾脈。其至皆懸絕沉澀者,命曰逆四時。未有臟形,於春夏而脈沉澀,秋冬而脈浮大,名曰逆四時也。

未有臟形,未有真臟之形也。(二段舊誤在「玉機真臟論」)

脈從陰陽,病易已,脈逆陰陽,病難已。脈得四時之順,曰病無他,脈反四時及不間臟,曰難已。

間臟,隔臟相傳也。《難經》:七傳者死,間臟者生。

反四時者,有餘為精,不足為消。應太過,不足為精,應不足,有餘為消。陰陽不相應,病名曰關格。

有餘為精,正氣旺也。不足為消,正氣衰也。應太過而不足為精,邪不勝正也。應不及而有餘為消,正不勝邪也。陰陽不相應,失其常度也。關格,義詳下文。(此段舊誤在「脈要精微論」)

人迎一盛,病在少陽,二盛病在太陽,三盛病在陽明,四盛以上為格陽。寸口一盛,病在厥陰,二盛病在少陰,三盛病在太陰,四盛以上為關陰。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關格之脈贏,不能極於天地之精氣,則死矣。此段舊誤在「六節臟象論」。

人迎,足陽明之脈動,在喉旁,陽明行氣於三陽,故人迎盛則病在三陽。寸口,手太陰之脈動,在掌後,太陰行氣於三陰,故寸口盛則病在三陰。格陽者,陰盛而不交於陽,故陽為陰格而盛於人迎。關陰者,陽盛而不交於陰,故陰為陽關而盛於寸口。人迎與寸口俱盛四倍以上,為關格(義詳《靈樞》「終始」、「禁服」二篇)。

白話文:

平人氣象論(十三)

健康的心脈跳動時,連續如同串珠,觸摸時像滑過玉石的感覺,稱為「心平」,夏季以胃氣為根本。病態的心脈跳動急促連貫,中間略帶彎曲,稱為「心病」。垂死的心脈前段彎曲、後段僵硬,如同握著帶鉤,稱為「心死」。

健康的肺脈跳動輕盈柔和,像榆莢飄落,稱為「肺平」,秋季以胃氣為根本。病態的肺脈不上不下,觸摸時如撫過雞毛,稱為「肺病」。垂死的肺脈飄浮無根,像風吹羽毛般散亂,稱為「肺死」。

健康的肝脈柔軟而舒展,如同舉起長竿末梢,稱為「肝平」,春季以胃氣為根本。病態的肝脈充盈滑實,像撫摸長竿般僵硬,稱為「肝病」。垂死的肝脈緊繃強勁,如同新張的弓弦,稱為「肝死」。

健康的脾脈和緩均勻,如雞輕踏地面,稱為「脾平」,長夏以胃氣為根本。病態的脾脈實而急促,像雞抬腳般僵硬,稱為「脾病」。垂死的脾脈尖銳堅硬,如鳥喙般銳利,或如屋漏水滴、流水不返,稱為「脾死」。

健康的腎脈連續如鉤,按壓時堅實,稱為「腎平」,冬季以胃氣為根本。病態的腎脈緊繃如拉葛藤,按壓更堅硬,稱為「腎病」。垂死的腎脈如絞緊的繩索,或如彈石般硬脆,稱為「腎死」。

治病時,需觀察患者的形體、氣色、脈象強弱及病程新舊,及時治療。形氣協調者易治,色澤明潤者易癒,脈順應四時者可治;脈弱而滑表示胃氣尚存,易於調理。反之,形氣失調者難治,面色晦暗者難癒,脈實而堅硬者病情加劇,脈逆四時者不可治。

所謂「脈逆四時」,指春季出現肺脈、夏季出現腎脈、秋季出現心脈、冬季出現脾脈,且脈象懸絕沈澀;或春夏脈沈澀、秋冬脈浮大,均屬違逆四時。

脈順應陰陽者易癒,違逆者難癒。脈與四時相合則病輕,反之或傳變至不相關臟腑則難治。

「反四時」的脈象中,有餘表示正氣旺盛,不足則為正氣衰退;應強反弱是邪不勝正,應弱反強是正不勝邪。陰陽失調稱為「關格」。

人迎脈(喉旁動脈)盛於平常一倍,病在少陽;兩倍在太陽;三倍在陽明;四倍以上為「格陽」。寸口脈(手腕脈)盛於平常一倍,病在厥陰;兩倍在少陰;三倍在太陰;四倍以上為「關陰」。若人迎與寸口均盛四倍以上,則為「關格」。關格之脈極度偏盛,無法與天地精氣相通,預後不良。